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危險源評估控制措施
項目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的危險源控制措施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設備設施缺陷鄰邊防護不穩定,缺少掃地桿,部分基坑缺少防護。安裝鄰邊防護規定設置1~1.2M高掃地桿離地面10cm的保護欄桿并加固,符合要求訪客投入使用??諝鈮嚎s機壓力安全閥損壞。沒有定期檢查。機電人員定期檢查,并作好記錄,損壞及時更換,符合安全要求后訪客投入使用。作業人員上下基坑沒有設置安全斜道有架工架設1:3的斜道,兩邊的防護欄桿高設為1~1.2M設置上防滑條基坑上下人員的斜道扶手不符合安全要求水泵在施工前沒有進行絕緣測試機電人員在施工前對水泵進行檢測,符合安全要求的投入使用。防護缺陷作業人員沒有戴安全帽或滅有正確戴安全帽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加強安全教育及佩戴防護用品的教育。作業人員沒有穿防水鞋活光腳作業。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加強安全教育及佩戴防護用品的教育。電危害漏電保護器失靈項目部幾機電人員及時更換,安裝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潮濕場所設有安全電壓有機電人員及時安裝安全電壓燈關,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碘鎢燈的保護領先接觸不良按照《施工香腸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1988)對保護接零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空氣壓縮機的使用噪聲危害風鎬使用給操作者發耳塞,合理安全作息時間空氣壓縮機的使用合理確定放置地點,盡量避免對作業人員的影響。震動危害風鎬使用過程中的震動給操作者發耳塞,合理安全作息時間流動物危害挖掘機工作中對周圍作業人員的傷害項目部配備專人監護,設立警戒區。運動物危害拉土方適量在施工場行駛對子喲也人員的危害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安全標志,專人監護鏟車在施工現場的使用對作業人員的傷害心里生理性危害因素負荷極限重體力勞動時間過長影響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河里安排作息時間心里異常心情煩躁,緊張,低落易發生安全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河里安排調整工作作息時間。指揮失誤挖掘機作業過程中其他人員離挖掘機距離過近項目部配備專職人員進行現場監護土方作業前施工負責人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對定執行施工員在崗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失誤機械作業人員沒有經過培訓無證上崗項目不組織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培訓,嚴禁無證上崗。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設備設施缺陷扣件的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按照國家規定,項目部將不符合要求的扣件及時更換,經常的扣件應具備產品合格證。扣件的螺栓無墊片,或墊片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奂袏A砂現象立桿基礎沒有夯實。加工班組應按照JGJ130-20**規范要求將立桿基礎夯實。如現場存在實際情況無法夯實,應增加掃地桿加固,并經過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立桿未埋深且未設置離地20cm的掃地桿架體轉角處剪力撐與地面的夾角過大地面夾角應在45°~60°之間并經過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橫桿的端頭與扣件的中心小雨10cm加工班組應按照JGJ130-20**規范要求將立桿基礎夯實。如現場存在實際情況無法夯實,應增加掃地桿加固,并經過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水平桿搭設間隔不符合安全要求竹腳手板沒有鋪滿,卻沒有固定腳手架沒有設置擋腳板或踢腳桿立桿的接頭間隔不符合要求。立桿的間隔不符合安全規定安全網有的破壞嚴重竹腳手架桿件部分破壞為嚴重竹腳手架使用的毛竹端頭大小不符合要求。卸料平臺兩邊的防護欄桿沒有達到1.1~1.2m卸料平臺腳手板沒有鋪滿,物件容易墜落傷人有些焊接鋪管用作立桿。連墻桿的連接螺絲不符合要求架體與墻體的間隙過大,沒有設置封條板連墻點有拉無頂連墻點的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外架防護欄桿綁扎不牢固扣件的螺栓力矩沒有達到安全要求防護缺陷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沒有定期檢查,架子工作沒有配備工具袋。不配戴和不戴安全防護用品的運動物傷害鋼管,扣件,螺栓竹腳手架工具的高空墜落工作環境不良外架底部沒有排水溝大風大雨天搭設外架搭設或拆除外架時,有人在外架下通行。標志缺陷外架搭設時無安全標志和警示牌。心里生理性危害因素負荷極限(體力,聽力)架子工作作業時間過長,體力下降存在安全隱患。適當調整,安排作息時間。個別作業人員視力不好,進行特殊作業,發現此情況立即允以調整有心臟病的,高血壓,的人員進行高空作業夏天高溫天氣作業提供充足的清涼消暑飲料,病安排適當休息時間作業人員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引發事故現場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人員,行為性危害因素指揮失誤班組長違章指揮,不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處理,并組織相關的技能培訓和教育操作失誤架子工無證上崗檢查作業人員的持證對無證人員禁止上崗作業,監護失誤外架搭設沒有設置監護區域或無人監護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專業監護。
篇2:重大危險源評估安全管理制度
一、重大危險源評估
安全評估工作由具有注冊安全評價資質的人員或注冊安全工程師主持進行,或者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進行。從事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檢驗、安全評估業務的中介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對其作出的檢測檢驗和安全評估的結果負責。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2、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
3、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危害程度;
4、可能發生事故的種類及嚴重程度;
5、重大危險源等級;
6、防范事故的對策措施;
7、應急救援預案效果評價;
8、評估結論與建議等。
二、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對所評估出的重大危險源必須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應急救援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2、危險辨識與評價;
3、應急救援設備與設施;
4、應急救援能力評價與資源;
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6、事故應急程序與行動方案;
7、保護措施與程序;
8、事故后的恢復與程序;
9、培訓與演練。
三、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工作
1、安全評估的內容
⑴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⑵重大危險的基本情況
⑶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⑷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及嚴重程度
⑸重大危險源等級
⑹防范事故的對策措施
⑺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價
⑻評估結論與建議等
2、危險源安全驗收評估程序
危險源安全評估的程序為:前期準備;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分析;劃分評估單元、評估方法選擇;現場檢查;定性評估;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作出安全評估結論;編制安全評估報告;安全評估報告評審等。
3、工作要求
⑴危險源評估工作必須由具有注冊安全評價資質的人員或注冊安全工程師支持進行。
⑵危險源評估小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指導性文件、規程以及規范等評價依據。
⑶評估過程中參加評估人員必須明確評估危險源的對象、范圍和評估的目的,熟知現場實際情況。
⑷安全評估內容和工作程序必須符合國家行業規范規定的內容和標準,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建議。
⑸必須在對評估結果分析歸納和整合的基礎上,列出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評估結果,指出現場應重點防范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明確重要的安全對策措施,并做出安全評估結論,編寫危險源評估報告。
四、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職責
1、生產部負責重大危險源的登記注冊、監督管理,以及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訂事故搶險、搶修;負責重大危險源崗位生產工藝的應急處理。
2、重大危險源所屬各單位負責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并根據《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事故應急分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管理要求
1、重大危險源所屬各單位必須登記建檔,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責任人。
2、各專業部門應對重大危險源所屬各單位進行業務指導,并對監控措施進行審查,對監控效果進行評價。
3、生產部要按規定的監測周期進行檢測,并做好相關記錄。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設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檢查應做好記錄。
4、生產部要加大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力度,必須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查。對重大危險源的建檔、檢測、評估、監控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其他專業技術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工作。
5、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場所要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6、對從事重大危險源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知識培訓和考核。
7、重大危險源崗位職工要嚴格操作規程,嚴格巡回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并立即匯報。
8、登記完善重大危險源內容,內容包括危險源的名稱、地點(用圖示表明具體位置)、性質、潛在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應對措施等。
篇3:建筑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評估辦法
危險源是危險的根源,是系統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能量的危險物質。一般危險源的構成要素有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對危險源屬性的分析,有利于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控制。針對建筑施工企業施工現場存在量大面廣的危險源現狀,根據建筑業的施工特點,依據《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堅持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重預防、抓源頭、控過程、求實效”的安全生產管理要求,把預防的關口前移至施工現場,這對改進當前建筑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存在的許多管理缺陷、落實對重大危險源實施重點監控并跟蹤整改、提高施工現場預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都明確規定,建筑施工企業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目前,建筑施工企業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措施,但普遍缺少對重大危險源實施預測和風險評估控制的機制,并且對制度措施的正確貫徹執行也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較多地停留在應付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層面上,制度措施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現場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沒有起到應有的約束作用?,F場施工安全管理較多地用“經驗”管理,隨意性較大,麻痹心態嚴重,缺少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以數據說話的現場監督管理方式,以致于同類型事故頻發,重、特大死亡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一方面反映出企業管理中的嚴重失職,制度的虛設現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說明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型人才嚴重缺乏,面對新的安全生產要求無所適從。
一、施工現場風險評價機制的建立與運用
現代安全生產技術,更趨向于如何識別危險源,如何消除危險源,如何有效控制危險源的發展方向。安全生產重在預防,預防的關鍵在于建立風險評價與運行。全面實施和完善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制度,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支撐,建筑應建立施工現場風險評價機制,正確評估施工現場各類安全風險,增強安全生產管理的科學性,提高控制事故發生的能力。但是,一些企業即使是建筑業資質等級較高的總承包企業,對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價仍沒有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根據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建筑業施工現場的風險管理可遵循風險管理的一般規律,針對工程項目的具體特點,建立施工安全風險評價機制與運用,為施工現場風險管理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這樣,既能有效地預防和避免事故的發生,又可通過科學的管理降低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成本。施工安全風險評價與運用程序如下圖所示:
二、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及預控措施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26條規定,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以及拆除與爆破工程都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根據風險管理理論,風險量(S)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序(E)及事故發生的后果(C)相關,即S=LEC。根據風險量大小,風險分為5個等級,S在20以下為可忽略風險,S在20~70為何容許風險,S在70~160為中度風險,160~320為重大風險,320以上為不容許風險。
在安全管理環節中,對這些不容許風險的預控措施應包括盡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的風險(即風險量大于320的工作),或只有風險降低時才開始工作。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要盡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的風險是不現實的預控策劃,因為每一個工作項目必須完成。因此,配備大量資源來降低或消除重大危險是唯一可行的預控措施。《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規定了對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中重點突出編制、審批專項施工方案,專項驗收、專人管理。這都是針對重大危險源采取的配備大理資源來降低風險具體表現,只有這些預控措施得以實現,才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有效控制,而不能采取為了應付檢查而編制的毫無針對性的形式主義方案。
三、施工現場一般危險源的辨識及預控措施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28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入口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如對臨時用電在潮濕環境中應用“36V以下的安全電壓”來替代;像腳手架等有高處墜落危險的地方用“警示標志”來明示危險源的存在;對“危險物質存放”采用可靠的監控系統監視,來支持系統的正常運轉等。總之,針對一般危險源,制訂預防措施既應考慮預防措施能切實有效,又應考慮最佳的降低風險的成本措施。一般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轉、消除轉化的因素、正確地評估是確定它們本質的基礎工作;否則,把重大危險源當作一般危險源處理而釀成重大事故,這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
四、建立施工現場危險源評估對現場管理的作用和意義
建筑業已被《安全生產法》列為高危生產企業,國家通過對其安全生產條件的審查,從源頭上把握住市場準入關。但現實是,建筑業企業在“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放環節中,很少是由于自身的基礎制度不足而被法律所淘汰。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企業制度管理與現場管理的重大脫節,一方面有關企業制訂的相關制度能應付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卻與標準規范要求相關甚遠。因此,建立施工現場危險源評估對現場管理更有直接的指導作用。
建立危險源評估機制,目的在于讓大量從事現場管理的施工人員熟悉它的作用和意義,使之能更直觀地幫助施工人員理解危險源的真實涵義,從思想意識上加深對危險程度的理解,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防護能力。當前施工現場的一線人員,即使是懂得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要求的有關人員,對規范標準提及的強制性要求,往往理解為是因為政府要求我做到的,是一種“要我做”的行為,究其原因是由于沒有理解這些強制性要求后面包涵著的科學理論與教訓。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就應把“強制式、說教式”的一般管理模式與更加“人性化、規范化”的教育監督管理模式努力相結合,即通過建立施工現場危險源評估機制與運用,把本工程項目中的所有危險源予以公示,用直觀明了的警示標志把每一個危險部位都標注出來,注明“危險等級,危險后果,預控措施”。因此,建議在現有施工現場管理的基礎上,增設“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牌”,明示施工現場各部位危險的存在,以利警示人們,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