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管理辦法
一、教科研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三個面向”和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南,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堅持以校本研究為主要研究領域,對學校改革和發展一些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實踐,推動教改,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科研工作體系。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全面展開。
二、教科研工作的組織構架和工作職責:
學校成立教育科研工作機構,由教導處領導。教育科研工作機構是學校教育教學科研的管理機構,是學校黨和行政領導部門推進教科研工作的執行機構,在業務上受研培中心教科理論室的指導。
教育科研工作機構的工作職責是:
1、制定年度工作教科研工作計劃和組織召開教學科研工作會議;
2、制定中長期科研規劃,規劃應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切實可行,組織推進并實施監督規劃的執行;
3、組織各種學術活動,協助學校組織教育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4、組織并推進學校重大課題研究的立項、實施、階段審議,結果及評估等,并大力開展群眾性科研活動;
5、協助管理學校教科研成果檔案;
6、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教科研工作。
三、教科研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1、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創造條件,切實保障。
(1)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制度體系。
(2)設立教育科研專項資金,保證科研的實施。獎勵在科研中做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并真正把教育科研作為評優(先)、晉升、表彰的重要條件,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形成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以激發教師從事教科研的積極性。
(3)加大教科研資料收集。購買教育理論、教科研專著,學科理論專著,滿足教師科研學習的需求。
2、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整體科研能力,開展交流競賽,在競爭中培養骨干。
(1)對全校中青年教師進行課題知識培訓。培訓內容:教育科研選題,教育科研方法,實施過程,資料搜索、分析與整理,教育科研應用及寫作,教育科研案例和論文寫作,課題的一般管理和電腦操作基本技能等。
(2)“請進來、走出去”,擴大交流學習面。利用我市已經啟動的“名師工程”,讓參與“名師工程”的教師科研接受名師點對點指導。邀請上級教科研專家到校講學、指導。組織骨干科研人員外出培訓學習、參觀考察。
(3)開展多種多樣的科研競賽交流活動。每學年舉行一次教育教學論文評比。開展校內論文比賽、中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研究課題匯報等教科研活動外,積極參加上級教科研部門組織的論文評選等各類科研活動。促進廣大能干肯干的教職員工,尤其是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3、規范課題管理,抓校本科研科學化、規范化。
(1)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課題研究,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一月一次課題組交流,一學期一次課題中期檢查和評估。
(2)組織校級申報課題。引導教育研究向校本教研發展、深化。
(3)校本教研的選題方向應結合學校特色建設。進行研究性學習,設置研究課題,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4)加強德育校本研究。為學生思想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5)建立完整的學校教科研檔案(課題檔案、論文檔案、個人科研業績檔案)。
(6)建立教科研考核、報告制度。
四、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評價和獎罰。
1、將參加、參與教科研工作納入部門和個人年度工作考核評價體系。部門以各學科組、各年級組為單位,個人包含每個教職員工。
2、將參加、參與教科研工作納入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評先、評優的重要條件。
3、對參加、參與教科研工作實行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必須達到:做好做差不一樣,做與不做更不一樣。
4、教科研活動要尤其避免應付、敷衍而流于形式,搞花架子。
五、教科研工作的宣傳交流和推廣應用。
1、樹立現代育人理念,營造教科研宣傳氛圍。樹立“科研興校,人人有責”的思想。要擯棄部份人應付交差式的“科研”,或者只為晉升職稱才搞的“科研”。
第一,正確理解科研興校的意義,把握科研興校實質。科研興校的含義就是在專家引領下,通過教師全員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提高全體教師素質,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實現學校內涵發展。其中,科研是手段,興校是目的和結果。
第二、實施校長一把手工程。校長是實施科研興校戰略最核心人物,實施這一戰略是校長教育智慧的集中表現。因此,學校將由校長親自帶頭,實施科研興校戰略。
第三、教師要全員參與科研興校。科研興校,人人有責,教師是科研興校最主要力量,鼓勵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得失、教學感悟入手,開展小課題研究。圍繞科研興校的核心課題及其子課題進行研究,形成科研興校的合力。
2、創新特色出精品,推廣應用出人才。
立足教育教學實際,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突破實驗性、實效性、實證性的教科研難點,重點主攻校本教研,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在研究方法和探索領域上突出一個“實”字,在“實”上突破,在“實”上創新。以課題研究為龍頭,研究成果出精品。每三到五年形成1―2個國家級(或省級)科研課題,1―2個市級課題,報告有關部門,力求對外推廣應用。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使用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