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運輸安全檢查規范
說明
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的剎車、方向機、喇叭及信號燈、壓力表、溫度計、滿載報警系統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好,靈敏可靠。
經常檢查罐體有否缺陷和槽車接地鏈導電的連續性是至關重要的,嚴格掌握充裝量,定期檢驗充裝秤,杜絕充裝過量現象。槽車嚴禁遇明火或受熱源烘烤、陽光曝曬,以免超溫超壓而發生事故。不合格的槽車不得充裝使用。
1設備檢查
1.1槽車必須有總圖和主要部件圖、產品說明書、受壓元件強度計算書、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
1.2罐體焊縫不得有裂紋、氣孔、弧坑和可見的夾渣。
1.3罐體上設入孔,其直徑不小于400mm。
1.4罐體上有液相管床和氣相管床,焊接牢固,使之在運輸中不因運輸介質的沖擊而變形失效。
1.5防沖板與罐體連接牢固。
1.6罐體固定在汽車底座上的半拖式槽車,其罐體上V形支座應用螺栓、螺母與汽車底盤大梁連接牢固可靠,并有防松動、防震措施。
1.7駕駛室后窗封閉,室內應裝設液化石油氣壓力表,溫度計和滿載警報系統。頂外有紅燈信號。
1.8槽車必須至少裝設一套液面測量裝置,一般裝設磁浮筒式和固定管式液面計各一套。當兩套液面計同時使用時,若其中一套損壞或失靈,應立即修復;若兩套同時失靈,應立即停止使用槽車。
1.9磁浮筒式液面計必須動作靈敏、可靠,所指示液面的高度與罐體內液面高度一致。
1.10表盤刻度應涂色帶:黑色帶區為零位區,綠色帶區為正常充裝區,黃色帶區為充裝注意區。
1.11儀表表面清晰,表面外應有表蓋,開啟靈活,關閉可靠。
1.12固定式液面計應齊全、完好、安裝正確,固定牢靠。角閥與閥座、液面計與接管法蘭連接應可靠,密封良好,無泄漏,計量正確。
1.13角閥動作靈敏可靠。閥瓣與閥座及閥桿、閥體與填料接觸處應保持氣密,無泄漏。
1.14槽車罐體頂部氣相室間必須裝設一個以上內置式彈簧安全閥,氣體排口應在罐體上方,并檢驗鉛封,動作靈敏可靠。
1.15溫度計測量范圍為-40°~+60℃。精確度不低于1.5級。
1.16壓力表精度不低于1.5級,最高工作壓力處有紅色標跡線。
1.17溫度計、壓力表應靈敏、準確、可靠。
1.18緊急切斷閥完好,動作靈敏可靠,能在發生大量泄漏或火災的10s內確實關閉。易熔塞禁止用非標準合金制造的易熔塞代替,并保證在70±5℃的溫度下熔化而關閉緊急切斷閥。
1.19手搖泵、液壓管路、遠控截止閥等液壓控制系統應完好,靈敏可靠,液壓管路暢通密封良好,內、外無泄漏。
1.20球閥和快速接頭應完好,靈敏可靠,無泄漏。
1.21閥門箱與汽車底盤連接牢固,可靠,箱門開門靈活,無卡阻現象,并有閉鎖裝置,關閉嚴密,箱內清潔無雜物。
1.22接地鏈應裝在汽車底盤尾部,且與車梁固定牢靠,并保持導電連續性。
1.23槽車應備有靜電導線,且兩端裝有線夾。裝卸作業時,必須用靜電導線將槽車與接地極相連接。
1.24裝卸軟管完好、耐油、無裂紋,破損和老化現象。
1.25有防止產生火花的銅合金工具、止漏夾、備有不超過12V的低壓防爆燈或防爆電筒。
2行為檢查
2.1駕駛室和押運員應憑證操作。
2.2槽車應按指定位置停車,用手制動器制動,熄滅發動機。停車有滑動可能時,車輪下應加固定塊。
2.3槽車進入液化石油氣站時,必須提起拖地的接地鏈。
2.4液化站嚴禁煙火,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裝卸作業前應用靜電導線將槽車與地面站接地板相連。
2.5槽車充裝不得超量。
2.6槽車罐內液體不得卸盡,至少應當有5N/cm2以上剩余壓力。
2.7駕駛員和押運員不得同時遠離槽車。
2.8不得停靠在機關、學校、廠礦、醫院、橋梁、倉庫和人口密集處。
2.9途中停車超過6h,應與當地公安部門聯系,按指定點停放。
2.10槽車行駛按公安、交通部門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車速行駛。
2.11槽車不準拖帶掛車,或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
2.12槽車不得超高。過遂道、涵洞、立交橋時,應限速行駛。
2.13200km以上長途運輸的槽車應有兩名駕駛員。禁止他人搭乘,車上嚴禁煙火。
2.14槽車因液化氣大量泄漏而起火,應采取緊急止漏和滅火措施,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車輛移到不危險周圍處,盡力使罐體冷卻降溫,迅速撲滅。
3作業環境
3.1槽車上配備滅火器材應齊全,5kg以上的干粉滅火器或4kg以內的“1211”滅火器不得少于兩只。
3.2罐體的梯子,平臺座前后圍欄齊全完好牢靠,平臺應有防滑措施。
3.3槽車罐體外表應涂銀灰色,罐體四周的水平中心線處涂寬不小于150mm的紅色帶,罐體兩側中央部位,應有“嚴禁煙火”紅字。其余部分涂色:安全閥——紅色;液相管閥門——銀灰色;其它不限。
3.4停車位置通風良好,10m內無明火建筑物,夏季有遮太陽光措施,防止爆曬。(
篇2:汽車運輸安全檢查管理規定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上級一系列安全生產指示精神,根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三個結合”、“三項治理”和“四個雷打不動”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導方針,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實現長治久安,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安全生產檢查做如下規定:
一、安全檢查的目的:
通過安全檢查徹底清除場地搬倒、發港外運車輛有法不依、守法不嚴、我行我素的現象;作業現場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的行為;消防及用電等事故隱患,確保消滅各類事故的發生,構筑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
二、安全檢查的內容:
1、各單位貫徹落實公司月度安全辦公會議精神、日常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檢查落實情況;各級各類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完善情況;“雙基”建設及“雨季”三防等落實情況。
2、現場操作規程,各種消防器材完備有效,電、氣焊規范操作管理,各種用電線路、開關及插頭、插座齊全完好。
3、場地搬到、發港外運車輛超速行駛、酒后駕車、違規停車、嚴重超載、蓬布破損封蓋不嚴、燈光不全失效,舉升報警器失靈,防護設施不全及車輛帶“病”上路行駛等安全隱患。
三、安全檢查人員組成:
1、月度安全大檢查:公司領導、部門有關人員及單位有關人員參加。
2、日常安全檢查:公司分管安全領導、安監科全體人員、調運科、綜合辦公室、各單位分管安全領導及安監員參加。
四、安全檢查的時間:
1、月度安全大檢查每月進行一次。
2、日常安全檢查每周一次,采取不定時間、不定人員、不定地點檢查。其他專項檢查隨時進行。
3、各單位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堅持每日安全檢查,并將查出的問題整改情況記錄建檔。
五、參檢人員要以對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檢查職責,檢查要高標準、嚴要求,完全徹底、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逐項逐條對照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存在安全問題要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及時通報處理。
篇3: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制度
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是我公司安全工作事先防范的重要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的執行對于發現和堵塞安全漏洞,消除不安全隱患,加強預防措施,落實單位的安全制度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發生率。結合本企業實際,制訂安全檢查制度如下。
1、安全檢查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明確檢查內容和方法,促進各項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實。對安全生產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檢查。
2、定期與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做好記錄和存檔,對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時整改;對查出的各類隱患,要詳細記錄,要有檢查人員和存在安全隱患的部門負責人簽字,要提出整改意見,能現場整改的現場整改,現場不能整改的,指定專人負責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對重大隱患要下發《隱患通知書》限期停業整改,消除事故隱患,對檢查情況要認真進行分析總結,及時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3、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隱患整改、應急預案、有關法律法規及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情況,并做好記錄。
4、做好出車前、停車后的準備、檢查工作,確保行車安全,發現隱患要及時修復后方可出車。
5、裝貨時嚴查超載和擅自裝載危險品。
6、不定期檢查車輛的安全裝置、燈光信號、證件。
7、檢查駕駛員是否帶病或疲勞開車,是否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8、檢查消防設施是否安全有效。
9、建立安全生產獎懲制度,依制度進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