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底板混凝土工程安全環保措施
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措施
1.1塔吊裝、拆、頂升必須是有資質單位和有證操作人員。安、頂、拆按照原廠的規定和安全要求進行。
1.2塔吊的"四限位、兩保險"必須齊全、可靠。安全部門和信號工經常檢查吊具、繩索的磨損程度,安全部門做好檢查記錄。
1.3當風力達四級以上時不得安、頂和拆卸作業。
1.4夜間施工時塔吊的轉臂上裝有燈光和指示信號,以保證一定的能見度和促進操作人員的安全警惕性。
1.5塔吊起吊東西時要派責任心強的有證信號工指揮,不得無人指揮或亂指揮。
1.6起重臂下嚴禁站人。
1.7機械設備防護罩不得隨意拆卸。
2混凝土泵送設備的主要安全措施
2.1泵車操作工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
2.2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
2.3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轉彎處必須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
2.4泵車料斗內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成管尾甩傷人的現象。
2.5泵車安全閥必須完好,泵送時先試送,注意觀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混凝土坍落度較小和開始起動時使用短行程。檢修時必須卸壓后進行。
2.6當發生堵管現象時,立即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轉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則必須經拆管排堵處理后開車,不得強行加壓泵送,以防發生炸管等事故。
2.7混凝土澆筑結束前用壓力水壓泵時,泵管口前面嚴禁站人。
3環保措施
3.1本項目為國內首家執行美國LEEDTM綠色建筑認證的寫字樓,所用原材料必須符合美國LEEDTM綠色建筑認證"材料與資源"的要求。
3.2噪聲的控制:現場沿基坑四周用紅白相間的DN48鋼管圍擋,外側滿掛密目網,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振搗棒不得振動模板、鋼筋等,以降低澆筑基礎底板混凝土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現場施工的操作工人在施工時,要有意識地控制說話的音量,以避免人為產生的噪聲,減小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3.3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車噪聲排放的控制:加強對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車操作人員的培訓及責任心教育,保證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車平穩運行、協調一致,禁止高速運行。
3.4水的循環利用:現場設置洗車池和沉淀池、污水井,罐車在出現場前均要用水沖洗,以保證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潔,減少粉塵的污染。
3.5施工全現場均鋪設1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以確保降低施工現場揚塵污染。并且全天候的保持道路濕潤無灰塵。
3.6本工程混凝土內所摻的外加劑均不含有氯鹽、氨等,避免對鋼筋和大氣的不利影響。
篇2:底板混凝土澆搗施工方法
底板混凝土澆搗的施工方法
1、澆搗前的準備工作
鋼筋綁扎、水電預埋管線分項工程待監理驗收、簽證、項目開具澆灌令后方可進行澆搗。
底板澆搗采用商品混凝土一次性澆搗完成。
2、底板混凝土的澆搗
(1)砼澆搗順序:從東向西方向進行,見混凝土澆搗平面布置圖。
(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厘米,初凝時間為4小時以內。計劃用兩臺汽車泵輸送一次性澆搗完畢(見混凝土澆搗平面布置圖)。有專人指揮。
(3)混凝土澆搗原則上以斜坡分層,長8-10米為澆搗段,采取"分段定點、一個坡度、分皮振搗、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方式。
隨澆隨振,插入式振動器沿斜面自上而下振搗,每個振點須保持20-30秒時間,移動間距應控制在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
(5)由于混凝土流動性大,外側磚模每隔5-8米留一小孔,以便澆搗過程中及時排除泌水。澆搗中積于集水坑中的水用水泵抽盡。
3、基礎底板防裂縫措施
(1)本工程的底板一次性澆搗,混凝土方量較大,且都采用一次連續澆筑法施工。為此,須用于下述的技術措施防止混凝土因溫度收縮應力導致產生裂縫。
(2)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采用5-25連續粒徑粗骨料,減少針片狀石子含量,采用中砂,減少含泥量。
(3)在征得設計、監理同意的前提下,混凝土采用后期60天強度代替28天設計強度。減少每立方的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
(4)適當摻加磨細粉煤灰和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
(5)混凝土澆搗時以薄層連續澆搗,以不出現冷縫為原則,以利散熱。
(6)采用混凝土養護措施,應控制底板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溫差控制在25℃之內。
4、底板混凝土養護
(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以內用塑料薄膜、草包覆蓋和澆水。
(2)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澆水次數應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
(3)混凝土的養護用水與拌制用水相同。
篇3:基礎底板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基礎底板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1底板施工后澆帶
1.1按抗裂要求,在底板增設兩道施工后澆帶,第一道設置在7~8軸間,第二道設置在9~10軸間。施工后澆帶做法與沉降后澆帶做法相同。
1.2施工后澆帶在相鄰板塊澆筑90d后用C40(P10)R28混凝土澆筑。
1.3施工后澆帶的鋼筋處理與沉降后澆帶的鋼筋做法相同。
1.4施工后澆帶止水做法為:兩側面貼雙道緩膨型BW止水條,見圖14。
圖14底板后澆帶雙道膨脹條止水
1.5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有大量的水和水泥通過快易收口網流入后澆帶內,而底板鋼筋的貫穿給后澆帶的后期清理帶來困難,處理方法:
1)后澆帶內混凝土墊層按3‰找坡。
2)后澆帶內設集水井,集水井內防水必須隨著底板墊層防水一起施工。
3)趕漿:在澆筑底板混凝土時,用高壓水槍在后澆帶內往集水井方向沖進行。
2后澆帶的模板
本工程后澆帶厚度為1500mm,底板配筋比較密,不利于普通模板支模。因此,在后澆帶內部兩側面采用永久性模板"快易收口網"。
快易收口網有以下幾個特點:力學性能好,受側壓力小;直接觀察澆筑過程;自重輕,運輸和安裝方便;優化工藝,增加抗剪界面;便于穿筋和連續綁扎鋼筋;適應分段澆筑混凝土,放工文明;套搪及裁剪操作簡便。
在澆筑混凝土后快易收口網一直嵌在混凝土內,模板表面呈波紋狀。
使混凝土漿通過模板的每個孔隙滲出,形成一個波紋狀的表面。便于兩次澆筑混凝土產生最佳粘結效果。
詳細做法請參見《模板施工方案》。
3外墻水平施工縫
3.1按《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規定,本工程外墻
水平施工縫留設在基礎底板上皮以上300mm即h=-13m處。
3.2外墻水平縫和垂直施工縫止水做法:兩側面均采用緩膨型BW止水條。
3.3外墻后澆帶防水做法詳見圖15:
圖15外墻后澆帶防水做法
4底板后澆帶立面卷材防水層保護
為防止降水停止后,底板后澆帶立面卷材防水層受水壓破壞,底板澆筑混凝土前,在后澆帶處立面防水層內側按防5mm厚鋼板保護,鋼板和底板鋼筋之間塞混凝土墊塊,使鋼板緊貼在卷材防水內側的砂漿保護層上,具體做法見圖16:
圖16底板后澆帶防水保護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