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層:施工技術交底
交底單位:福建華通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邳州工程項目部七工區(路面工區)編制審核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內容:一、施工工藝流程低劑量水穩碎石底基層首件工程施工工藝:低劑量水穩碎石混合料采用拌合機(WBZ600-D)集中廠拌,由自卸汽車封閉運輸至前場;混合料攤鋪由2臺穩定土攤鋪機梯隊相隔6-9米攤鋪,左右幅分開攤鋪,攤鋪機邊部走鋼絲,前機中間走移動梁,后機中間采用劃靴走前機攤鋪好的混合料上;雙機攤鋪混合料中間以濕接縫搭接。其工藝流程為: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混合料拌合→運輸→攤鋪→整型→碾壓→接縫處理→養生二、詳細施工方法1、準備下承層路床頂層已經過驗收合格。路床頂層上的低洼和坑洞,仔細填補和壓實,有貼皮現象的刮除。詳細檢查下承層(路床頂層)斷面標高、橫坡。路床頂層表面清掃干凈并采用霧狀灑水車灑水保持表面略濕潤,不得大水,表面不得存有積水。邊部采用方木模板并用鋼釬在外側固定,防止碾壓位移。2、施工放樣在路床頂層上恢復中線,測放出攤鋪邊線攤鋪導向線,進行水準測量并在攤鋪邊線外設指示樁。在攤鋪邊線外側50cm處按樁號布設10m間距的攤鋪導向控制線支架,根據采用的(經驗)松鋪系數1.35算出松鋪厚度,用鋼尺自測點量取松鋪厚度釘死控制線支架,掛好攤鋪控制線(鋼絲)并采取綁扎措施。以兩側攤鋪控制線(鋼絲)高度橫向人工拉線,人工按線繩高度及走向調節移動梁。3、混合料的拌和根據試驗室級配試驗及擊實試驗成果調試拌合機,混合料級配組成、含水量、灰劑量都已達到設計與規范要求(相關資料已報試驗工程師)。后場試驗站根據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時調整加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碾壓時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4、混合料的運輸及攤鋪(1)攤鋪工藝及能力現場采用2臺三一95攤鋪機成梯隊一次性半幅施工。攤鋪時兩機相間隔6~9米,攤鋪機邊部走鋼絲,前機中間走移動梁,后機中間采用劃靴走前機攤鋪好的混合料上;雙機攤鋪混合料中間以濕接縫搭接。據以往經驗攤鋪速度(1.0~1.5米/分鐘),試驗段采用平均攤鋪速度1.0米/分鐘,每小時攤鋪混合料重G=1.0*60*12.66*0.20*2.330=354T<實際生產能力480T/H,拌合能力滿足攤鋪能力。攤鋪時保持每輛攤鋪機前3臺料車待卸,保證連續攤鋪。運料車卸料時,應由專人指揮,在攤鋪機前20~30cm處空檔停車,由攤鋪機推動運料車前行。嚴禁運料車撞擊攤鋪機。攤鋪機前,設專人清掃并清除機前的漏料,防止造成攤鋪機的不平整攤鋪。在攤鋪機后設一個3~5人小組,攜帶裝有新鮮混合料的小車,清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應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鮮混合料填補。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設置橫向接縫。(2)運輸方式及能力混合料運輸采用車型一致的中型解放自卸車,車輛應自備防雨布運輸時應覆蓋,以防陰雨天和混合料水份的丟失。經對運輸車輛等荷載(每車40噸)運輸周期(從開始第一次攤鋪到第二次攤鋪的時間)進行測算,測算每一運輸周期為45分鐘(攤鋪15分鐘+回轉5分鐘+接料5分鐘+運輸20分鐘)。滿足攤鋪機連續均衡施工理想狀態下,每臺攤鋪機所需運輸車輛n=45/15=3輛,考慮每臺攤鋪機前保持3臺料車待卸。所需總運輸車輛N=3*2+3*2=12輛。5、碾壓機械組合、方案及注意事項(1)、現場碾壓組織:擬定每一最佳施工段長度為60m,劃分為三個碾壓段,每段長20m,分別為穩壓段、復壓段、終壓段。(2)、碾壓機械配置:YZ222振動式壓路機3臺,YZ223振動式壓路機1臺,*P301膠輪壓路機1臺。(2)、碾壓方案1號機(YZ222振動式壓路機)前靜后振(弱振)1遍,碾壓速度1.5~1.7km/h,每次重疊1/2輪寬;2號機(YZ222振動式壓路機)前振后振(強振)1遍,碾壓速度1.8~2.2km/h,每次重疊1/2輪寬;3號機(YZ222振動式壓路機)前振后振(強振)1遍,碾壓速度1.8~2.2km/h,每次重疊1/2輪寬;4號機(YZ223振動式壓路機)前振后振(強振)1遍,碾壓速度1.8~2.2km/h,每次重疊1/2輪寬;5號機(*P301膠輪壓路機)靜碾收光2遍,碾壓速度1.5~1.7km/h,每次重疊1/2輪寬。(3)、碾壓注意事項:①、按機械組合方式依次進入碾壓,起步、停車要平穩,壓實段落要呈階梯形隨攤鋪機向前推進,每臺碾壓機械折返點不得重疊(前后相距50cm以上),混合料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較快,應及時補灑少量水泥漿后碾壓。②、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直接換填新鮮混合料。③、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表面不受破壞。6、施工縫處理人工將末端的混合料弄整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側用碎石回填約3m長,其高度應高出方木幾厘米。將混合料碾壓密實。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將底基層頂面清掃干凈。在下次攤鋪開始前,掛線將端頭直接挖除至標準斷面,攤鋪碾壓后,用3m直尺檢驗平整度是否合格,否則再進行處理。7、養生及交通管制①、水穩底基層碾壓檢測合格后立即采用濕潤的土工布覆蓋養生,采用灑水車霧狀噴灑并始終保持表面濕潤。②、灑水養生期應不低于7天。③、在養生期間,灑水車在另一幅車道上行駛,工人手持水龍頭跨越中分帶噴灑養生。已完路段封閉交通派專人看守。三、試驗段檢測(驗證)內容、頻率、方法及質量要求項次檢驗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96%每200m每車道2處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3縱斷高程(mm)+5,-1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4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0m測4處5厚度(mm)-10按附錄H檢查:每200m每車道1點6橫坡(%)±0.3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7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按附錄G檢查8混合料含水量(%)最佳含水量-1~+2隨時檢測,檢測方法:炒干法9集料級配0.075mm±2按2000m2一次,試驗路段檢測2次。檢測方法:篩分試驗。≤2.36mm±4≥4.75mm±610水泥劑量±0.3按2000m2一次至少6個樣品,試驗路段2次至少12個樣品。檢測方法:滴定法。11松鋪系數確定/按20m一個斷面,每斷面三個點位。四、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對路基的高程、中線、寬度、橫坡度和平整度等外形進行全面檢查,清除作業面表面的浮土、積水等,并將作業面表面灑水濕潤。2、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和細集料用量,含水量不宜超過最佳含水量的1%。3、運輸車輛在開工前,要檢查其完好情況,裝料前將車廂清掃干凈。裝料時,車輛前后移動,分3次裝料,避免混合料離析。運輸過程應覆蓋,減少水分損失。4、攤鋪前檢查攤鋪機各部分運轉情況,施工過程中應連續攤鋪,攤鋪速度與供料能力相適應。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2/3埋入混合料中。應設專人消除離析現象,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混合料填補。5、碾壓及時跟上,段落為60m,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
篇2: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底基層施工工序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底基層施工工序
路面各結構層施工前,提前進行試驗段的施工,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和指揮部審批,在審批通過后,及時展開大面積的施工,要注意各工序的銜接,合理的安排機械,形成流水作業。其具體的施工工序如下:
一、底基層施工
為確保石灰粉煤灰穩定土底基層大面積施工,使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特編制本施工方案,使用于青銀高速公路齊河至夏津段五合同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
1.1施工日期
計劃于20**年7月進行,20--年5月前完成全部底基層施工。
1.2工作內容
本合同段石灰粉煤灰穩定土底基層厚度為18cm,根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及《招標文件》的要求,決定采用路拌法施工。
1.2.1導線點、水準點聯測
我部在施工前對五合同全線的水準點導線點進行聯測,滿足路面施工控制的需要后方可進行實驗段施工。
1.2.2下乘層
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提前進行下乘層的檢查和驗收,確保驗收路段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規范要求,達不到規范要求的路段,及時報請監理工程師,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及時處理,使其滿足規范要求,確保正常施工。
1.2.3機械
提前做好機械的檢修,確保所用機械的良好的狀況投入施工
1.2.4人員
實行定崗定員,制定出明確的崗位責任制,開工前進行人員培訓,使每個人都明確本項目的工作任務、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
1.2.5材料
所有進場材料已及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檢驗合格,確保有充足的合格材料供給生產用料。.
石灰采用河北邢臺產石灰,生石灰進場前檢驗其氧化鈣、氧化鎂含量,已符合石灰技術指標,為確保工程質量。
粉煤灰購于德州華魯電場,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總量大于70%,燒失量≤20%粉煤灰的比表面積>2500cm2/g,濕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過35%。
本合同段用土采自南韓土場(K57+000)苦水土場(K69+000)經山東大學土木工程實驗室檢測,滿足二灰土施工要求。
1.3配合比設計
(1)、根據設計要求,選取石灰:粉煤灰=1:2~1:4,石灰為8,10,11,12,14分別進行擊實試驗,確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按預定的干密度制備試件,在20±2℃下保溫養生6天,浸水1天,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
(3)、根據強度試驗要求及試驗結果,確定混合料的配合比。
1.4路面施工工藝
本結構層18cm,采用路拌法施工。
(一)、工藝流程
(二)各工序質量控制
1.準備下承層
對路基進行檢查,如發現表面過干,應適當灑水。
2.測量放樣
a、在已成型路基上,恢復中樁,中樁加密到每20m一樁。
b、根據中樁及二灰土的設計寬度,放出邊樁,石灰土的鋪筑寬度每側至少超過設計寬度5cm。
3.運輸、攤鋪土
a.根據實測高程與施工配比計算實際用土量,據運輸車每車裝運數量,在下承層上適當劃方格。
b.運輸車每車裝土數量要基本相等,以達到準備計量的目的。
c.卸土必須按劃好的方格,避免土不夠或過多,以利于攤鋪均勻。
d.人工配合推土機攤鋪,攤平后用推土機穩壓一遍,再用工配合平地機找平,使土穩壓整平后的厚度為14cm。
e.在兩側用石灰劃出二灰土的邊線(兩側各寬出設計寬度5cm)。
4.攤鋪拌和粉煤灰
a.據配合比計算出每延米路段粉煤灰用量為2.1m3。根據運輸車運輸量大小決定卸料間距。
b.用人工攤鋪均勻。
c.用路拌機拌和一遍。
5.路面整平
a.對拌和時出現的坑洼進行人工找平。
b.用推土機排壓一遍。
c.平地機刮平
6.擺放、攤鋪石灰
a.根據配合比計算出每延米路段石灰用量為1.0m3。
b.路段中央擺放梯形石灰條,即底寬2.5m頂寬1.5m,高為0.5m的石灰條。
c.經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后,用扣锨法撒布石灰,使石灰攤鋪均勻后,厚度為7cm。
7.拌和
采用寶馬路拌機拌和2~3遍,使其粒徑符合規范要求,在各種集料灑布完成后,即進行拌和。
a、拌和時派人跟機檢查拌和厚度,嚴防出現夾層。
b、拌和時,實驗人員及時檢查石灰土的含水量及石灰劑量。
c、若含水量、石灰劑量不足,應及時進行補灑,補灑后再進行拌和,若含水量石灰劑量均符合規范要求,且混合料均勻一致,就不再拌和,取樣測定七天無側限抗壓強度。
d、路拌從邊到中進行,拌和機切入已拌和的相鄰幅不少于30cm。
e、二灰土混合料的拌和質量應符號技術要求,拌和完成后,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沒有粗集料"窩",而水分均勻合適。
8.整型
a.混合料拌和均勻后,首先用人工對拌和時出現的坑洼進行找平,再用推土機排壓一遍。
b.根據1.20松鋪系數進行水準測量,埋磚控制標高。
c.用平地機進行精確整平,整平后的標高、橫坡、平整度、路面寬度等應達到規定的標準和設計要求。
9.碾壓
整型后,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按擬定程序與機械組合進行碾壓。若表面過干,應適當灑水。
碾壓程序如下:
①采用YZ16振動壓路機靜壓一遍;
②采用YZ16振動壓路機重振二遍;
③采用YZ18A振動壓路機重振二遍;
④采用18-21t光輪壓路機壓路機靜壓二遍;
⑤采用YL16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消除輪跡
應注意以下幾點:
a.壓路機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一檔,后可采用二檔。
b.兩側邊緣處應多壓兩遍。
c.碾壓過程中,如發現"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挖開,采取適當方法處理。
d.嚴禁壓路機在完成或正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結構層不受破壞。
e.接頭處,預留5-8m不碾壓,已利于下段的接頭處理。
10.接頭處處理
a.接頭處標高整理到位,防止出現"鼓包"現象。
b.檢測接頭處石灰劑量,防止石灰劑量不均勻
c.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再加一些水,以達到最佳含水量,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
d.拌和時嚴格檢查其拌和厚度,防止素土夾層出現。
11.檢測
碾壓后,及時檢測壓實度、縱段高程,橫坡度、寬度、平整度等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規范要求。
12.養生
a.碾壓并檢測完成后,采用覆蓋草苫子灑水養生的方式,視天氣情況,在施工完畢的第2~3天開始灑水養生,每天灑水次數視天氣情況而定,養生期為14天,直至鋪筑下一結構層前,應始終保持表面濕潤。
b.灑水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或機械通行,工程車輛限速15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