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廚房安全防范規(guī)程

廚房安全防范規(guī)程

2024-07-13 閱讀 1440

廚房安全防范

一、廚房必須保持清潔。

1.染有油污的抹布、紙屑等雜物應隨時清除。

2.爐灶、煙罩油垢日常清理,每周徹底清除,以免引起火災。二、廚師炒菜時切勿隨便離開或處理其他事情或與人聊天。三、油鍋起火時,廚師應立即用鍋蓋蓋住油鍋,使之缺氧而熄火,鍋

蓋不嚴密時,使用食鹽使火熄滅,并關閉爐火。四、禁止廚房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吸煙。五、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例如:酒精、汽油、煤氣罐鋼瓶、火柴等,

不可放置于爐具或電源插座附近,更不可靠近火源。六、用電烹煮食物時,須防止水燒干起火。七、插座損壞或電線外部絕緣體破裂應立即更換或修理,發(fā)現(xiàn)電線起

火時,應迅速切斷電源。八、煤氣爐、煤氣管線勿靠近電氣線路或電源插座。九、煤氣火災滅火方法。1.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2.斷絕煤氣之源。發(fā)生火災時,現(xiàn)場管理人員應立即組織人員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撲救并在第一時間上報廚師長及總經(jīng)理,如火災嚴重自救無法控制時應由部門負責人申請求援消防中心,在消防人員未到前,要繼續(xù)進行搶救工作。

3.降低周圍溫度。4.斷絕空氣供給。

十、每日工作結束后,必須清理廚房,并檢查電源及煤氣等開關是否

廚房常見安全事故預防

1、割傷

主要由于使用刀具和電動設備不當或不正確而造成。其預防措施是:(1)在使用各種刀具時,注意力要集中,方法要正確。

(2)刀具等所有切割工具應當保持鋒利,實際工作中,鈍刀更易傷手。

(3)操作時,不得用刀指東劃西,不得將刀隨意亂放,更不能拿著刀邊走路邊甩膀子,以免刀口傷著別人。(4)不要將刀放在工作臺或砧板的邊緣,以免震動時滑落砸到腳上;一旦發(fā)現(xiàn)刀具凋落,切不可用手去接拿。

(5)清洗刀具時,要一件件進行,切不可將刀具浸沒在放滿水的洗滌池中。

(6)禁止拿著刀具打鬧。

(7)在沒有學會如何使用某一機械設備之前,不要隨意地開動它。(8)在使用具有危險性的設備(絞肉機或攪拌機)之前,必須先弄明確設備裝置是否到位。

(9)在清洗設備時,要先切斷電源再清洗,清潔銳利的刀片時要格外謹慎,洗擦時要將抹布折疊到一定的厚度,由里向外擦。(10)廚房內如有破碎的玻璃器具和陶瓷器皿,要及時用掃帚處理掉,不要用手去揀。

(11)發(fā)現(xiàn)工作區(qū)域有暴露的鐵皮角、金屬絲頭、鐵釘之類的東西,要及時敲掉或取下,以免劃傷人。

2、跌傷和砸傷

由于廚房內地面潮濕、油膩、行走通道狹窄、搬運貨物較重等因素,非常容易造成跌傷和砸傷。

(1)工作區(qū)域及周圍地面要保持清潔、干燥。油、湯、水撒在地后,要立即擦掉,尤其是在爐灶操作區(qū)。

(2)廚師的工作鞋要有防滑性能,不得穿薄底鞋、易磨損的鞋、高跟鞋、拖鞋、涼鞋。平時所穿的鞋,腳趾腳后跟不得外露,鞋帶要系緊。

(3)所有通道和工作區(qū)域內應無障礙物,櫥柜的抽屜和柜門不應當敞開。

(4)不能把較重的箱子、盒子或磚塊等留在可能掉下來會砸傷人的地方。

(5)廚房內員工行走路線要明確,盡量暢通避免交叉相撞。

(6)存取高處物品時,應當使用專門的梯子,用紙箱或椅子來代替是不安全的。過重的物品不能放在高處。

(2)抬舉重物時,背部要挺直,膝蓋彎曲,要用腿力來支撐,而不能用背力。

(3)舉重物時要緩緩舉起,使所舉物件緊靠身體,不要驟然一下猛舉。

(4)抬舉重物時如有必要,可以小步挪動腳步,最好不要扭轉身體,以防傷腰。

(5)搬運時當心手部被擠傷或壓傷。(6)盡可能借助于起重設備或搬運工具。

4、燒燙傷

燒燙傷主要是由于員工接觸高溫食物或設備、用具時不注意防護而引起的。其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在烤、燒、蒸、煮等設備的周圍應留出足夠的空間,以免因空間擁擠、不及避讓而燙傷。

(2)在拿取溫度較高的烤盤、鐵鍋或其它工具時,手上應墊上一層厚抹布。同時,雙手要清潔且無油膩,以防打滑。撤下熱燙的烤盤、鐵鍋等工具應及時作降溫處理,不得隨意放置。

(3)在使用油鍋或油炸時,特別是當油溫度較高時,不能有水滴入油鍋,否則熱油飛濺,極易燙傷人,熱油冷卻時應單獨放置并設有一定的標志。

(4)在蒸籠內拿取食物時,首先應關閉氣閥,打開籠蓋,讓蒸氣散發(fā)后再使用抹布拿取,以防熱蒸汽灼傷。

(5)使用烤箱、蒸籠等加熱設備時,應避免人體過分靠近爐灶或灶體。

(6)在爐灶上操作時,應注意用具的擺放,炒鍋、手勺、鐵筷等用具如果擺放不當極易被爐灶上的火焰烤燙,容易造成燙傷。

(7)烹制菜肴時,要正確掌握油溫和操作程序,防止油溫過高,原料投入過多,油溢出鍋沿流入爐膛火焰加大,造成燒、燙傷事故。(8)在端離熱油鍋或熱大鍋菜時,要大聲提醒其他員工注意或避開,切勿碰撞。

(9)在清洗加熱設備時,要先冷卻后再進行。(10)禁止在爐灶及熱源區(qū)域打鬧。

5、電擊傷

主要是由于員工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或設備出現(xiàn)故障而引起的。其主要

3、扭傷

扭傷也是廚房較常見的一種事故。多數(shù)是因為搬運超重的貨物或搬運方法不恰當而造成。具體預防措施是:

(1)搬運重物前首先估計自己是否能搬動,搬不動應請人幫忙或使用搬運工具,絕對不能勉強或逞能。

預防措施如下:

(1)使用機電設備前,首先要了解其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按規(guī)程操作,如不懂得設備操作規(guī)程,不得違章野蠻操作。

(2)設備使用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有冒煙、焦味、電火花等異?,F(xiàn)象時,應立即停止使用,申報維修,不得強行繼續(xù)使用。

(3)廚房員工不得隨意拆卸、更換設備內的零部件和線路。

(4)清潔設備前首先要切斷電源。當手上沾有油或水時,禁止觸摸電源插頭、開關等部件,以防電擊傷。

6、如已發(fā)生上述事故時應在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并上報部門經(jīng)理。

9、作好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新員到崗時要進行崗前安全知識培訓,對現(xiàn)場設施設備進行實操練習,學徒工操作專業(yè)性強的設施時必須要有師傅在現(xiàn)場指導,每一季度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考核,成績與工資掛勾,對不合格的員工要進行重新培訓直至合為止

篇2:選礦廠安全防范重點應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前言: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chǎn)管理,嚴格按照《礦山安全生產(chǎn)》中的有關規(guī)定,做到“先安全,后生產(chǎn);不安全,不生產(chǎn)”的原則,從嚴對全廠范圍內高危區(qū)域地帶的安全放范管理,做到責任明確,措施提當,保障各項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應急救援制度。

二.成立選礦廠安全防范重點及應急救援預案領導小組:

組長:張仁忠

副組長:張友輝曹江洪劉訓才羅時忠

成員:庹宇翔劉滄何倫森杜榮華何德飛張光明吳啟濤

王健林張茂林楊繼明楊炎以及各車間兼職安全員

二、選礦廠安全防范重點部位:

硫酸貯罐高位水池尾礦庫

1.0硫酸貯罐應急救援制度:

1.1嚴格執(zhí)行卸酸操作規(guī)程,穿戴好勞保用品,并檢查酸車有無漏酸和門有無松動,卸酸工方能開始卸酸

1.2進入廠部的酸車,卸酸工在認真檢查好酸罐,確保有一定空度的情況下,方能可以卸酸

1.3卸酸過程中,嚴禁赤手、赤足卸酸,開始放酸后,并離卸酸位置3米以上站立

1.4酸車卸酸完畢,卸酸人和經(jīng)警負責對卸酸完畢與否進行檢查,并將酸票由卸酸人和調度當班人員簽字,方可放行

1.5嚴禁其它任何閑雜人員到硫酸貯罐5米以內游玩、站立

1.6生產(chǎn)安全科負責安排卸酸工每天測量硫酸貯罐空位,并報調度室是否通知運輸公司運酸,確保我廠生產(chǎn)的順利進行

1.7生產(chǎn)安全科負責硫酸貯罐液位的監(jiān)控,以及對硫酸進量和用量的統(tǒng)計、安全的管理工作

2.0權利:

2.1生產(chǎn)安全科有權制止違章作業(yè)和違章指揮

3.0責任:

3.1生產(chǎn)安全科對硫酸貯罐的的安全管理負責

4.2卸酸工在卸酸過程中違章操作所造成的安全事故負責

㈡高位水池安全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1.1本制度僅適用于新龍壩選礦廠高位水池

2.制度內容:

2.1嚴禁任何人攀越池子和到高位水池游泳

2.2嚴禁任何人和畜離高位水池3米以內游玩和放牧

2.3生產(chǎn)安全科將按時對高位水池房屋的開、閉,安排人查看高位水池水位情況,不得在高位水池邊緣進行查看。

3.權利:

3.1有權制止任何閑雜人員攀越水池和到高位水池游玩

3.2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制止違章作業(yè)

4.責任:

4.1生產(chǎn)安全科對高位水池的安全管理負責

4.2生產(chǎn)安全科調度室對抽水過程中,由于查看液位不準、計算不準,造成水從頂部溢出和其它安全事故負責

㈢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1.1本制度僅適用于新龍壩選礦廠尾礦庫

2.制度內容:

2.1貫徹執(zhí)行國家關于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法令以及上級機關的規(guī)定和指示,掌握尾礦設施的自身規(guī)律性和科學性,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有關操作技術規(guī)定,認真做好尾礦庫使用與建設過程中的維護管理工作,確保尾礦庫的安全與穩(wěn)定。

2.2尾礦設施管理和操作人員,發(fā)現(xiàn)隱患、不安全征兆,違反操作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而使尾礦設施的安全和正常運行可能受威脅的現(xiàn)象,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采取處理措施,不得貽誤時機。

2.3嚴格管理尾礦排放工作,做好廢水的回收工作,尾礦排放標準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2.4要按企業(yè)內部責任劃分,適時編制尾礦庫治理的長遠規(guī)劃,年季計劃,提供尾礦庫庫容資料,以及壩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案。

2.5改進尾礦排放工藝,逐步實現(xiàn)科學化管理,以適應生產(chǎn)發(fā)展的需要。不斷提高社會效益和基地經(jīng)濟效益。

2.6尾礦設施的運行管理是生產(chǎn)技術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應堅定不移地貫徹安全第一方針,應對企業(yè)領導、基層單位領導以及管理操作人員分級明確責任,嚴格按制度辦事,以確保尾礦設施的運行安全而可靠。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尾礦庫主壩與子壩在建設中必須嚴格按設計施工,必須保證工程質量。

3.2管理人員應隨時掌握尾礦排放動態(tài),尾礦排放要求應達到下列標準。

3.2.1尾礦顆粒分布,粗粒沉積于壩前,細粒排至庫池內,在有效沉積灘范圍內,不允許有大面積和較厚的礦泥沉積。

3.2.2沉積灘面應均勻平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

3.2.3沉積灘必須有足夠的安全長度。

3.2.4放礦礦漿流量和濃度應保持穩(wěn)定。

3.2.5嚴格礦漿流沿著子壩內坡址流動。

3.3分散支管排放尾礦時,應根據(jù)分散放排礦支管的間距、位置,每次開放的管數(shù)與時間,水平排滲體的使用與距離,應按設計要求和作業(yè)計劃布置與使用,并根據(jù)灘長,灘面礦漿流狀態(tài)與灘面平整度,灘坡等情況,及時調整。

3.4開展予測壩體的穩(wěn)定情況以及筑壩試驗研究工作,作好壩體的監(jiān)控工作,同時開展壩體移動與穩(wěn)定性的研究工作。

3.5尾礦庫水不僅關系到回水利用和環(huán)境污染,而且是直接威脅尾礦庫安全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和作業(yè)計劃及操作技術規(guī)定,切實做好尾礦庫水控制的管理工作,嚴格控制庫池水位,水邊界位置,水域范圍,抓好‘五防’。

3.5.1防止洪水漫頂。

3.5.2防止?jié)B流管涌。

3.5.3防止浸潤線抬高造成滑坡。

3.5.4防止雨水沖刷壩面山洪拉溝造成泥土流失。

3.5.5防止壩面管道、閘門損壞而破壞壩面。

3.6尾礦庫管理人員在負責抓好“五防”在同時,結合壩體實際情況,應組織人員進行汛前、汛后的安全大檢查,當日發(fā)現(xiàn)的隱患,不得拖至第二天處理。(重大隱患除外),防范內容包括。

3.6.1汛前對壩體、管路、溢洪設施進行全面的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當機立斷加以處理。

3.6.2加強夜間巡視,檢查壩面有無拉溝滲流現(xiàn)象,管道閘門有無損壞和滲漏,防洪溝、人字溝有無阻塞現(xiàn)象,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組織人員及時處理。

3.6.3排滲井及時排水以降低浸潤線。

3.6.4加強監(jiān)測工作,掌握壩體水位變化及壩體位移變形動態(tài),控制水邊線位置、庫區(qū)水位與實際壩頂高差,發(fā)現(xiàn)險情及時通報高度室,并采取措施妥善處理。

3.6.5要有足夠的調洪庫容,以適應不同頻率的暴雨,避免漫頂和潰壩,使壩體安全渡汛。

3.7汛前應準備好必要的搶收險物資、工具、器材,運載機械維護整修上壩道路,并確保安全暢通。

3.8堆筑的子壩不得作為抗洪擋水堤壩使用,不準在子壩設置泄洪口,汛期必須作好防沖刷和滲漏與堆壩的切實措施。

3.9尾礦庫管理人員應經(jīng)常觀察尾礦設施有無發(fā)生事故或發(fā)現(xiàn)不安全征兆和隱患,如發(fā)現(xiàn)應及時記錄出事地點,時間和有關數(shù)據(jù)等情況記錄于下表

尾礦庫事故處理情況分析表

序號

時間

事故地點

事故原因

況治理情

治理效果

當班人

1

2

3

3.10壩體動態(tài)監(jiān)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3.10.1壩體滲流量與渾濁度觀測,此類形象多半是壩體滲透變形征兆。

3.10.2壩體變形觀測,檢查壩體和下游壩有無塌坑裂縫現(xiàn)象。

3.10.3孔隙水壓力觀測,應注意觀察庫內、岸坡有無旋渦、渾水等。

3.10.4原礦粒度、礦漿流量與濃度,尾礦水水質測試。

3.10.5壩體尾礦顆粒分布、沉積灘長度與坡度測試。

3.10.6初期壩體還需檢查有無獸洞、蟻穴等,并及時處理,杜絕由此帶來的隱患。

3.11堆筑子壩,須充分利用筑壩時機,必須于汛期和冰凍期前完成子壩堆筑作業(yè),不許搞倉促堆筑子壩。

3.12值班人員負責放礦管理、運行檢查,事故處理、溢洪設施巡檢以及各種監(jiān)測設備儀器等,因此壩上值班室與生產(chǎn)調度室、三個泵站必須建立可靠的通訊設施,保持工作聯(lián)系。

3.13尾礦分散排放和集中排放應按設計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以減少推土機推尾礦的迂回距離,分散排放前需先上溢洪閘板停止放水,以提高水位控制水邊線。

3.14壩上輸送管要特別加強巡視檢查和維護管理,嚴防噴漿漏礦沖毀堤壩造成危害事故,嚴禁將管、閘、閥等雜物埋入壩體內。

3.15在尾礦庫范圍內,尤其在壩體、排水構筑物、輸送管線及附近,不得任意進行爆破、采礦、挖土等對尾礦庫安全有影響的活動。

3.16負責尾礦庫區(qū)的綠化及規(guī)化管理工作,應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播種或種植,并加以維護,使壩堤堅固并減少尾礦污染范圍,綠化庫區(qū)環(huán)境。

4.職責與權限

4.1尾礦庫管理應有中長遠規(guī)劃,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改進管理辦法。

4.2由于管理不善、工作失職造成尾礦污染環(huán)境事故,視其后果,按規(guī)定給予處理。

4.3尾礦庫發(fā)現(xiàn)不安全隱患,管理人員未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影響選廠生產(chǎn),按規(guī)定給予處罰。

4.4因管理不嚴,造成尾礦數(shù)據(jù)失真,以及各類統(tǒng)計報表失真影響工作者,視其情節(jié)給予處罰。

4.5尾礦管理人員由選廠考評組負責考核。

4.6具體考核辦法執(zhí)行甕福磷礦和廠有關規(guī)定。

篇3:建材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依照安全防范管理有關規(guī)定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嚴格執(zhí)行辦值班值宿制度,節(jié)日期間實行干部和更夫同時值班。所有值班人員嚴禁脫崗、漏崗,確保本單位安全。

二、責任明確。為確保本單位本部門的安全防范及管理,行政首長為建材辦第一責任人,主管主任負責安全防范的具體工作,各科室負責人為本部門第一責任人,小食堂由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同時成立安全防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堵塞漏洞,確保安全。

三、加強辦內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堅持值班巡查,對有金庫的財務室要落實防范措施,現(xiàn)金不得超儲,對水、暖、電、氣等設備設施,堅持日常巡查,因工作不負責出現(xiàn)問題,按有關規(guī)定追究有關人員及領導的責任。

四、嚴格管理消防器材,經(jīng)常檢查保養(yǎng),保證取用方便,使用有效,按時更換滅火器。

五、職工須熟知辦里安全防范的設備設施,學懂會用消防器材及水、暖、電、氣的控制裝置,發(fā)現(xiàn)匪警、火警、漏氣、跑水時現(xiàn)場人員要采取應急措施,并迅速報告公安、消防、燃氣、自來水等相關部門和上級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