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控崗位職責
企業內控也有多個工作崗位,都有工作的主與次之分,每個崗位都會有不同的崗位職責。以下為企業內控崗位的職責的資料,可供參考。
在企業里當內部控制出現問題時,誰是主要責任,誰是次要責任,誰沒有責任,都應當很清晰的量化。但在許多企業里往往都會責怪財務人員,都會責怪財務總監。事實上,內部控制第一責任人應當是企業負責人。所以,企業應當清晰明確內部控制崗位和職責,重視內控崗位設計。內控崗位主要包括領導責任崗位和信息反饋崗位,具體如下圖:
1、內控領導責任崗位
內控領導責任崗位包括各屬地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和各委員會負責人。
①各屬地負責人是內控第一領導責任人
各屬地負責人(包括集團首席執行官、各分公司或子公司總經理、各經營部或辦事處經理)是屬地管理的一把手,各屬地各項業務管理都離不開他的支持和重視。內控涉及的工作是跨部門的工作,跨部門的工作必須由屬地負責人或屬地負責人審定的流程來協調處理。在現實的日常工作中,跨部門扯皮的工作很多,如果屬地負責人沒有內控責任崗位意識,那么當內控出現問題時,屬地負責人就追究不了哪部門哪崗位的責任(哪環節出現問題),這必將難于對癥下藥地根除。所以,當問題出現后,屬地負責人必須很清晰地知道哪環節出現問題,并及時對癥下藥地妥善解決(包括追究責任人),以免傷害無辜人員的工作感情和積極性。
②各委員會負責人是內控第二領導責任人
之所以叫“內控”是因為涉及到跨部門工作,涉及到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所以,企業一般的做法就是成立各種相關的業務委員會或項目小組(以下簡稱:委員會),以打破部門壁壘,快速推動管理。這是內控重要環節,各部門應當支持各委員會開展工作。委員會負責人未必要是屬地負責人或哪部門負責人,但與業務必須息息相關。
③各部門負責人是內控第三領導責任人
各項目流程的環節操作人員由于人事管理歸屬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所屬部門負責人的干涉,或因某部門負責人在該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職員職責而礙于面子從而沒有積極配合等,使得該項目流程不能順利執行。所以,各部門負責人應當關注和承擔本部門在各項目流程中扮演角色的責任。
④財務負責人是保障內控信息正確的領導責任人
內控信息,諸如:費用控制、成本消耗、存貨結構、應收賬款管理、各項獎懲等最終會通過會計的賬務反饋出來。所以,為避免因核算、統計口徑或形式不同而產生數據上的差異或差錯,從而影響各項管理決策,凡涉及內控信息的核算或統計的設計、方法、審核或審批都應該由財務負責人具體負責。
2、內控信息反饋崗位
內控信息反饋崗位職責應當清晰明了,不要多個崗位做重復的工作,要避免“打雜工”的崗位出現,以免浪費資源和影響各崗位人員之間和諧工作。現實工作中,由于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造成“打雜工”的人員很多,表面上氣氛很好,人人熱愛企業,而實質上這已嚴重的違反了“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內控原則。
內控信息反饋崗位的工作分工僅僅是相對獨立的,實質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核算體系,各崗位的核算信息之間具有勾稽關系的數據必須相吻合。主辦會計要具有全面核算的綜合素質,確保核算數據真實準確。
內控信息反饋崗位的工作分工和崗位設置息息相關,要依實際工作量而定,比如說,有的企業將資金會計分為銀行會計和現金會計,將臺賬會計設置兩人等。一般地講,材料和銷售的核算工作應當都有專人負責,因為這涉及到對賬問題,對賬工作量往往比較大和繁瑣,同時也有利于對號入座,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內控信息反饋崗位職責扼要說明如下:
①主辦會計:主要工作職責包括審核助理會計賬務處理、涉及資金流項目賬務處理、報稅、報表編制、政府相關統計、檔案管理(重點是憑證、報表和賬簿)等。
②分析專員:主要工作職責包括報表合并、相關數據統計和財務分析等。
③審計人員:主要職責包括賬務、報表、合同、檔案、資產、存貨的審計,以及主要領導人事變動離任審計等。
④管理專員:主要工作職責包括經營預算、績效考核、制度建設、票據管理、檔案管理、資產管理尤其是對不良存貨進行管理,以及日常事務管理包括配合人力資源部招聘等工作。
⑤倉管主管:主要工作職責包括準確收發物資、物資堆放管理、開具入庫單出庫單、每天登記倉庫賬、定期(一旬為適)與會計內部對賬等。
⑥出納員:主要工作職責包括資金進出管理、每天逐筆登記賬簿或輸入軟件、每天來往銀行或向銀行咨詢銀行賬上資金情況、每天或定期將單據給會計賬務處理、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等。
⑦材料會計:主要工作職責包括外購物資賬務處理、審核(或初審)物資價格、采購合同管理、應付賬款對賬、與采購人員內部對賬和與倉庫內部對賬等。
⑧銷售會計:主要工作職責包括銷售產品和其他物質賬務處理、審核銷售價格、銷售合同管理、應收賬款外部對賬、與臺賬會計內部對賬和與倉庫內部對賬等。
⑨成本會計:主要工作職責包括實際成本核算、成本預算管理、成本分析、工資核算、工價審核和管理、與成本會計內部對賬等。
⑩稅務會計:負責每月報稅、稅票購買和管理、每月銷項稅收和進項稅收的控制、分析和籌劃,收集稅務和財政政策法規,并對企業內部稅籌進行分析和調控等。
⑾生產統計:主要工作職責包括成本消耗統計和分析、與成本會計內部對賬等。
⑿臺賬會計(銷售內勤):主要工作職責包括開具提貨單和發貨單、審核銷售價格、開具銷售發票、跟蹤發貨到達情況、跟蹤驗收回單與管理、每天登記臺賬、定期(一星期為適)與銷售會計內部對賬、每月與客戶對賬確認等。
⒀其他崗位:略。
篇2:內控審計部職責說明書
石油公司內控審計部職責說明書
內控審計部
部門名稱:內控審計部部門定編/
直接上級:公司分管領導下屬部門/
部門主要職能:通過建立審計管理管理體系,全面負責公司各項目審計工作。
序號職能領域主要職責
1、審計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公司審計管理體系,制定和完善公司內部審計規章制度
負責組織編制公司年度審計計劃
2、財務收支審計
負責會計資料審計,包括會計憑證審計、會計賬簿審計和會計報表審計
負責資產審計,包括流動資產審計、固定資產審計
負責短期負債審計和長期負債審計
負責所有者權益審計,包括投入資本審計、利潤及其分配審計;負責審查業務收入是否及時、足額入賬,有無隱瞞、轉移等截留收入等現象
負責成本審計和費用審計
審計終結后形成審計報告
3、工程項目審計
對基本建設項目開工手續的完備性進行審查
參與限上工程的招標、議標活動,并進行審計監督。
參與有關經濟活動的審查,并對其進行審計監督
對建設工程的施工圖預算進行審計
參與限上項目竣工驗收,主要對驗收程序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計監督
對合同工程的結算進行審計
對竣工決算進行審計
必要時,參與項目建設的全程跟蹤審計
審計終結后形成審計報告
4、管理審計
對計劃、組織、決策和控制等管理職能進行審計
對各管理部門進行審計
審計終結后形成審計報告
5、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組織制定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列入企業年度審計計劃
負責安排計劃外審計
負責實施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包括任期內和任期屆滿),主要審計方面:遵守國家財經紀律、貫徹國家方針政策情況;企業在兼并、重組、改制中經濟行為的合法性;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執行情況;企業財務狀況的綜合評價,企業負債、企業損益情況、經營業績和效益情況、所有者權益狀況審計;國有資產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審計
審計終結后形成審計報告
6、內控體系審核
參與研究、制定公司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和內控管理程序,對公司及所屬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審計
負責監督內控政策、授權管理的執行情況提出獎懲建議
評估檢查公司的授權管理系統,并提出修改調整意見
編制年度內控審計指導,實施內控審計,評價考核內控工作
牽頭組織實施定期或不定期內控問題調查,定期分析企業總體內控狀況、存在的高風險問題和各種審計結果,針對薄弱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對風險和內控管理體系進行審查、評估、反饋、提出處置意見
組織公司人員進行風險控制的相關培訓,做好風險預防工作
7、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日常管理
做好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決策的前期準備工作
擬定審議材料或會議紀要
協調委會日常事項
8、部門基礎管理
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目標和任務,并組織執行。做好年度工作總結
制定本部門年度財務預算,按照規定的管理制度進行支出
根據人力資源部的要求進行本部門人員考勤管理和工作考核評定
制定本部門的培訓計劃,提交人力資源部,并協助人力資源部對本部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負責本部門各類辦公設備的正常維護和保養
部門協作關系:
內部協調關系:機關各部門、所屬各公司
外部協調關系:上級審計部門、外部審計機構
篇3:內控結算員工作崗位職責
相信有不少人并不清楚內控結算員是做什么的,但看完以下這則內控結算員崗位職責,相信大家一定會對這一崗位有所了解。
1、掌握每筆合同的簽訂情況、資金額度,項目負責人確定回款時間后由內控部對資金進行協調使用。
2、協調資金原則:對于合同周期短、利潤高、回款快、比較主要或重大項目先予執行。
3、與合同執行人確認合同執行計劃書,合同執行前由項目負責人確定驗收時間、回款時間、由內控部監督執行情況。
4、貨物到公司24小時內督促項目負責人將貨物運到用戶處。
5、由財務部制定驗收單,由內控部進行前期驗收。
6、定期參加部門人員培訓。
7、完成部門經理(制度職責大全經理)下達的其他工作。
8、樹立索福公司的專業形象,保證索福公司的名譽不受到侵害。
制度職責大全地區相關招聘信息:制度職責大全業務員招聘制度職責大全服務員招聘制度職責大全會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