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區建筑外立面改造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塑造城區良好的建筑外立面景觀,提升城市形象,防止擅自進行建筑外立面改造破壞城市景觀的行為,加強建筑外立面改造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省城鄉規劃條例》、《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省建筑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建筑外立面改造,是指對建筑外立面使用裝飾材料,進行裝飾裝修的活動。包括成片區外立面改造、整棟樓外立面改造和建筑物局部外立面改造。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城區范圍內的所有建筑外立面改造。
第四條建筑外立面改造應遵循安全、美觀、節能、環保,符合片區風貌控制規劃,與周邊建筑環境相協調的原則。
第二章改造要求
第五條建筑外立面改造須符合《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市城市風貌控制性規劃》、《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等規定,《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歷史文物保護區還須符合文物保護專項保護規劃的規定。
第六條建筑外立面改造有以下行為的一律不批:
(一)不符合該片區風貌控制規劃,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的;
(二)增加建筑使用面積的;
(三)侵占公共空間的;
(四)改變建筑使用功能的;
(五)未經利害關系人同意,擅自超出申請人房屋所有權部位的;
(六)未經原設計單位同意,擅自改變建筑物的承重結構的;
(七)空調外機臨街裸露的;
(八)對臨街陽臺進行不符合城市規劃改造的;
(九)外墻使用涂料的;
(十)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降低節能效果的。
第七條建筑外立面改造確需超出申請人房屋使用權、所有權部位時,須征得相關產權人的同意。
第三章規劃管理
第八條對建筑外立面進行改造的,建設單位或個人應當向市城鄉規劃局申請改造設計方案審批。對經市政府確定實施成片區改造的項目,由組織實施單位向市城鄉規劃局提出申請;其余改造項目,由房屋產權人提出申請,特殊情況下,也可由房屋產權人委托房屋使用者提出申請。
第九條《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歷史建筑進行外立面維修不得改變其原有風貌,其設計方案須征得市文物保護局同意。
第十條組織實施成片區建筑外立面改造的,組織實施單位應先編制街景改造設計方案報市城鄉規劃局審批后實施,涉及城市市容市貌的報市城管執法局審查,各單幢建筑不再單獨辦理規劃審批手續。
第十一條建設單位或個人向市城鄉規劃局申請審批建筑外立面改造規劃設計方案時,應提供下列材料:
(一)書面申請(受委托提出申請的,還應有委托書);
(二)房屋所有權證及附圖復印件(原件核對);如果房屋屬租賃的,還應附房屋租賃合同及房屋產權人同意改造的書面材料;
(三)改造前建筑外立面照片;
(四)有光彩工程的建筑外立面改造,需到市城管執法局遞交恢復光彩工程的承諾書;
(五)其它相關材料。
第十二條經批準的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方案不得擅自改變。確需變更的,須向市城鄉規劃局申請辦理調整方案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市城鄉規劃局在批準建筑外立面改造后應及時將相關批準資料抄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和市城管執法局。
第四章建設管理
第十四條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投資在30萬元以上的,或涉及建筑物、構筑物結構安全或公共安全的,申請人應持市城鄉規劃局批準的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到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及施工管理等手續。
第五章城市管理
第十五條建筑外立面中涉及戶外廣告、店招、店牌、空調外機、圖形標志、霓虹燈等涉及城市市容市貌的,由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審查。
第十六條需占用道路進行建筑外立面改造施工的,建設單位或個人應持經批準的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方案等手續,到市城管執法局辦理占道施工手續,建筑外立面改造過程中,施工現場必須符合城市管理相關規定。
第六章審批程序
第十七條對建筑外立面設計方案的審批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申請人提出申請;
(二)市城鄉規劃局對方案進行審查;
(三)涉及光彩工程和市容市貌的,市城鄉規劃局書面征求市城管執法局意見;
(四)市城鄉規劃局在收到市城管執法局審查同意的書面意見后,審批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
(五)市城管執法局辦理相關手續。
第七章竣工核實管理
第十八條建筑外立面改造完工后,申請人應向市城鄉規劃局申請規劃核實。建筑外立面改造中涉及光彩工程和市容市貌的,由市城鄉規劃局組織市城管執法局進行規劃核實。
第十九條投資在30萬元以上的建筑外立面改造項目,在通過規劃核實后,應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申請竣工驗收。
第二十條未經核實或核實未達到要求的,以及投資在30萬元以上未經竣工驗收或竣工驗收未達到要求的,均不得投入使用,有關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批準六個月內未施工的,批準文件自動失效。
第二十二條對違反本規定未經批準或經批準但擅自改變設計方案實施改造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按照各自的職能依法查處。
第九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市城鄉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及市城管執法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有效期兩年,自公布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
篇2:外架立面安全網長期保持整潔規定
外架立面觀感要求:
橫平(大橫桿水平;外架頂部立桿端頭水平;標語張掛水平;色帶綁扎水平)
豎直(立桿鉛直、上下同線;安全網接頭上下同線)
角正(轉角方正;外露大橫桿端頭長度一致,外露長度不超過150mm;受料平臺洞口方正)
面平(小橫桿外露長度一致,外露不超過150mm。安全網繃緊繃直,綁扎牢固,不透光)
清潔(不得有污染)
完好(不得有破損)
一、準備工作:
1、現場應修建安全網清洗池,清洗池凈空2m*3m,高400mm。(結構施工階段可封閉樓層衛生間作清洗池)
2、外架陽角部位、受料平臺洞口兩側、施工電梯洞口兩側應設置雙立桿。
3、立桿間距均勻。立桿全高垂直度偏差不宜超過50mm。
4、外排大橫桿間距900mm,間距誤差及兩端水平標高誤差不得超過20mm。
5、排大橫桿時,應從陽角、洞口兩側開始排桿。確保陽角處外排大橫桿外露長度不得低于100mm,不應超過150mm;受料平臺洞口、施工電梯洞口大橫桿應斷開布置,兩側大橫桿向洞口內露頭長度不得低于100mm,不應超過150mm。洞口處用短橫桿單獨連接。
6、每挑架頂面立桿端頭應在同一水平標高上(頂節點立桿可以向下搭接),并在頂部設置一道鎖口大橫桿。
7、每挑架立桿排布必須在同一條鉛錘線上。
8、小橫桿伸出外立面長度不得超高150mm。
二、安全網掛設要求:
1.安全網應從端頭、受料平臺、施工電梯洞口處開始布置,確保端頭處或洞口兩側整齊。斷頭處安全網豎向邊與立桿綁扎間距不得超過400mm,繃緊扎牢。
2.受料平臺洞口處單獨張掛安全網,便于拆安。
3.外架陽角處安全網連續繞過,陽角應順直、繃緊。
4.外架張掛安全網時必須繃緊繃直,綁扎間距不得超過400mm,豎向搭接結頭處必須繃直。搭接長度不得低于200mm,同一面墻搭接長度必須統一,同一面墻豎向接縫應在一條線上。
5.色帶每三層張掛一道(每挑架海底一道,中間一道。如為頂層挑架,上口增加一道),色帶應繃緊,與每根立桿相交處均應進行兩點綁扎,綁扎應牢固。色帶接頭必須在立桿上綁扎接頭。
三、使用管控
執行人:棟號長,監督人:安全員,管控領導:項目經理。
按誰施工誰負責、誰污損誰負責、誰破壞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管控。
安全網更換一律由外架班組進行,更換人工費10元/張,由項目生產會議討論過通過。
1.屬混凝土班組污損的,混凝土班組必須立即沖洗干凈,如當天未沖洗干凈,第二天應告知混凝土組長,并立即安排外架組拆換。由混凝土班組賠償項目部安全網成本+外架組10元/張安拆人工費。
2.屬木工班組破損的,發現后應立即告知木工組長,并安排外架組拆換。由木工班組賠償項目部安全網成本+外架組10元/張安拆人工費。
3.屬其他班組污損或破壞的,發現后應立即告知相關班組負責人,并安排外架組拆換。由相關班組賠償項目部安全網成本+外架組10元/張安拆人工費。
4.受料平臺洞口拆除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將安全網恢復(最遲不得超過受料平臺安裝完成后半天時間)。如超過規定時間,應立即告知相關班組負責人,并安排外架組恢復。由相關班組賠償外架組10元/張安拆人工費。
四、安全網拆除:
1、外架拆除前,必須先拆除安全網,并折疊堆碼整齊,統一運至清洗處。禁止邊拆外架邊拆安全網的行為,禁止現場安全網亂堆現象。
2、拆除后的安全網必須運至集中清洗處進行清洗,以備二次使用。
3、未經清洗的安全網不得進行二次張掛。
4、外架工作結束后,除項目部決定報廢的安全網外,未經清洗、點數打捆的安全網不得歸還入庫,不得向其他工地調撥。如外架班組不清洗歸庫,全部按20%殘值處理給班組(需進入合同)
篇3:建筑立面整飾工程項目部領導職責
建筑立面整飾工程項目部領導職責
1.項目經理
主持全面工作,全面履行項目合同,對工程質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負全責;負責項目經理部內部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員調配、財務管理和對外協調等。
2.項目生產副經理
主抓安全、文明施工、生產進度、資源配置和隊伍管理,負責組織指揮施工生產、各生產單位的接口協調和內部考核,分管工程部:物資部和辦公室。
3.主任工程師
主抓技術工作和質量控制,并負責與監理單位、設計單位、質檢站和業主的協調工作,分管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