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與防水施工通用:安全技術交底
1.鋼管及其附件除銹、防腐宜在工廠集中進行。
2.除銹、防腐、防水作業人員應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3.施工前,應學習材料使用說明書,了解材料性能,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4.施工組織設計中應規定防腐、防水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施工中執行。
5.防腐、防水材料應由專業資質的企業生產,具有合格證,經檢驗,確認合格后使用。
6.作業人員應根據現場環境、使用的機具、材料等,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禁止裸露身體作業。
7.易燃和有毒材料應分類別貯存在陰涼、通風的庫房內,由專人管理;嚴禁將材料混存或堆放在施工現場。
8.防腐、防水作業中,剩余的殘渣、廢液、邊角料等,應及時清理、妥善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掩埋或焚燒。
9.除銹、防腐、防水機具應完好,安裝穩固,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應符合本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使用前應檢查、試運行,確認正常。
10.搬運管材時,作業人員應相互呼應,協調配合,動作一致;從管垛上取管時,必須從上向下順序進行,嚴禁由下方取管。
11.凡患有皮膚病、眼病、刺激過敏者不得從事防腐、防水作業;作業中發生惡心、頭暈、過敏反應時,應立即避離施工現場。
12.現場使用的與有毒材料接觸過的工具、器材,下班后應用清洗劑清洗,嚴禁帶入宿舍、餐廳、辦公室等施工人員工作、生活的場所。
13.在通風不良的容器、構筑物、管道內施工時,必須采取強制通風、輪換作業,作業現場外面應設專人監護。進入容器、構筑物或管道內作業前,必須打開井蓋進行通風;進入前,必須先檢測其內部空氣中的氧氣、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認合格方可進入作業;當再次進入前應重新檢測,確認合格并記錄;作業中必須對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確認合格并記錄。
14.防腐、防水施工現場應按消防部門的要求配置消防設施,并設“嚴禁煙火”標志牌。施工現場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庫房和防腐、防水作業現場,不得使用明露高熱強光源燈具。
15.高處作業應設作業平臺,并符合下列要求:
(1)在斜面上作業宜架設可移動式的作業平臺。
(2)作業平臺寬度應滿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臺范圍內應鋪滿、鋪穩腳手板。
(3)腳手架、作業平臺不得與模板及其支承系統相連。
(4)作業平臺、腳手架,各節點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5)支搭、拆除作業必須由架子操作工負責。
(6)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應設安全梯或斜道等設施。
(7)腳手架應根據施工時最大荷載和風力進行施工設計,支搭必須牢固。
(8)腳手架和作業平臺,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設專人隨時檢查,發現變形、位移應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確認安全。
篇2:涂料防腐與防水: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涂料作業現場應劃定作業區并設護欄,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
2.噴涂作業人員應位于上風向,五級(含)風以上時,不得施工。
3.涂料施工中,作業人員必須穿工作服、佩戴防護鏡、防毒口罩、鞋蓋等勞動保護用品。施作中應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涂料。
4.配制涂料宜使用機械攪拌,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攪拌中應采取防涂料飛濺措施。
(2)攪拌器內拌和料體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3/4。
(3)機械運行時,嚴禁將手、工具放入攪拌器內。
(4)設備發生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斷電后方可處理。
(5)手持機具噴涂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中,嚴禁將噴頭對向人、設備。
2)作業后必須關機、斷電,及時清洗噴頭;清洗的廢料和余料應妥善處置。
3)機具設備出現故障或噴頭發生堵塞,應立即停機、卸壓、斷電,方可處理。
篇3:構筑物防水與防腐: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施作涂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配制、攪拌、涂刷作業時,應背風向操作;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有毒性的涂料。
(2)采用機械噴涂作業時,應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噴射機運行和檢查時,嚴禁將噴頭對著人或設備、設施;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或噴頭發生堵塞,必須停機、斷電、卸壓后,方可進行檢修和處理。
(3)配制涂膜使用槳葉式攪拌器進行攪拌作業時,攪拌器內拌和料體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3/4;攪拌中應采取防涂料飛濺措施;機械運行時,嚴禁將手、工具放入攪拌器內;設備發生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斷電后方可處理。
2.施作樹脂類砂漿應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人員應采用輪班制作業。
(2)施工現場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
(3)施工現場應備充足的沖洗水和擦洗劑。
(4)施工前應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和防毒、防火、防爆的應急預案。
(5)施工人員應穿工作服,戴防塵口罩、防護鏡、手套等;工作完畢后應沖洗、淋浴。
(6)配制、使用醇、苯、酮、胺等易燃材料的施工現場必須嚴禁煙火,并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7)配制硫酸乙酯應將硫酸徐徐倒入酒精中充分攪拌,溫度不得超過60℃,配制量較大時,應備間接冷卻裝置(循環水浴)。
3.高分子卷材鋪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粘貼材料配制,應嚴格按生產企業說明書或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配方和工藝程序進行。
(2)使用射釘槍釘鋪防水層時,射釘槍、射釘彈頭應設置專人使用和管理,射釘槍的槍口不得對人。
(3)采用熱熔粘接時,熱熔粘接機械設備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負責,作業前,經檢查、試運行,確認安全;作業時,熱熔粘接機具設備操作工和輔助配合人員,必須按規定穿絕緣鞋和佩戴絕緣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熱熔粘接機具應設置專人使用和管理。
(4)施作塊狀鋪砌材料時,塊材加工機械應有防護罩;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操作,并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防腐膠結材料配制和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防毒、防酸、防堿的防護措施,操作人員應穿戴防酸、堿的防護用具、戴護目鏡。
(5)石油瀝青卷材施工使用“熱作法”應符合下列要求:
1)瀝青澆筑應緩慢、適量;不得上下豎直交叉作業。
2)作業人員應相互配合,澆、刷瀝青人員必須聽從卷材操作人員的指揮。
3)使用噴燈時,必須事先清除作業場地周圍的易燃物,并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4)投料入鍋應緩慢溜放,嚴禁大塊投放。熬制過程中,應隨時測量油溫、油溫不得大于250℃。
5)現場需明火作業時,作業前必須履行用火申請手續,經消防管理人員檢查,確認防火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作業中,消防人員必須現場監控,確認安全;作業后必須熄火,待確認余火熄滅后,作業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6)現場需熬制熱瀝青前,應將鍋內雜質和積水清理干凈;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口罩、護目鏡、手套、鞋蓋;瀝青鍋內盛裝瀝青量,不得超過鍋容量的2/3;熬制瀝青應由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的專業技術工人負責;瀝青一旦著火,應用干砂、濕麻袋等滅火,嚴禁在著火的瀝青中澆水。
7)熔化瀝青的地點應設在下風處,不得設置在電力架空線路的下方,且距建筑物不得小于15m;瀝青鍋與煙囪的凈距應大于80cm;鍋與鍋的凈距應大于2m;火口頂部與鍋邊應設置高度為70cm的隔離設施。
8)熔化桶裝瀝青時,應先將桶蓋和氣眼打開,用鋼條串通后,方可烘烤。烘烤時,應對油孔和氣眼疏通,使熔化了的瀝青順利流淌。嚴禁火焰與瀝青直接接觸。
9)作業結束后,應熄火關閉爐門,將鍋蓋嚴。
4.施作水玻璃防腐層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現場應保持良好的通風。
(2)攪拌粉狀材料時,應在密封攪拌倉內進行。
(3)稀釋硫酸時,必須將濃硫酸徐徐倒入水中,嚴禁將水倒入濃硫酸內。
(4)養護后進行酸化處理時,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酸護具(防酸靴、手套、防護服)、戴護目鏡,并備稀堿中和溶液。
(5)氟硅酸鈉應做出標記,存放在專用庫房內,由專人保管。使用時應專人負責,定量發放,余料及時回收庫房內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