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機電運輸檢查內容規范

煤礦機電運輸檢查內容規范

2024-07-14 閱讀 6760

各礦井必須建立健全各項機電運輸管理制度,并嚴格按制度執行和落實。機電動力科應制定的制度和存放的技術資料包括:

1、上級下發的有關機電管理的各種文件、命令、指示和規定。

2、本礦為貫徹上級精神和做好本礦機電管理所制定的各種文件、措施、執行細則和規定。

3、各項管理制度

1)機電動力科管理制度:

⑴各級領導的崗位責任制;

⑵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及操作規程;

⑶各要害地點、崗位的現場交接班制;

⑷安全技術措施制定、審批、貫徹簽字制度;

⑸設備管理制度;

⑹安全管理制度;

⑻各種會議制度;

⑼生產礦井運輸管理標準(試行)實施細則。

2)車間、機房和硐室懸掛的各項管理制度

⑴各要害場所管理制度;

⑵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和包機制度;

⑶各崗位交接班制度;

⑷領導干部上崗制度;

⑸各工種操作規程;

⑹設備定期巡回檢查制度;

⑺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⑻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⑼鋼絲繩檢查驗繩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⑽提升吊掛裝置檢查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⑾井筒裝備檢查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⑿防墜器檢查試驗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⒀制動系統檢查維護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⒁保護裝置檢查試驗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⒂倒閘操作制度和停送電制度(包括操作票、工作票)(變電所)

⒃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變電所)

⒄運行分析制度(變電所)

⒅事故處理規定(包括事故預防及反事故措施)(變電所)

⒆值班制度(變電所)

⒇礦燈領用發放、考勤制度(礦燈房)

(21)鋼絲繩膠帶檢查驗帶制度(提升運輸系統)

3)裝訂成冊的規章制度:

⑴電氣試驗制度;

⑵各工種操作規程;

⑶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度;

⑷設備運行維修保養制度;

⑸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⑹機電干部上崗查崗制度;

⑺設備管理制度;

⑻安全活動制度;

⑼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⑽設備包機制度;

⑾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

⑿電纜管理制度;

⒀小型電氣管理制度;

⒁油脂管理制度;

⒂配件管理制度;

⒃阻燃膠帶管理制度;

⒄雜散電流管理制度;

⒅井下電氣安全和三大保護管理制度。

4)各種機電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及安全措施。

4、有關圖紙

1)機電動力科必須定期修改并上報的

⑴井下運輸系統圖;

⑵排水管路系統圖;

⑶壓風管路系統圖;

⑷井上、下配電系統圖;

⑸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

2)主要提升機房張掛的

⑴電控電氣原理圖;

⑵絞車制動系統圖;

⑶提升系統圖;

⑷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⑸設備技術特征。

3)主要膠帶機房張掛的

⑴制動系統圖;

⑵總裝圖;

⑶供電系統圖;

⑷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⑸設備技術特征。

4)主要排水泵房張掛的

⑴供電系統圖;

⑵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⑶排水管路系統圖;

⑷主水泵檢修、更換圖表;

⑸設備技術特征。

5)主通風機房張掛的

⑴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⑵反風操作系統圖;

⑶通風系統圖和反風系統圖;

⑷供電系統圖;

⑸設備技術特征。

6)壓風(制氮)機房張掛的

⑴巡回檢查圖表及要求;

⑵供風網絡圖;

⑶斷水、斷油、超溫保護系統圖;

⑷供電系統圖;

⑸設備技術特征。

7)地面變電所張掛的

⑴供電系統圖和模擬圖板;

⑵變電所平面圖;

⑶繼電保護方式及定值圖;

⑷緊急分、合閘順序表及說明;

8)井下變電硐室張掛的

⑴供配電系統圖;

⑵接地系統圖。

9)鍋爐房

⑴供電系統圖;

⑵鍋爐安裝總圖;

⑶室內熱力給水管路圖;

⑷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⑸設備技術特征。

10)其它機房硐室

⑴供電系統圖;

⑵巡回檢查圖及要求;

⑶設備技術特征。

5、有關記錄

1)主要提升機房

⑴要害場所登記簿;

⑵設備運行日志;

⑶巡回檢查記錄;

⑷事故登記簿;

⑸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⑹鋼絲繩檢查記錄;

⑺干部上崗記錄;

⑻保護裝置檢查和試驗記錄;

⑼制動系統檢查記錄;

⑽鋼絲繩檢驗和更換記錄薄;

⑾交接班記錄;

⑿井筒裝備檢查記錄;

⒀設備點檢記錄。

2)主要膠帶機房

⑴要害場所登記簿;

⑵設備運行日志;

⑶巡回檢查記錄;

⑷事故登記簿;

⑸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⑹干部上崗記錄;

⑺交接班記錄;

⑻保護裝置檢查和試驗記錄;

⑼膠帶在線檢測記錄;

⑽膠帶檢查和更換記錄薄;

⑾設備點檢記錄。

3)主要排水泵房、通風機房、壓風(制氮)機房

⑴要害場所登記簿;

⑵設備運行日志;

⑶巡回檢查記錄;

⑷事故登記簿;

⑸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⑹干部上崗記錄;

⑺交接班記錄。

4)地面變電所

⑴變電所運行日志;

⑵交接班記錄薄;

⑶設備缺陷記錄薄;

⑷設備檢修記錄薄;

⑸繼電保護整定記錄薄;

⑹事故記錄薄;

⑺要害場所記錄薄;

⑻干部上崗登記薄。

5)井下變電硐室

⑴檢漏運行試驗記錄;

⑵巡回檢查記錄;

⑶事故記錄;

⑷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⑸干部上崗記錄;

⑹交接班記錄(有人值班);

⑺要害場所記錄薄;

⑻變電所運行日志。

6)礦燈房

⑴礦燈考勤記錄;

⑵巡回檢查記錄;

⑶事故記錄;

⑷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⑸干部上崗記錄;

⑹交接班記錄;

⑺要害場所記錄薄;

⑻紅燈記錄薄。

9)鍋爐房

⑴耗煤記錄;

⑵水質化驗記錄;

⑶事故記錄;

⑷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⑸干部上崗記錄;

⑹交接班記錄;

⑺要害場所記錄薄;

⑻巡回檢查記錄;

⑼鍋爐運行日志。

10)其它機房硐室

⑴交接班記錄;

⑵巡回檢查記錄;

⑶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⑷設備運行日志。

6、試驗報告

1)通風機檢測檢驗報告

2)提升機檢測檢驗報告

3)壓風機檢測檢驗報告

4)主排水泵檢測檢驗報告

5)主排水系統群泵試驗報告

6)斜井人車檢測檢驗報告

7)架空乘人裝置檢測檢驗報告

8)固定設備主要受力件探傷報告

9)鍋爐檢驗報告;

10)壓力容器檢驗報告

11)安全閥試驗報告

12)各種電氣試驗報告

7、其它資料:技術檔案:

1)機電運輸設備、設施改造技術資料:

2)進入維簡、安全等計劃的各項機電工程設計、施工資料。

3)各種機電設備臺帳、裝備明細、報表;

4)檢修項目與計劃、檢修任務書、各種記錄、資料、圖紙以及檢修總結。

5)上級文件貫徹執行情況備忘錄。

篇2:汽車運輸安全檢查管理規定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上級一系列安全生產指示精神,根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三個結合”、“三項治理”和“四個雷打不動”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導方針,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實現長治久安,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安全生產檢查做如下規定:

一、安全檢查的目的:

通過安全檢查徹底清除場地搬倒、發港外運車輛有法不依、守法不嚴、我行我素的現象;作業現場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的行為;消防及用電等事故隱患,確保消滅各類事故的發生,構筑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

二、安全檢查的內容:

1、各單位貫徹落實公司月度安全辦公會議精神、日常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檢查落實情況;各級各類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完善情況;“雙基”建設及“雨季”三防等落實情況。

2、現場操作規程,各種消防器材完備有效,電、氣焊規范操作管理,各種用電線路、開關及插頭、插座齊全完好。

3、場地搬到、發港外運車輛超速行駛、酒后駕車、違規停車、嚴重超載、蓬布破損封蓋不嚴、燈光不全失效,舉升報警器失靈,防護設施不全及車輛帶“病”上路行駛等安全隱患。

三、安全檢查人員組成:

1、月度安全大檢查:公司領導、部門有關人員及單位有關人員參加。

2、日常安全檢查:公司分管安全領導、安監科全體人員、調運科、綜合辦公室、各單位分管安全領導及安監員參加。

四、安全檢查的時間:

1、月度安全大檢查每月進行一次。

2、日常安全檢查每周一次,采取不定時間、不定人員、不定地點檢查。其他專項檢查隨時進行。

3、各單位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堅持每日安全檢查,并將查出的問題整改情況記錄建檔。

五、參檢人員要以對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檢查職責,檢查要高標準、嚴要求,完全徹底、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逐項逐條對照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存在安全問題要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及時通報處理。

篇3:道路旅客運輸車輛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確保車輛應急設施、器材齊全有效,保障生產安全有序,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要求,結合公司車輛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一、滅火器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最少配置2個2公斤(含2公斤)以上的滅火器。

2、滅火器應放置在干燥、遠離油污、方便取用的部位,并應固定放置,其中至少有一個滅火器放置在靠近駕駛員座位的部位。滅火器不可被遮擋、拴系或上鎖。

(二)檢查維護

1、確保車載滅火器在有效期和有效壓力內。

2、滅火器丟失、損壞、失效的及時予以更換,更換合格后方可恢復運營。

3、公司檢車組負責滅火器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4、檢車組必須做好車輛滅火器登記工作,建立車輛滅火器管理檔案,注明配置、更換日期和有效期。

二、安全錘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安全錘按照前后車廂左右各1把,每輛車共計4把的標準配置。

2、安全錘安裝位置為車廂內前后輪過橋相對應的窗框直柱上端,安裝高度在180-200mm范圍內。

3、補配的安全錘必須確保底座固定螺釘在兩只及以上,保證牢固不松動,防盜鋼絲繩纏繞整齊、無拖掛。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安全錘的日常檢查,發現丟失及時補齊。并登記備案。

三、緊急開門閥

(一)配置

1、凡采用“氣-電”形式控制上下客門啟閉的車輛,必須配置有上客門緊急開門閥、下客門緊急開門閥和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對新購車輛,應要求配置上客門外控上客門自動啟閉的緊急開門閥。

2、上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上客門門泵或車內上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下客門門泵或車內下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緊急開門閥的安裝位置要便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使用。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應在司機正常工作狀態下能安全使用的左側位置。

3、安裝要求:對于駕駛室未配置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采用抽拉式開關進行補配,且安裝于駕駛室左側便于司機取用的儀表臺附近。對于原安裝有駕駛室單控上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在車輛整修、罩漆、二級維護作業中進行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改裝。

(二)檢查維護

公司檢車組負責對車輛的緊急開門閥進行檢查、修理和日常維護管理

四、安全頂窗(應急逃生通道)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在車廂棚頂處設有推翻式安全頂窗(應急逃生窗)。

2、安全頂窗的尺寸面積不應小于40*60cm,且安全頂窗應易于從車內向車外開啟或移開順暢,開啟后還應保證從車內外進出的暢通,其中空調車的頂窗還應帶有換氣扇,并有顯著的逃生窗提醒標識。

3、安全頂窗在安裝時應鎖止牢靠、開啟輕便,且密封性能良好,不發生雨水滲漏現象。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對運營車輛的安全頂窗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管理;負責對運營車輛安全頂窗齊全完好情況的檢查,并對損壞的安全頂窗及時進行報修。

五、安全設施、器材安全告知規定

發車前乘務員必須播放安全告知,讓旅客詳細了解安全設施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車廂內應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上、下客門及駕駛室安裝有緊急開門閥的位置必須粘貼有顯著的緊急開門閥標志,且標志的粘貼應不妨礙或覆蓋原有車輛的服務標志。

六、安全警示牌

(一)、配置規定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按要求每車配置一塊安全警示牌。

(二)檢查維護

安全警示牌的齊全有效列入車輛必檢作業項目,在檢查中發現安全警示牌損壞的,駕駛員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七、冬季五帶(鍬、鎬、三角木、防滑鏈條、防滑料)

(一)配置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至少配備一把鐵鍬和一把鎬頭,兩個三角木(長500mm,變長200mm,開角45°),防滑鏈條符合輪胎尺寸,50公斤防滑料。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冬季五帶”的檢查,駕駛員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

八、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