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風順槽運輸綜采設備安全措施
1、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無極繩絞車梭車要求
(1)每班運行前,必須檢查梭車上固定鋼絲繩的兩只楔塊,如有松動應立即加以緊固。
(2)梭車運行中嚴禁乘人。
(3)梭車掉道復位時,為防止車輛上道時鋼絲繩回彈發生傷人事故,必須在梭車掉道的同側用倒鏈拉住梭車,加以防范。
2、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無極繩絞車輪組要求
(1)根據巷道起伏變化,安裝一定數量的壓繩輪、平托輪或組合輪組,防止鋼絲繩抬高時車輛掉道或鋼絲繩摩擦巷道底板。在水平彎道、道岔前后、張緊裝置附近、尾輪前、鋼絲繩偏離軌道中心較少的地方安裝壓繩輪,以防跳繩。
(2)應經常檢查各種輪組的運轉情況,并定期加潤滑油。對有磨損或轉動不靈活的輪組及時更換或潤滑處理。
3、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無極繩絞車尾輪要求
(1)尾輪使用混凝土澆灌制成,混凝土強度為C25。固定尾輪用的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21.5mm,須纏繞至少3圈,緊固繩卡不得少于6個。每班運行前必須檢查固定尾輪的鋼絲繩是否松動或變形,繩卡是否齊全完好,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尾輪裝置應加保護蓋,以防物件、人員等攪入尾輪中。
(2)在無極繩絞車張緊裝置前和尾輪前安裝限位裝置。運輸綜采設備時,安排專人觀察尾輪牢固情況,攜帶完好的漏泄移動通信手持機,一旦發現尾輪有異常,立即打點停車。
4、無極繩絞車信號要求
(1)為實現車輛運行快捷,開停車及時、方便,信號裝置采用具有打點、通話、緊急停機多重功能的漏泄移動通信裝置,并在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內每隔100m安裝1組聲光兼備信號裝置。
(2)信號規定:一點停,二點提,三點放,四點為點動上提,五點為點動下放,亂點為急停信號。
(3)每天應派人檢查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內所有聲光兼備信號裝置和漏泄移動通信裝置,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5、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安全設施要求
(1)在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內的斜坡道安設打桿式超速保險杠,用來阻止運行中斷繩、脫鉤造成跑車的車輛。
(2)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只有在車輛通過時才能由跟車工操作升落擋車裝置,操作時應站在安全地點。
6、各部絞車運行安全措施
(1)絞車司機、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照操作規程操作。
(2)連車數量:一次只能拉一輛綜采設備車,可采用10噸及以上卸扣(U型環)連接三環鏈或五環鏈,以增加連接長度,提升重量不得超過絞車的核定提升重量,并按規定連好保險繩,卸扣螺栓旋緊達到滿扣。
(3)運送時,運行速度不得超過0.88m/s,最大牽引重量不得超過28噸。
(4)嚴禁蹬鉤、行人。開車前跟車工必須檢查牽引車數、連車的牢固情況。牽引車數超過規定,連接不良,物料捆綁不牢固,未按規定加防滑墊或裝載物料超高、超寬或偏載嚴重有翻車危險時,嚴禁行車。
(5)連車用的各種保險鏈以及車輛連接環、鏈和插銷,必須在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必須逐個以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進行試驗,發現裂紋或永久伸長量超過0.2%時,不得使用。
(6)保險繩直徑為Φ26mm,用不少于3副繩卡固定。車輛連接結束后,應用鉛絲對保險繩懸垂部分進行吊掛固定,防止行車時拖拉保險繩。
(7)跟車信號工每班不得少于2人。跟車工在車輛行駛的前方行走,與車輛保持不少于20m的距離,時刻注意車輛行走前方軌道是否正常,軌道中有無影響車輛運行的雜物,并及時吹哨發出警號,使施工人員離道。跟車工要注意觀察鋼絲繩在軌道中的運行情況,以及車輛運行是否平穩。
(8)車輛運行時,除跟車工外其他人員一律不準在巷道內行走。
(9)車輛通過施工地點時,施工人員必須全部撤到安全地點,因施工造成道軌懸空的,必須將懸空處填平,軌道下應搗實,經跟車工檢查無誤后,方可通過。否則,車輛不得通過。
(10)巷道內所有物料、設備距道軌距離不得小于0.5m。
(11)斜坡道停車時,必須用合格的卡軌器將最下端車輛牢牢鎖住。7、處理掉道車輛復軌措施
(1)進行復軌作業前,必須先通知絞車司機,不準摘下老鉤,不準松繩,實施復軌作業時,人員應站在安全地點,不準站在車輛的下方或車輛與巷幫間距狹窄有危險的地方。
(2)車輛掉道后要及時停車,當班跟班隊長要親臨現場,弄清原因,根據巷道高低、寬度,掉道程度等確定上道方法(千斤頂上頂、倒鏈吊),學徒人員嚴禁參加復軌工作。要使用與車輛噸位相匹配的倒鏈進行起吊,倒鏈必須完好,且能夠自鎖,使用錨索做起吊點,且起吊錨索不少于2根,使用起吊錨索前必須先試壓,保證每根錨索的錨固力都不得小于200KN。
(3)多人進行復軌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統一行動,作業人員要精力集中,做到自主保安。
(4)處理掉道車輛前,必須事先在掉道地點附近設警戒線,禁止其他人員進入和通過事故地點。
(5)處理掉道前,必須先檢查掉道車輛是否處于穩定狀態,不穩定時必須先穩定再處理。
(6)處理掉道車輛前,應準備好所用工具(千斤頂、倒鏈)和材料(道木、短道、木楔),并清理干凈影響和妨礙上道的障礙物。
(7)升、降、移動掉道車輛前,操作人員應選好安全地點和退路。
(8)進行車輛復軌作業時,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工具。如過細易發生折斷的撬杠、斷絲銹蝕有發生斷開危險的鋼絲繩等。
(9)進行車輛復軌作業時,應查看車輛是否完好,如車輛軸架、下平銷是否齊全完好,是否掉輪,以防止復軌作業時傷人。
(10)嚴禁用無極繩絞車強行牽引車輛復軌。
(11)上道時,應先慢慢升起掉道車輛,用道木、短道等墊穩、墊實后,再第二次升起、移動,依次類推;下落時,先慢慢升起后取出支墊物,再緩緩下落,依次類推,反復幾次直至車輛復位。
(12)處理掉道時,嚴禁掉道車輛兩端同時復道,兩輪掉道時,掉道車輛的非復道端必須用硬質木料墊實、掩牢,用工具將車輛抬高后,用木料隨起隨墊,待車輪緣與軌道邊復合時,抽出墊木后放下車體。
(13)上道時,嚴禁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入掉道車輛下方。在可能滑動、移動的方向提前用木柱打掩定位,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車輛歪斜的措施,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8、各部絞車的鋼絲繩檢查措施
(1)鋼絲繩應每班應由絞車司機檢查一次,檢查繩頭固定繩卡、楔塊是否松動、損環;儲繩筒鋼絲繩排列是否整齊;是否有彎折、硬傷、打結、嚴重銹蝕;檢查是否有斷絲等情況。維修工每天檢查一次。并認真填寫記錄。
(2)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鋼絲繩必須更換:
①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之比達到25%的;
②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直徑減小量達到10%的;
③在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必須立即更換;
④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的;
⑤鋼絲繩銹蝕嚴重,或點蝕麻坑形成溝紋,或外層鋼絲松動的。
(3)斷絲處的突出部分應在檢查時剪下。
(4)檢查結果應認真填入鋼絲繩檢查記錄簿內。
9、各部絞車運行前的檢查措施
(1)檢查零部件、螺絲、墊圈及背帽是否完整、齊全,有無松動。
(2)檢查信號裝置是否清晰、光亮、可靠。
(3)檢查電動機完好狀況。
(4)檢查電纜懸掛是否整齊,有損傷。
(5)檢查、記錄鋼絲繩磨損情況,有無斷絲,繩頭是否牢固可靠。
(6)檢查設備是否整潔,做到設備無油污,周圍無積水和雜物。
10、質量標準化
(1)鋪設的軌道外緣距兩幫設備以及風水管路的間距不得小于500mm。
(2)必須使用同類型的道軌鋪設,嚴禁不同類型道軌混用。
(3)運輸沿線要保持清潔無雜物、道心無積水。
(4)絞車方向必須座正,運行時繩不上垛,司機應有充余的操作空間。
(5)絞車最突出部位距道軌不得小于500mm,距幫不得小于200mm。
(6)使用地錨穩固絞車時,采用Ф20×2400mm的錨桿,每根錨桿配2支錨固劑。
篇2:綜采機電設備檢修制度范本
為進一步加強綜采工作面的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降低在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事故的發生而影響正常生產的機率,減少機電設備事故影響時間,規范綜采機電設備管理,確保生產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達到高產、高效,特制定如下機電檢修制度:
1、采煤系統各綜采工作面定于每天8點班接班后至11:00點、4點班接班后至5:00點、0點班接班后至1:00點為正常檢修時間,在此期間必須對該工作面的機電設備拉網式檢修、排查一遍,在其他時間檢修設備時必須向生產技術科請示,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
2、檢修內容:
(1)乳化液泵站的電機溫度絕緣是否正常、壓力測試、溶液配比濃度是否達到標準、液壓管路是否有漏液現象、過濾網清理等。
(2)設備列車上的組合開關、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移動變電站檢修、排查等。
(3)支架的液壓管路、油缸是否漏液;操作手把是否靈敏可靠;各種密封、過濾網清理等;
(4)運輸機的槽子連接、鏈條、前后鏈輪軸組等各部位磨損情況排查;運輸機是否缺刮板,刮板固定是否完好;電機、減速器齒輪是否打油,有無發熱等異常情況排查。
(5)轉載機的槽子、鏈條、刮板前后鏈輪軸組磨損情況排查;轉載機是否缺刮板,刮板固定是否完好;減速器、破碎機是否該加油,推移裝置是否靈敏可靠,破碎裝置的高度是否符合規定;電機有無發熱、絕緣測試等異常情況排查。
(6)采煤機前后滾筒上的截齒更換;各種軸承是否打油;密封是否完好,是否有漏油情況;變頻器檢修排查;電機發熱、絕緣是否排查測試;控制箱的各種控制按鈕是否靈敏可靠;電纜卡是否完好等情況的排查。
(7)工作面的風水管路是否有漏風(水)等,壓力是否達到生產需要標準;語音裝置、照明裝置是否完好;各種控制器是否靈敏可靠等。
(8)皮帶電機減速器檢修,前后滾筒、托輥及皮帶是否有跑偏情況排查等。
(9)下付巷各種語音裝置和控制裝置檢修是否靈敏可靠等情況的排查。
3、每月各隊機電隊長負責設備包機情況統計,不得隨意更換包機人,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
4、包機人必須對所包設備負責,有問題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匯報,否則發現包機人對包機設備有問題不處理或不匯報的給予處罰。
5、包機人每班對所包設備不少于三次巡查,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否則每缺一次對包機人罰款10元。
6、在生產過程中凡因檢修不到位或因檢修人員不負責任造成事故影響生產的,對該隊罰款300元,機電隊長罰款30元,對責任人罰款30元。
7、工作面所有壞設備、配件、單體柱等及時運出工作面,不能及時運走的設備必須碼放整齊、做好交接記錄。各種配件必須以舊換新,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對材料員罰款30元。
8、檢修人員在檢修過后必須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做到填寫真實,發現在檢修過后沒填寫或填寫不真實,對機電隊長罰款10元/次,對責任人罰款10元/次。
9、以上制度由生產技術科人員負責監督落實。
篇3:綜采設備管理排查督查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綜采工作面綜采設備管理,降低綜采設備事故的發生機率,規范綜采設備管理,確保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達到高產、高效,特制定如下綜采設備管理排查督查制度:
1、綜采工作面綜采設備督查管理工作由綜采車間具體實施,生產技術科監督落實。
2、綜采車間每半月要對各綜采工作面的綜采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如不檢查對綜采車間罰款200元/次。
3、綜采車間進行綜采設備督查時,要對各綜采工作面的綜采設備的性能良好情況、配件備件情況、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情況、設備包機制度的落實情況,設備掛牌管理情況、設備臺帳的登記情況、設備日常運行情況、設備的損壞等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其中包括平地所有綜采設備備用、維修情況的督查,并根據檢查的情況進行詳細的制表統計后,一式兩份報生產科一份,自己存檔一份,生產科將每次檢查情況匯總后報系統礦長。
4、綜采車間上報檢查報表要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如發現假報檢查結果,敷衍了事者,對責任人罰款20元/次。
5、上報時間要及時,統一要求上報時間為檢查后第二天,每遲到一天對綜采車間罰款20元。
6、綜采車間設備督查工作要指派專人負責,督查人員要求經驗豐富,認真負責。
7、各區隊要積極配合綜采車間的督查工作,不得以任何不正當理由搪塞或拒絕檢查,否則對責任單位罰款300元/次,對責任人員罰款30元/次。
8、各綜采隊每5天要對綜采設備的電機、電纜等機電設備進行一次絕緣測試,每10天對機械設備檢查一次,檢查結果報生產科一份,隊自存一份,發現問題要及時維修,本隊維修不了的,要及時上報生產技術科及其他相關的科室,不負責罰款200元/次。
9、各區隊要嚴格落實設備包機制,責任到人,并與工資掛鉤,制定嚴格的獎罰管理辦法,確保綜采設備安全正常運轉。
10、各區隊要認真做好綜采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工作,著眼于基礎工作的落實。
11、生產技術科要根據綜采車間上報督查情況,向各責任單位下發問題整改通知書,并進行相應的處罰。
12、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生效。
生產技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