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冬期施工主要措施范本

冬期施工主要措施范本

2024-07-12 閱讀 8597

一、建筑地基基礎工程

1、土方工程挖掘防凍與保溫按照“冬施規程”第3.2.1~3.2.3條有關規定執行。

2、土方回填按照“冬施規程”第3.2.4~3.2.9條有關規定執行。

3、地基處理按“冬施規程”第3.3節的規定施工。

4、樁基礎的施工按“冬施規程”第3.4節的規定執行。

5、基坑支護按“冬施規程”第3.5節的規定執行。

6、地下室墊層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按“冬施規程”第5章和第6章的規定執行。

7、磚基礎不得在凍結的地基上砌筑,并應防止基礎砌筑及回填過程地基遭受凍結。

二、砌體工程

1、燒結普通磚、空心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和石材在砌筑前,應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凍后的磚或砌塊。

2、燒結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在氣溫高于0℃條件下砌筑時,應灑水濕潤。在氣溫低于或等于0℃條件下砌筑時,必須增大砂漿稠度。

3、砂漿宜優先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冬期砌筑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

4、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徑大于1cm的凍結塊或冰塊。

5、石灰膏、電石膏等材料應有保溫措施,當遭凍結時,應經融化后方可使用。

6、拌合砂漿宜采用兩步投料法,熱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加熱的溫度不得超過40℃。

7、冬期施工的砌體,應按“三一”砌磚法施工,灰縫不應大于1cm。每日砌筑后,應及時在砌體表面進行保護性覆蓋,砌體表面不得留有砂漿。在繼續砌筑前,應將砌體表面清理干凈。

8、施工日記除應按常規要求外,還應記錄室外空氣溫度、暖棚溫度、砌筑時砂漿溫度、外加劑摻量以及其它有關資料。

9、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設不少于兩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分別用于檢驗各齡期強度和轉入常溫28d的砂漿強度。

10、砌筑時砂漿溫度不低于5℃。當設計無要求且最低氣溫等于或低于-15℃時,砌筑承重砌體砂漿強度等級應按常溫施工提高一級。

11、冬期砌筑采用外加劑時,可使用氯鹽或亞硝酸鈉等鹽類外加劑拌制砂漿。氯鹽參量應按“冬施規程”表4.2.1選用。采用氯鹽砂漿時,應對砌體中配置的鋼筋及鋼預埋件進行防腐處理。砌體采用氯鹽砂漿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墻體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墻處不應小于500㎜。

12、暖棚法適用于地下工程、基礎工程以及工期緊迫的砌體結構,暖棚法施工時,暖棚內的最低溫度不應低于5℃,具體養護時間見“冬施規程”表4.3.3的規定。

13、采用摻外加劑法、暖棚法時,砂漿使用溫度不應低于5℃。

14、摻用氯鹽的砂漿不得在下列情況下采用:

①對裝飾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②使用濕度大于80%的建筑物;

③配筋、鋼埋件無可靠防腐處理措施的砌體;

④接近高壓電線的建筑物(如變電所、發電站等);

⑤經常處于地下水位變化范圍內,而又沒有防水措施的砌體。

三、鋼筋工程

鋼筋工程按照“冬施規程”中第5章有關規定施工。主要措施有:

1、鋼筋調直冷拉溫度不宜低于-20℃。預應力鋼筋張拉溫度不宜低于-15℃。

2、鋼筋負溫焊接,可采用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等方法。當采用細晶粒熱扎鋼筋時,其焊接工藝應經試驗確定。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

3、在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和檢驗,鋼筋在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應防止撞擊和刻痕。

4、鋼筋張拉與冷拉設備、儀表和液壓工作系統油壓應根據環境溫度選用,并應在使用溫度條件下進行配套校驗。

5、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得對HRB335、HRB400鋼筋進行冷彎加工。

6、鋼筋負溫焊接施工方法、要求及焊縫的厚度、寬度等應符合“冬施規程”第5.2節的規定。

四、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各單位應根據當地氣溫、工程結構、在施部位、構件表面系數、現場條件和設計要求等情況,按照“冬施規程”的第6章規定,主要施工措施有:

1、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應符合“冬施規程”6.1.1條的規定。

2、混凝土冬期施工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得低于32.5。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于28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55。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對于強度等級不大于C15的混凝土,其水膠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3、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它易凍裂的礦物質。在摻用含有鉀、鈉離子防凍劑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4、在鋼筋混凝土中摻用氯鹽類防凍劑時,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l%。摻用氯鹽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且不宜采用蒸汽養護。

5、“冬施規程”中第6.1.7條所列到的十一類結構工程,不得在混凝土中摻氯鹽。

6、當采用素混凝土時,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7、拌制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防凍劑溶液的配制及防凍劑的摻量嚴格按試驗配合比執行;

②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水份及防凍劑溶液中的水份,應從拌合水中扣除;

③攪拌前,應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④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8、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應采用潮濕狀態的材料,也不應將保溫材料直接鋪蓋在潮濕的混凝土表面,新澆混凝土表面應鋪一層塑料薄膜。

9、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應符合“冬施規程”表6.2.1的規定。

10、配制與摻加防凍劑,應設專人負責并做好記錄,應嚴格按劑量要求摻入。使用液體外加劑時應隨時測定溶液溫度,并根據溫度變化用比重計測定溶液的濃度,同時注意保持溶液濃度均勻。

11、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中不得帶有冰、雪及凍團。拌制混凝土的最短時間應按“冬施規程”表6.2.5采用。

12、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

13、混凝土在攪拌、運輸、澆筑過程中的溫度和覆蓋的保溫材料,均應按“冬施規程”附錄A進行熱工計算。當不符合要求時,應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14、大體積混凝土分層澆筑時,已澆筑層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應低于2℃。

15、摻用防凍劑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在負溫條件下養護,嚴禁澆水且外露表面必須覆蓋;?

②混凝土的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的規定溫度,達不到規定溫度時,立即采取保溫措施;

③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15℃時,應對混凝土采用保溫材料覆蓋養護。

16、混凝土澆筑后應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蓋并進行保溫。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厚度應增加到大面部位的2-3倍。混凝土在養護期間應防風防失水。

17、冬期施工測溫的項目與次數應符合“冬期規程”表6.9.2規定。

18、混凝土養護期間溫度測量應符合“冬期規程”6.9.3條規定。

19、混凝土試件的留置除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進行外,尚應增設不少于兩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分別用于檢驗受凍前混凝土強度和轉入常溫養護28d混凝土強度。

五、保溫及屋面防水工程

保溫及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按照“冬施規程”第7章的規定執行,其主要措施如下:

1、保溫及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應選擇無風晴天進行,并應依據材料性能確定施工氣溫界限,充分利用日照條件提高面層溫度。在迎風面宜設擋風裝置。

2、屋面找平層應符合“冬施規程”第7.4.1~7.4.3條規定的要求。

3、在施工中有交叉作業時,應做到合理安排找平層、保溫層、防水層及保護層的各道工序,并宜做到連續操作。對已完成基層應及時覆蓋,以免受潮、受凍。穿過屋面防水層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裝完畢并做好防水處理。

4、冬期施工采用的保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和雜質。雨、雪天或五級風以上的天氣不得施工保溫層和防水層。

5、倒置式屋面保溫工程施工前應檢查防水層平整度及有無結冰、霜凍或積水現象,滿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6、外墻外保溫工程冬期施工最低溫度不應低于-5℃,且在施工期間以及完工后24h內,基層及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5℃。進場的保溫板膠粘劑、聚合物抹面膠漿應存放于暖棚內,液態材料不得受凍,粉狀材料不得受潮。

7、防水層施工應符合“冬施規程”第7.4.4~7.4.10條規定的要求。

六、建筑裝飾裝修工程

根據“冬施規程”第8章的規定要求施工,其主要措施有:

1、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的環境條件應滿足工藝的要求。施工環境的溫度不應低于5℃。當必須在低于5℃氣溫下施工時,應采取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

2、安排室內抹灰以前,宜先做好屋面防水層及室內封閉保溫。

3、冬期室內裝飾裝修采用火爐取暖時,應采用預防煤氣中毒的措施,防止煙氣污染,并應在火爐上方吊掛鐵板,使煤氣熱度分散。

4、室內抹灰的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水泥砂漿層應在潮濕條件下養護。并應通風換氣。

5、冬期抹灰所采用的砂漿應采取保溫防凍措施,室外抹灰砂漿應摻入能降低冰點的防凍劑,其摻量應由試驗確定,技術負責人批準。

6、室外墻面抹灰后要進行涂料施工時,抹灰砂漿所摻的防凍劑品種,應與所選用的涂料材質相匹配,其摻量和使用效果應通過試驗確定。

7、外墻飾面板、飾面磚以及馬賽克飾面工程采用濕貼法作業時,不宜進行冬期施工。

8、冬期室內貼壁紙,施工地點溫度不應低于5℃。油漆、刷漿、裱糊、應在采暖條件下進行施工。玻璃工程冬期施工時,應將玻璃、鑲嵌用合成橡膠等材料運到有采暖設備的室內,操作地點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

9、砂漿應在攪拌棚中集中攪拌,并應在運輸中保溫,要隨用隨拌,防止砂漿凍結,砂漿室內抹灰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室內抹灰工程結束后,在7d以內,應保持室內溫度不低于5℃。

10、室外刷漿應保持施工均衡,粉漿類漿料宜采用熱水配置,隨用隨配并作漿料保溫,漿料使用溫度宜保持15℃左右。?

11、當需要在室外施工時,其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遇大風、雨、雪時應停止施工。

12、外墻鋁合金、塑鋼、大扇玻璃不宜在冬期施工。

七、混凝土構件安裝工程

混凝土構件安裝工程按照“冬施規程”第10章規定施工,其主要措施如下:

1、構件的堆放及運輸按照“冬施規程”第10.1節規定執行。

2、構件運輸時其強度,當設計無具體規定時,不應小于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

3、構件的吊裝按照“冬施規程”第10.2.1~10.2.4條規定要求施工。

4、構件的連接與校正,按照“冬施規程”第10.3節要求施工。

八、水、電、暖、衛等安裝工程

施工時嚴格執行相關專業施工驗收規范中有關冬期施工的要求,其主要措施如下:

1、電線管敷設前,必須將管內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并將管道烘干。硬質塑料管的敷設環境溫度不低于-15℃。塑料配線應保證環境溫度不低于5℃。

2、電纜敷設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否則應對電纜采取加溫措施后方可施工。

3、給水系統的供水和采暖管道水壓等試驗時,整個建筑物必須封閉良好,環境溫度不應低于0℃,且當天工作完畢后,應及時將管道及設備的試驗用水排除干凈,并用壓縮空氣吹干,防止殘留水冰凍膨脹,造成配件、接頭、設備凍裂。?

4、管道、設備等支墩不得直接敷設在凍土層上。

5、管道、水箱、支架等施焊的環境溫度若低于0℃或更低的溫度時,應對施焊部位進行予熱處理和焊縫緩慢冷卻,并有防風、防雨雪措施。

6、氣溫低于-5℃時,不宜采用石棉水泥,膨脹水泥和水泥砂漿接口。

九、涉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材料,必須嚴格按性能、工藝和技術要求施工,杜絕盲目采用。

十、主要安全措施:

1、各基層單位要對職工、外包工進行一次系統的冬期施工安全教育,采用板報、懸掛標志牌、標語牌等多種形式,進行冬期施工安全宣傳,以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冬施安全意識。做好防火、防滑、防凍、防坍塌、防觸電、防高處墜落、機具傷害等事故的預防工作。

2、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堅持正確使用安全“三寶”,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遵照安全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

3、對職工、外包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和施工現場用電進行一次全面認真檢查,及時排除隱患。現場住宿人員使用電熱褥,必須由電工按有關規定統一安裝,加強管理,不得私自亂掛,不得使用自造電熱褥。

4、作業前,必須對作業面、斜道等雪、霜進行清掃,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作業面、斜道、屋面等防護安全,施工作業人員嚴禁穿易滑鞋。

5、基礎土方施工。必須按圖紙或規范要求放邊坡,如特殊原因滿足不了放坡要求,則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基坑施工必須按照國家和地方建設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確保施工安全需要,防止塌方事故。

6、辦公室、宿舍嚴禁使用電爐取暖,施工現場、倉庫不得生火。辦公室,職工、外包工宿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生火必須配備爐子、煙囪,并設專人看守,防止煤氣中毒。

7、未經施工管理人員同意,未采取安全措施,現場嚴禁明火作業。現場使用的外加劑及生火保溫必須制訂防火、防中毒措施,并設專人值班管理。

8、認真做好高處作業人員、配制外加劑人員的培訓。外架、人行通道要有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安全通道防護棚搭設應符合要求,并經常加強維護和檢查。

9、冬施期間,加強施工現場建筑物、構筑物腳手架、各類臨時設施、住房、水電線路、施工機械設備、電器開關等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10、作業前,必須結合冬施安全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班組必須認真按交底要求施工。

11、嚴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和“冬施規程”及有關其它冬施安全規定組織施工。

本措施未涉及到的鋼結構、市政、地鐵、石化等工程內容,請依照“冬施規程”和相關專業規范、標準以及當地建設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混凝土冬期施工規定

冬期施工是指根據當地多年氣溫資料,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溫度低于5C時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及砌體工程的施工。冬期施工,其用料及施工工藝除按一般有關規定進行外,尚應符合下列有關冬期施工的規定和要求:

1、冬期施工的工程,應預先做好冬期施工組織計劃及準備工作,對各項設施和材料應提前采取防雪、防凍等措施,對鋼筋的冷拉和張拉,還應專門制定施工工藝要求及安全措施。

2、冬期施工期間,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40%及5Mpa前,不得受凍。未采取抗凍措施的漿砌砌體,在砂漿抗壓強度達到70%前不得受凍。

3、基礎的地基(永凍地區除外),在工程施工時和完工后,均不得受凍。

4、冬期鋪設防水層時,應先將結構表面加熱至一定溫度,并應按防水層冬期施工的有關規定執行。

5、冬期施工時,應制定防火、防凍、防煤氣中毒等安全措施,并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做好氣溫觀測工作。

篇3:土石方工程冬期施工規定范本

第1條土方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須在冬期施工時,其施工方法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施工前應周密計劃,作好準備,做到連續施工。

第2條采用防止凍結法開挖土方時,可在凍結前用保溫材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不小于0.3m.

第3條松碎凍土采用的機具和方法,應根據土質、凍結深度、機具性能和施工條件等確定。

當凍土層厚度較小時,可采用鏟運機、推土機或挖土機直接開挖。

當凍土層厚度較大時,可采用松土機、破凍土犁、重錘沖擊、劈土錐(楔)或爆破法松碎。

第4條融化凍土應根據工程量大小、凍結深度和現場條件選用鋸末(或谷殼)燜火烘烤法、蒸汽(或熱水)循環針法和電熱法等。

融化時應按開挖順序分段進行,每段大小應適應當天挖土的工程量。

第5條冬期填方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放工時減少20~25%,預留沉陷量應比常溫放工時適當增加。

含有凍土塊的土料用作填料時,凍土塊粒徑不得大于150毫米,鋪填時,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

第6條冬期填方施工應符合規定:

一、填土前,應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

二、填方邊坡表層1m以內,不得用凍土填筑;

三、填料中凍土塊的含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填方上層應用未凍的、不凍脹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第7條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氣溫在-5℃以上時,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氣溫在-5℃以下時,填方高度不宜超過表7的規定。

第8條地面面層下的填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凍土塊。填土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應采取防凍措施。

第9條位于鐵路、有路面的道路和人行道范圍內的平整場地的填方,可用含有凍土塊的填料填筑,但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料體積的30%.

第10條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必須防止基礎下的基土遭受凍結。如基坑(槽)開挖完畢至地基與基礎施工或埋設管道之間有間歇時間,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適當厚度的松土或用其它保溫材料覆蓋。

第11條冬期開挖土方時,如可能引起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地基或其他地下設施產生凍結破壞時,應采取防凍措施。

第12條冬期回填基坑(槽)或管溝除規定外,尚應符合規定:

一、室外的基坑(槽)或管溝可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但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的15%;

二、管溝底至管頂0.5m范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三、室內的基坑(槽)或管溝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四、回填工作應連續進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

注:凍結期內不使用的室外管道的回填,其凍土塊含量和粒徑可不受限制,但化凍后應作適當處理。

第13條在挖方上側棄置凍土時,棄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應為常溫條件下規定的距離,再加上棄土堆的高度。

第14條冬期施工時,運輸機械和行駛道路均應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證安全。

因凍結可能遭受損壞的機械設備、炸藥、油料和降低地下水位設施等,應采取保溫或防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