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一、工程概況
本合同段內路基工程填方146.046萬立方米,挖方140.041萬立方米,特殊路基處理灰土樁374.621千米,灰土墊層323.54千立方米,強夯705.011千平方米。
二、安全管理目標及安全領導小組
(一)安全管理目標
我項目經理部按照本工程的要求,結合工程的自身特點,根據多年的施工實踐經驗,確定本工程的安全目標。
1、無重大傷亡事故;
2、傷亡事故頻率控制在零;
3、無管線、火警、交通事故;
4、安全管理標準化工地。
(二)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李來柱
副組長:劉向輝、黃黨黨
組?員:高瑩、鮑小陸、紀曉紅、曹桂菊、馬騰達、李國政、各施工作業隊負責人、施工作業隊安全員。
三、施工機械安全防護
1、施工人員必須經過相應部門組織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效證件上崗。
2、機械操作手上崗前,要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有禁忌病癥的人員,不準從事機械操作工作。
3、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酒后作業。
4、機械操作人員只要離開機械設備,必須按規定將機械平穩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將駕駛室鎖好,或把電器設備的控制箱拉閘上鎖。
5、嚴禁在行走機械的前后休息(包括乘涼、午睡),行走前應檢查周圍情況,確認無障礙時鳴笛操作。
6、做好隔離防護措施,控制閑雜人員進入工地。
7、進入工地施工人員,佩帶安全帽等安全保護裝置。
8、需注意交通安全。
四、各種機械安全作業
(一)挖掘機安全作業
1、挖掘機作業作業時,要注意選擇和創造合理的工作面,嚴禁掏洞挖掘;嚴禁將挖掘機布置在兩個挖掘面內同時作業;嚴禁在電線等高空架設物下作業;
2、作業時,禁止隨便調節發動機、調速器以及液壓系統、電器系統;禁止用鏟斗擊碎或用回轉機械方式破碎堅固物體;禁止用鏟斗桿或鏟斗油缸頂起挖掘機;禁止用挖掘機動臂拖拉位于側面重物;禁止工作裝置以突然下降的方式進行挖掘;
3、挖掘機應在汽車停穩后再進行裝料,卸料時,在不碰及汽車任何部位的情況下,鏟斗應盡量放低,并禁止鏟斗從駕駛室上越過;
4、挖掘機行走時,應有專人指揮,且與高壓線距離不得少于5米。禁止倒退行走;
5、在下坡行走時應低速、勻速行駛,禁止滑行和變速;
6、挖掘機停放位置和行走路線應與路面、溝渠、基坑保持安全距離;
7、挖掘機在斜坡停車,鏟斗必須放到地面,所有操作桿置于中位;
8、工作結束后,應將機身轉正,將鏟斗放到地面,并將所有操作桿置于空擋位置。各部位制動器制動,關好機械門窗后,駕駛員方可離開。
(二)壓路機安全作業
1、壓路機作業安全對松軟的路基及傍山地段的初壓,作業前須勘查現場,開動前機械周圍應無障礙物和人員。確認安全后方可駛入作業。
2、作業時,操作人員應始終注意壓路機的行使方向,并遵照施工人員規定的壓實工藝碾壓。
3、作業時應注意各儀表讀數,發現異常,必須查明原因并及時排除。嚴禁帶病作業。
4、作業時應將振動壓路機的振幅及頻率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5、振動壓路機在改變行駛方向、減速或停駛前應先停止振動。
6、多臺壓路基機聯合作業時,應保持規定的隊形及間隔距離,并應建立相應的聯絡信號。
7、在新筑的道路上碾壓時,應從中間向兩側碾壓,距路基邊緣不少于0.5米,上坡時5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壓路機在坡道上行駛時禁止換檔,禁止脫檔滑行
8、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碾壓第2行時必須重疊半個滾輪壓痕。
9、必須在規定的碾壓段外轉向,應平穩的改變運行方向,不允許壓路機在慣性滾動的狀態下變換方向。
10、必須遵照規定的碾壓速度進行碾壓作業,在碾壓過程中,不得中途停機。
11、三輪壓路機在正常情況下禁止使用差速鎖止裝置,特別在轉急彎時嚴禁使用。
12、嚴禁用牽引法拖動壓路機,不允許用壓路機牽引其它機具。
13、不允許壓路機長距離自行轉移。
14、振動壓路機起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后進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停車前進行,在堅硬的路面上行走時嚴禁振動。
15、振動壓路機碾壓松軟路基時,應先在不振動的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用振動碾壓。嚴禁在尚未起振的情況下調節振動頻率。
16、振動壓路機換向離合器、起振離合器和制動離合器的調整,必須在主離合器脫開后進行,不得在急轉彎時用快速檔。
17、作業后,壓路機應停放在安全、平坦、堅實場地。
18、每班作業后,應清洗全機污物。瀝青路面作業后,應用煤油擦洗碾壓輪表面。
19、按規定進行例保作業。
(三)平地機作業安全
1、駕駛平地機不得把腳放在離合器或者制動踏板上。起步、停車、轉向必須用離合器;
2、行使過程中應該把刮刀提高,并保持平地機寬度,確保轉向時前輪不碰幢刮刀;
3、發動機高速運轉下,不得切換轉入較低檔位,以免損壞變速器;
4、轉向時,或者用軸驅動輪轉向時,不得瑣止差速器。可以使前輪
傾斜以減少平地機轉向半徑,但是在高速的時候不能夠使用以防止出現急劇的反作力。轉向后應該把前輪定在垂直的位置;
5、在陡坡上作業時,不得使用鉸接機架,以防止翻車,造成嚴重
的人機傷害。
6、在陡坡上來回作業的時候。刮刀伸出的方向應該始終朝向下坡方向;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采取駐車制動后,方可再次使用駐車制動
7、平地機作業時,刮刀與機架中心線的夾角為15-75之間范圍;左右側平地的時候,側擺轉盤手柄使轉盤與牽引架稍向機架左右偏置,在要求的切土深度把刮刀水平放置,前輪向左右傾斜,堆料在左右雙驅動輪之外形成;
8、一旦刮平操作開始,可以使用增減開關“坡度跟蹤控制器”的提
升,這樣可以使泥土被帶出刮刀外;
9、在“S”形彎道路肩上左右起點作業的時候,前輪需稍向左右傾
斜,向右左打方向的時候,把刀尖定在左右前輪外側后面,平地
時,始終讓刀尖處在接近邊溝的路肩邊緣上;
10、高坡作業的時候,應該確保雙軸驅動輪靠近坡腳,同時讓轉盤
和刮刀盡可能朝向平地機工作的一邊側移;
11、做路拱時,先將路料堆放在路中央,使平地機刮刀前傾成60-70
度角,稍提刀尾,平地機沿刮刀向兩側移動;
12、維修道路作業的時,應該確保轉盤居中,刮刀與刀架中心線成30度角,刮刀后傾,可以使刮刀最大切削以清除隆起和坑槽,朝向
路中央工作時,前輪向刀尾一側傾斜。
(四)推土機作業安全
1、推土機除駕駛室之外,機上其它地方禁止乘人,行駛中任何人不得上下推土機。行駛時,鏟刀應離地面40cm--50cm。
2、嚴禁在運轉中、在斜坡上進行緊固、保養潤滑和修理推土機。
3、上下斜坡時,先選擇最合適的斜坡運行速度,均應用低速檔行駛。在斜坡上不得改變速度,應直接向上或向下行駛,不得橫向或對角線行駛,下坡時禁止空檔滑行或高速行駛;下陡坡時應放下推土鏟與地面接觸倒退下坡;上下坡度不得超過35度,橫向行駛的坡度不得超過10度。避免在斜坡上轉彎掉頭。輪胎推土機不得在坡度較大的場地作業。
4、在坡地工作時,若發動機熄火,應立即將推土機制動,用三角木等將推土機履帶楔緊后,將離合器桿置于脫開位置,變速桿置于空檔位置,方能起動發動機,以防推土機溜坡。
5、工作中駕駛員需要離開機械時,必須將操縱桿置于空檔位置,將推土機鏟放下并將機器制動和關閉發動機后方可離開。
6、在危險或視線受限的地方,一定要下機檢視,確認能安全作業后方能繼續工作,嚴禁推土機在傾斜的狀態下爬過障礙物;爬過障礙物時必須低速行駛,不得采用斜行或脫開一側轉向離合器超越。
7、避免突然起動、加速或停止;避免高速行駛或急轉彎。在淺水地帶行駛和作業時,必須查明水深,應以冷卻風扇葉不接觸水面為限。下水前和出水后,均應對行走裝置加注潤滑脂。
8、填溝或回填土時,禁止推土機鏟超出溝槽邊緣,可用一鏟頂一鏟的推土方法填土,并換好倒車檔后,才能提升推土鏟進行倒車;在深溝、陡坡的施工現場作業時,應由專人指揮,以確保安全。
9、多臺推土機在施工現場聯合作業時,前后距離應大于8m;左右距離應大于1.5m;若工程需要并鏟作業時,必須用機械性能良好、機型相同的推土機,駕駛員必須技術熟練,霧天作業時必須打開車燈。
10、在垂直變坡的溝槽作業時,對于大型推土機,溝槽深度不得超過2m,小型推土機溝槽深度不得超過1.5m,若超過上述規定時,必須按規定放安全裝置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施工。
11、輪胎推土機用于除冰、除雪作業時,輪胎要加防滑鏈。用于清除石料作業時,要加戴輪胎保護鏈。
12、清除高過機體的建筑物,樹木和電線桿時,應根據電線桿的結構、埋入深度和土質情況,使氣周圍保持一定的安全土堆,電壓超過380V的高壓線,其保留土堆大小應征得電業部門或電業專業人士的同意。
13、在爆破現場作業時,爆破前,必須把推土機開到安全地帶。進入現場,操作人員必須了解現場有無瞎炮等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將推土機開入現場,若發現有不安全之處,必須待處理后在進行作業。
14、若必須要在推土鏟下作業,則首先應將推土機鏟墊牢固后,方可進行作業。
15、履帶推土機不得長距離行駛,長距離轉移時,必須用平板車裝運;裝運時變速桿應處于空桿位置,制動桿、安全鎖桿必須置于鎖住位置,并用墊木匠履帶楔緊,用強度足夠的鐵絲將機體固定。特殊需要作長距離行駛時,應采用防護措施,行走裝置要注意加注潤滑油。
16、履帶推土機不準在瀝青路面上行駛,必須通過時應鋪設道木、草袋等以免破壞路面。通過鐵路時,應在軌道兩邊和中間鋪設道木,垂直通過,禁止轉向。通過交叉口時,應注意來往行人和車輛,確保安全通過。
17、倒車時,應特別注意塊石或其它障礙物,防止碰壞油底殼。
(五)裝載機安全操作規程
1、、鏟裝物料時車速應降到4Km/h以下。
2、清理作業場地,填平凹坑,鏟除尖石等損壞輪胎和防礙作業的障礙物。
3、以一檔向料堆前進,動臂下鉸接點距地面313毫米左右,鏟斗于地面平行。
4、距料堆前一米,下降動臂使鏟斗底接地,水平切入料堆。
5、踩下油門使鏟斗全力切入料堆,當阻力很大時,采用聯合鏟裝法,即同時間斷地操縱鏟斗上轉及動臂上升,以達到裝滿斗為止。
6、當斗裝滿后把動臂升到需要高度,然后將動臂操縱桿拉回中間位置。
7.下坡時嚴禁發動機熄火及掛空檔溜坡。
8、動臂下嚴禁站人。
9、當機器運轉時,注意周圍行人。否則將會發生嚴重傷亡事故(位于機子中間鉸接處)。
10檢查、維護、保養內容要嚴格按班報表內容詳實填定。
11嚴格按操作規程認真操作設備。
12車輛起步、轉彎、過路口、前方有行人及障礙物時司機必須減速、鳴號。
13本車所有安全保護裝置嚴禁隨意調節更換。
14司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五、環境保護措施
1、棄土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嚴禁任意棄土。
2、工程車輛的行駛路線和時間要嚴格遵守交管部門的要求,嚴禁超載、超高、超速行駛,對工地周圍的道路派專人清掃,保持周邊環境的整潔,道路派專人進行維護,并及時灑水,配備灑水車,防止揚塵。燃料、油料采用專用車輛運輸,并要有專人負責保護。
3、施工噪音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作業、重型運輸車輛的運輸時間,避開燥聲敏感時段;較高噪音、較高振動的施工作業盡量安排在環境噪音值較高的白天進行施工;禁止施工人員在居民區附近和夜間施工時高聲喧嘩,避免人為噪音擾民。工程施工期間,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控制噪音、振動對周圍建筑和居民的影響。
4、施工塵埃控制
施工場地及道路進行硬化,適時灑水,減輕揚塵污染。土、沙石、水泥等材料的運輸和堆放進行遮擋,減少污染。
5、地下管線保護
對施工中遇到的各種管線,先探明后施工,并做好標識。妥善保護各類地下管線,確保通訊管線設施的安全。
六、交通疏導措施
施工時,根據施工需要,合理的解決路基與原有道路交叉段的交通疏導。
l、成立專門交通疏解小組,并派管理成員到交警隊進行交通規則和疏導技巧培訓,協助交警進行交通疏解工作。
2、施工材料堆放在臨設場地內,不占用道路堆放材料或機械設備,做到文明施工,保證車輛順利通過,不阻塞交通。
3、在車輛繞道處設置大型醒目的繞道行駛標識牌,指導車輛渠化分流。
4、疏解員上班時按要求穿反光馬甲,佩帶袖章,裝備指揮旗和
對講機,按交通批示牌和交警部門批準的疏解方案指揮車輛行駛。
5、建立與交警部門聯系的直通道,及時反饋現場交通狀況,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請交警到現場幫助指揮,當嚴重塞車或突發事件塞車時,及時請交警到現場指揮并按應急方案進行分流。
6、交通疏導方案事先積極與交警、路政管理部門聯系協商,取得們的同意后才能實施。
7、施工現場周圍劃定警戒區,設置路障,嚴禁非施工人員和車輛進入施工現場。
8、夜間施工時,周圍照明必須充足,以利施工和警戒,防止附近居民穿越施工現場。
篇2: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
1、施工工藝框圖
施工準備--填筑前基底處理--基底檢測--填料選定與檢測--填料分層填筑/測量下層填土中線及邊線--推土機攤平/檢查攤鋪厚度--平地機整平/灑水或晾曬--碾壓--檢測--做好記錄檢查簽證--路基成型
主要工序施工說明:
1.施工放樣:開工前,先進行導線、中線、水準點的復測,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設必要的導線、水準點。測量成果經監理工程師核準后,再按圖紙放出路基中線、坡腳、邊溝等位置。
2.基底處理
各路段在填筑前,按招標文件技術規范要求,認真做好基底處理,根據基底土質、水文、植被情況及填土高度分別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路基范圍內的樹木在施工前砍伐,挖除樹根并將坑穴填平夯實。填土范圍內原地面表層的種植土、草皮等要清除,清除深度至少100~300mm。路堤基底清理后予以壓實。填土路堤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時,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1m。
3.填料試驗與壓實試驗
路基填筑前,按規范規定的方法對填料進行顆粒分析、含水量與密實度、液限和塑限、有機質含量、承載比(CBR)試驗和擊實等試驗,并及時報送監理工程師,作為批準適用填料的依據。在全路段路基施工前,認真做好路堤試驗段,選擇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合適路段進行現場壓實試驗,以確定壓實設備的類型及組合工序、各類壓實設備在最佳組合下的壓實遍數、與設備相適宜的最佳含水量及壓實層厚度等。完成試驗段后,書面報送監理工程師,經批準后實施。
4.填筑作業
4.1施工放樣:開工前,先進行導線、中線、水準點的復測,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設必要的導線、水準點。測量成果經監理工程師核準后,再按圖紙放出路基中線、坡腳、邊溝等位置。
4.2填筑方式
路堤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筑。原地面不平,從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過壓實檢驗合格后,再填上一層。原地面縱坡大于12%的地段,采用縱向分層填筑法施工,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填至路堤上部時仍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
路堤施工時要注意不同的土質填料分層填筑,施工前要搞好現場土質調查和試驗,擬定合理的土方調配方案,做出正確的規劃。
4.3攤鋪
攤鋪作業采用推土機、平地機進行,從路基最低處開始分層平行攤鋪,松鋪層的厚度按路堤試驗段得出的數據確定。一般土方最大松鋪厚度不大于300mm,最小為100mm;石方最大松鋪厚度不大于500mm。攤鋪土料時,力求平整均勻。壓實前對松鋪層的厚度及平整度情況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再進行碾壓。每層填土超出路堤設計寬度300mm,以利壓實機械作業,保證完工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
4.4碾壓
土料攤鋪平整后即開始碾壓,先用推土機或輕型壓路機對松鋪層表面進行預壓,然后再用振動壓路機壓實。碾壓前要測定土層的含水量,采用灑水或晾曬等措施調整含水量,再進行壓實作業。按照試驗路段確定的施工機械及壓實遍數進行壓實作業。石方采用50t以上的壓路機進行壓實,通過壓實遍數保證壓實度。
壓實機械要遵循合理的工作路線,一般先壓路基邊緣后壓中間,相臨兩次輪跡重疊0.4~0.5m;相臨兩區段縱向重疊1~1.5m。壓實作業時,壓路機應先慢速行駛,最大行駛速度不超過4km/h。壓實作業做到無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壓實完成一層后,經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再填筑上一層。填層接近路基設計標高時,加強測量工作,以保證完工后的路基頂面寬度、高程、平整度符合規范要求。如發現路基超高,則用平地機刮平至設計的路基高程,然后用壓路機再壓實。需補填時,如補填厚度小于10cm時,應將原壓實層翻挖至少10cm深,再補填壓實。
5.橋涵臺背填土
橋涵臺背回填時,其結構的圬工強度應達到規范要求。回填土采用滲水性填料,從原地面起水平分層填筑,每一填層的松鋪厚度不大于150mm,采用小型壓實機具壓實,確保每填層的壓實度符合規范要求。橋涵填土范圍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橋涵兩側的填土與壓實、橋臺背后與錐坡的填土與壓實應對稱或同時進行。
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
6.特殊路基施工
本合同段小河中橋附近有部分水稻田,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
6.1施工前在公路用地兩側筑埂,在梗內挖縱、橫向排水溝,使地表水能及時排出,以疏干表土。
6.2清除表層不良土質,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用壓路機將地基土碾壓密實后,在其上填筑路基。如含水量過大無法壓實時,則換填砂礫土然后壓實,或采用拋石擠淤等方法。
篇3:高速鐵路路基試驗段填筑施工方法措施
高速鐵路路基試驗段填筑施工方法
本次試驗段施工內容包括基底換填、路堤本體填筑和基床底層填筑。其工藝流程如圖1。
1填料來源和挖運方法
本段土源來自于K162+820~K163+040線路經過處的山坡挖方,對該挖方段進行表土清理、樹根挖除、清理非適用材料的工作,(該取土場已經中心試驗室取樣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土質滿足填方要求,土源土樣各種試驗記錄、報告齊全)。根據土石方調配圖方案,試驗段土石方開挖由K162+960往K163+040方向倒退開挖。施工便道利用K162+020~K164+800處的既有機耕道,并用碎石土修整既有路面。現場施工用電采用自備75kW發電機一臺,施工用水由線路右側河道內接入。
2工藝概述
2.1基底換填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送至棄土場,推土機整平。棄土場綠化。
2.2路基填筑
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按放樣寬度及松鋪厚度控制卸土量,檢查含水量,含水量適宜時推土機攤鋪整平,松鋪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壓路機按規定碾壓。按以往施工經驗,一般碾壓三遍后開始檢查壓實度,之后每增加碾壓一遍即檢查一次壓實度,直至達到要求的壓實度標準。
3卸土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線路中樁和填筑邊線,每10m釘出邊線木樁,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應比設計線每邊寬出30cm。按自卸汽車每車的方量和松鋪厚度計算每10延長米范圍內的卸土車數,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地。
4埋設沉降樁
開挖基底經碾壓檢測合格后,按20m間距在線路上埋設沉降觀測樁,埋設位置分別為K163+240、K163+260、K163+280、K163+300、K163+320、K163+340、K163+360、K163+380中心處。
沉降觀測樁由沉降底板、測桿、套管、套管接頭、套管蓋板、測桿頭組成。沉降板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尺寸為500mm×500mm×30mm,用C15混凝土預制。測桿采用Ф40mm鋼管制成,一端為外絲,另一端為內絲,每根長為50cm,套管采用塑料管。
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隨地基沉降而下沉,通過連接在上面的測桿的傳遞測量其高程,測桿高程減去桿長即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5攤鋪整平
本試驗段中基底換填滲水土、路堤本體及基床底層填料均采用同一種填料。首先檢查填料的含水量,當填料含水量與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過2%時立即予以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按松鋪厚度30cm、40cm、50cm分別進行試驗。
填料的攤鋪采用推土機,保證每一填層的平整度及層厚的均勻,攤平過程中不斷用鐵鍬挖洞檢查松鋪厚度。原則上每一層填筑時均須形成2%~4%的人字形橫坡,有困難時可在基床底層逐步形成。
在相鄰兩區段上下兩層填筑接頭處須錯開不小于3m的距離。在沉降觀測樁周圍1m范圍內的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
6碾壓
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采用18T(激振力為36T)振動壓路機兩臺,兩臺壓路機以中線為界,各壓半輻路基寬度,分別記錄各自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
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
0.2~0.3c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0.4~0.5m,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
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2~6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弱振強振弱振靜壓。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慢速(宜為2-3km/h),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
7壓實檢測
在每一填層碾壓三遍后即用K30平板載荷儀、核子密度濕度儀檢測地基系數K30、孔隙率n。在使用核子密度濕度儀進行檢測的同時,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進行平行對比試驗,以核準核子密度濕度儀的測試數據,檢測頻率為每層每遍(自碾壓三遍后開始)18個點,直至達到90%的壓實度。
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
試驗段第一層達90%的壓實度,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同意后,在其上進行壓實度為93%和95%的壓實試驗,從而確定填料在適宜的含水量和合適的松鋪厚時,不同噸位的壓實機械達到90%、93%、95%的壓實度時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施工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