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區政辦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

某區政辦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

2024-07-12 閱讀 5241

第一條為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及時發現并排除各類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制止和懲處食品生產違法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發生在區轄區內的,區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負責接受和辦理各自職能范圍內的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違法舉報案件。本辦法所稱食品安全違法舉報案件包括案件及其線索。

第三條在區轄區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舉報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區行政區域內下列情形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之一,經查證屬實,屬于獎勵范圍:

(一)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賄、運輸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使用非食用物質和原料生產、加工食品,違法銷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劑,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

(三)收購、加工、銷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產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

(四)加工、銷售未經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肉類及肉類制品的;

(五)生產、加工、經營變質、過期、混有異物、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

(六)生產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生產廠名、廠址或者仿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經營食品、偽造食品產地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食品生產許可標志或者其他產品標志生產經營食品的;

(七)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復配食品添加劑的,未按食品安全標準規定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八)無證生產、加工食用油,提煉、銷售“地溝油”;各餐館購買、使用“地溝油”從非法渠道購買食用油,以及附買沒有包裝標志或標志不全的食用油;

(九)未經許可從事食品市場經營活動或生產食品添加劑的;

(十)其他涉及食用農產品、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第五條各食品安全相關職能部門接到舉報后,應按各自職責盡快組織核查,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區食安委批準后可以適當延長核查處理時間,但延長時限最長不得超過10個工作日。對查實的食品安全隱患應迅速采取措施,并督促相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合格的,應依據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第六條舉報人直接向區直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鎮(街)食安辦舉報的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由首接部門、單位直接受理。對不屬于本部門、單位受理的,應及時移交相關部門單位處理。

第七條各食品安全相關職能部門應向社會公布本部門受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的電話號碼、通信地址,具體舉報途經包括:

(一)來訪舉報;

(二)電話、信件、傳真舉報;

(三)其他舉報渠道。

第八條受理部門、單位應將核查、處理結果及時答復留有真實姓名和具體聯系方式的舉報人。答復的方式限定為口述或書信文體。

第九條根據舉報事實的確鑿程度和舉報人的協助調查情況,舉報分為三個等級:

(一)掌握比較充分的證據,并可以協助查辦活動,舉報情況與查辦事實完全相符為一級舉報;

(二)掌握部分違法行為的證據并可以協助查辦活動,舉報情況與查辦事實基本相符為二級舉報;

(三)提供查辦線索,不掌握違法行為證據,舉報情況與查辦事實大致相符為三級舉報。

第十條對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舉報實行精神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對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舉報給予表揚。物質獎勵分三類: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舉報獎勵標準屬一級舉報的為300元、二級舉報的為200元、三級舉報的為100元;

第十一條對于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舉報個案的等級、獎勵企等級劃分由有關職能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劃分核定,并將相關情況報區食安辦。區食安辦負責舉報獎勵經費的管理和舉報獎勵金的核放工作,獎勵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實行??顚S?專賬管理。

第十二條對舉報食品安全隱患和違規違法行為的獎勵實行一事一評,一事一獎。同時符合市獎勵辦法要求的舉報,可申請市級獎勵。

第十三條對舉報的各類食品安全隱患和違規違法行為,經區相關職能部門調查核實,違法案件發生在區行政區域內,情況基本屬實且相關職能部門事先尚未掌握監控的,舉報人可獲得獎勵。多人多次舉報同事項的,由最先受理的部門給予實名舉報的最先舉報人一次性獎勵,其他舉報人給予表揚。多人聯名舉報同事項的,獎金可以平均分配,由第一署名人或者第一署名人書面委托的其他署名人領取。

第十四條舉報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獎勵每月評審一次。每月中旬對上月的舉報開展獎勵評審工作,并在當月的25日前頒發獎勵金。

第十五條受到表彰或獎勵的舉報人應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憑本人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到區食安辦簽領獎金;逾期未領的,視為放棄領取獎金資格。

第十六條舉報人舉報的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其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舉報人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對虛報偽報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由區公安、紀檢監察和有關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嚴格為舉報人保密,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公開、泄露舉報人情況。有關單位或個人對食品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公安、紀檢監察和有關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本實施辦法所稱各有關職能部門,是指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主要指衛生、公安、教育、工商、環保、經促、農林和水務等部門。

第十九條舉報人不包括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負有特定責任和義務的人。

第二十條各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參照本辦法制定相關舉報獎勵辦法。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篇2: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為維護食品流通安全,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我單位特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崗位責任制度

1、負責人崗位職責:對食品的經營負全面責任;負責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明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對員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每年組織一次從業人員健康檢查,依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2、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負責監督營業場所和倉庫的清潔衛生,確保食品的經營條件和存放設施安全、無害、無污染,確保經營食品的質量;建立并管理從業人員健康檔案,每年負責安排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監督檢查從業人員保持日常個人衛生;發現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問題應立即解決,或向負責人報告。

3、購銷人員崗位職責:嚴禁采購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食品;嚴禁從證照不全的供貨單位采購食品;進貨時應認真查驗供貨單位的《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等;確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質期內,并應定期檢查在售食品的外觀性狀和保質期,發現問題立即下架,同時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報告。

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1、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經營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做到個人儀表整潔。上崗時必須穿戴統一整潔的工作服,并應經常換洗,保持清潔。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進食、吸煙,私人物品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區域或更衣室內,不可放置在工作區內。

三、從業人員學習培訓制度

1、食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

2、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在有關主管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衛生操作技能培訓。

3、定期組織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學習《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時掌握和了解國家及地方的各項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4、食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包括負責人、食品管理人員和食品從業人員。

5、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6、建立食品從業人員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

四、銷售管理制度

1、《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應懸掛于經營場所內醒目位置處。

2、經營場所距離非水沖式廁所、開放式糞池、垃圾堆(場)等場所的直線距離25米以上,并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及時清除垃圾,搞好防塵、防蠅、防鼠工作,確保環境整潔。同時經營場所與個人生活空間分開。

3、食品陳列設施布局合理,劃定食品經營區域,食品與非食品分開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無"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保證食品外觀清潔,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破損、鼠咬、受潮、生霉、生銹等現象要及時處理。

4、散裝食品銷售必須按"生熟分離"原則,分類設置散裝食品銷售區。按銷售品種配備足量的容器,并符合衛生條件。應在盛放食品容器的顯著位置或隔離設施上標識出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銷售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應有防塵材料遮蓋,同時由專人負責,為消費者提供分揀和包裝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符合衛生要求的小包裝。操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專用售貨工具。

5、銷售生鮮食品和熟食制品應配備貨架、保溫柜、冷藏柜等設施及防塵、消毒等工具,達到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溫度、空間隔離等特殊要求。

五、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1、由專人對采購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履行檢查義務,檢查食品感官質量和標簽;查驗是否為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食品;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銷售進口食品的,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銷售生鮮食品的,查驗檢驗檢疫等上市憑證資料是否相符。

2、發現有毒、有害、污染、變質、不合格食品,應詳細造冊登記,立即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等執法機關,并按規定予以銷毀或者退回供貨商處理。

3、建立食品進貨臺帳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商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并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票據等憑證。

4、批發銷售食品時,應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開具"票證通"系統銷售憑證。

5、進貨查驗記錄和相關票證應當真實,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設立存放供貨商相關證明文件的資料柜,供貨商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等文件復印件應加蓋其印章,并分類建檔妥善保管,供有關行政部門檢查。

六、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向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在接到有關監管部門關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時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并協助食品生產者執行食品召回制度。

2、對貯存、銷售的食品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并做好相關記錄。

七、質量承諾制度

1、銷售食品應向消費者提供有關銷售憑證(發票、信譽卡等),作出特殊承諾的應提供書面憑證,及時受理本經營場所發生的消費者食品投訴。

2、對消費者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食品、包裝標識不符合規定的食品、經國家有關部門抽查檢驗判定為不合格的食品,或者經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確認的消費者申訴舉報的假冒偽劣食品,可憑購物票據等憑證予以退換,并依法予以賠償。

責任人:年月日

篇3:副總經理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職位描述

副總經理兼食品安全小組組長職位描述

1職務概述

1.1職務名稱:食品安全小組組長

1.2直接上司:總經理

2工作范圍

2.1確保ISO22000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18分)

2.2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管理體系的業績和任何改進的需求;(5分)

2.3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提高滿足顧客要求的意識;(12分)

2.4負責就質量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聯絡。(5分)

2.5認真完成總經理、董事長安排的各項工作。(10分)

2.6組織落實具體分管的各項工作。(15分)

2.7對分管部門工作進行布置,并定期召集分管部門的會議。(5分)

2.8對分管部門和分管工作進行定期的總結和歸納,形成報告上報董事長、總經理。(10分)

2.9積極完成公司制定的年度經營計劃和目標。(12分)

2.10董事長、總經理授予的其他職權(8分)

3職位技能要求;

3.1相當中?;蛞陨蠈W歷;

3.2具備豐富的食品企業經營經驗和專業知識;

3.3具備良好的管理理念和客戶服務意識;

4職位培訓需求

4.1企業管理體系整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