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張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一、技術標準《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路橋施工計算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二、資源設備1、機械設備??機械設備配置表?表1序號機械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電動油泵ZB4-630或ZB2×2/49型套2一種型號YCW-250套27束3擠壓機GYJ套114精密壓力表0~60MPa0.4級塊445水泥漿壓注設備套112、人員預施應力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富有經驗的熟練張拉工人,并且要求其具備較高的質量意識。3、材料工程部按季度、月度施工計劃要求提報材料計劃;物機部根據材料計劃組織進料,進場的原材料必須附質保單和出廠合格證。原材料進場后立即通知試驗部門取樣試驗。試驗部門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取樣試驗工作,對于無質保單和出廠合格證的產品有權拒絕試驗,并報工程部。3.1、錨具①、每批錨具的數量是指同一廠家、同一類產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種工藝一次投料生產的數量且不得超過1000套。②、錨環逐個磁力探傷;每批抽取5%且不少于5套的數量,進行硬度檢驗;夾片抽查不少于5片,每個試件測三點。③、錨固效率系數、極限總應變對選定供貨廠家至少進行試驗一次。3.2、預應力鋼絞線①、每批鋼絞線應由同一廠家、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和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絞線組成,由物機部負責檢查。②、預應力鋼絞線進場后,由物機部通知試驗部門取樣試驗,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3盤,并從每盤所選的鋼絞線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式樣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和力學性能試驗。如每批少于3盤,則逐盤進行檢驗。③、鋼絞線的外觀由鋼筋班作逐盤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縫、小刺、機械損傷、氧化鐵皮、油跡。④、鋼絞線在運輸、貯存過程中應防止銹蝕、污染、避免壓彎。裝卸鋼絞線時不得從高處拋擲,本項由物機部和鋼筋班共同負責。⑤、鋼絞線應按廠名、規格、級別分批存放于干燥處,工地存放應高于地面20cm,并做好產品標識和檢驗試驗狀態標識。三、工序操作1、制孔縱向采用波紋管成孔,內用硬質膠管或鋼絞線作內襯,由鋼筋班負責實施。1.1、穿綁波紋管前,清除波紋管表面雜物,并剔除其破損割裂的波紋管。1.2、梁體鋼筋骨架與定位網綁扎好后,先立堵頭模,再從兩端向跨中將波紋管穿入定位網的設計坐標中,并用長度30cm以上的大一號波紋管將兩波紋管接頭連結,再用防水膠布密封。1.3、固定波紋管的支托筋間距為50~80cm,鉛絲不能勒入自然狀態的波紋管膠體內。波紋管穿好后,對波紋管必須反復調整檢查,使波紋管圓順無死彎,位置準確。為增強波紋管的剛度,在波紋管內襯穿φ15.2mm的鋼絞線或硬質膠管。1.4、穿波紋管前,在梁端錨墊板后套入彈簧圈,待波紋管固好后,再調至設計位置。1.5、以上工序作業完畢后,須經技術主管、質檢工程師、駐地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預應力筋的下料穿束鋼筋班組負責實施,工程部質檢負責檢查、監督。2.1、每類型號梁的鋼絞線下料長度,詳見施工圖。2.2、鋼絞線下料時,不得施行任何形式的熱加工,切斷時防止燒傷。鋼絞線切斷前,端頭用鐵絲綁扎,防止散頭。2.3、鋼絞線編束,每隔1~1.5m綁扎鐵線,編扎成束、順直。2.4、編束后的鋼絞線按編號分類存放。鋼絞線束搬運時,支點距離不得大于3m,端部懸出長度不得大于1.5m。存放、搬運均須保證鋼絞線不受傷,不污染。2.5、鋼絞線穿束前,清除孔道內的積水和污物。3、張拉3.1、施工準備①、對梁體砼表面存在的較大缺陷,應預先修補并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施加預應力,缺陷嚴重者要特別處理。②、檢查梁體砼實際強度,確保張拉前已達到設計強度和彈模要求。具體工作由試驗工程師負責,并下達張拉通知單給張拉作業班。③、千斤頂和壓力表、油泵均已配套校驗合格,并且在規定使用期限內。壓力表采用0.4級的精密壓力表,表面最大讀數應為張拉力的1.5~2.0倍,校驗有效期為一月。張拉千斤頂的校驗摩擦系數不得大于1.05,張拉噸位為張拉力的1.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2倍;張拉機具使用期間的校驗期限應視機具設備的情況確定,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且不得超過200次張拉作業。經過更換配件的張拉千斤頂、壓力表必須重新校驗。④、清除錨具下支承墊板上灰漿,孔口錨下墊板不垂直度大于1o時,用墊板墊平,防止切斷鋼絞線。⑤、在雨季鋼絲生銹,為避免滑絲,在穿束后,應對未張拉的鋼絞線進行防銹處理。3.2、張拉作業時,技術人員旁站監督。①、張拉采用兩端對稱張拉、張拉應力與伸長量雙控工藝。②、鋼束張拉順序詳見表1,其張拉程序為:0→0.1σk(持荷2min,作伸長值記錄)→σk(持荷2min,作伸長值記錄)錨固(量油缸伸長)(油表讀數卸壓5~10MPa)④、鋼絞線張拉后,應在錨具夾片后鋼絞線上沿鋼絞線周邊用石筆標畫出明顯標記,經24小時后復查,確認無新的滑斷絲并經主管技術員認可,方可切割多余鋼絞線,鋼絞線外露量3—4cm,切割鋼絞線時,應先將鋼絞線根部用浸濕石棉布加以防護,避免錨具內鋼絞線受到損傷。梁體鋼束張拉質量要求?表2序號項目標準備?注1鋼束伸長量兩端之和不得超過計算伸長量±6%2鋼絞線回縮量8mm3錨固后夾片外露量>5mm4每片梁的滑絲和斷絲總數量不允許5同一束鋼絞線重復張拉次數3次6按實填寫張拉記錄四、張拉施工安全措施①、張拉工作必須有專人指揮,工作人員必須集中注意力,在統一指揮下分工協作完成各自的工作。②、千斤頂安全閥門應調設在規定值上(一般大于工作壓力的10%-15%)。張拉時,千斤頂速度應緩慢均勻,切忌突然加壓或卸壓。張拉作業時,不得敲擊及碰撞張拉設備,油壓表要妥善保護,避免受震。高壓油管要防彎折,防踏壓,油管接頭處應加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不得載壓檢查油路。③、預應力筋的錨固應在控制張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進行。④、張拉過程中,千斤頂兩側應設防護網,千斤頂后設置安全防護板,千斤頂后嚴禁站人,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待油泵停機時,站在千斤頂側面工作。⑤、鋼絞線斷滑絲處理時,應兩端都裝上千斤頂。⑥、所有張拉設備、儀表應設專人領取、保管,不準挪作它用。⑦、未經壓漿或壓漿強度未達要求時,嚴禁敲擊或撞踩錨具及外露鋼絞線。五、質量記錄7.1、張拉作業技術交底7.2、張拉質量數據記錄7.3、管道壓漿施工記錄7.4、千斤頂油表匹配校驗結果通知7.5、鋼筋綁扎檢查記錄預應力張拉應急預案一、?目的:做好應急計劃和準備,以使發生緊急情況或突發事件時能及時有效的響應,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及損失。二、應急領導小組名單組?長:唐立峰副組長:朱文湖、羅文斌、劉軍組?員:李珉、張岳兵、陳芳、吳勇可能的事故性質、后果:如在施工時鋼絞線斷開,可能會發生重大的人員傷亡事故。三、?與外部機構的聯系:息縣人民醫院,急救電話:120四、?聯絡步驟1.在事故發生后,首先控制現場,避免事故擴大;2.緊急撥打救急電話120;3.安排車輛送傷員去醫院救治。五、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1.組長:全面指揮2.組員:分頭組織應急力量,全力控制事態發展。六、指揮中心地點、組織機構1.指揮中心設置在項目部綜合辦公室。七、應急措施1.緊急撥打救助電話1202.邊組織醫治,邊組織施工生產3.立即報告給公司辦公室與公司調度4.項目部相關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應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指揮應急工作。所有部門和人員都應密切配合,服從指揮和調動5.迅速將受傷人員送醫院或通知醫院趕赴現場進行緊急救護
篇2:預應力混凝土施工安全細則
一、專業工程特點
1﹒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面積?,長?,寬?,地上?層,柱網尺寸,采用框剪(或框架、框筒)結構。?
2﹒預應力結構特征
(1)?層,標高?,采用先張法(或后張法、無粘結)預應力結構,混凝土標號為C。
(2)預應力梁:截面尺寸,梁長?,采用預用力鋼筋,強度標準值為。
(3)預應力板:平面尺寸?,板厚?,采用預應力鋼筋,鋼筋間距為,強度標準值為?。
(4)預應力預制構件特征
梁構件重量、吊裝高度等,詳見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3施工日期
二、安全監理工作的依據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浙建建(1999)190號;
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2-2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6﹒《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7﹒《無粘接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2-2004?8﹒《無粘接預應力筋專用防腐潤滑脂》JG3007
9﹒《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10﹒《冷拔鋼絲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9-92;?1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12﹒《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92;13﹒《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85)?
14﹒《關于加強工程建設安全質量技術責任制的暫行規定》(浙建建【2003】35號)
15﹒《關于印發〈加強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暫行規定〉的通知》(浙建建【2003】73號)
16﹒經批準的監理規劃;
17﹒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起重吊裝工程施工方案》、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專項施工方案;
18﹒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圖設計文件、圖紙會審紀要、圖紙審查意見;
19﹒其他有關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方面的規定、標準及強制性條文;
20﹒建市[2006]248號《關于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的若干意見》(建設部2006﹒10﹒16);
21﹒《杭州市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杭州市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辦法〉的通知》[杭建工發(2006)439號]。?
三、安全監理工作特點
隨著高強度鋼筋和高標號混凝土的蓬勃發展,預應力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目前國內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新技術發展很快,建造的建筑面積正在迅速增加。但由于預應力結構尤其是后張法預應力結構施工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操作要求嚴、施工工藝復雜、工序繁多、涉及面廣的專業性技術,因而在原材料、制作與安裝、張拉與放張、灌漿及封錨等多道工序上一旦出現差錯,極易造成工程質量缺陷、安全隱患,影響工程安全使用,所以對預應力結構工程的監管應認真控制每一道工序質量,環環相扣,應嚴格審查施工單位資質、施工方案、施工隊伍技術水平、原材料質量及張拉設備、儀表的準確性、可靠性。對工藝操作程序質量應加強巡視、檢測、旁站力度,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使用安全。
四、安全監理工作方法
1﹒預審
審查施工單位安全施工保證體系;專項施工方案以及其他有關的技術文件及材料;
核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有關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等的安全記錄。
2﹒檢查
認真監督承包單位按專項施工方案實施,發現偏差應及時糾正;先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后進行施工;加強巡視,對重要工序,如鋼筋張拉與放張、孔道灌漿等進行旁站監理;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文明檢查與參與有組織的定期與不定期的安全文明檢查,發現問題,督促限期整改;
3﹒下達《監理工程師通知單》:除口頭督促整改外,必要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明令整改,整改后審簽《整改復查報審表》;
4﹒開好工地例會:把安全及文明施工列入例會內容,對存在問題責成解決,并在下次會議上反饋整改結果;
5﹒發布停工指令:在因安全原因出現必須停工處理(某一部位或整個工程)的情況時,與項目法人協調后,發出停工指令,直至停工因素消除后,經核查認可,方可復工;
五、安全監理工作措施
1.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貫徹執行國家現行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建設工程強制性標準;
2.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生產的組織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3.督促施工單位對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及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
4.審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5.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落實各分部、分項工程或各工序的安全防護措施;
6.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衛生防疫等各項工作;
7.進行質量安全綜合檢查。發現違章冒險作業的要責令其停止作業,發現安全隱患的應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責令停工整改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8.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監理人員應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六、安全監理工作控制要點
1﹒施工準備階段安全生產監理控制工作
1﹒1熟悉技術文件
1﹒1﹒1認真閱讀經批準并進行圖紙會審的相關圖紙資料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
1﹒1﹒2認真閱讀相關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操作規程、施工機械使用操作規程及相關的質量安全技術文件;?
1﹒2審查施工單位的技術資質(承包單位應有省建設廳或市建委頒發的相應等級得預應力專項工程施工等級證書)、業績、安全保證體系(組織機構、人員職責的落實、上崗證要求、工作操作程序、質量安全活動內容等規章制度)?
1﹒3組織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專項施工方案;
1﹒4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由現場項目部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編制,現場技術負責人審核后報施工單位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后報項目監理部審批后執行)
1﹒5對錨具、夾具和連接器供應商進行資質審查;?
1﹒6對商品混凝土供應商進行資質審查;1﹒7對施工單位擬委托的檢測機構進行資質審查;
1﹒8委托社會上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監理見證的材料及錨具、夾具、連接器等進行材料、半成品質量及安全性能檢測,并到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質量監督機構和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備案。
2﹒施工階段的安全生產監理控制工作?
2﹒1人員的控制?
2﹒1﹒1施工單位項目管理機構應健全,人員數量、人員資質、專業配套情況應滿足施工承包合同的約定,并符合經批準的施工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正常實施的需要;?
?2﹒1﹒2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專業施工隊的人員數量、人員資質、持證上崗情況應滿足經批準的預應力結構專項施工方案的需要,并配制專項施工安全員、持證上崗;?
2﹒1﹒3鋼筋張拉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張拉設備的后面或建筑物邊緣與張拉設備之間,避免偶然發生的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2﹒2材料的控制?
2﹒2﹒1孔道灌漿用水泥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定;對孔道灌漿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之規定,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2﹒2﹒2對于擬進場的商品混凝土應檢查其出廠配合比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委托已通過資質審核的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質量檢測單位進行商品混凝土質量的檢測;?
2﹒2﹒3對于擬進場的預應力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鉸線》GB/T5224等之規定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測,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之規定;現場監理人員應檢驗其產品質量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2﹒2﹒4對于進場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涂包質量按照無粘結預應力鋼鉸線標準之規定進行檢測,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廠復驗報告、項目監理部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2﹒2﹒5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連接器應按設計要求采用,其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之規定,現場監理人員檢查其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驗報告并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2﹒2﹒6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除應據使用條件進行承載力計算其變形、抗裂、抗裂縫寬度和應力驗算外,尚應按具體情況對制作安裝等施工階段進行驗算,現場監理人員應督促施工單位進行預應力結構構件現場施工階段的制作安裝等過程的變形、抗裂、抗裂縫寬度和應力驗算工作,并對其提交的計算書進行審核后報業主轉交設計單位進行審定;2﹒2﹒7電弧焊所采用的焊條,其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5118之規定,其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若無設計要求,應遵循《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2﹒2﹒8進場的焊劑應進行驗收,有材料證明文件;進場后應存放在干燥的庫房內,如果發生受潮,在使用前應經250℃-300℃溫度烘焙2小時,對于使用中回收的焊劑應清除焙渣和雜物,并應與新焊劑混合使用;?2﹒2﹒9對于施焊用的氧氣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氣態氧》GB3863之規定,純度≥99﹒5℅;C2H2的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溶介C2H2》GB6819之規定,其純度應≥98﹪;?2﹒3機械的控制?2﹒3﹒1由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對專項施工方案確定的各類施工機械的規格、型號、臺數、質量性能指標、安全性能指標以及專職操作人員的資質、上崗證等進行檢查落實,并向項目監理部提交報驗材料,報驗通過后由項目監理部簽署意見后方可使用;2﹒3﹒2各類施工機械的使用安全技術應符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J119-20**)中的相應規定。2﹒4控制方法?
2﹒4﹒1認真學習安全法規,督促施工單位做好內業資料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收集并整理好各類相關的圖紙文件、技術核定單、工程聯系單、通知單等,并作為以此執行的依據。
2﹒4﹒2認真執行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委托監理合同中安全監理合同條款中所規定的授權范圍以內的權限。
2﹒4﹒3不接受、不執行任何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任何設計變更的口頭傳達或承諾。
2﹒4﹒4對安全用品、設備、設施進行抽查,對安全技術進行監控,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機械、安全設施、安全交底及驗收情況填入檢查匯總表內)。
2﹒4﹒5監督施工單位對上、下管線保護、安全通道、作業區內加工場地防墜保護措施進行檢查。2﹒4﹒6監督施工承包單位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制止違規施工作業。
2﹒4﹒7對施工過程中的高危作業等進行巡視檢查,每天不少于一次,
發現嚴重違規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承包單位整改并提交整改結果,簽署復查意見;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向安全監督部門報告。
2﹒4﹒8監督施工承包單位進行安全自查工作;參加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檢查:2﹒4﹒8﹒1施工用電檢查驗收記錄;
2﹒4﹒8﹒2“三寶”、“四口”、“臨邊”防護檢查記錄;
2﹒4﹒8﹒3施工機械檢查記錄;
2﹒4﹒9防火安全檢查記錄和動火作業的審核;
2﹒4﹒10復核施工承包單位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的驗收手續,并簽署意見。未經安全監理人員簽署認可的不得投入使用。
2﹒4﹒11安全監理人員應對高危作業的關鍵工序實施現場跟班監督檢查。
2﹒4﹒12在監理日記中記錄當天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安全監理工作情況,記錄發現和處理的安全施工問題。總監應定期審閱并簽署意見。
2﹒4﹒13每月應編制安全監理工作月報(按表填寫),對當月施工現場的安全施工狀況和安全監理工作做出評述,報建設單位和安全監督部門。
2﹒4.14提倡使用音像資料記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重要情況和施工安全隱患,并摘要載入安全監理月報。真實、完整的記錄、匯總、整理好安全監理資料。
2﹒4﹒15對文明工地評比、安保體系認證等施工安全評優活動中,提出安全監理的意見。
2﹒5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監理控制工作要點(見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七、安全監理工作目標
為了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安全的監督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督促參加工程的各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科學化、標準化安全生產管理,保證工程安全生產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采取措施督促承包單位改善勞動條件,創造適宜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生產活動中的安全衛生、健康,同時督促幫助承包方根據建筑具體工程的特點,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安全保證體系,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控制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八、安全監理工作檢查方案
1﹒審查施工單位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寫、審批:
1﹒1“方案”應由施工單位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編寫;
1﹒2“方案”應由施工單位的技術、質量、安全等有關部門進行聯合會審;
1﹒3“方案”應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
1﹒4“方案”應由施工單位報監理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
1﹒5“方案”變更或修改時,應按原程序由原編制審批人員批準。
2﹒審查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要求。若有不符或相悖,必須立即修正至符合為止。
3﹒監督施工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按“先措施后施工”的原則進行實施。
4﹒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進行跟綜監督,發現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情況嚴重的,應及時下達暫停令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監理應及時向當地質安監督總站報告。
5﹒監督施工單位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的使用,并對落實措施所發生的費用進行簽證,對施工措施費用的使用違規行為進行督促糾正。
6﹒對施工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的檢查情況記錄在監理日志、旁站監理記錄上。每月匯總到監理月報中,必要時出安全技術措施在某些方面的檢查專題報告。
九、工程竣工后,監理人員應及時整理安全監理資料,主要應包括:
1﹒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審查資料;
2﹒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整改驗收單及相關指令;
3﹒施工機械、安全設施審查驗收資料;
4﹒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驗收資料;
5﹒安全監理人員應在監理日記中記錄每天施工現場安全監理工作情況,記錄其發現和處理的安全問題,總監應定期檢查并簽署意見;
6﹒在監理月報表中,應對當月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和安全監理工作做出評述。
篇3:預應力張拉施工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1、預應力張拉機具與錨具應按設計要求配套訂購和使用,千斤頂與壓力表在使用前,應配套進行校驗,并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讀數之間的關系。校驗時的精度應達到規定要求,油泵與千斤頂的連接,應將螺栓擰緊,嚴禁漏油。為確保施工安全,預應力鋼束張拉前,應遵下列規定要求:
(1)張拉作業區,無關人員不得進入。
(2)認真檢查張拉設備,工具,包括千斤頂、油泵、壓力表、油管、頂楔器及液控頂壓閥等是否符合施工安全和施工的要求。壓力表應按規定周期進行檢定。
(3)對施工人同應進行詳細施工及施工安全交底。安全員應盡職盡責展開相關工作。
(4)錨環錨塞在使用前應認真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連接點,各接口必須認真檢查。必須完好無損油泵操作人員要戴好防護眼鏡,確保安全。
(6)油泵開動時,操作人員應認真操作,做到進、回油速度與壓力表指針升降均平穩、均勻一致。經常檢查安全閥,確保其靈敏可靠。如有問題,應停止作業。修復可靠后再行使用。
(7)張拉前,操作人員要確定聯絡信號,協調作業。如果張拉兩端相距較遠,宜配置對講機等通信設備。
(8)鋼絲束、鋼鉸線應按規定進行檢查,符合設計規定方可使用。
2、在已拼裝可懸澆的箱梁上進行張拉作業。其張拉作業平臺,拉伸機支架要搭設牢固,平臺四周應加設護欄,高處作業時,應設上下扶梯及安全網。施工的吊籃應有效可靠,安掛必須牢固。必要時可另設安全保險設施。張拉時,千斤頂前面嚴禁站人,作業人員應站在千斤頂的兩側。
3、張拉操作中,應隨時注意情況變化,若出現油表振動劇烈,發生漏油,電機聲音異常,發生斷絲,滑絲等情況,應立即停機進行認真檢查,處理妥善后,方可繼續作業。
4、張拉鋼束完畢,退銷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人工拆卸銷子時,不得強擊。張拉完畢后,張拉施工錨兩端,應妥善保護,不得壓重物,管道尚未灌漿前,梁端應設圍護或擋扳。嚴禁撞擊錨具、鋼束及鋼筋。
5、先張法張拉施工時,除上述有關要求外,還應做到:
(1)張拉前,對臺座、橫梁等應進行認真檢查。
(2)在先張法張拉中和未澆混凝土之前,周圍不得站人和進行其他作業,澆混凝土時,振搗器不得撞擊鋼束。
6、后張法預應力管道壓漿時,應嚴格按規定壓力進行,施壓前應調整好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