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2024-07-14 閱讀 2049

1.目的

為對實際存在的或潛在的不符合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并使之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隨的危險相適應,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復發生和產生新的不符合,特制本程序。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對公司范圍內所有的OHS不符合所采取的糾正與預防措施。

3.職責

3.1安全處負責對各單位OHS的不符合發出通知,通知中注明對不符合的糾正與預防措施建議。同時要求責任單位采取積極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安全處應對糾正與預

防效果進行驗證。

3.2責任單位負責不符合原因調查與處理,制訂糾正與預防措施并有效實施。

3.3OHS管理者代表負責糾正與預防措施實施中的組織、協調、監督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符合信息來源

4.1.1安全處管理人員巡檢中發現的不符合。

4.1.2各單位專、兼職安全員日常巡檢或有關領導巡檢時發現的不符合。

4.1.3公司每月安全大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

4.1.4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的變更引起的不符合。

4.1.5相關方的合理抱怨及職工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的不符合。

4.1.6OHSMS內審及外部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

4.1.7事故調查時發現的不符合。

4.2現存問題的處理由不符合責任單位負責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減少由此產生的影響。如所發生問題較簡單,責任單位的整改及時并被證實有效,可以不對所發現問題發放“OHS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

4.3不符合原因調查

4.3.1安全處對OHSMS中的不符合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出帶有規律性的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不符合內容以“OHS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的形式通知責任單位。

4.3.2安全處根據問題類別的不同,在通知單上做出明顯標識,盡可能體現問題的嚴重程度,以便責任單位采取適宜的活動。

4.3.3較復雜問題由安全處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進行原因調查;一般問題由責任單位負責原因調查。

4.3.4OHS管理者代表,要對OHS管理中的重大不符合進行審核和批準糾正與預防措施,并對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進行監督。

4.4不符合項的糾正與預防措施

4.4.1糾正與預防措施的內容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隨的危險相適應。

4.4.2糾正與預防措施由不符合單位負責制訂,并填入“OHS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責任單位認真落實措施并保證效果,問題得到糾正后,由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將報告單交回安全處。

4.4.3安全處要對“OHS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中內容的落實情況與實際效果進行跟蹤和監督,直至不符合項的消失。

4.4.4當安全處與責任單位在措施內容上看法不統一時,雙方應進行充分協商,如經協商仍達不成一致意見,由管理者代表協調,并制定出措施。

4.5驗證

4.5.1安全處負責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效果的驗證。驗證工作可采用現場檢查或通過OHS記錄、資料對比的方式,驗證紀錄要有充分的實事和依據。

4.5.2責任單位未能完成糾正預防措施或措施的實施未達到預期效果,如無正當理由或未能提出可接受的修正期限,由安全處重新發出一張“不符合祥通知單”。并向管理者代表報告,由管理者代表協調整改工作,直至問題的解決。

4.6紀錄保存

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的相關紀錄由安技處負責保存。

5.相關文件

…/…/…——1999監測預測量控制程序

…/…/…——1999事故報告、調查預處理程序

安全檢查制度

6.相關紀錄

OHS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單

篇2:糾正預防措施管理制度

1、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是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最高管理機構;公司安全環保部為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的主要執行部室;公司各部室及基層單位為糾正與預防措施實施的對象;

2、糾正與預防措施應涵蓋各級安全委員會的活動,培訓程序及培訓質量的評估、變化管理流程要求、職業衛生檢測、事故調查、事故分析、事故報告、公司標準化系統評價、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法律法規的獲取與識別、應急管理等內容;

3、確保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溝通的有效性及實效性;

4、公司安全委員會全體成員系為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溝通人員,建立相關的制度及職責;

5、溝通對象為公司所屬范圍內與安全工作有關或相關的事宜;

6、溝通方式或頻率為公司每月經濟運行會和公司調度

7、糾正與預防措施須設立計劃或方案,計劃或方案中須載明責任人員、行動步驟、時間要求、地點及行動的跟蹤要求等;

8、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文件、記錄應以檔案形式保管。

篇3:糾正預防措施實施保障制度

1、目的

針對不合格項采取糾正措施,針對可導致不合格的隱患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標準化體系的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安全標準化實施中糾正、預防與改進措施的制定、實施和驗證。

3職責

3.1安全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對不合格項的識別,并確定相應的糾正與預防措施。

3.2安全科根據管理體系的要求,督促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并對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

3.3各采區、班組和部門負責在所轄區域實施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糾正措施

4.1.1安全管理者代表組織相關人員對安全標準化體系所涉及的個過程和環節可能出現的不合格項進行識別,并確定相應的糾正措施。

4.1.2各采區、班組和部門將安全標準化體系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不符合項及其他信息以書面形式向安全管理者代表報告。

4.1.3管理者代表組織人員對不符合項進行確認和原因分析。在全面衡量風險、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等基礎上確定所要采取的糾正措施及責任部門,包括預期要達到的目標和完成期限。

4.1.4各班組或相關崗位部門實施相應的糾正措施,安全科負責對措施實施情況進行監控和驗證,實施和驗證的過程應形成相應的記錄,驗證結果應書面報安全管理者代表。

4.1.5糾正措施的實施應保持各過程及環節的正常受控,并消除可導致不符合及偏差發生的原因。

4.1.6糾正與預防措施的實施應滿足對以下過程和活動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培訓、檢查系統、隱患整改、事故事件調查、風險評價。

4.2預防措施

4.2.1預防控制是安全標準化體系建立和運行的一項重要原則,廠長和安全科應遵循PDCA的原理,采用過程方法,收集影響安全標準化體系運行的有關信息,對每個過程進行分析,識別所有潛在的不符合項,并找出原因,確定和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必要時要為預防措施的執行制定專門的實施計劃。

4.2.2安全科要通過對管理數據和信息的分析,對作業過程及現場的觀察,經常性的對各個過程和環節的潛在不符合因素進行識別哦,以便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4.2.3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應形成記錄,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應予以驗證。

4.2.4安全科負責將所采取措施的有關信息和記錄提交給管理評審,包括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結果和驗證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