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灰土底基層安全技術交底
緯五路即將進入水泥石灰土底基層施工階段,為做好底基層施工,針對本工程實際特點,特編制本交底。
1、一般要求
(1)施工場地應堅實、平坦,無障礙物;路基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層。
(2)現場調轉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等機械時,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事先踏勘行駛道路,確認道路平坦、堅實、暢通;沿途的橋涵、便橋、地下管線等構筑物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能滿足機械通行的安全要求;架空線凈高應滿足機械通行要求,遇到電力架空線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地面無障礙物。
(3)材料運輸應符合路基工程土方運輸相關安全交底的要求。
(4)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a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b裝土等散狀材料時,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
c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
D卸土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耙卸料。
e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
2、材料拌合施工安全要求
(1)在城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及其附近施工,應注意灑水防塵。采取環保文明施工措施。
(2)現場對石灰的選擇、堆放、消解應符合下列要求:
a灰場應選擇遠離居民區、莊稼和易燃物的空曠場地,周圍應設護欄,不得堆放在公路上。
b在灰堆內消解石灰,腳下必須墊木板。向灰堆插水管時,嚴禁噴水花管對向人。
c消解石灰時,不得在浸水的同時邊投料、邊翻拌,人員不得觸及正在消解的石灰。
d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操作,并應采取防塵措施。
e炎熱天氣宜早、晚作業。
(3)現場需局部人工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a作業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
b作業人員應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
c攤鋪、拌和石灰應輕拌、輕翻,嚴禁揚撒。
d五級以上風力不得施工,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
(4)使用機械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a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拌合現場。
b拌合過程中,嚴禁機械急轉彎或原地轉向或倒行作業。
c機械發生故障必須停機后方可檢修。
d拌合機運轉過程中,嚴禁人員觸摸傳動機構。
3、碾壓施工安全要求
(1)作業中,應設專人指揮機械,協調各機械操作工、筑路工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
(2)作業中,機械指揮人員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使機械避開人員和障礙物,當人員妨礙機械作業時,必須及時疏導人員離開并撤至安全地方,機械運轉時,嚴禁人員上下機械,嚴禁人員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3)作業后,機械應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場地,不得停置于臨邊、低洼、坡度較大處,停放后必須熄火、制動。
使用平地機、壓路機、裝載機等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
篇2:路床石灰土施工安全交底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是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預防為主”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時刻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生產各環節,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認真履行崗位安全職責,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發現事故隱患要立即處理,自己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要積極主動地預防事故的發生。“綜合治理”就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齊下,并充分發揮社會、職工、輿論的監督作用,實現安全生產的齊抓共管。
二、項目部制定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及施工現場施工隊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項目級安全交底內容:
一、起重吊裝危險源識別:
1、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的事故主要原因有: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
3、自制或任意改造機械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
4、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干活、清掃、揀物等)。
5、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其他人員亂動機械。
二、危險源相應的預防措施
三、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班組級交底內容:
一、人機同時施工時,施工人員須與施工機械保持5M以上的安全施工距離。機械施工中作各種轉向動作前須鳴笛提示。
二、機械作業時,任何人員不得站立于機械前進或后退的路徑上。
三、各種機械不論是否正在施工,一律禁止無關人員攀爬。非機械操作員禁止私自亂動,亂開機械車輛。
四、路床施工時,要輕裝、輕卸,減少施工現場的揚塵。
五、施工現場人員配備防塵口罩、安全帽等必備安全防護用品。
六、在便道與施工交界口處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注意瞭望,鳴笛慢行。
七、運輸車輛作業時,駕駛室嚴禁超員,運輸時嚴禁超載和偏載。會車時應輕車讓重車,通過窄路、十字路口、轉彎時,應注意來往行人及車輛。重車運行,前后兩車間距必須大于10m,下坡時,間距不小于l5m,并嚴禁車上乘人,卸料后應等車廂完全復位后方可行駛。
八、平地機作業時,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
九、壓路機作業時,必須在壓路機前后、左右無障礙物和人員時才能啟動。壓路機靠近路基邊緣作業,應根據路基邊緣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米,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米,振動壓路機碾壓松軟路基,先在不振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
十、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應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駕機人員必須且只能接受指揮人員發出的規定信號,但對于任何人發出的立即停止信號均應執行。
十一、所有機械設備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違章作業。
篇3:石灰土底基層安全生產技術交底
分部工程路面工程分項工程底基層
交底人接收人交底時間
參加人
1.一般要求
(1)施工場地應堅實、平坦,無障礙物;路基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層。
(2)現場調轉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等機械時,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事先踏勘行駛道路,確認道路平坦、堅實、暢通;沿途的橋涵、便橋、地下管線等構筑物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能滿足機械通行的安全要求;架空線凈高應滿足機械通行要求,遇到電力架空線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地面無障礙物。
(3)材料運輸應符合路基工程土方運輸相關安全交底的要求。
(4)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
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
4)斜土等散狀材料是,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耙卸料。
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
2.材料拌合施工安全要求
(1)在城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及其附近施工,應注意灑水防塵。采取環保文明施工措施。
(2)現場對石灰的選擇、堆放、消解應符合下列要求:
1)灰場應選擇遠離居民區、莊稼和易燃物的空曠場地,周圍應設護欄,不得堆放在公路上。
2)在灰堆內消解石灰,腳下必須墊木板。向灰堆插水管時,嚴禁噴水花管對向人。
3)消解石灰時,不得在浸水的同時邊投料、邊翻拌,人員不得觸及正在消解的石灰。
4)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操作,并應采取防塵措施。
5)炎熱天氣宜早、晚作業。
(3)現場需局部人工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
2)作業人員應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
3)攤鋪、拌和石灰應輕拌、輕翻,嚴禁揚撒。
4)五級以上風力不得施工,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
(4)使用機械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拌合現場。
2)拌合過程中,嚴禁機械急轉彎或原地轉向或倒行作業。
3)機械發生故障必須停機后方可檢修。
4)拌合機運轉過程中,嚴禁人員觸摸傳動機構。
3.碾壓施工安全要求
(1)作業中,應設專人指揮機械,協調各機械操作工、筑路工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
(2)作業中,機械指揮人員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使機械避開人員和障礙物,當人員妨礙機械作業時,必須及時疏導人員離開并撤至安全地方,機械運轉時,嚴禁人員上下機械,嚴禁人員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3)作業后,機械應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場地,不得停置于臨邊、低洼、坡度較大處,停放后必須熄火、制動。
(4)使用平地機、壓路機、裝載機等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