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美食廣場衛生安全制度
美食廣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晨檢制度
a)餐廳從業人員每日上崗前必須進行晨檢報告。
b)晨檢報告的內容是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無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病癥。凡有上述癥狀的人員不得上崗或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上崗。若無上述病癥,請在登記表上簽名。
c)必須由晨檢報告人本人進行晨檢報告,親自簽名。不得由他人代報和代簽。
d)餐廳負責人必須派專人認真負責晨檢登記,晨檢負責人必須在晨檢記錄上簽字并妥善保管晨檢記錄備查。
e)對不進行晨檢登記擅自上崗或隱瞞病癥的人員將給予每次50元的經濟處罰,因此造成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加大處罰力度直至辭退。
f)餐廳負責人對晨檢報告負責。要時刻把握員工的身體狀況,每天檢查晨檢記錄。
2.專職食品衛生管理員管理制度
a參與制定食品衛生工作制度及食品衛生工作計劃,對制度、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b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影響食品衛生的環節進行分析、評估,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實施有效監管,發生異常情況及時糾正并向負責人匯報;
c深入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檢查指導餐廳的衛生員的食品衛生管理工作,發現違反食品衛生法規的行為及時制止,提出處理意見并做好跟蹤,檢查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d對生產經營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及有關的操作環節進行抽樣檢驗,檢測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e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對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動態監控,督促患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者調離相關崗位;
f組織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
g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
3.兼職衛生管理員管理制度
a負責本餐廳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衛生管理工作。
b負責本餐廳的日常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直接對餐廳負責人負責。
c對餐廳所有從業人員要進行衛生監督、檢查。嚴格按照食品衛生規范和法律履行職責。
d對餐廳的食品加工、儲存、供應進行全過程的控制。要求各環節的責任人對本環節的操作負責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衛生員對有疑問的事項應及時向餐廳負責人匯報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e做好當月記錄和記錄保管。
4.衛生檢查制度
a)日檢查:由美食廣場專職安全員每天上午檢查各餐廳衛生情況和操作流程落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安全的隱患,立即指出并要求餐廳負責人或兼職安全衛生管理員拿出整改方案,同時做好記錄。
b)月檢查:每月檢查一次。參加檢查人員由專職衛生管理員、各餐廳負責人。對各餐廳進行全面檢查,由專職衛生管理員做好記錄。
c)不定期抽查:由專職安全員組織,邀請資產公司領導參加。檢查美食廣場下屬各部門的安全衛生工作。
5.食品衛生流程控制制度
a)晨檢:情況員工按規定進行了《晨檢登記表》
b)個人衛生:員工按規定要求做好上崗前的個人衛生工作。
c)原料:每日按規定領取原料,無不合格食品原料流入餐廳加工。
d)初加工:蔬菜切配前按要求沖洗浸泡,肉類、水產品與蔬菜分別在專用清洗池內進行。切配加工在專用的操作臺上進行,加工后的食品原料整潔,放在專用的容器內,并置于貨架或墊倉板上。當天切配的原料當天加工。
葷、素食品原料的盛放容器和加工用具有嚴格的區分,有明顯標記。使用后洗凈,定位存放。及時清理加工后的廢棄物,臺面、地面整潔。
e)烹飪加工:燒煮、配料前嚴格檢查了待燒煮食品原料的衛生質量;食品燒熟煮透。烹飪后熟制品盛于專用容器內,在相應的操作臺或貨架上臨時放置。
f)留樣:按規定進行了留樣。
g)供應:烹飪好的食品在備餐間內按要求存放,在備餐間內分餐。供應后剩余的食品及時按要求進行了處理。不供應規定禁止供應的食品。
h)餐具工用具清洗、消毒:在專用水池清洗餐具及工用具,嚴格執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制度。
i)剩飯菜處理:剩飯菜按照規定進行儲藏,有效防止污染、變質,有專人負責。
j)落手清:每餐結束后做到落手清,做好下餐的準備工作。衛生包干區環境整潔。
6.備餐間衛生管理制度
a)備餐間具有紫外線消毒燈(波長200-275mm)按1.5W/m³設置,距離地面2m以上,有專人在開餐結束后開啟30分鐘。
b)在烹飪后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5℃的條件下存放。
c)開飯結束后,做到落手清——地面清、臺面清、櫥窗玻璃清
d)操作時要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7.留樣菜管理制度
a)用餐實行食物留樣菜制度。
b)留樣方法:在當天發出的菜品之前,廚師應用消毒過的勺,留有不同的葷菜、葷炒菜、蔬菜等直接放入消過毒的容器中,品種不同的標本應分別放置,注明日期、餐次、留樣數量應在100克,留樣的菜品應放置在冷藏保存48小時,以備必要時檢驗。
8.剩飯菜處理規定
a)剩飯菜回籠、回鍋處理必須填寫記錄表,并授權專人負責。
b)隔頓隔夜飯菜回籠必須存放在回籠間或專用冰箱內,存放時間不能超過16小時。
c)剩飯菜的回籠、回鍋、要指定專人負責。
d)隔夜飯菜回鍋以后,必須要經班長以上的食堂負責人檢查菜肴質量,提出處
理意見,并在《美食廣場剩飯菜處理跟蹤記錄表》并在記錄表上簽名。
e)中午的剩飯菜可放在18℃以下的回籠間內,達不到18℃以下的室溫,則應存放到冰箱內。
f)綠葉蔬菜必須當天處理,不許回鍋出售。
g)混炒菜不許回鍋兩次再出售。
9.老油的處理規定
a)開油鍋的油分為2種,分別為炸魚的和炸其他的。
b)炸魚的油每餐把沉淀物倒掉,三天后把炸魚的油作為廢氣處理。
c)把炸其他的油再倒入炸魚的油鍋中。
10.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a)環境衛生:
1、餐廳衛生包干到人,每天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操作臺、灶臺做到工完場凈,炊具擺放整齊。
3、餐廳附近無垃圾、雜草、污水;排水道要定期打掃,保持暢通。
4、餐廳要做到一日三掃、地面拖一至兩遍;倉庫、辦公室、走道要每日打掃,始終保持清潔;葷食間、蒸飯間、面食加工間的地面以及鍋臺、機械設備做到工完場清,要求達到無污垢,無積水。
5、各餐廳負責人按用餐座位數把服務員進行合理的分配,來負責擦餐桌椅,餐盤有用餐者本人將餐具放至殘菜臺,每餐結束后服務員對餐桌椅再次進行清洗,每周對餐桌椅進行消毒,玻璃門窗由各餐廳指定人員進行保潔,食堂外圍由保潔公司負責。
6、倉庫內定期施藥、防鼠滅蠅。(每季度一次)
b)炊餐具衛生:
1、所有炊具由專人負責,用過洗凈,沒有污垢和油膩,擺放整齊。籠布要常洗。
2、炊事機械用后及時擦洗干凈。砧板、抹布要常洗,定期消毒。
3、公共碗筷,用后洗凈、消毒待用。
4、餐具細菌抽樣檢查,每年一次送國家指定部門化驗,并做好記錄。
c)飲食衛生:
1、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要求,不采購、不驗收、不加工、不出售腐爛變質的食物。
2、加工食品時要除去不可食用的部分,洗凈加工。
3、冷庫、冰箱中食物生熟分開,上熟下生分層擺放,不得混亂,加工間要做到葷素分開擺放。
4、加工出售主副食品做到以銷定產、計劃供應、縮短存放時間、嚴格把關剩飯剩菜的出售。
5、烹調加工所用的原料保證新鮮。
6、進行粗加工時,肉、禽、水產所用的刀、墩、案、盆、池等應與蔬菜用的分開。
7、防止熟食與生食品、直接食用食品與尚待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包括直接和間接和交叉污染。加工用的容器(盆、盤、桶等)和用具標上生熟標記。
d)個人衛生:
1、提高對食品衛生重要性的認識。
2、每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并持健康證上崗。
3、時刻保持手的清潔衛生,食堂工作人員不得留長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帶戒指、耳環、首飾和手表。
4、售飯間、加工間嚴禁吸煙。出售食品不得用手抓、不得對著食品咳嗽、不隨地吐痰、不穿工作服上廁所、工作前后要洗手。
5、嚴格執行晨檢制度,發現可能影響食品衛生安全的疾病及時調離。
6、要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理發、勤修指甲、勤洗換衣服,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女同志要把頭發戴在帽子里面),在出售窗口時應戴口罩、手套。嚴禁穿戴不衛生的工作衣帽、圍裙、護袖。
篇2:某美食廣場衛生安全制度
美食廣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晨檢制度
a)餐廳從業人員每日上崗前必須進行晨檢報告。
b)晨檢報告的內容是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無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病癥。凡有上述癥狀的人員不得上崗或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上崗。若無上述病癥,請在登記表上簽名。
c)必須由晨檢報告人本人進行晨檢報告,親自簽名。不得由他人代報和代簽。
d)餐廳負責人必須派專人認真負責晨檢登記,晨檢負責人必須在晨檢記錄上簽字并妥善保管晨檢記錄備查。
e)對不進行晨檢登記擅自上崗或隱瞞病癥的人員將給予每次50元的經濟處罰,因此造成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加大處罰力度直至辭退。
f)餐廳負責人對晨檢報告負責。要時刻把握員工的身體狀況,每天檢查晨檢記錄。
2.專職食品衛生管理員管理制度
a參與制定食品衛生工作制度及食品衛生工作計劃,對制度、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b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影響食品衛生的環節進行分析、評估,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實施有效監管,發生異常情況及時糾正并向負責人匯報;
c深入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檢查指導餐廳的衛生員的食品衛生管理工作,發現違反食品衛生法規的行為及時制止,提出處理意見并做好跟蹤,檢查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d對生產經營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及有關的操作環節進行抽樣檢驗,檢測結果應記錄,至少保存1年以上;
e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對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動態監控,督促患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者調離相關崗位;
f組織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
g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
3.兼職衛生管理員管理制度
a負責本餐廳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衛生管理工作。
b負責本餐廳的日常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直接對餐廳負責人負責。
c對餐廳所有從業人員要進行衛生監督、檢查。嚴格按照食品衛生規范和法律履行職責。
d對餐廳的食品加工、儲存、供應進行全過程的控制。要求各環節的責任人對本環節的操作負責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衛生員對有疑問的事項應及時向餐廳負責人匯報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e做好當月記錄和記錄保管。
4.衛生檢查制度
a)日檢查:由美食廣場專職安全員每天上午檢查各餐廳衛生情況和操作流程落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安全的隱患,立即指出并要求餐廳負責人或兼職安全衛生管理員拿出整改方案,同時做好記錄。
b)月檢查:每月檢查一次。參加檢查人員由專職衛生管理員、各餐廳負責人。對各餐廳進行全面檢查,由專職衛生管理員做好記錄。
c)不定期抽查:由專職安全員組織,邀請資產公司領導參加。檢查美食廣場下屬各部門的安全衛生工作。
5.食品衛生流程控制制度
a)晨檢:情況員工按規定進行了《晨檢登記表》
b)個人衛生:員工按規定要求做好上崗前的個人衛生工作。
c)原料:每日按規定領取原料,無不合格食品原料流入餐廳加工。
d)初加工:蔬菜切配前按要求沖洗浸泡,肉類、水產品與蔬菜分別在專用清洗池內進行。切配加工在專用的操作臺上進行,加工后的食品原料整潔,放在專用的容器內,并置于貨架或墊倉板上。當天切配的原料當天加工。
葷、素食品原料的盛放容器和加工用具有嚴格的區分,有明顯標記。使用后洗凈,定位存放。及時清理加工后的廢棄物,臺面、地面整潔。
e)烹飪加工:燒煮、配料前嚴格檢查了待燒煮食品原料的衛生質量;食品燒熟煮透。烹飪后熟制品盛于專用容器內,在相應的操作臺或貨架上臨時放置。
f)留樣:按規定進行了留樣。
g)供應:烹飪好的食品在備餐間內按要求存放,在備餐間內分餐。供應后剩余的食品及時按要求進行了處理。不供應規定禁止供應的食品。
h)餐具工用具清洗、消毒:在專用水池清洗餐具及工用具,嚴格執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制度。
i)剩飯菜處理:剩飯菜按照規定進行儲藏,有效防止污染、變質,有專人負責。
j)落手清:每餐結束后做到落手清,做好下餐的準備工作。衛生包干區環境整潔。
6.備餐間衛生管理制度
a)備餐間具有紫外線消毒燈(波長200-275mm)按1.5W/m³設置,距離地面2m以上,有專人在開餐結束后開啟30分鐘。
b)在烹飪后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5℃的條件下存放。
c)開飯結束后,做到落手清——地面清、臺面清、櫥窗玻璃清
d)操作時要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7.留樣菜管理制度
a)用餐實行食物留樣菜制度。
b)留樣方法:在當天發出的菜品之前,廚師應用消毒過的勺,留有不同的葷菜、葷炒菜、蔬菜等直接放入消過毒的容器中,品種不同的標本應分別放置,注明日期、餐次、留樣數量應在100克,留樣的菜品應放置在冷藏保存48小時,以備必要時檢驗。
8.剩飯菜處理規定
a)剩飯菜回籠、回鍋處理必須填寫記錄表,并授權專人負責。
b)隔頓隔夜飯菜回籠必須存放在回籠間或專用冰箱內,存放時間不能超過16小時。
c)剩飯菜的回籠、回鍋、要指定專人負責。
d)隔夜飯菜回鍋以后,必須要經班長以上的食堂負責人檢查菜肴質量,提出處
理意見,并在《美食廣場剩飯菜處理跟蹤記錄表》并在記錄表上簽名。
e)中午的剩飯菜可放在18℃以下的回籠間內,達不到18℃以下的室溫,則應存放到冰箱內。
f)綠葉蔬菜必須當天處理,不許回鍋出售。
g)混炒菜不許回鍋兩次再出售。
9.老油的處理規定
a)開油鍋的油分為2種,分別為炸魚的和炸其他的。
b)炸魚的油每餐把沉淀物倒掉,三天后把炸魚的油作為廢氣處理。
c)把炸其他的油再倒入炸魚的油鍋中。
10.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a)環境衛生:
1、餐廳衛生包干到人,每天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操作臺、灶臺做到工完場凈,炊具擺放整齊。
3、餐廳附近無垃圾、雜草、污水;排水道要定期打掃,保持暢通。
4、餐廳要做到一日三掃、地面拖一至兩遍;倉庫、辦公室、走道要每日打掃,始終保持清潔;葷食間、蒸飯間、面食加工間的地面以及鍋臺、機械設備做到工完場清,要求達到無污垢,無積水。
5、各餐廳負責人按用餐座位數把服務員進行合理的分配,來負責擦餐桌椅,餐盤有用餐者本人將餐具放至殘菜臺,每餐結束后服務員對餐桌椅再次進行清洗,每周對餐桌椅進行消毒,玻璃門窗由各餐廳指定人員進行保潔,食堂外圍由保潔公司負責。
6、倉庫內定期施藥、防鼠滅蠅。(每季度一次)
b)炊餐具衛生:
1、所有炊具由專人負責,用過洗凈,沒有污垢和油膩,擺放整齊。籠布要常洗。
2、炊事機械用后及時擦洗干凈。砧板、抹布要常洗,定期消毒。
3、公共碗筷,用后洗凈、消毒待用。
4、餐具細菌抽樣檢查,每年一次送國家指定部門化驗,并做好記錄。
c)飲食衛生:
1、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要求,不采購、不驗收、不加工、不出售腐爛變質的食物。
2、加工食品時要除去不可食用的部分,洗凈加工。
3、冷庫、冰箱中食物生熟分開,上熟下生分層擺放,不得混亂,加工間要做到葷素分開擺放。
4、加工出售主副食品做到以銷定產、計劃供應、縮短存放時間、嚴格把關剩飯剩菜的出售。
5、烹調加工所用的原料保證新鮮。
6、進行粗加工時,肉、禽、水產所用的刀、墩、案、盆、池等應與蔬菜用的分開。
7、防止熟食與生食品、直接食用食品與尚待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包括直接和間接和交叉污染。加工用的容器(盆、盤、桶等)和用具標上生熟標記。
d)個人衛生:
1、提高對食品衛生重要性的認識。
2、每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并持健康證上崗。
3、時刻保持手的清潔衛生,食堂工作人員不得留長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帶戒指、耳環、首飾和手表。
4、售飯間、加工間嚴禁吸煙。出售食品不得用手抓、不得對著食品咳嗽、不隨地吐痰、不穿工作服上廁所、工作前后要洗手。
5、嚴格執行晨檢制度,發現可能影響食品衛生安全的疾病及時調離。
6、要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理發、勤修指甲、勤洗換衣服,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女同志要把頭發戴在帽子里面),在出售窗口時應戴口罩、手套。嚴禁穿戴不衛生的工作衣帽、圍裙、護袖。
篇3: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方案
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們*班的精神文明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向一個新臺階,配合《*市爭創全國文明衛生城市》主題活動,決定開展班級親子衛生大掃除勞動,旨在增強全體同學和家長的環保意識,讓大家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也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服務社會的教育。現制定*路小學*班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方案
一、活動重點
清除本班教室和心理咨詢辦公室的各類垃圾以及墻面的亂貼亂畫,責任衛生區以及教室外走廊的環境衛生。
二、活動要求
各位家長加強對班級親子衛生大掃除工作的重視,認真組織動員班級全體學生和家長積極參加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以確保我們班責任衛生區的衛生大掃除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具體要求:
1、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不在活動時打鬧、玩耍、做與活動無關的事。
2、要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認真調配人員,合理分工,各班將班級人數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落實一個安全責任人。
3、將班級內外所有墻面上的貼畫、污染物等清除干凈。
4、各位家長按照指定區域做到先灑水,后掃地。
5、責任衛生區墻面亂貼亂畫一并清掃,做到清潔無垃圾、雜物。
三、時間安排。(活動時間20*年01月09日)
(一)組織發動(20*年01月07日)
1、家委會向全體家長進行宣傳動員;
2、組織動員本班級學生積極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
(二)貫徹實施(20*年13月9日)
家委會將組織全班師生參與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結束后組織檢查活動結果。
(三)活動延伸(20*年春期)
1、將此次活動延伸到校園環境衛生的日常工作中,中隊要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每個孩子明白此次活動開展的目的和重要性,從而自覺形成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行為。
2、重點加強對各班級衛生的日常管理、檢查與整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保證本次活動的順利進行,班級誠邀各位家長參加此次活動,對本班的工作開展作檢查和考評。
組長:班主任
成員:家委會成員
(二)嚴格管理,落實責任
希望各位家長認真對待此次親子班級衛生大掃除活動。
(三)為讓活動順利開展,爭取班主任及家長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