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工程安全防范方法
⒈安全網的設置:
⑴本工程外側主體階段采用掛架,施工層以下從一層開始每隔三層用平網兜設。
⑵安全網必須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檢驗合格證以及安全監督部門批準的準用證。
⑶密目網設置在外側腳手架里側,邊緣作業工作面應緊貼密合。
⑷安裝時密目網上的每個環機都必須穿入同等材料的纖維繩,綁在外腳手架上遵循打結方便,連接方便,易于拆卸的原則。
⑸密目網間連接密實。
⑹電梯井口等處,除按高處作業設置防護、設施外,還應在井口內首層及每隔二層設固定式平網一道。
⑺平網網面不要繃的過緊,系點沿網邊均勻分布并綁扎牢固。
⒉深基礎的安全防護。
⑴基坑邊沿設立護身欄桿,深基坑防護詳見《基坑護壁方案》,基坑邊沿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和設置機具。
⑵挖土時如發現邊坡裂縫或連續滾落大粒時,施工人員應立即撤離,操作地點并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⑶應在距坑邊1m遠設排水溝或筑擋水堤防止地面水灌入,坑底四周設集水坑和排水溝。
⒊洞口防護。
⑴屋面及樓層平臺上下管道預留洞口,用蓋板覆蓋,各樓層風井口,四周設防護欄桿,沿口下張設安全網,電梯井口設防護固定柵門,井內每隔兩層設一道安全平網。
⑵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均加設固定式或開關式防護門。
⑶各層施工后澆帶施工后,采用預制蓋板覆蓋,并須加以固定。
⒋臨邊防護。
⑴基坑周邊、屋面、樓層周邊等處設置防護欄桿。
⑵樓梯口及梯段邊,安裝臨時防護欄桿。
⑶物料平臺兩側邊設防護欄桿,平臺口設置開關式安全門,地面上的通道的頂部設安全防護棚。
⒌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
⑴支拆模的懸空作業。
①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卸模板。
②支設角柱大梁模板時,搭設操作平臺進行操作,并掛好安全帶。
③拆模形成的臨邊及洞口,立即預以防護。
⑵綁扎鋼筋的懸空作業。
①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搭設必要的腳手架和馬道。
②綁扎邊柱、邊梁鋼筋時,搭設操作平臺并系好安全帶。
③綁扎鋼筋,必須在支架操作平臺上操作,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
⑶澆筑砼的懸空作業。
①各樓層澆筑砼時,樓層和頂留洞的四周設置防護欄桿。
②澆筑離地2m以上框架、小平臺等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
⑷門窗工程的懸空作業。
①玻璃安裝時嚴禁操作員站在樘上口操作,嚴禁平拉門窗進行攀登。
②窗口作業,操作人員的重心位于室內,不能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掛安全帶操作。
⒍交叉作業區段的安全保護。
⑴拆除腳手架與模板時,下方不提有其它操作員。
⑵拆下的模板,腳手架等部件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大于1m,堆放高度不超過1m,樓梯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物件。
⑶施工現場塔吊所涉及的區域應搭設雙層安全防護棚。
⒎安全帽的正確使用。
⑴凡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⑵使用安全帽要認真檢查帽殼、帽襯有無損壞現象,裝配圈要牢固、頂繩要系緊。
⑶戴帽后要檢查帽箍是否松緊適宜,端后箍要箍緊,下頜帶必須系緊。
⑷休息時不要將安全帽當凳子坐,下班后不要把安全帽當作盛東西的容器。
⑸炎熱天氣作業不可用遮陽帽、防雨帽代替安全帽。
⒏安全帶的使用。
⑴使用時要高掛低用,防止擺動繩子不能打結。
⑵安全帶不使用要妥善保管,不可接高溫、明火、強堿或尖銳物體。
⑶不得采購和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帶。
⒐高空作業的安全防護。
⑴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醫生體驗合格凡患有不適宜從事高空作業人員一律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⑵高空作業區域必須劃出禁區、設置圍欄、禁止行人、閑人通行闖入。建筑物的出入口應搭設3~6m寬度大于通道兩側各1m的防護棚,棚頂應滿鋪不小于5㎝厚的腳手板。
⑶建筑物首層四周必須支設固定的雙層平安全網,并每隔三層固定一道水平安全網。
⑷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路線行走,禁止在沒有防護設施的情況下,沿高墻腳手架、挑梁、支撐、運行吊籃等處攀登或行走。
⑸高空作業后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和避雷設施。
⑹大風、大雨、大雪、濃霧時禁止從事露天高空作業。
⒑臨時用電的安全防護。
⑴臨時用電應按有關規定編好施工組織設計并建立現場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制度。
⑵配電線路必須按有關規定鋪設整齊,采用埋地敷設。
⑶配電系統必須采用分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
⑷電工作業必須兩人同時作業,一人作業,一人監護。
⒒施工機具的安全防護。
⑴塔式起重機的基礎及其安裝應符合國家標準及原廠使用規定,在辦理驗收手續后方可使用。
⑵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⑶機動翻斗車時不超過5km,行車中嚴禁帶人。
⑷蛙式打夯機必須兩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膠鞋。
⒓消防保衛管理。
⑴現場建立門衛制度,實行憑證出入制度。
⑵料場、庫房的設置應符合治安消防要求。
⑶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并經常注意維修、保養。
⑷嚴格執行用火申報批制度,各施保溫材料不得使用可以然保溫材料。
篇2:在校學生交通安全防范制度
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定期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每周不少于1次,增強師生安全意識,讓學生詳細了解交通規則。
二、嚴格落實學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安排老師、學生會干部值班,要明確職責,實行無縫隙管理,在學生上學和放學的集中時間,必須有師生值勤,疏導交通,監督學生按交通規則行走。
三、學校要建立并落實學生上學、放學主要路段巡查制度。成立學校小路隊,由分管領導指導,在距學校門口50米路段內實行學校學校責任管理,安排專人在學生上學、放學高峰期,對學生在路上的交通規則遵守情況進行巡查,對違紀學生及時制止,盡心批評教育,做好相應記錄。
四、學校要把路口值勤情況,路段巡查情況納入學校全員管理,列入對學生、班級及教師的目標考核。
五、在學校門口和學生比較集中的交通路口設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機動車輛注意減速慢行,嚴禁機動車輛隨意出入校園。
六、教職工,學生騎自行車要做到八不準:不準“飚車”、“飛車”;不準多車并行;不準勾肩搭背;不準撒把騎車;不準倒騎車;不準在公路上賽車;不準騎車帶人;不準在公路上停車玩耍。
七、學校要加大對教職工、學生用車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車主對促學生用車定期保養,按時季檢,不準使用無照司機及車證不符司機。監督學生不乘坐不合格車輛和無合格手續車輛。校園內嚴禁打鬧、追跑,嚴禁攀爬、圍追車輛。
八、校外單位在學校舉行的所有集體活動,主辦單位要有專人維持秩序,學校負責監督檢查。在活動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學校有權責令活動中止;校內工程施工人員,要求到學校辦理登記手續,并定期接受保衛處的安全教育。
九、嚴格實行交通安全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根據實際,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責任制,任務分解到人,實現學生交通安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達到預防為主的管理目標。
十、學生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應立即送醫院及時搶救,并責任落實到人。
篇3:三管部位安全防范管理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完善和落實安全防范制度,確保工廠財產安全。
1.2范圍
適用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變速箱廠“三管”部位安全防范管理。
2.名詞定義
“三管”部位--凡存放現金、資料(檔案、票證、文件、圖紙)、貴重物品的部位。
3.職責分工
3.1黨委工作科負責。
3.1.1“三管”部位安全防范設施的日常檢查。
3.2“三管”部位所在單位負責。
負責制定(修訂)安全防范制度、并落實到位。
4.管理程序
4.1各單位負責“三管”部位安全防范制度的落實和安全防范設施的維護管理。對“三管”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4.2黨委工作科負責建立工廠“三管”部位的管理臺賬,掌握工廠“三管”部位和安全防范設施分布情況。
4.3“三管”部位所在單位對需新增和已損壞的安全防范措施,申報購置、更新、維修計劃,報經主管廠領導審核后,進行購置、更新、維修。
4.4黨委工作科負責對重點“三管”部位安全防范設施的日常檢查,發現不安全隱患立即整改。
4.5黨委工作科在每月底和重大節日前,組織一次“三管”部位安全防范工作檢查,對查出的問題下達“隱患整改意見通知單“,并督促整改。
5.附件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