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工作危險點必要控制措施
序號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制定依據一作業前的準備工作1.作業現場情況核查的不全面、不準確切性1.1布置作業前,必須對圖紙,勘察現場,徹底查明可能向作業地點反送電的所有電源,并應斷開其開關、刀閘。1.2對大型作業,帶電作業等較為復雜的施工項目,有關人員必須在施工前深入到現場繪制設備接線和相位圖,對現場周圍的帶電部位、大型施工器械的行走路線和工作集團以及以施工構成障礙的物體等核查清楚,以便確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查明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制訂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1.3對設備缺陷的處理工作必須在工作前將缺陷以生的原因、處理方式以及處理工作時對現場條件的要求,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等核查清楚。2.作業任務不清2.1在對大型作業、帶電作業等較為復雜的施工項目,應按有關規定編制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并需組織全體作業人員結合現場實際認真學習。2.2對常規的一般維護作業,班組長要在作業前將人員的任務分工,危險點及其予以詳盡的交待。3.作業組的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成員選派不當3.1選派的工作負責人必須是文件公布的有資格擔任的人員,應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并熟練地掌握所承擔的檢修項目和質量標準。3.2選派的工作班成員需能在工作負責人指導下安全、保質地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安規電氣51條4.行車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害4.1工作負責人負有交通安全責任,應協助司機瞭望和控制車速。4.2乘車人員嚴禁在車上打鬧,嚴禁將頭部伸出車外。4.3運輸的大件必須用繩索封牢,注意防止隨車裝運的工器具擠、砸傷乘車人員。4.4如乘貨車時應設有高欄,高攔應堅固完好并用繩索系好,行駛中禁止坐在后箱板上。4.5乘車人員不應和司機進行非必要的談話。4.6嚴禁混裝的工具、材料,必須分車運輸。二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的實施1.不按規定填寫、簽發、送交辦理工作票1.1在電氣設備上和設備區內工作,必須按規定執行工作票或口頭、電話命令。1.2按有關規程、制度的規定正確填寫和簽發工作票。1.3按有關規程、制度的規定及時送交辦理工作票。安規電氣35、36、37條2.未辦理工作許可手續,工作班人員即進入現場2.1工作負責人必須在辦理許可手續后,方可帶領工作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安規電氣59條3.工作負責人在開工前和次日復工前不認真檢查作業現場的安全措施3.1工作負責人在接到工作許可命令或會同工作許可人檢查現場所做的安全升旗工確完備后,許可在工作票上簽名,然后帶領工作班成員。3.2次日復工時,工作負責人須事前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許可工作。安規電氣52條安規電氣59條4.工作負責人不向工作班成員交待工作現場4.1工作負責人應檢查工作班成員著裝是否整齊,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勞保用品是否偑帶齊全。4.2工作班成員列隊并面向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宣讀工作票,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工作危險點及其他注意事項。安規電氣54條三實施作業1.單人留在作業現場1.1除工作需要和條件允許外,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工作負責人)不得單獨留在作業現場。安規電氣55條2.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參與作業,違反工作監護制度2.1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時,只有安全措施可靠,人員集中在一個工作地點,確無觸電危險的情況下,方可參加工作。2.2專責監護人不得做其他工作。安規電氣54、56條安規電氣45條3.違反現場作業紀律(說笑、打鬧、喝酒等)3.1工作負責人需及時提醒和制止影響作業人員精力的言行。3.2工作負責人需注意觀察工作班成員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必要時可以作業人員進行適當的調整。3.3嚴禁帶酒意上崗和在工作中吸煙。4.擅自變更現場安全措施4.1不得隨意變更現場安全措施。4.2特殊情況下(如開關同期調測等)需要變更安全措施時,必須征得工作許可人的同意,完成后及時恢復原安全措施。5.穿越臨時遮攔5.1臨時遮攔的裝設需在保證作業人員不能誤入帶電設備場地的前提下,方便作業人員進出現場和實施作業。5.2嚴禁穿越和擅自移動臨時遮攔。安規電氣90條6.工作不協調6.1幾人同時進行工作時,需互相配合,協同動作。6.2幾人同時進行工作,相互聯系有困難時,應設專人指揮并明確指揮方式。使用通信工具時需事先檢查要具是否完好。四工作終結1.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后,又到設備上作業。1.1全部工作完畢,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前,工作負責人應對全部工作現場進行周密的檢查,確保無遺留問題。1.2堅持執行驗收制度。1.3辦完工作終結手續后,檢修人員嚴禁再觸及設備,并全部撤離現場。安規電氣63條安規線路
篇2:危險化學品控制程序
1.目的
1.1為規范和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危險化學品的使用、運輸、采購、銷售、儲存等環節。
2.范圍
公司內所有危險化學品的采購、搬運、貯存、使用和回收等活動。
3.參考
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制定本制度。
4.定義
4.1危險化學品: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毒害等危險性質,在生產、貯運、使用、采購、銷售中能引起燃燒、爆炸和導致人身中毒或傷害事故,并使財產受到毀壞的危險化學物品及其他物品,統稱為危險化學品。
5.職責
5.1安全主管部門職責
5.1.1組織編制《作業環境專項應急預案》,針對危險化學品組織開展演練,并到政府相關部門備案。
5.1.2開展企業危險化學品登記普查工作,技術部門負責索取和編制《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并到相關部門和機構進行登記、備案。
5.1.3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對廠內員工進行危害告知教育。
5.1.4組織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裝置每三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對檢測和評估結果建立檔案。
5.2廠務部負責在使用場所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于正常適用狀態。
5.3各歸口管理部門依據《危險化學品控制程序》進行安全檢查,并相應建立管理、檢查臺帳,對相關方進行危害告知,對使用和回收本企業危險化學品的相關方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
5.4公司設立24小時報警、咨詢電話。
6.控制要求
6.1危險化學品的使用要求
6.1.1部門應根據生產需要,規定危險化學品的存放時間、地點和最高允許存放量。
6.1.2原料和成品的成份由技術部門確認,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品,不得在同一倉庫或同一儲存室內存放。
6.1.3使用部門負責教育本部門操作人員識別安全標簽、了解安全技術說明書、掌握必要的應急處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教育和培訓。
6.1.4在使用危險化學品時,應做好防護措施:
配備專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器具,專人保管,定期檢修,保持完好。
嚴禁直接接觸物品,禁止在生產、使用場所飲食。
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工作結束后應更換工作服、清洗后方可離開作業場所。
有毒物品場所,應備有一定數量的應急解毒藥品。
6.1.5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如:乙炔、液化石油氣、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等)使用時,氣瓶內應留有余壓,且不低于0.05兆帕,以防止其它物質竄入。
6.1.6易燃物品的加熱禁止使用明火,在高溫反應或蒸餾等操作過程中,如必須采用煙道氣、有機熱載體、電熱等加熱時,應采取嚴密隔絕措施。
6.1.7使用危險化學品時,應根據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氣、通風、泄壓、防爆、阻止回火、導除靜電、緊急放料和自動報警等措施。
6.1.8輸送有毒有害物料,應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
6.1.9容易發生跑氣、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物品的裝置,應設有能迅速停止進料,防止跑氣、跑料的安全設施,并應具有捕集中和、解毒和打撈流失危險化學品的方法,避免事態擴大。
6.1.10凡用于生產的有毒有害氣體的蒸汽(水)管道,必須與生活用汽(水)管道分開,用途不同的工作氣體(液體)管道不應聯通。
6.1.11生產、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和粉塵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排放標準,凡能相互引起化學反應發生新危害的廢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
6.2危險化學品的出入庫管理
7.2.1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建立嚴格的出入庫管理制度,建立使用臺賬,如實記錄購進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使用情況和庫存等,并保存3年備查。
7.2.2危險化學品出入庫前均應按采購定單進行檢查驗收、登記。驗收內容包括:數量、包裝、危險標志。經核對后方可出入庫,當物品性質未弄清時不得入庫。
6.3危險化學品的運輸、裝卸要求
6.3.1托運危險化學品必須出示有關證明,向指定的鐵路、交通、航運等部門辦理手續,托運物品必須與托運單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運未列入國家品名表內的危險化學品,應附交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技術鑒定書。
6.3.2裝卸人員應按照裝運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摔拖、重壓和磨擦,不得損毀包裝容器,并注意標志,堆放穩妥。
6.3.3危險化學品裝卸前,應對搬運工具進行必要的通風和清洗,不得留有殘渣,對裝有劇毒物品的車,卸后必須洗刷干凈。
6.3.4裝卸對人身有毒害及腐蝕性的物品時,裝卸人員應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6.3.5修補、換裝、清掃、裝卸易燃、易爆物料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銅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6.3.6裝運爆炸、易燃液體、可燃氣體等物品,必須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運輸工具,操作過程中注意下列事項:
禁止用電瓶車、翻斗車、鏟車、自行車等運輸爆炸物品。運輸用鐵桶包裝的一級易燃液體時,沒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鐵底板車及汽車掛車。
禁止用叉車、鏟車、翻斗車搬運易燃、易爆液化氣體等危險化學品。
溫度較高地區裝運液化氣體和易燃液體等危險化學品,要有防曬設施。
不得用同一車輛運輸互為禁忌的物料。
6.4危險化學品的貯存要求
6.4.1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內,儲存方式、方法與儲存數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專用倉庫符合國家標準對安全、消防的要求,設置明顯標志,專用倉庫的儲存設備和安全設施應當定期檢測。
6.4.2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庫房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6.4.3貯存的危險化學品應有明顯的標志,標志應符合GB190《安全貨物包裝標志》的規定,同一區域貯存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險品時,應按最高等級危險化學品的性能標志。
6.4.4危險化學品應當分類分項存放,堆垛之間的主要通道應當有安全距離,不得超量儲存。
6.4.5各類危險化學品的存放要求
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
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
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貯,必須單獨隔離限量貯存。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蝕性物品隔離貯存。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貯;氧氣不得與油脂混合貯存,盛裝液化氣體的容器屬壓力容器的,必須有壓力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并定期檢查,不得超裝。
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貯存,具有還原性氧化劑應單獨存放。
有毒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類物質。
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允許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6.4.6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必須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安全主管部門負責將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遂寧市公安局和遂寧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
6.5報廢處理
6.5.1危險化學品等廢棄物的報廢處理,必須預先提出申請,制訂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當地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
6.5.2產生廢棄危險廢物應委托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應當向其提供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品名、數量、成分或組成、特性、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等技術資料。禁止將廢棄危險化學品提供或者委托給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等經營活動。
6.5.3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化學品廢渣、廢棄包裝物等,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管理規定,不得隨同一般垃圾運出。
6.5.4對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
6.6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
6.6.1安全主管部門組織制定作業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6.6.2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應當按照事故響應級別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并報告遂寧市安全監督管理局和公安、環境保護、質檢部門。
6.6.3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公司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按照國家有關事故報告程序的規定,向遂寧市環境保護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7.附頁
無
篇3:鐵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實現危險部位、場所、設備、設施等不安全因素的危險預知預控,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危險源點分級控制管理是以控制危險因素為核心,針對生產過程中每個危險源點的危險物質、設備設施狀態、作業環境、人的行為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實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并分級負責和督促檢查。
第三條本辦法重新規定了我礦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分級、控制管理、信息報告、定期檢查及考核的要求和內容;
第二章危險源控制點定點與分級
第四條危險源控制點的確定一般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一)容易發生人身傷亡、火災、爆炸、急性中毒等事故;
(二)設備安全度低、作業環境不良、事故發生率高;
(三)具有一定的事故頻率和嚴重度,作業密度高;
(四)其他潛在危險大。
第五條根據危險源點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將危險源控制點分為三個級別:
A級:可能造成多人傷亡或引起火災、爆炸、設備及廠房設施毀滅性破壞;
B級:可能造成死亡,或永久性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終身致殘性重傷),或可能造成生產中斷(一個班以上);
C級:可能造成人員永久性局部喪失勞動能力(傷愈后能工作但不能從事原崗位工作的重傷),或可能造成生產暫時性中斷(一個班以內)。
被確定為重大危險源、納入礦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管理的,不再列入危險源控制點管理。
第六條對危險源的危險分析可運用危險因素分析方法和事故模式分析方法。
第七條安全措施應根據“假想事故原因和條件分析”的結果制定。
第八條危險源控制點確定后,由安環科組織填寫《危險源控制點登記卡》。
第九條A級危險源控制點,由公司審批;B級、C級由礦組織驗收,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礦及車間按驗收合格簽署驗收意見的《危險控制點登記卡》,分類分級歸檔建立專門檔案。
第十條對新投產項目必須在試生產期間開展危險辨識及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工作。
第十一條危險源點的控制管理應體現持續改進的管理思想。礦每年將根據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的變化情況,組織對危險源控制點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確認,對其控制措施、對策的有效性、完備性進行評價,并予以完善。
第三章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
第十二條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含升級、降級與撤點。
第十三條危險源控制點擬異動前,應組織專業人員對危險因素及其危險性、安全控制管理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確認是否提出異動申請。
提出異動申請時,應填報《危險源控制點異動卡》;升降級異動需同時填報《危險源控制點登記卡》。
第十四條A級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由礦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審定批準;B、C級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礦安環科審定,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
第四章危險源控制點管理制度
第十五條在危險源控制區域醒目處應設立危險源控制點警示牌。警示牌內容應包含危險源點主要危險因素、可能的事故傷害模式及應采取的主要措施對策。
第十六條各危險源點均要制訂《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其中A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由公司安全環保部審查、備案。《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的內容應具體,針對性、可操作性強,要突出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安全控制,安全檢查與設備點檢應互為補充。
《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是班組對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日常檢查控制的依據和原始記錄。
當班人員應在設備設施點檢和作業要求的基礎上,按《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內容對本班組管理區域內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安全狀況、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點檢,并作好記錄;各級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責任制要求對所負責的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并在《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相應位置簽字。
第十七條危險源控制點出現異常,應按管理級別填寫《危險源控制點異常信息反饋卡》逐級上報。上一級管理部門應組織對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制訂有效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第五章管理職責
第十八條礦級領導職責
(一)負責組織本礦開展危險源控制點分級控制管理,督促車間和科室落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與措施。
(二)了解本礦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每月對本礦的A級危險源控制點檢查一次,并在檢查表上簽字。
(三)對新投產項目,按規定及時組織進行危險辨識分析工作,建立危險源控制點,確保安全生產。
(四)對A級危險源控制點存在的失控因素投入資金及時進行整改,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對確實無力整改的,及時上報公司相關職能部門。
第十九條車間級領導職責
(一)熟悉本車間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每半月檢查車間各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情況。
(二)負責組織本車間A、B、C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管理,落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與措施。
(三)對本車間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車間確實無力整改的,應向礦長及職能科室報告,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條工段級領導職責
(一)負責實施本工段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熟悉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每周檢查A、B、C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情況。
(二)對本工段各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若確實無力整改應上報車間,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一條班組長職責
(一)負責實施本班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熟悉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本人或指定專人至少接班后、班中、交班前三次檢查控制情況,認真填寫檢查表。
(二)對班組各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若確實無力整改應上報工段,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二條崗位操作人員職責
(一)熟悉本人負責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防范措施、應急預案,按規定認真檢查并登記。
(二)發現危險源控制點的不正常狀態,立即上報和做好記錄,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三條職能科室職責
(一)熟悉本礦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參與制訂A、B級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對策及控制管理。
(二)對車間無力整改的危險源控制點失控因素,接到報告后立即深入現場安排處理。
(三)按職責分工,負責督促檢查本部門承擔控制的危險源控制點的運行控制。
第二十四條各級安全部門職責
(一)組織開展危險源控制點分級控制管理,制訂、落時實施辦法,負責綜合管理。
(二)負責組織對危險源控制點的“系統分析”工作,推行控制技術,不斷落實、深化、完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
(三)分級負責組織危險源控制點的建點驗收與升降級及撤點審查。
(四)堅持按期檢查本級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情況:
1、礦安全環保科及相關職能科室每月對本單位的A、B級危險源控制點至少檢查一次;
2、車間安全組(員)每周對本車間的A、B、C級危險源控制點至少檢查一次(有工段的車間安全組每月二次,工段安全員每周一次);
3、負責危險源控制點的信息管理,開發運用先進信息控制技術,不斷提高危險源控制點的動態控制水平;
4、督促檢查各級對失控因素的處理和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報告;
5、對危險源控制點失控而發生的各類事故,認真調查分析,按本規定查清責任并及時報告領導;
6、負責按本規定的內容進行考核。
第六章考核
第二十五條新投產建設工程在試生產期間,有關單位和職能科室不配合開展危險辨識及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工作,扣責任單位500-1000元。
第二十六條職能科室未按職責分工對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與控制管理,一點次扣科室長100元,累計累扣。車間各級未按職責分工對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與控制管理,一點次扣主管領導50元,累計累扣。
第二十七條對危險源控制點運行中的失控因素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及時報告或上級要求的隱患整改不落實,扣責任車間3000元;扣車間主要領導300元。導致事故的,按礦有關規定考核。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與上級規定不符的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