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采面懸移組合支架安裝安全措施
根據工作安排,采面將安裝zh1600/16/24zl型整體懸移組合支架,為確保安裝期間的安全,制定安裝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作業工序
1、認真檢查采面切眼幫頂,空頂空幫或幫頂不實時必須重新剎背嚴實。
2、清理切眼內浮煤浮矸等雜物,安裝生產系統機電設備,保證切眼凈高在1.8-2.0m左右,刮板運輸機達到平直要求。
3、按要求懸移支架從機頭方向向機尾方向安裝。
4、拆除的工字鋼及時運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5、開幫回采,架設支架達最大控頂距。
二、安裝方法
(一)、安裝前的檢查及準備。
1、安裝前切眼內巷道凈寬應比支架尺寸寬0.2m-0.5m,凈高不小于支架最低高度。
2、工作面安裝前必須對切眼內支護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保證支護完好。
3、安裝前,要根據切眼頂板情況準備好臨時支護材料和背頂材料,使用后及時補充。
4、安裝前,必須保證上下退路暢通,便于撤退。
5、安裝前各種設備必須經過驗收后方可裝運下井。
6、清點并核實所需零部件的數量、規格、型號,以保證順利連續安裝。
7、支架的各種管路、液壓件安裝前必須沖洗干凈。
8、安裝雙向液壓支柱的各種閥時,必須保證在現場打包,干凈的安裝,螺絲外要抹黃油。
9、雙向液壓支柱必須全程升降不少于四次,以便排盡圓形腔及環形腔內空氣。
10、安裝前從工作面切眼的中線向前返一條平行線。
11、支架初始安裝期間,后排每架不得少于兩根液壓支柱支撐,前排每架不得少于一根液壓支柱支撐。
(二)、支架安裝
1、安裝順序:從下向上。
2、安裝方法:
(1)、安裝第一架:
a、安裝前檢查施工地點及周圍支護情況,如有隱患立即處理,否則不得進行下一步工作。
b、在頂梁四角處的牢固棚梁上各固定一導鏈,且該梁上必須再打一根與受力方向相對的戧柱。
c、專人指揮同時拉導鏈,將頂梁提升至能夠將立柱安裝上的高度為止。
d、將導鏈固定鎖死,嚴防回鏈。
e、此時進行安裝,兩人抬柱,一人穿銷,逐根安上并用β銷鎖緊,再次檢查安裝是否牢固。
f、在升第一架頂梁前要在支架梁下側打兩根單體柱,防止升架時發生下滑事故。
g、調整頂梁體,前端與預先拉好的線平行即可注液接頂以保證第一架穩固牢靠。
(2)、安裝第二架:
在第一架頂梁帶孔的側筋上吊掛導鏈,以替代一根單體柱。其它步驟與安裝第一架時相同,但要注意:待第二架支架支撐好后,馬上用托梁聯接套將兩架支架的托梁連接好(插托梁連接套穿銷方向為由外向內),依次安裝,直至全部安裝完畢。
(3)、調整
調整相鄰兩頂梁間距,標準間距為40mm。
(4)、安裝液壓管路
a、安裝閥:首先將各種閥安裝到位。
b、安裝管路:(要求,接頭接口沖洗干凈并蘸潤滑油或乳化油,檢查0型圈及擋圈,上好u型卡子,u型卡子必須雙腳插入),管路應吊掛在最高位置并排列整齊、順暢。
c、調架:管路安裝完畢后,接通主管路,液壓系統供液,用推進缸收縮、伸出的方法使全工作面托梁成一直線,此直線與最初給的切眼中線要平行。然后以托梁成一直線,調整全部支架,使整個工作面支架頂梁成一直線。
(5)安裝擋矸板
穿銷后,β銷鎖緊,螺母必須上黃油。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裝安全措施
1、施工中,跟班干部、班長現場指揮統一協調。采面安裝前由隊干部帶領職工熟悉避災路線。
2、切眼下車、卸車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安裝地點以下不允許任何人停留和從事其它工作。
3、礦車下到位后,及時掩好車,卸車須用導鏈時導鏈掛在牢固棚梁上,必要時先加固棚梁。
4、工作面內安裝地點不能超過1處。
5、安裝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每班開工前,跟班干部,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安全情況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可開工,工作過程中,每個工作人員必須隨時認真檢查工作地點頂板、煤壁及支架情況,進行敲幫問頂,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6、安裝過程中,嚴禁空頂作業,碰倒、碰歪的支柱應隨時重新支設牢固。
7、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相互協調,瞻前顧后,防止擠手碰腳事故發生。
8、在起吊重物前要進行試吊,試吊高度為50mm,檢查起吊梁、繩扣、倒鏈等部件,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式
9、起吊重物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站在重物突然落下翻倒、滑動而不致傷人的地點。
10、支架起吊安裝好,準備升柱接頂之前,方可卸掉支架上方的工字鋼梁,卸掉后要立即把支架接頂,并達到規定的初撐力。如頂板破碎或來壓,工字鋼梁不可卸掉時直接將支架頂梁升起接頂,等到開采時,再根據具體情況回收工字鋼梁。
11、支架起吊時,設專人觀山,支架下方嚴禁有人,施工人員要躲避開支架可能滑動方向施工,并時刻注意支柱的安全狀況。
12、安裝過程中,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13、多人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專人監護,相互協調。
14、初次下井或新維修好的支柱每一次使用時,應全行程反復升降2次以上,完全排除缸內空氣。
15、安裝期間安裝地點上下側各有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支架情況,如有異常立即撤退。
16、起吊到穩定位置后由班組長指揮,導鏈鎖死方可進入架下安柱、升柱,升柱要保證四柱同升同落,嚴防失穩歪扭翻架。
17、使用液壓槍時,槍嘴必須插好,槍鎖必須到鎖位,嚴禁在使用時人員正對三用閥。
18、各種液壓管路聯接好后,一律采用u型卡,u型卡必須卡到底,不得出現單插腳現象,也不得用鐵絲或其它物品代替。
19、泵站的壓力不低于30mpa,乳化液的濃度不低于3%-5%,且泵站司機應由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20、泵站或液壓管路出現問題時嚴禁施工。
21、每班必須由專人巡檢,檢查所轄巷道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22、工作面如發生冒頂時,作業人員要就近撤至安全地點,待頂板穩定并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后,人員方可進入事故地點處理。
23、人員進入支架前后空間內作業時,必須由班長指定有經驗的人員進行監護,嚴禁私自活動作業地點前后支架。
24、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精力集中,認真操作。
25、每班安排專職驗收員,負責安全檢查和質量驗收工作,對施工中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在危及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整改處理。
26、安裝完畢,必須檢查所有連接是否齊全牢固(操縱閥必須處于中間位置)。
27、所有施工人員都要認真學習措施,并經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上崗中按章作業,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二)、裝卸車安全措施
1、裝卸車時,先在裝卸車地點找好起吊位置,檢查起吊處的支護情況。
2、裝卸車時,使用的平板車、礦車,必須完好,嚴禁使用不完好的車輛。必須在車停穩的狀態下,使用半拉瓜、大板等物料掩牢后進行,車輛上所裝支架頂梁、物料,不得超寬,超高,偏載,等不安全因素存在。
3、使用平板車裝好后支架頂梁車,必須使用直徑12.5mm鋼絲繩,綁剎牢固,易損易壞部件,必須加以妥善有效保護。
4、卸車時,要注意周圍管線設施,嚴禁砸壞電纜及風水管路。
5、卸車時,起吊地點前后5米的棚子進行維修,及時補齊筋巴力,用兩根直徑不小于140mm的園木打在起吊位置的棚梁兩頭,防止拉倒棚子。
6、裝卸車時,人員充足并有專人指揮,工作人員要協調配合行動一致。使用導鏈起吊裝卸車時,所使用導鏈必須完好,經試吊確認安全方準正式起吊卸車,起吊卸車時,專人觀山,無關人員撤至安全地點,操作人員要離起吊物1m以外。
7、施工期間,人員注意配合,搞好自保互保。
(三)、平巷運輸安全措施
1、在某采面風巷使用jd-25絞車運輸時,必須與絞車司機聯系,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規程操作,開車前要檢查絞車完好,開車時要精力集中,發現異常要及時停車檢查處理。
2、開車前專人負責,清理軌道障礙物并檢查軌道隱患及道岔開合情況,并發出警號,通知人員躲離后,方可開車,同時正確使用好擋車器。
3、設專職的信號工,掛鉤工。信號工、掛鉤工必須密切配合,進出車前要檢查車輛的連掛情況,使用好保險繩,同時要檢查鉤頭及保險繩的完好情況。
4、聯車時,必須使用專用銷子。
5、掛鉤工必須是在車停穩狀態下進行,摘掛鉤要站在軌道外巷道較寬的一側,掛鉤后要及時躲至安全地點后方準通知信號工打點,信號工必須精力集中,打點清晰準確,不經掛鉤工允許,不準打點開車。
6、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蹬鉤扒車。在發出行車信號后,所有人員躲至安全地點,信號工要在信號硐室內操作。
(四)、掉道車處理
1、處理掉道車時必須做好車輛防滑準備,掩車時使用半拉瓜、大板等物料,打十字戧柱,保證牢靠。
2、處理掉道車時使用導鏈起吊上道,并有專人指揮,工作人員要協調配合行動一致。所使用導鏈必須完好,起吊時,專人觀山,無關人員撤至安全地點,操作人員要離起吊物1m以外,同時要做好自報互保工作。
3、斜巷處理掉道車時,使用導鏈起吊上道時,嚴禁摘掉鉤頭,要與絞車司機聯系緊好絞車繩,人員不準站在車兩側及正下方,要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進行,嚴禁使用絞車硬拉上道。
四、其他
1、其他執行礦有關規定及審批意見。
篇2:模板支架施工管理措施
模板支架施工管理
(一)材料管理
1、鋼材技術性能必須符合《碳素結構鋼》(GB700-88)的要求。
2、膠合板技術性能必須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ZBB70006-88)要求。
3、木方必須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4、支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5、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采用Φ48×3.0鋼管。
6、鋼管的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
(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3.1.1條的規定;
(3)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
(4)鋼管外徑、壁厚、斷面等的偏差,應分別符合規范規范(JGJ130-20**)的規定;
(5)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
7、舊鋼管的檢查在符合新鋼管規定的同時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規范規范(JGJ130-20**)的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
(2)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規范(JGJ130-20**)規定。
(3)鋼管上嚴禁打孔。
8、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采用鍛鑄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
9、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
(1)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2)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達65Nomm時,不得發生破外。
(二)過程管理
1、施工前管理
(1)材料管理
材料質量滿足方案設計和相關規程要求,搭設模板支架用的鋼管、扣件,使用前必須進行抽樣檢測,抽檢的數量按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檢測和檢測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交底管理
交底的形式分為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對相關班組成員、管理崗位人員進行交底,并落實相關簽字手續。
2、施工中管理要點
(1)豎向結構隱蔽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進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模板支架搭設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
(3)混凝土澆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載,避免上部荷載集中化。
(4)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時間符合相關檢測結果和規范要求。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書為準,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構件。
3、質量管理措施
(1)認真仔細地學習和閱讀施工圖紙,吃透和領會施工圖的要求,及時提出不明之處,遇工程變更或其他技術措施,均以施工聯系單和簽證手續為依據,施工前認真做好各項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國家頒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和其它有關規定施工和驗收,并隨時接受業主、總包單位、監理單位和質監站對本工程的質量監督和指導。
(2)認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檢查、驗收關,對各工種的交接工作嚴格把關,做到環環扣緊,并實行獎罰措施。出了質量問題,無論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須嚴肅處理,分析質量情況,加強檢查驗收,找出影響質量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把質量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
(3)嚴格落實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及項目中質檢"四檢"制度,確保模板安裝質量。
(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2~3名看模,嚴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穩定性,一旦產生移位應及時調整,加固支撐。
(5)對變形及損壞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范要求及時修理校正,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發放使用。
(6)為防止模底爛根,放線后應用水泥砂漿找平并加墊海綿。
(7)所有柱子模板拼縫、梁與柱、柱與梁等節點處均用海綿膠帶貼縫,樓板縫用膠帶紙貼縫,以確保混凝土不漏漿。
(8)模板安裝應嚴格控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斷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縫隙寬度、高度、脫模劑刷涂及預留洞口、門洞口斷面尺寸等的準確性。嚴格控制預期拼模板精度。
(9)嚴格執行預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預留洞口時,木工嚴格按照墨線留洞。
(10)每層主軸線和分部軸線放線后,規定負責測量記錄人員及時記錄平面尺寸測量數據,并要及時記錄墻、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梁體和柱子的垂直度誤差。并根據數據分析原因,將問題及時反饋到有關生產負責人,及時進行整改和糾正。
(11)所有豎向結構的陰、陽角均須加設橡膠海綿條于拼縫中,拼縫要牢固。
(12)陰、陽角模必須嚴格按照模板設計圖進行加固處理。
(13)為防止梁模板安裝出現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撓、梁側模脹模等質量問題,支模時應將側模包底模,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應略為縮短等。
(三)驗收管理
1、不滿足要求的相關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問責式制度,相關人員簽字。
2、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加大檢查力度,將隱患消滅在初始狀態,避免遺留安全隱患和加固時人力、物力大量耗費。確保一次驗收通過。
3、混凝土結構觀感質量符合相關驗收標準,少量的缺陷修補完善。
4、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
插筋中心線位置5
外露長度+10,0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
外露長度+10,0
預留孔中心線位置10
尺寸+10,0
5、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
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
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
柱、墻、梁+4,-5鋼尺檢查
層垂直高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相臨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
(四)混凝土澆搗管理
1、隱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驗收合格后,方出商品混凝土采購單,采購單詳細填寫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強度等級,需求方量,添加劑,坍落度,澆筑時間等相關信息,正式施工前24小時電話再次確認混凝土站材料儲備,供應能力等相關信息。確保混凝土澆筑正常進行。
2、根據實驗室混凝土配合比,派相關人員在攪拌站進行監督和檢測;
3、開盤前檢查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實測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進行澆筑,澆筑過程中按相關要求進行抽查。
4、混凝土澆筑前輸送管線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澆筑過程中堅決避免堆載過大現象。
5、墻、柱和梁板分開澆筑,豎向結構達一定強度后方可作為模板支架的約束端。
篇3:模板支架施工拆除技術措施
模板支架拆除技術措施
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墻模板拆除
墻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損壞時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外墻后內墻,先拆外墻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墻模板時,首先拆下穿墻螺栓,再松開地腳螺栓,使模板向后傾斜與墻體脫開。不得在墻上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墻體,尤其拆門窗陰陽角模時不能用大錘砸模板。門窗洞口模板在墻體模板拆除結束后拆除,先松動四周固定用的角鋼,再將各面模板輕輕振出拆除,嚴禁直接用撬棍從混凝土與模板接縫位置撬動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時洞口的陽角被損壞,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設臨時支撐。
(2)樓板模板拆除
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
6、其他技術要求:
(1)拆模板前先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
(2)支拆模板時,2米以上高處作業設置可靠的立足點,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模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從上往下的原則。
(3)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1)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長≥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達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板審批手續,經技術負責人、監理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
5)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桿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面。
6)墻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
7)樓板、梁模拆除,應先拆除樓板底模,再拆除側幫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落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除上層排架,使木檔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模板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有穿墻螺栓的應先拆除穿墻螺桿,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