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防止觸電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防止觸電防雷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2428

為了保證施工正常用電,防止人員觸電事故、電氣事故和雷電事故的發(fā)生,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現(xiàn)場供電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保護零線應與工作零線分開單獨使用,杜絕混用。PE線在總配電箱處做一組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PE線不能加設開關及熔斷器,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PE線做可靠電氣連接,不允許一部分接零,一部分接地。

(2)施工現(xiàn)場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并選用電流動作型,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匹配,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第一級漏電保護器設置在開關箱中,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潮濕及手持工具末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

(3)配電箱、開關箱采用厚1.5mm以上鐵板制作,箱體與保護零線作良好的連接,保護零線端子板與工作零線端子板必須分開,箱內的工作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與箱體作良好的絕緣。

(4)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宜大于0.6m,小于1.5m。配電箱、開關箱必須防雨、防塵。

(5)密閉金屬場所或潮濕場所應采用安全電壓36V或24V照明。碘鎢燈用鐵架的應做好保護接零,所有220V燈具都應使用單極漏電保護開關。

(6)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采用加強絕緣及安裝漏電保護器。

(7)雨天時應停止露天電焊作業(yè),如要進行電焊作業(yè),應搭設遮雨棚,防止雨水落在剛焊完的焊縫上,影響焊縫質量。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電焊工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

(8)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包括內容:接地電阻、電氣設備絕緣、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度等,用電設備是否安全可行并做好檢測記錄。如遇大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加強對電氣設備的巡視和檢查。檢查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9)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用電負責人。值班人員、維修人員必須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掌握觸電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經(jīng)常參加安全學習。

(10)無證不許上崗操作,發(fā)現(xiàn)非電工作業(yè)人員從事電氣操作應及時制止。

(11)變電站使用圍欄封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12)場區(qū)內的450t門吊、混凝土工廠儲料罐、架橋機等高聳設備按照要求設置防雷接地裝置。

(13)雷雨天氣不得進行箱梁架設和吊裝作業(yè),人員不得站在高處。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防雷電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地表工業(yè)場地作業(yè)場所、設備、設施。

3職責與分工

設備能源部、安全部:負責監(jiān)督本制度的執(zhí)行。

工區(qū)(選廠):為本制度的執(zhí)行單位。

4工作內容及程序

4.1成立防雷安全領導小組,包括組長和組員,明確防雷安全生產責任人和具體的聯(lián)絡辦事人員。

4.2制定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資金到位、救援人員到位,確保高效妥善處理災情。

4.3建立健全雷電災害報告制度,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xié)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4有專人負責關注氣象部門發(fā)出的雷暴預報,并及時告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4.5為確保防雷設施安全有效,各單位應加強對防雷設施的檢查維護,如發(fā)現(xiàn)防雷設施損壞的,應及時告知市(區(qū))的防雷檢測所,盡快排除防雷安全隱患。在檢測報告、合格證失效前提前十五個工作日向防雷檢測所提出檢測申請,積極配合做好防雷設施定期檢測工作。

4.6新建、擴建、改建的防雷裝置必須向市氣象主管機構報建,通過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后方可進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經(jīng)過防雷驗收合格。

4.7要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4.8對違反法律法規(guī)導致雷擊責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篇3:防雷電氣接地施工技術交底

防雷電氣接地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工程形式概述

⒈本工程為高層住宅樓,地下2層,地上24層,高度77.2M。

⒉本工程設計防雷等級為二級,屋頂采用Φ10鍍鋅園鋼做避雷帶,利用柱內主筋作引下線,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

⒊本工程30M以上每三層作一次均壓環(huán),均壓環(huán)利用圈梁主筋,30M以上的金屬門窗及屋頂金屬突出物做可靠接地。

⒋電氣接地與防雷接共用接地電阻不大于1Ω。

⒌設備層、首層、頂層設置總等電位做法。

⒍在地坪+500MM樓四角及中間設2處防雷測試點。

二、施工前準備及材料準備

⒈鍍鋅材料:扁鋼、園鋼、避雷網(wǎng)卡、螺絲、平墊圈、彈墊,以上材料鍍鋅層必須無剝落、光滑、無銹蝕,非鍍鋅件不得使用在此項工程中。

⒉防銹漆、防腐漆使用要正確,不得隨意涂抹只能在焊接處刷用。

三、主要機具

⒈常用的電工手動工具:手錘、鋼鋸、電焊機、手動葫蘆、盒尺、小線、電錘、煨彎器、緊線機。以上機具要安全可靠,測量度保持精確,保證使用動能。

四、作業(yè)條件

⒈接地體敷設,在土建底板筋綁扎完畢,引上線柱筋綁扎完畢。

⒉引上線利用工程柱內主筋,主筋采用電渣弧焊引上。

⒊均壓環(huán)敷設,在頂板圈梁綁扎完畢,合模以前。

⒋總等電位敷設,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畢,合模前。

⒌重復接地板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后。

⒎屋頂避雷網(wǎng)安裝在土建女兒墻及屋面做好,不再大面積施工后。

五、工藝流程

接地體焊接→引上線主筋定位→引上線與接地體焊接及測試點安裝→引上線焊接→等電位焊接→均壓環(huán)焊接→金屬窗戶焊接→避雷網(wǎng)安裝。

六、施工說明及操作工藝

⒈本工程利用基礎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與防雷引上線11處連接分別為J―1、J―5、J―8、

J―12、F―12、F―1、D―1、D―12、A―1、A―6、A―12軸共11處引上。在頂層由

D―1軸處引至E―4軸并由該軸引上,由A―6軸引至C―6軸并引上由D―9引至E―9軸并引上由J―8軸引至G―6軸并引上,該部分引上為頂層水箱間引出女兒墻,防雷引上線暗敷設將來頂層防雷網(wǎng)與該處引上線連接后就不在做明網(wǎng)與下層連接。

⒉室內等電位作法:各種進樓的金屬管道在水暖及其它專業(yè)予留套管右側由防雷接地引至并做一根4*40扁鋼,扁鋼一端開ф10孔待用,一端與引來的防雷接地焊接形成總等電位,在地下一層管道豎井,強弱電豎井各做一圈,首層、頂層4*40扁鋼

予留出扁鐵與金屬管道做電氣連接,采用軟銅絲編織帶連接。

⒊地板筋焊接成網(wǎng)狀形,橫筋與豎筋連接,然后在引上點處與引上線主筋連接,伸縮處理可在屋頂連接。

⒋測試點在室外地坪500MM由引上線引一根4×40扁鋼至測試點箱,測試點箱做成160×250×160,外做防雨措施如墊一塊橡膠板。

⒌在10層頂板圈梁利用主筋與引下線可靠連接成等電位形成每三層做一圈均壓環(huán),外圍金屬門窗大于3M的做三處預埋Φ10園鋼或25×3扁鋼(2M內做2處,每1M做1處)與金屬門窗可靠連接防止雷擊。

⒍屋頂避雷網(wǎng)引上線此至屋頂端后利用Φ12鍍鋅園鋼引出預留300―500MM備用于避雷網(wǎng)焊接(具體作法見避雷網(wǎng)技術交底)。

七、質量標準

⒈材料規(guī)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

⒉各接地點的分支線必須與接地直接連接,嚴禁串聯(lián)。

⒊焊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⒋引上線數(shù)量、位置必須準確,不得遺漏。

⒌搭接長度符合要求:扁鋼≥2D,園鋼與扁鋼≥6D。

⒍扁鋼搭接焊三個棱邊,園鋼雙面施焊。

⒎埋設在土內扁鋼在焊接處應做防腐處理。

⒏引上線每層鋼筋上必須有明顯標記,不得混亂。

八、成品保護

⒈不得隨意焊接或隨意切割土建鋼筋。

⒉引上線做標記時不得涂漆太多污染鋼筋。

⒊認真防護防雷引上線,被別工種隨意切割破壞。

九、注意質量問題

⒈引下線位置不準確,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⒉焊接面不夠,藥渣處理不干凈,焊接工藝質量應專業(yè)焊工操作。

⒊利用主筋截面達不到要求,應及時更正,采用變通措施。

⒋搭接面積不夠,土內埋設防腐做不到位,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做。

⒌漏焊或遺忘各種接地引線,應及時補救。

⒍各種暗敷設接地線應有各種驗收手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