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動力廠節能降耗控制措施
根據公司領導指示精神,動力廠在成本控制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明確的管理措施,以節能降耗為主線,定目標、定計劃,以最終降低噸鋼成本為目標,實現公司整體的效益提高。以下是動力廠在節能降耗方面的控制措施:
一、動力廠部門設置及管轄范圍:
1、制氧車間:3800制氧、15000制氧共兩套機組。
2、發電車間:35MV煤氣發電1套(130T煤氣鍋爐、23t余熱鍋爐、7t余熱鍋爐)
3、給水車間:空壓站、軟水站、提升泵站、鍋爐房
4、儀電車間:11KV變電站、電工段
5、機修車間
二、動力廠成本構成及控制措施:
動力廠主要負責公司的風、水、電、氣的計量和供應,涉及成本指標控制方面主要是制氧車間和發電車間。成本構成:電耗、凈水、工資、折舊費、物耗、分攤輔助生產費用、預提大修費用、水處理和修理費,其中電耗和物耗為動力廠主要控制對象。
1、電耗:提高設備作業率,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制氧車間在滿足公司生產需要的同時加強技術操作,零工況波動為穩定運行的最高目標,挖潛降耗,提高精餾塔精餾潛力多產氧、氮、氬氣及液體產量,經過車間技術骨干的精心操作現在制氧車間產量由設計的15000m?/小時,提高到了15800m?/小時;氧氣平衡方面,及時聯系調度室了解各生產廠用氣情況及時調節氧氮放散量,減少氧氣用電單耗;
發電車間在生產方面需隨時和調度室聯系了解各分廠用煤氣情況,盡最大能力保障機組帶高負荷以降低消耗和成本:鍋爐值班工勤加調整燃燒(風、煤氣)配比,絕對保障所產蒸汽達到額定值和最大量;汽機值班工維持最佳真空,配合鍋爐專業盡可能多帶負荷多發電;電氣值班工勤調整勵磁保障發電機長期穩定運行。對運行值班工嚴格管理力度,加強技術培訓杜絕人為事故發生。
要求儀電車間控制好各部門的用電情況,及時關停不用的設備,杜絕長明燈,規定專人管理開關照明燈施行責任制。(夏季4:30關燈,19:30開燈;冬季6:00關燈,6:00開燈。)
2、物耗:動力廠物耗方面主要是備品備件,要求設備科及時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對備件的上報嚴格把控,分好輕重緩急,對換下的廢件進行修舊利廢活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要求各車間部門加強設備維護做好隱患排查工作,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減少事故停機率。同時開展節能降耗活動,從一點一滴做起,大到一個閥門小到一個螺絲一塊抹布,減少浪費相互監督。
三、在成本控制方面動力廠還需從嚴格的管理入手加強對軟硬件的管理,具體安排和目標如下:
1、以高產量實現生產低成本,執行產量管控各項措施及對各級的考核,并
且重點落實15000制氧主操生產協調職責,做到勤與公司調度室溝通,根據使用情況及時平衡,保證用戶用量的同時減少氧氣放散量。控制電耗在1度/立方米以內,每月落實責任考核。
2、充分發揮35MV煤氣發電設備潛力,爭取發電量控制在日平均72萬度/
天,強化操作,落實責任考核,杜絕非計劃停機及設備事故
3、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減少設備停機事故,針對設備存在的欠修問題,需高度重視,制定措施,導致設備欠修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備件問題,二是無備機需整體停機維修的機組。在備件方面要求各車間嚴格把關確保備件質量,未到備件每天與供應溝通確定到貨時間。無法在線處理的設備隱患做好應急預案,確保設備在可控狀態。
四、合理化建議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要求積極組織員工多提合理化建議,每一條都認真分析了解。
1、發電車間對射水箱溢放水進行技改,原溢放水排入地溝,現將該水回收至水塔,每小時大約5T,全年累計可節省大約4380000T地下水。對除鹽水管道進行技改,原開機補水用軟管輸送,現改為正式管道,避免了軟管的跑、冒、滴、漏,每次開機大約可節省4T-5T除鹽水。
2、經過與周邊企業的學習考察,我廠在能源利用方面還有不足,建議利用煉鐵水渣熱水進行渣水換熱,為冬季采暖提供熱源。
3、回收煉鋼、軋鋼、燒結豎爐蒸汽,建立余熱發電機組。
五、對公司在生產協調方面提如下建議:
1、要求制氧車間所生產的氧氣用戶盡量全部使用,減少放散。
2、要求發電車間2號余熱爐煙溫達到420℃以上,增加蒸汽量提高發電產量,并且減少停機時間。
3、要求高爐、轉爐提高煤氣產品質量,以提高發電量。控制粉塵含量,減少火嘴結焦現象。
動力廠
2014-10-30
篇2:Z動力廠節能降耗控制措施
根據公司領導指示精神,動力廠在成本控制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明確的管理措施,以節能降耗為主線,定目標、定計劃,以最終降低噸鋼成本為目標,實現公司整體的效益提高。以下是動力廠在節能降耗方面的控制措施:
一、動力廠部門設置及管轄范圍:
1、制氧車間:3800制氧、15000制氧共兩套機組。
2、發電車間:35MV煤氣發電1套(130T煤氣鍋爐、23t余熱鍋爐、7t余熱鍋爐)
3、給水車間:空壓站、軟水站、提升泵站、鍋爐房
4、儀電車間:11KV變電站、電工段
5、機修車間
二、動力廠成本構成及控制措施:
動力廠主要負責公司的風、水、電、氣的計量和供應,涉及成本指標控制方面主要是制氧車間和發電車間。成本構成:電耗、凈水、工資、折舊費、物耗、分攤輔助生產費用、預提大修費用、水處理和修理費,其中電耗和物耗為動力廠主要控制對象。
1、電耗:提高設備作業率,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制氧車間在滿足公司生產需要的同時加強技術操作,零工況波動為穩定運行的最高目標,挖潛降耗,提高精餾塔精餾潛力多產氧、氮、氬氣及液體產量,經過車間技術骨干的精心操作現在制氧車間產量由設計的15000m?/小時,提高到了15800m?/小時;氧氣平衡方面,及時聯系調度室了解各生產廠用氣情況及時調節氧氮放散量,減少氧氣用電單耗;
發電車間在生產方面需隨時和調度室聯系了解各分廠用煤氣情況,盡最大能力保障機組帶高負荷以降低消耗和成本:鍋爐值班工勤加調整燃燒(風、煤氣)配比,絕對保障所產蒸汽達到額定值和最大量;汽機值班工維持最佳真空,配合鍋爐專業盡可能多帶負荷多發電;電氣值班工勤調整勵磁保障發電機長期穩定運行。對運行值班工嚴格管理力度,加強技術培訓杜絕人為事故發生。
要求儀電車間控制好各部門的用電情況,及時關停不用的設備,杜絕長明燈,規定專人管理開關照明燈施行責任制。(夏季4:30關燈,19:30開燈;冬季6:00關燈,6:00開燈。)
2、物耗:動力廠物耗方面主要是備品備件,要求設備科及時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對備件的上報嚴格把控,分好輕重緩急,對換下的廢件進行修舊利廢活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要求各車間部門加強設備維護做好隱患排查工作,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減少事故停機率。同時開展節能降耗活動,從一點一滴做起,大到一個閥門小到一個螺絲一塊抹布,減少浪費相互監督。
三、在成本控制方面動力廠還需從嚴格的管理入手加強對軟硬件的管理,具體安排和目標如下:
1、以高產量實現生產低成本,執行產量管控各項措施及對各級的考核,并
且重點落實15000制氧主操生產協調職責,做到勤與公司調度室溝通,根據使用情況及時平衡,保證用戶用量的同時減少氧氣放散量。控制電耗在1度/立方米以內,每月落實責任考核。
2、充分發揮35MV煤氣發電設備潛力,爭取發電量控制在日平均72萬度/
天,強化操作,落實責任考核,杜絕非計劃停機及設備事故
3、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減少設備停機事故,針對設備存在的欠修問題,需高度重視,制定措施,導致設備欠修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備件問題,二是無備機需整體停機維修的機組。在備件方面要求各車間嚴格把關確保備件質量,未到備件每天與供應溝通確定到貨時間。無法在線處理的設備隱患做好應急預案,確保設備在可控狀態。
四、合理化建議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要求積極組織員工多提合理化建議,每一條都認真分析了解。
1、發電車間對射水箱溢放水進行技改,原溢放水排入地溝,現將該水回收至水塔,每小時大約5T,全年累計可節省大約4380000T地下水。對除鹽水管道進行技改,原開機補水用軟管輸送,現改為正式管道,避免了軟管的跑、冒、滴、漏,每次開機大約可節省4T-5T除鹽水。
2、經過與周邊企業的學習考察,我廠在能源利用方面還有不足,建議利用煉鐵水渣熱水進行渣水換熱,為冬季采暖提供熱源。
3、回收煉鋼、軋鋼、燒結豎爐蒸汽,建立余熱發電機組。
五、對公司在生產協調方面提如下建議:
1、要求制氧車間所生產的氧氣用戶盡量全部使用,減少放散。
2、要求發電車間2號余熱爐煙溫達到420℃以上,增加蒸汽量提高發電產量,并且減少停機時間。
3、要求高爐、轉爐提高煤氣產品質量,以提高發電量。控制粉塵含量,減少火嘴結焦現象。
動力廠
2014-10-30
篇3:市節能降耗應急預案
20**年珠海市節能降耗應急預案
“十一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節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打下了基礎。但是,今年上半年以來,高耗能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部分區和企業出現單位能耗反彈,給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帶來巨大壓力,全市節能形勢十分嚴峻。2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3.64%,實現“十一五”全市單位GDP能耗降低15%的目標,這是省委、省政府交給珠海的政治任務,是必須完成的約束性指標。為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國發〔20**〕12號)以及《廣東省節約能源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為指導,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建立節能降耗預警機制,限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落實調控措施,調整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
(二)目標任務
1.全市節能目標:要完成我市“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15%的目標,在前四年已分別完成2.84%、2.62%、3.31%、3.64%的基礎上,20**年單位GDP能耗必須下降3.64%以上。
2.全市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在全市GDP同比增長9%的前提下,將全市終端能源消費量控制在613萬噸以內,終端能源消費總量增速控制在5.03%以內。
3.各區調控目標:根據20**年GDP(工業增加值)增長計劃目標、全市能耗增速及總量控制目標,確定各區(經濟功能區)能耗總量和增速控制目標,作為各區(經濟功能區)預警控制線。
市科工貿信局、市統計局根據季度GDP實際增長幅度和能源消耗實際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全市和各區能耗增量控制目標。
二、應急處置原則
(一)堅持協調穩定原則。堅持經濟發展和節能降耗相協調,在制定節能降耗應急處置措施和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區域、行業、企業實際,分類處置,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努力降低節能降耗應急處置工作所波及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既要實現節能降耗目標,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情況,確保和諧穩定。
(二)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各區(經濟功能區)為主體、有關部門加強配合,堅持節能降耗應急處置工作屬地管理,即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三)堅持依法辦事原則。在制定節能降耗應急處置措施和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規定辦事,同時講究應急處置效率。
三、應急組織管理
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組織和領導,建立健全全市節能工作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重大問題;市科工貿信局統一協調全市節能降耗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節能降耗應急處置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協調全市節能降耗的應急處置工作;各區(經濟功能區)應制定轄區內節能降耗應急預案;各重點耗能企業必須制定應急預案,按照要求啟動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各區(經濟功能區)、各重點耗能企業必須于當年9月15日前將應急預案報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
四、應急預警機制
(一)定期分析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市科工貿信局、市統計局建立能耗指標和能源利用狀況公告制度,定期分析全市及各區(經濟功能區)單位GDP(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情況和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重點耗能企業能耗增長情況。市科工貿信局和統計局要及時分析全市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根據全市能耗水平情況,及時向市政府匯報全市節能降耗考核目標完成情況。
(二)實施節能形勢分析會制度。為確保全年節能降耗任務完成,由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市科工貿信、發改、國資、統計、供電、供水等部門參加,每個月開展一次節能形勢分析,每個季度召開一次節能形勢分析會,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提出應急預案啟動建議。
五、預案實施重點對象和等級
(一)實施對象
1.重點調控區域
(1)完成年度節能目標有困難的區(經濟功能區);
(2)能源消費增長過快以及高耗能行業增長過快的區(經濟功能區);
(3)能源消費總量位居全市前列的區(經濟功能區)。
2.重點調控企業
本預案調控的對象為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的重點耗能企業,既要控制能耗過快增長,又要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發電、供水企業不在調控范圍之內。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為重點調控對象:
(1)六大高耗能行業企業;
(2)未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進度的重點耗能企業;
(3)20**年節能考核為未完成等級的重點耗能企業;
(4)單位產品能耗(電耗)超過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
(5)未經節能評估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或者節能評估審查未經驗收以及驗收不合格的企業;
(6)生產耗能總量大、單位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產品的企業;
(7)能耗總量大、排放量高,對本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影響較大的企業;
(8)其他應納入預警調控的企業。
(二)預案的等級
應急預案分為A級、B級、C級三級。
A級:對被調控企業按照上年度產量限產5%;
B級:對被調控企業按照上年度產量限產10%;
C級:對被調控企業停產三個月。
在具體實施時,三個級別的預案將分別根據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科學測算,確定預案實施的范圍、關停企業的范圍和時間。
六、應急啟動條件
(一)預案啟動。每個季度后第一個月市統計部門要完成全年節能降耗任務的形勢分析工作,如預測全年節能降耗任務難以完成,由市科工貿信局根據統計部門預測結果提出節能降耗應急預案啟動等級意見,經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同意,并報市政府審核后予以實施。
1.A級預案
啟動條件:第三季度統計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3.64%,經統計部門初步核算完成全市節能目標存在一定困難,并報請市政府同意,啟動A級預案。
2.B級預案
啟動條件:第三季度統計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2.5%,經統計部門初步核算完成全市節能目標存在較大困難,并報請市政府同意,啟動B級預案。
3.C級預案
啟動條件:第三季度統計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2%,經統計部門初步核算無法完成全市節能目標,并報請市政府同意,啟動C級預案。
(二)預案實施。召開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討論并研究確定節能降耗應急處置措施;召集各區(經濟功能區)、有關企業開會,統一思想,明確應急處置任務;加強督察,并明確責任追究機制,確保節能降耗應急處置措施落實到位。應急預案啟動后,由各區(經濟功能區)按照各自應急預案提出被調控名單及限產停產時間范圍。
(三)應急終止。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視預案應急處置實施情況和節能降耗完成情況確認終止應急時機,提出終止建議,報市政府批準后,下達應急終止命令;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應繼續嚴密監控節能降耗情況,直至全年節能降耗任務完成。
七、保障措施
(一)各區(經濟功能區)要制定實施方案。各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區(經濟功能區)實際,細化措施,明確責任,制定實施方案,并報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各區(經濟功能區)實施方案要包括能耗增量和總量控制目標、限產企業名單、關停企業名單和保障措施等內容。
(二)進一步健全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各級統計部門要加強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建設,做好能源生產、流通、消費統計工作,全面提高能耗指標數據質量,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能源消耗狀況,加強對數據質量的科學評估,確保主要能源數據與相關經濟數據的匹配、銜接、平衡。各用能單位要從儀器儀表配置、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建設等基礎工作入手,全面加強能源利用的計量、記錄和統計工作,依法履行統計義務,如實提供統計資料。對不能客觀、真實、及時、準確、全面填報統計資料,甚至肆意篡改統計數據的單位和個人,依據《統計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法律法規從嚴查處。
(三)加強預測預警工作。各區(經濟功能區)要重點加強對能耗總量大、單位產值能耗高以及高耗能行業、企業的監控,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每月向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報送新投產高耗能項目產量和能耗情況。重點耗能企業要及時報送下半年生產計劃和能耗計劃,核定能耗總量。
(四)落實部門責任。各級節能主管部門和統計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預警調控工作。對實施預警調控的企業,要及時通報發改、環保等部門和電力、金融、供水單位,在項目審批、信貸投放、供電和供水等方面進行控制。
(五)強化監督檢查。各區(經濟功能區)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調控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調度分析,及時了解實施預警調控地區和企業的電力負荷、能耗變化情況,評估預警調控效果。
(六)加強組織領導。市節能考核聯席會議辦公室定期向市政府匯報全市預警調控情況,并向有關部門進行通報。各區(經濟功能區)和企業要進一步落實節能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對節能預警調控工作的組織領導,保證調控方案順利實施和調控指令落實到位,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