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法復議法安全生產培訓試題
一、填空題(每錯1空扣1分,共52分)
1、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或者()違法行為。
2、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以外的行政處罰。
3、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4、《行政處罰法》規定,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
5、行政處罰中,吊銷營業執照屬于:()。
6、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要求。
8、《交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內送達當事人。
9、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10、當事人(),經當事人()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11、當場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
12、根據《行政處罰法》,對()、()、()不予行政處罰。
13、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4、我國《行政處罰法》第37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體現了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中的()。
15、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16、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或者()。
17、()、(),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18、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申請行政復議。
19、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
20、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
21、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
2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的除外。
23、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行政復議的()。
24、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和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
25、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
二、簡答題:(每題12分,共48分)
1、《行政處罰法》規定,執法人員在哪些情況下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2、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行政處罰中,當事人具備哪能些情形時,應當依法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
4、根據《行政處罰法》中聽證程序的規定,聽證依照哪些程序組織
行政處罰法、復議法試卷答案
一、填空
1、改正,限期改正;2、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3、委托行政機關;4、集體討論決定;5、行為罰;6、教育與處罰;7、賠償;8、七日;9、50、1000;10、確有經濟困難、申請和行政機關;11、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名稱;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12、不滿12周歲的人的違法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的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13、罰款;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14、表明身份制度;15、當事人作出行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16、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17、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18、本級人民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19、五日、書面告知申請人;20、六十日內、少于六十日、最多不超過三十日;21、行政處分、申訴;22、行政復議申請、超過六十日;23、書面申請、行政復議請求、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24、收集證據;25、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責令其限期履行。
二、簡答題:
1、答:(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二)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三)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2、答:(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答:(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4、答:(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篇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行政復議申請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行政復議申請
申請人:________,男,漢族,身份證號碼:________
現住____縣____鄉____杉村____組人,駕駛證號:________,準駕車型:________;駕駛湘____號小型普通客車,聯系方式:________
被申請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
請求事項:
1、依法撤銷被申請人作出的(?公交重認字〔?〕第?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2、重新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依法認定申請人?在此次事故中無責。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不服被申請人于?年?月?日作出的(?公交重認字〔?〕第?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申請重新對責任進行認定,事實和理由如下:
一、應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1、發生本次事故的路段是?線?縣?鄉?路段,是原?礦務局?礦鐵道叉路口,也是鄉村道路邊馬路市場,是農村貨物集散地,道路現場十分擁擠。而?駕駛的農用運輸車嚴重超載超速,從?往?方向行駛又是下坡路段,車的駕駛室內還擠坐著五六個小孩,在通過該馬路市場路段時,不顧道路擁擠情況,采取措施不當,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駕駛的肇事農用車并未跟申請人的車相接觸,尚有3米多的距離。
3、本次事故第一次的(?公交認字〔?〕第?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申請人?在本次事故中無責。
二、申請人在本次事故中無責。
1、申請人駕車正常行駛,沒有違反交通法規,與本次事故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不應承擔責任。
2、申請人在通過該路段時,由于該路段是馬路市場,道路中間及前面行人和車輛較多,為避讓行人和車輛而采取即停即走的駕駛措施是正當的,合法的,并不適用《事故認定書》所引用的申請人違反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按順序方向停靠,車身右側距道路邊緣不得超過三十厘米”的規定,也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第五款“路邊停車應當緊靠道路右側,機動車駕駛人不得離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物品后,立即駛離。”之規定。申請人沒有違反上述規定,只是采取即停即走的駕駛方式,不構成違法,所以申請人不應承擔本次事故責任。
3、申請人?當時是以即停即走的駕駛方式慢速通過馬路自由市場,車上也沒有包括駕駛員?在內的任何人上下車或者裝卸貨物。這一點現有多名現場群眾的證人證言能夠充分證明。
三、被申請人兩次作出本次事故的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事實和劃分責任錯誤,隨意變更認定結果,極不嚴肅,屬于程序違法。
1、被申請人在第一次交通事故認定書中,確認申請人無責。
2、在重新認定書中僅憑“群眾舉報”的依據重新認定申請人承擔次要責任,隨意性強,程序不到位,違反了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發生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當事人到場,公開********。而第二份認定書制作,公安交警部門并未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思想匯報專題申請人認定被申請人所取證據不真實,不合法,應與排除。
綜上,(?公交重認字〔?〕第?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真實不確鑿不充分,程序嚴重違法。為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安全的交通秩序,特提出重新認定申請,依法查明事實,支持申請人的請求。
此致
湖南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篇3:行政處罰法復議法安全生產培訓試題
一、填空題(每錯1空扣1分,共52分)
1、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或者()違法行為。
2、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以外的行政處罰。
3、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4、《行政處罰法》規定,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
5、行政處罰中,吊銷營業執照屬于:()。
6、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要求。
8、《交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內送達當事人。
9、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10、當事人(),經當事人()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11、當場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
12、根據《行政處罰法》,對()、()、()不予行政處罰。
13、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4、我國《行政處罰法》第37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體現了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中的()。
15、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16、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或者()。
17、()、(),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18、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申請行政復議。
19、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
20、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
21、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
2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的除外。
23、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行政復議的()。
24、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和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
25、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
二、簡答題:(每題12分,共48分)
1、《行政處罰法》規定,執法人員在哪些情況下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2、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行政處罰中,當事人具備哪能些情形時,應當依法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
4、根據《行政處罰法》中聽證程序的規定,聽證依照哪些程序組織
行政處罰法、復議法試卷答案
一、填空
1、改正,限期改正;2、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3、委托行政機關;4、集體討論決定;5、行為罰;6、教育與處罰;7、賠償;8、七日;9、50、1000;10、確有經濟困難、申請和行政機關;11、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名稱;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12、不滿12周歲的人的違法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的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13、罰款;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14、表明身份制度;15、當事人作出行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16、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17、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18、本級人民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19、五日、書面告知申請人;20、六十日內、少于六十日、最多不超過三十日;21、行政處分、申訴;22、行政復議申請、超過六十日;23、書面申請、行政復議請求、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24、收集證據;25、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責令其限期履行。
二、簡答題:
1、答:(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二)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三)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2、答:(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答:(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4、答:(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