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樁基礎: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場地應能滿足鉆孔機作業的要求。旱地區域地基應平整、堅實;淺水區域應采用筑島方法施工;深水河湖中必須搭設水上作業平臺,作業平臺應根據施工荷載、水深、水流、工程地質狀況進行施工設計,其高程應比施工期間的最高水位高70cm以上。2.同時鉆孔施工的相鄰樁孔凈距不得小于5m;兩樁(地下部分)之間凈距小于5m時,待一樁所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5MPa后,方可進行另樁鉆孔施工。3.泥漿護壁成孔時,孔口應設護筒;埋設護筒后至鉆孔之前,應在孔口設護欄和安全標志。4.護壁泥漿原料應為性能合格的黏土或其他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現場應設泥漿沉淀池,泥漿殘渣應及時清理并妥善處理,不得隨意排放,污染環境;泥漿不斷循環使用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始終保持泥漿性能符合要求;泥漿沉淀池周圍應設防護欄桿和安全標志。5.旱地和淺水域,護筒埋深不宜小于原地面以下1.5m;砂性土應將護筒周圍50cm~80cm和護筒底50cm范圍內換填并夯實粘性土;深水域的長護筒,粘性土應沉入河床局部沖刷線以下1.5m;細砂或軟土應沉入沖刷線以下至少4m。6.護筒應堅固、不漏水,內壁平滑、無凸起;護筒頂端高程應高于地下水位或施工期間的最高河湖水位2.0m以上,旱地鉆孔護筒頂端高程應高出地面30cm;護筒內徑應比孔徑大20cm以上。7.鉆孔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場地應平整、堅實;現場應劃定作業區,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2)鉆孔應連續作業,建立交接班制,并形成文件;施工中嚴禁人員進入孔內作業。(3)使用全套管鉆機鉆孔時,配合起重機安套管人員應待套管吊至安裝位置,方可靠近套管輔助就位,安裝螺栓;拆套管時,應待被拆管節吊牢后方可拆除螺栓。(4)鉆孔作業中發生坍孔和護筒周圍冒漿等故障時,必須立即停鉆;鉆機有倒塌危險時,必須立即將人員和鉆機撤至安全位置,經技術處理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5)成孔后或因故停鉆時,應將鉆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關機、斷電并應保持孔內護壁措施有效,孔口應采取防護措施。(6)沖抓鉆機鉆孔,當鉆頭提至接近護筒上口時,應減速、平穩提升,不得碰撞護筒,作業人員不得靠近護筒,鉆具出土范圍內嚴禁有人。(7)鉆機運行中作業人員應位于安全處,嚴禁人員靠近和觸摸鉆桿;鉆具懸空時嚴禁下方有人。(8)鉆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鉆渣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發現不符時應及時采取安全技術措施。(9)正、反循環鉆機鉆孔均應減壓鉆進,即鉆機的吊鉤應始終承受部分鉆具質量,避免彎孔、斜孔或擴孔。(10)施工現場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施工中應設專人監護,確認機械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必須符合表2-12的要求。
(11)螺旋鉆機宜用于無地下水的細粒土層中施工。
篇2:鉆孔灌注樁基礎棧橋施工方法
鉆孔灌注樁基礎棧橋施工方法
本工程一共有六座棧橋,由東向西方向分布分別是1#~6#棧橋。接岸段總工程量如下:φ800水下灌注樁106根;岸上空心板預制及安裝348塊,其中。棧橋施工包括:鉆孔灌注樁平臺施工、鉆孔灌注樁施工、現澆橫梁施工、陸上預制空心板、陸上空心板安裝、現澆面層砼施工六分項工程。六座棧橋由東向西方向施工,每兩座為一個工作段,共分為三個工作段。下一個工作段的施工等上一個工作段的施工材料回收后再進行。每座棧橋的施工流程如下:
鉆孔灌注樁平臺施工
↓
鉆孔灌注樁施工
↓
現澆橫梁施工
↓
陸上預制空心板→陸上空心板安裝
↓
現澆面層砼施工
1.鉆孔灌注樁平臺施工
鉆孔灌注樁施工平臺搭設的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
沉鋼管樁
支架搭設
支架焊接
模板鋪設
欄桿焊接
根據現場環境的勘測,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場地處于淺灘上,而淺灘面上2~3m為淤泥層,不能支承施工機械及施工時的荷載。因此,在鉆孔灌注樁施工前,先采取震動下沉φ400鋼管樁作為支承樁,【20槽鋼作支架,50mm厚的木板作面板搭設施工平臺,作為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作面用。而鋼管樁長度的確定,由于在投標圖紙總說明當中,地質勘測中第二個單元的土體沒有具體標明土層標高等詳細的情況,目前鋼管樁的長度暫時按照10~12m設計,在施工當中如遇到不滿足要求的情況再作加長。1#~6#棧橋的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在施工方案中就不一一列舉,現以3#棧橋為例,說明其具體的施工方法。
a.測量放線
首先要設定施工平臺的頂面標高。3#引橋中最高的鉆孔灌注樁樁頂標高為+2.50m,現澆橫梁的最高點為+3.85m,根據施工方便的原則,設定3#引橋的面標高為+3.85m,設定此標高是因為在鉆孔灌注樁以及現澆橫梁的施工中,需要有如履帶吊機,及鉆孔樁機等機械在走動,施工平臺太低,會造成鉆孔灌注樁的樁頭或預留鋼筋高出施工平臺而對施工造成影響。而施工平臺太高,又會因高差大對鉆孔灌注樁及現澆橫梁施工帶來不便。實際測量時用經緯儀定向,水準儀控制標高。
b.沉鋼管樁
根據測量所放樣所定出的方向及位置,采用履帶吊機加電動震動錘從岸邊開始將10~12m長φ400鋼管樁沉入土中。用水準儀控制,沉至設定的標高時,檢查單樁的承載力是否能滿足施工荷載的要求,如不滿足,則接樁再打,滿足則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鋼管樁的中心間距為4.0m,每跨長度為5.0m,3#引橋φ400鋼管樁沉樁順序見下圖:
c.槽鋼支架搭設及焊接
每一排鋼管樁上安放背靠背焊接起來的[20槽鋼橫梁,槽鋼與鋼管樁要緊密接觸,然后焊接,如接觸不平整還需在鋼管樁面上先焊接一塊鋼板再安放槽鋼橫梁,槽鋼橫梁長度為6~6.5m。橫梁焊接好后,在橫梁上按照0.75~1.0m的間距安裝[20槽鋼縱梁,縱梁與橫梁接觸點要電焊機焊接。在主要的干道上,縱梁要用2~3根槽鋼安裝。
d.模板鋪設及欄桿焊接
整個支架成型以后,為了便于人員的行走和安全通過,在縱梁的面上鋪設50mm厚木板,在橫梁上焊接小鋼管及掛上安全網。每沉樁一跨,就安裝一跨的槽鋼支架,鋪攤一跨的厚木板,如此循環,直到滿足最離岸一根鉆孔灌注樁可以施工為止。到此,整個施工平臺的施工就算完成,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測量人員要是始終控制好施工平臺施工的方向及標高,防止位置的偏移。施工平臺的施工進度按照10m/天計算,一座施工平臺要在10天內完成,鉆孔灌注樁施工平臺施工簡見下圖:
篇3:灌注樁基礎水下混凝土澆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在澆筑水下混凝土過程中,必須采取防止導管進水和阻塞、埋管、坍孔的措施;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應判明原因,改進操作,并及時處理。坍孔嚴重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提出導管和鋼筋骨架,并按技術要求回填;出現斷樁應與設計、業主、監理研究處理方案。
2.提升導管的設備能力應能克服導管和導管內混凝土的自重與導管埋人部分內外壁與混凝土之間的粘接阻力,并有一定的安全儲備;導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應符合技術規定。
3.吊裝導管、鋼筋籠應采用起重機進行,現場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吊裝。
(2)吊裝時,吊臂、吊鉤運行范圍,嚴禁人員入內;吊裝中嚴禁超載。?
(3)作業場地應平整、堅實,地面承載力不能滿足起重機作業要求時,必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并經驗收確認合格。
(4)吊裝作業必須設信號工指揮;指揮人員必須檢查吊索具、環境等狀況,確認安全。
(5)現場配合吊運的全體作業人員應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鉤和所吊運的材料離就位點距離50cm時方可靠近作業,嚴禁位于起重機臂下。
(6)構件吊裝就位,必須待構件穩固后,作業人員方可離開現場。
(7)吊運作業前應劃定作業區,設護欄和安全標志,嚴禁非作業人員人內。
(8)作業前施工技術人員應了解現場環境、臨時電力和通訊等架空線路、附近建(構)筑物等狀況,選擇適宜的起重機,并確定對吊裝影響范圍的架空線、建(構)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護措施。
(9)現場及其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應設專人監護,確認機械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必須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10)吊裝中遇地基沉陷、機體傾斜、吊具損壞或吊裝困難等,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正式起吊前應先試吊,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4.澆筑混凝土作業必須由作業組長指揮,澆筑前作業組長應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確認合格后,方可發布澆筑混凝土的指令。
5.架設漏斗的平臺應根據施工荷載、臺高和風力經施工設計確定,搭設完成,經驗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6.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澆筑,不得中斷;水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從樁孔內溢出的泥漿應引流至規定地點,不得隨意漫流;澆筑水下混凝土結束后,樁頂混凝土低于現狀地面時,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7.澆筑水下混凝土漏斗的設置高度應依據孔徑、孔深、導管內徑等確定;澆筑水下混凝土的導管宜采用起重機吊裝,就位后必須臨時固定牢固方可摘鉤。
8.樁孔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應連續作業,盡快灌注水下混凝土。
9.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水下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