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技術
(一)支架搭設
1、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范進行施工,對不同施工項目的安全操作要求,以文字交底至每個施工人員,新上崗的職工要進行崗前培訓。
2、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保證證件有效。
3、高空作業要設置安全網、防護欄等安全措施,在登高入口處要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作業人員應帶好個人防護用具,嚴禁一切不適宜人員進行高空作業,嚴禁作業前飲酒。
4、搭設支架要有專人指揮,由架子工(持證)進行,并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嚴禁帶病作業。支架通道應設置警示標志并懸掛紅燈。頂部應鋪設模板、安全網等,以防止墜落物傷人。
5、雨天施工要注意防滑,夜間施工要保證充足照明。
(二)模板安裝及拆除
1、支撐模板的立柱材料要符合要求,立柱底部設墊板;立柱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并按規定設置縱橫向支撐。
2、模板上施工載荷不超過規定,模板上堆料要均勻。
3、2M以上高處作業要有可靠的立足點,臨邊有防護措施,垂直作業上下有隔離防護措施。
4、模板要堆放整齊,大型模板存放有防傾斜措施。
5、立模完畢要進行量化驗收。
6、模板拆除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并經批準后方可進行。
7、拆模時,在拆除區域設置警戒線,并派專人監護;不能留有未拆除的懸空模板。
8、拆模人員配戴好安全防護用品。
(三)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獨立操作。
2、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泵的支腿應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銷。
3、混凝土泵與輸送管連通后,應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方能開機進行空運轉。
4、泵送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現場安裝接管,必須按施工方案執行泵送混凝土所用碎石。不得大于輸送管徑的1/3,不得大于混凝土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鋼筋最小凈距的3/4。
5、泵送設備必須放置在堅實的地基上,與基坑周邊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6、水平泵送管道敷設線路應接近直線,少彎曲,管道支撐必須緊固可靠,管道接頭處應密封可靠。Y型管道應裝接錐形管。
7、垂直管道架設的前端應安裝長度不少于10m的水平管,嚴禁直接裝接在泵的軟出口上,水平管近泵處應裝逆止閥。熱天應用濕麻袋或濕草包等遮蓋管路。
8、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下端應接一段水平管,其長度至少是傾斜高低差的5倍,如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道上端裝置排氣閥。
9、作業前應檢查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位置正確,液壓系統無泄漏,電氣線路絕緣良好,接線正確,開關無損壞,有重復接地和觸電保護器,安全閥,壓力表等各種儀表正常有效。
10.泵送混凝土前必須先用按規定配制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無關人員必須離開管道,管道較長時,應分段設置監控點。
11、泵送混凝土連續作業中,料斗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并隨時監控各種儀表和指示燈,出現不正常時,應及時調整或處理。必須暫停作業時,應每隔5~10min(冬季3~5min)泵送一次。若停止時間較長再泵送時,應逆向運轉一至二個行程,然后順向泵送。
12、泵送過程中發生輸送管道堵塞現象時,應進行逆向運轉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時應拆管排除堵塞。
13、澆筑混凝土出料口的軟管應系扎防脫安全繩(帶),移動時要防碰撞傷人。
14、作業后,必須將料斗內和管道內的混凝土全部輸出,然后對泵機、料斗、管道進行沖洗。用壓縮空氣沖洗管道時,管道兩側和出口端前方10m內不得站人,并應采用金屬網等收集沖出的泡沫及砂、石粒,防止濺出傷人。
15、遇大雨或五級大風及其以上時,必須停止泵送作業。
(四)高空作業
1、高空作業,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必須戴好安全帽。
2、高空作業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3、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空,起重和作業。
4、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禁止在屋架上弦、支撐、桁條、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構件上行走或作業,高空作業與地面聯系,應設通訊裝置,并專人負責。
5、上下交叉作業和通道上作業應設隔離設施,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
篇2:住宅建筑上部結構腳手架施工方法
商品房建筑上部結構腳手架施工方法
1、腳手架搭設
(1)本工程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立桿排距為1.2米,小橫桿間距1.0米。立桿應立在堅實的基層上,搭設要牢固,穩定,不搖晃。
(2)每根立桿的底座向上200mm處,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桿固定。
(3)底部立桿必須采用不同長度的鋼管,立桿的連接必須交錯布置,相鄰立桿的連接不應在同一高度,其錯開的高差不得少于500mm,并置于不同的構架框格內。
(4)縱向水平桿應水平設置,鋼管長度不小于3跨,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內外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上下兩個相鄰接頭應錯開一跨,其錯開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立桿軸心線距離應小于縱距的1/3。
(5)腳手架應按要求在架子外側設置剪刀撐。每副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不應少于4根,也不應超過7根,與縱向水平桿呈45度角。
(6)二層以上的腳手應和梁拉接牢固,一層以上每隔一步架張設等網,從第二步起,在腳手架操作層的外側設置欄桿,欄桿高1.2米,里側安放擋笆,外圍滿張圍網,封閉作業,以確保安全生產。
2、腳手架拆除
(1)拆除前的準備工作
1)所有參加腳手架拆除的人員、管理人員、監護人員必須參加本施工方案安全、質量和外裝飾保護措施的交底會。
2)準備拆除的腳手架范圍內的外墻貼面及其它裝飾完成最后修整和清潔工作,其質量已符合要求并經驗收同意后,由項目經理簽發拆除令。
3)安全監督人員對拆除段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腳手架不存在嚴重隱患,如存在影響拆除腳手架安全的隱患,應先對腳手架進行修整和加固,以保證腳手架在拆除過程中不發生危險。
4)場地除要有"上空拆除腳手架,嚴禁行人通過"的警告牌并設有專人監護。
5)大門外通道防護必須加固,縱橫向再加覆一層竹片,進出大門人員一律從防護棚中通行。
6)合理安排各班組勞動力,外腳手架拆除嚴禁在垂直方向同時作業,決不允許在腳手架下部做外墻面的整修清潔工作,更不允許下部做外飾面和上部拆除腳手架同時進行。
7)腳手竹片上所有垃圾雜物必須清除,且保證袋裝化(水泥蛇皮袋裝好并扎好后)用塔吊運下,嚴禁高空向下拋擲。
8)腳手架拆除人員用對講機聯系,所有監護人員均應配對講機一臺,以便突發事件時聯絡使用。
(2)拆除
1)本工程腳手架拆除采用分高度分段拆除方案,即腳手架一步一清,交圈進行,如此循環,直至完全拆除。
2)塔吊部位的腳手架由于塔吊原因暫且不拆,但必須每層均加設連接點,待日后與塔吊一并拆除。
3)腳手架與建筑物的連接應與腳手架同步拆除,不可在腳手架拆除前先行拆除。
4)隨著腳手架的向下拆除,對外墻飾面、門及窗要及時做好清潔和保護工作,每組派二位責任性強的同志參加,腳手架連接處飾面的修補與腳手架拆除同步進行,飾面修補經認定合格,并做好清潔和保護工作后方可繼續向下拆除腳手架。
5)腳手架的拆除與搭設順序正好相反,即后搭先拆,先搭后拆,其順序為:安全網→竹片→欄桿→剪刀撐(隨每步腳手架拆除)→中間擱柵鋼管→大小橫桿→立桿。
6)剪刀撐拆除時應先拆中間扣件,再拆兩端扣件,所有拆下的扣件應派專人裝袋(裝袋應在窗內樓面上進行)竹片亦從窗洞口傳至樓層,于晚上加班由各層運下整齊堆放,扣件擦油保養入庫,小橫桿及長度短于3.5m的鋼管統一由塔吊吊下,隨即由汽車運至基地堆放。
7)在拆除腳手架與建筑物的連接點時,需氣割金屬時,應嚴格遵照現場消防的有關規定,要防止火星、溶渣和割下的金屬物體下落,特別是防止燒焦外墻飾面層,必須用白鐵皮做成專用料斗防護。
8)每日拆除腳手架告一段落時,都要對尚未拆除的腳手架安全狀況進行檢查,還要對周圍環境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確認一切均安全后方可離崗,對扣件已松開的步架未拆完的,則不得中途停止,以免留下隱患。
3、腳手架搭設和拆除安全技術
(1)參加腳手架施工的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不得上崗。
(2)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及年老體弱者不得參加腳手架拆除工作。
(3)生病未愈及酒后不得參加腳手架搭拆。
(4)搭拆時架子工應將袖口扎緊,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及其它易滑鞋。
(5)參加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完全帶、安全繩,安全帶要注意高掛低用,工具及小零件,必須放在工具袋內。
(6)拆除腳手架時,人員不要過分集中,嚴禁打鬧蹦跳。
(7)五級以上大風、大霧、暴雨、雷擊天氣嚴禁上架操作。
(8)拆除過程中,扣件已松開時,嚴禁中途停止作業。
(9)在腳手架拆除過程中,現場專職安全員全天侯監督,全權負責,處理腳手架拆除過程中有關事宜。
篇3:住宅建筑上部結構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樓地面做法詳見設計室內裝修表,要注意的是衛生間、洗手間、開水間、廁所、外走道、陽臺的樓地面均比鄰近房間樓地面低20,并找坡0.5%,坡向地面地漏或泄水孔,其樓地面與墻結合,結合部位上卷120×100素砼,并與樓板一次澆搗,不留施工縫。穿越樓板的管線道應預埋套管,在兩管之間用20厚防水油膏封堵,設備基礎須等設備到貨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地面施工時,注意須留設備基礎位置或等設備基礎施工后再施工地面、墊層和面層。這里主要概述水泥砂漿面層的施工方法及要點。
1、材料要求
(1)水泥:使用32.5級或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所用水泥的安定性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不得使用低標號、過期結塊、受潮結塊、活性差的水泥。
(2)砂:用中砂或中、粗混合砂,不得含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操作程序
基層表面處理→規方、找平→鋪設、抹壓→養護
(1)基層表面處理
室內裝飾、管道等施工完畢后,可以對地面基層上的塵土、雜物等清除干凈,如有油漬等更須徹底沖刷,清洗干凈后的基層不宜上人,以免沾上灰土、雜物而形成一層隔離層。
如在現澆砼、水泥砂漿等墊層或找平層上施工水泥砂漿面層時,應待墊層(找平層)抗壓強度≥1.2Mpa后,才能鋪設面層。
基層表面應達到平整、粗糙、干凈、濕潤。
(2)規方、找平
根據室內基準水平線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