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質量管理制度
第一節原料管理制度
一、原料工作必須嚴格執行生產作業計劃,按《工藝技術操作規程》中鋼坯技術條件或公司下達的鋼坯標準對鋼坯進行檢查、驗收。
二、原料員在接收鋼坯時,持煉鋼傳遞小票核對每車鋼坯(包括牌號、爐號、數量)是否準確,并對鋼坯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不符合標準的鋼坯及時挑出或返車。
三、煉鋼傳遞的鋼坯小票不準丟失,每月匯總裝訂,妥善保管,作為鋼坯結算的憑證。
四、上料前,原料員必須先通過北營網輸入鋼坯的熔煉號,核對所要入爐鋼坯的相關信息(包括牌號、成分等)是否符合相應計劃,確認無誤后方可入爐,否則不準入爐。
五、原料員每班對冷坯長度、斷面尺寸等進行抽查一次,如發現鋼坯外觀形狀及尺寸存在偏差及時反饋到生產區和調度室。
六、原料垛位要求擺放整齊、規范;不同鋼種鋼坯必須單獨擺垛,不準混放,并設置標識;不合格鋼坯必須嚴格區分,同時設置標識。
七、原料工必須執行《按爐送鋼制度》,正確進行熔煉號和軋制號的對映轉換,并填寫《上料記錄》。
八、原料員在鋼坯入爐后1小時內,及時、準確地進行網上信息錄入,確保后續信息的傳遞。
九、原料員必須隨時了解原料庫內鋼坯質量情況及庫存信息。
十、其它未盡事宜按《工藝技術操作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以上各項如有違反,考核100元
第二節新產品及廢品報表上報制度
一、廢品報表及新產品報表每日上午10:00之前必須通過辦公自動化網傳到技術質量科(節假日順延),遲報考核該部門100元/次。
二、各生產區負責上報人員要履行職責,不得出現瞞報、漏報、盲報、錯報等失職現象。否則考核100元/次。
三、上報人員不得擅自更改報表格式,如未按規定要求上報,考核100元/次。
四、各生產區建立新產品及廢品統計,以便自行進行追溯。
五、如有工作調動,必須安排好交接工作,避免影響上報工作。否則按上述規定考核。
第三節按爐送鋼制度
一、軋制號編制原則:軋制號是按年、月及生產線號和入爐鋼坯軋制的順序號編制。例如:
一高線:0701-a0001表示**年1月份一高線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一棒材:0701-b0001表示**年1月份一棒材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二棒材:0701-c0001表示**年1月份二棒材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中寬帶:0701-d0001表示**年1月份中寬帶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二高線:0701-e0001表示**年1月份二高線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三高線:0701-f0001表示**年1月份三高線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四高線:0701-g0001表示**年1月份四高線第1個軋制順序號,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1780線:軋制號按年、月及入爐板坯軋制順序號、卷號按該軋制順序號對應的板號編制,且每月從第一個軋制順序號(-0001)編起。
××××h×××××
年月生產線代號軋制順序號卷號
其中:
年――標明生產年份,2位數,如**年即標明“07”;
篇2:某工廠產品工藝質量計劃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工藝質量計劃控制程序
1.目的
為滿足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規定要求而采取專門措施和資源。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新產品工藝開發或老產品工藝改進時的質量策劃活動。
3.定義
質量計劃:是針對特定的產品、服務、合同或項目,規定專門的質量措施、資源和活動順序的文件。
4.職責
4.1跨部門項目小組組長組織質量策劃。
4.2技術開發部負責質量計劃的制定。
4.3質量保證部負責質量計劃實施的監督。
5.工作程序
5.1總則
5.1.1質量計劃是針對特定的產品、服務、合同或項目,規定專門的質量措施、資源和活動順序的文件。
5.1.2質量計劃應符合質量方針和政策,成為質量手冊支持性文件的一部分,作為現有體系文件的補充。
5.1.3制定質量計劃前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統籌安排,確保所制定的質量計劃具有可操作性。
5.2質量計劃的編制
5.2.1編制依據用戶的質量要求,產品圖樣及有關技術規范和文件,產品協議書等。
5.2.2質量計劃的內容
質量計劃的內容隨著產品的結構技術復雜程度及生產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內容一般包括:
a.開發工作流程;
b.質量措施及組織分工;
c.工藝路線安排及工時定額;
d.設備、工裝的配置;
e.工序控制計劃;
f.檢驗規程;
g.必要時可包括生產基礎設施配置及上崗培訓計劃。
5.2.3質量計劃的編制要求
a.明確質量目標和必須達到的質量水平,滿足用戶的期望,符合適用的標準和規范,以有競爭力的價格實現產品的可用性并實現以最低的成本生產。
b.開發工作程序應針對不同產品的技術難度,規定其特定的程序,并以書面文件加以明確,確定質量保證措施及組織分工,視實際需要,針對單項質量措施編制更為具體的實施計劃。
c.制定經濟合理的工藝路線,綜合考慮工藝特點,工裝、設備條件,生產部的分工和物流,搬運條件,生產場地等因素。
d.確定合理的工時定額及材料定額。
e.考慮產品實際是否需要專用工裝及增加新的專用設備。
f.對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分析研究、制定工序控制點文件、研究控制手段和方法、提出對資源的具體專門要求、并形成文件。
g.質量計劃的格式和標識應符合《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的要求。
5.2.4對于新產品質量策劃按《產品先期質量策劃程序》執行。
5.3質量計劃的審批、修訂和存檔
5.3.1質量計劃由技術開發部部長審核后報廠長批準。
5.3.2質量計劃實施過程中,認為有必要修訂時,由該計劃的原編制者修訂,并報技術開發部部長審核,交廠長批準。
5.3.3質量計劃實施后交技術開發部資料室妥善保管。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02.02-01《質量策劃記錄》
篇3:配方初次生產變更生產工藝質量監控程序
配方初次生產及變更生產的工藝質量監控程序
為完善工藝質量監控程序,保證客戶初次送達配方及變更后配方的產品質量,積累不同配方的生產工藝參數,特指定本監控程序。
一、市場企劃部將《生產工藝通知單》送達制造工程部。制造工程部工藝員將判別為初次生產配方及變更配方的生產納入本監控程序。
二、依據客戶配方內容及生產經驗,確定各項加工工藝參數。
三、管理統籌部質檢室在各工序生產穩定后開始水份儀零點調整的取樣及檢測工作。在調整數據做出后迅速送達工藝員,工藝員組織水份儀的調整工作。
四、工藝員應對原料情況及重點工序的運行情況現場監控,并做好數據記錄。重點工序指:松散回潮工序、熱風潤葉工序、切絲工序及熱端膨脹工序。
五、制造工程部工藝質量分管領導、生產科長等應積極做好生產的現場監控工作,確保產成品質量。
六、重視客戶的質量反饋情況,仔細分析客戶提供的數據,為大批量生產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