總回風車場口道岔更換氧氣焊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地點:西冀總回風車場口
施工時間:2009-06-30
施工負責人:張雙學
安全負責人:靳現廣
編制人:杜社欽
一.施工原因:根據工作需要,經井領導研究決定,準備在西冀總回風車場口建電瓶車庫,所以車場口的單開道岔已經不能適應車場的調車需要,現準備將總回風車場口的單開道岔更換為渡線道岔,因道岔的更換及軌道的截割需要要氧氣焊配合工作,特編制氧氣焊施工安全措施如下:
二、安全措施:
1.施工前,現場的浮塵、雜物等易燃物品清理干凈并將其運離施工現場。
2.施工前,現場20米范圍內進行一次徹底的灑水滅塵,確?,F場濕潤。
3.施工前,現場必須配備兩臺合格的滅火器和1個水桶。
4.施工前,現場必須配備一根足夠長的灑水軟管,并有充足的水源,設專人管理,確保燒焊中及時澆滅焊渣。
5.施工地點的風流中,工作前、工作中必須由專職瓦檢員對瓦斯濃度進行檢測,濃度不得超過0.5%.
6、施工期間,應在施工地點兩側各30處設警戒線,并設專人把守,防止車輛誤入。
7、施工前,必須對氧氣瓶、乙炔瓶固定牢固、可靠,并且氧氣瓶、乙炔瓶距離施工地點10米以上,氧氣瓶、乙炔瓶距離7米以上,且兩瓶放置于施工地點的上風流(放置在車場口的大巷里)。
8、氧氣瓶、乙炔瓶及氧氣帶、閥門、壓力表等必須符合完好標準。
9、休息或移動時氧氣瓶、乙炔瓶必須關閉氣源。
10、氧氣焊施工人員及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并且嚴格按本工種操作規程作業。
11、由運輸隊派一名隊干作為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和氧氣焊工都應攜帶便攜。
12、施工結束后,氧氣瓶、乙炔瓶和焊機必須及時升井。
13、焊接完畢,施工負責人必須認真檢查一小時,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收工。
14、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后簽名。
一井運輸隊
2009-06-28
篇2:鋼絲繩更換制度范本
一、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根據本礦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二、專為升降物料的鋼絲繩在安全系數小于6時必須更換。
三、專為升降物料的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之比達10%時必須更換。
四、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少量達到10%時,必須更換。
五、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鋼絲繩:
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
2、斷絲超過本制度第三條的規定。
3、直徑減小量超過本制度的第四條的規定。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長度伸長0.5%以上。
六、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增加必須立即更換。
七、鋼絲繩銹蝕嚴重,或點蝕麻坑形成溝紋,或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數多少或繩徑是否變化,必須立即更換。
八、礦有關部門要經常對鋼絲繩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3:緊急避險系統維護管理藥品食品更換制度
為了提升礦井安全防護水平,確保緊急避險系統的使用可靠,根據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系統維護制度
1.硐室永久性設施
每月度檢查維護一次,根據情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2.井下所有緊急避險管路必須保持24小時供水、供電、供風、通訊暢通。
3.緊急避險系統主管路安設內徑不小于100mm的無縫鋼管,分支管路安設內徑不小于50mm的無縫鋼管,管路要吊掛平直、不拐死彎,接頭閥門完好不漏水、不漏氣。
4.設置支管和閥門必須保證其可靠性。
5.所有供水管路三通閥門必須齊全,手把靈活。
6.緊急避險系統中的水管、三通、閥門及儀器儀表等設備的耐壓不小于工作壓力的1.5倍。
7.硐室前后5米范圍無材料、雜物、積水現象,宜設置排水溝。
8.供風管路中的水必須經常進行排放水,保證供風正常。
9.緊急避險系統實行分區域管理,明確維護人員進行日常檢查維護。
10.及時對緊急避險系統閥門、供水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現象進行系統全面檢查維護。
二、巡檢制度
1.由專人負責對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管路進行巡檢。
2.巡查緊急避險管路必須由隊干部組織,認真參加巡檢工作。
3.巡檢硐室時發現隱患、問題必須及時匯報、處理。
4.掌握緊急避險管路使用情況及銹蝕情況,做到有計劃檢修、更換管路。
5.對于因巡檢不到位而影響緊急避險系統完好的,追究巡查人員責任,并追查相關管理責任。
6.經常對硐室內存放的藥品、食品等物品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三、管理要求
1.各單位必須制定專人對各自管理范圍內的管路進行檢查,對不合格、損壞的要及時進行更換。
2.各單位要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管路進行上賬。
3.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管網、閥門及三通,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4.對硐室內存放的藥品、食品等物品檢查發現有到使用期限或過期、變質等情況,立即進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