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局防范次生安全事故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安全審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
目前,我市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工作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大量生產經營單位正準備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已部分恢復生產經營活動。為了切實加強防范次生安全事故工作,加快災后生產經營單位重建恢復進程,進一步規范災后恢復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審查驗收工作,特制定都江堰市交通局《防范次生安全事故和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安全審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高度重視,認真履職,以求真務實的精神,高標準、高質量、全力以赴服務企業,幫助企業開展安全檢查,排查治理隱患,確保安全復產,有序復產,盡快復產,把地震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二、審查驗收標準1、自查整改合格。全面深入開展了各類隱患排查,并按要求對隱患進行了整治,經自查合格。2、方案、預案齊全。有切實可行的復產方案,各類應急預案完善。特別是要有可靠的防震、防洪澇、防滑坡和防泥石流的應對措施。3、審查驗收合格。企業房屋、特種設備、管道、供電、供氣、消防、防雷、環保等經過了有資質的單位(機構)鑒定或確認,符合要求。4、試車試產正常。在恢復正常生產前,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了試車、試生產,設備、設施性能良好。5、培訓教育到位。對員工進行了全員教育培訓,重點開展風險辨識能力和緊急處置能力培訓,從業人員具備應急能力和自救互救知識。6、警示標識齊全。按規定設置了警示標識。7、其它需要具備的條件。三、審查驗收程序企業申請、單位(機構)單項驗收、鄉鎮初審、主管部門全面審查驗收,主管部門審查驗收合格手續在一周內報交通局安全科備案。四、審查驗收職責分工1、公路科:負責負責道路、橋梁的整治、維修、加固,以及施工單位恢復生產的審查驗收。2、交管所:負責運輸企業(含公交公司)、維修企業、危化品運輸、客貨運輸、駕校、客運中心的審查驗收。3、航務所:負責非法營運、渡口、營運船只的審查驗收。
篇2:H縣交通局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按照《國務院關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要求,在突發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時,迅速有效地組織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范圍、分類
(一)本預案所指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范圍包括:
1、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2、重特大工程質量安全事故;
3、爆炸物品重特大安全事故;
4、重特大火災事故;
5、其它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本預案所指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分類包括:
l、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應急救援的組織網絡和職責
一旦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局立即成立以月日為代號的事故救援領導小組,負責該代號事故的領導工作。局長任組長,副局長和紀檢組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局有關科室、所、隊人員和事故發生單位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搶救組、協調組、接待組、調查組(各小組成員名單和職責附網絡圖)。
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交通局安全第一責任人接報后應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并同時上報上級主要領導,進行現場搶救指揮,其它責任人和有關人員接報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參加救助,并接受第一責任人指揮。待上級領導趕到現場后接受上級領導的指揮。
發生特大安全事故,交通局安全第一責任人接報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在上級領導趕到現場前組織搶險救助,待上級領導趕到現場后接受上級領導的指揮。
三、安全事故的現場保護和報告程序
1、事故當事人單位在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向其行業部門和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并在1小時內書面上報事故的詳細情況及積極做好事故的搶險救援相關工作和善后工作。
2、局運安科在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報告后,立即通知事故處理部門并趕赴現場取證,勘驗現場,同時實施救助,保護事故現場。
3、在確認事故等級后,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逐級報告第二責任人、第一責任人,立即上報縣政府應急辦、縣安監辦和上級主管部門。
4、事故當事人立即通知事故發生地就近醫院組織醫護人員趕赴事故現場施救,并通知事故處理部門及其直接管理單位。
四、應急預案的啟動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進入組織指揮狀態。
2、各工作小組按各自職責進入工作狀態。
3、待事故調查取證結束后,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對責任單位、責任個人進行處置并報上級有關部門。
4、重大以下事故參照此預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