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湘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章程
第一條為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成立湘潭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并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本章程所稱的申訴,是指學生對學校做出的涉及本人權益的處理決定不服,向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對該決定進行復查的意見和要求。
第三條湘潭大學設立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負責受理申訴人提出的申訴,對學生申訴的問題進行復查,做出處理結論。
第四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委員若干名。主任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委員分為常任委員和臨時委員。常任委員由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部(處)、教務處、監察處、招生就業指導處、保衛處、團委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
作為常任委員的各部門負責人更換時,由新任負責人自然接替原負責人擔任常任委員。
臨時委員由兩名教師代表和兩名學生代表擔任。兩名教師臨時委員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推舉。申訴人為本、專科生的,兩名學生臨時委員由校學生會推舉;申訴人為研究生的,兩名學生臨時委員由校研究生會推舉。
第五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學生工作部(處),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學生工作部(處)長兼任。
第六條申訴處理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學生申訴;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相關資料;
(三)審查對學生的處理是否合法與適當,提出復查結論,并送達申訴人。
第七條申訴處理委員會受理學生對學校下列處理決定不服提出的申訴:
(一)對學校取消其入學資格不服的;
(二)對學校的退學處理決定不服的;
(三)對學校作出的違規、違紀處分不服的。
第八條學生提出申訴,應當自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遞交申訴書和學校做出的處理決定的文件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訴人的姓名、班級、學號及其他基本情況;
(二)申訴的事項、理由、要求并附上相關的證據;
(三)提出申訴的日期;
(四)申訴書要求字跡工整、表達清楚,并由申訴人親筆簽名。
第九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接收申訴人的申訴書。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對學生提出的申訴進行復查,并在接到書面申訴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復查結論并告知申訴人。
第十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在接到學生的申訴書后,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對申訴材料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受理:
(一)申請人是否具有申訴資格;
(二)申訴事項是否屬于學生申訴范圍;
(三)申訴時間是否符合申訴期限規定。
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經過審查,根據不同情況,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如下處理:
(一)對于符合申訴條件的,決定受理,簽發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訴人;
(二)對于不符合規定條件和超過規定期限的,不予受理,簽發不予受理決定書,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通知申訴人;
(三)對于被申訴人不明確、申訴請求不明或者所提供的申訴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應當告知申訴人需補正的內容和有關材料,并要求申訴人在2天內補正。
第十一條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在做出受理決定次日前將申訴書副本送達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
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提出包括提出處理意見的事實、依據和其他相關材料的書面答復。
第十二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處理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的簡單申訴時,可以采取書面復查方式。申訴處理委員會認為有必要通過會議方式進行復查的,可以召開會議對申訴進行復查。
第十三條采取書面復查方式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也應對相關當事人進行詢問,開展必要的查證。書面復查意見應獲得申訴處理委員會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為有效。
第十四條采取會議方式進行復查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應當在收到雙方書面材料后召集申訴處理會議。會議應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到會方可舉行。
第十五條校長辦公室應當派一名律師列席會議,提供咨詢和提出意見。
申訴人所在學院可以派一名代表列席會議,參與討論。
列席人員均不具有表決權。
第十六條申訴人應當出席申訴處理會議,申訴人因故不能出席會議時,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出席會議。
申訴人和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代表可以依據申訴處理會議的程序在會議上發言。
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申訴處理委員會委員并出席申訴處理會議的,可以參與討論,但不享有表決權。
第十七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應在申訴處理會議召開的5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和地點通知申訴人。
申訴人因故不能參加申訴處理會議的,應提前3個工作日向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由申訴處理委員會決定是否延期。
申訴處理委員會決定不延期的,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應至少提前2日通知申訴人,申訴人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出席。
決定延期的,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另行安排會議時間。
申訴人無故不出席會議的,按放棄申訴權利處理,申訴處理程序終止。
第十八條申訴處理會議主持人由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擔任,也可由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委托一名常任委員擔任。申訴處理會議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一)主持人介紹申訴處理委員會成員;
(二)主持人詢問申訴人有無需要回避的人員;
(三)申訴人申訴;
(四)做出處理決定的部門代表陳述;
(五)申訴處理委員會進行合議;
(六)申訴處理委員會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形成書面意見,書面處理意見應寫明申請訴求、爭議事實、處理依據和理由、處理結果和日期。書面處理意見由參加會議的組成人員簽名。
第十九條申訴處理會議的意見必須經過到會委員的過半數同意方為有效。
第二十條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對原處理決定即復查所認定的事實、適用的依據和處理的程序等進行審查,按下列規定提出復查結論:
(一)原處理決定證據確鑿、使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的,決定維持。
(二)原處理決定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撤銷或者變更原處理決定的,由申訴處理委員會提交學校重新研究決定:
1、違規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規定程序的。
第二十一條申訴復查結論做出后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送達申訴人和原決定做出機構。
第二十二條復查結論做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申訴的,經說明理由,可以撤回。申訴人撤回申訴的,申訴處理程序終止。
第二十三條申訴期間,原處理決定不停止執行。
第二十四條申訴復查結論作出后,申訴人又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申訴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不再受理。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學校復查結論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湖南省教育廳提出書面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由湘潭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2:工程公司溝通申訴規定
工程公司員工手冊:溝通申訴
公司鼓勵員工與員工、上級與下級之間保持平等的對話。這種良好、融洽、坦誠的人際關系與交流溝通,保持了公司和諧、相互信任、共同進步的工作氛圍,是公司高效協作的基礎,而且使各級管理者與員工及時了解自己工作的得失,不斷得到改進。
1、溝通渠道
公司建設了順暢的溝通渠道,員工的直接上級和部門經理、人力資源部將為員工在工作滿意度提升、勞動保障、職業心理輔導與申訴處理等方面提供幫助。如果員工在工作中有任何無法解決的障礙,請不要猶豫積極與自己的上級溝通。
2、投訴和合理化建議
當員工認為個人的利益受到不應有的侵犯,或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措施有不同的意見,或發現有違反公司各項規定的行為時,可以向相關當事人或部門提出投訴。如果被投訴人或被投訴部門無法提供給員工滿意的解決意見,員工的投訴應被逐級提交,以保證有明確的反饋。員工也可直接以書面方式向總經理或董事長投訴,總經理或董事長的裁定為最終決定。
公司鼓勵員工對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果員工對公司的發展,管理等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無論是大的問題、小的細節,公司都希望得到員工的建議。公司辦公室負責收集員工的合理化建議,并負責它們得到準確的傳遞。
3、信息管理與溝通平臺
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為員工及時與充分的信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如果公司因工作需要為你配備的計算機,須按有關規定安全使用,請注意防范病毒并嚴禁隨意刪除系統文件和工作性文件。
公司的內部局域網是員工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最為豐富和頻繁的地方,在這里員工可以查閱公司內部相關資料。
公司因工作需要對相關崗位員工配備了公司電子郵箱,員工可以通過它收發任何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文件信函,這是最及時的信息傳遞渠道。
4、員工活動
公司積極地為員工組織文體活動,以員工之間交流。
篇3:企業申訴管理制度范文
篇一:企業申訴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條制定本制度目的與范圍
1.目的:為保障公司員工的權利,保證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公正公平,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公司全體員工(二級公司參照此管理辦法)。
第二條人事申訴的條件:公司員工因對公司對自己的獎懲、晉升、降級、調動等處理過程和結果有以下異議的可以進行人事申訴:
1.對有知情權的事情原因、經過詢問仍不清楚的;
2.發現獎懲、職務變動標準沒有被嚴格執行的;
3.發現處理過程或結果存在嚴重不公的;
4.其他違反法律或公司原則和制度的。
第二章人事申訴組織與權限
第三條人力資源部負責受理人事申訴,并負責調查申訴發生的原因,并查清事實;人力資源部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人事申訴的處理或調解。
第四條總裁和相關分管領導對人力資源部調解不成或責任中心負責人提出的人事申訴進行商議,作出最后裁決。
第三章人事申訴流程
第五條人事申訴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當事人向人力資源部門遞交書面形式的申訴要求,申訴書應寫明事由,并盡量詳細列舉可靠依據;
2.人力資源部接收申訴之后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訴事實的調查,并進行處理或者調解;
3.如果調解不成功(或責任中心負責人提出)的人事申訴,人力資源部門在認為屬實的申訴書上簽署意見并將申訴書和調查材料交公司分管被申訴部門的分管領導(或總裁)審閱;
4.公司分管被申訴部門的分管領導(或總裁)根據調查材料和申訴書與當事人、人力資源部門核實,必要時另外組織調查;
5.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公司分管被申訴部門的分管領導(或總裁)根據公司制度作出裁決;
6.對人力資源部門的申訴可以直接上交給公司分管人力資源部門的高層領導,但必須附有詳細符合事實的證明材料。
第六條對申訴不屬實的,人力資源部門給予申訴人必要解釋,以消除誤會澄清事實。
第七條對假借申訴蓄意制造事端,無事生非、挑撥離間、陷害他人的,其行為將不被認定為申訴,同時公司將給予當事人嚴厲處罰。
第八條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對申訴人進行打擊報復。若發現對申訴人進行打擊報復的,公司將嚴厲懲罰相關人員。
第九條有關因考評和薪酬產生的申訴,見《員工績效考核手冊》和《薪資制度》。
第四章附則
第十條本制度最終解釋權和修訂權歸人力資源部。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篇二:
一、目的
1.保障員工申訴權利,樹立良好風氣。
2.促進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
二、適用范圍
集團及下屬各分公司全體員工。
三、制度內容
1.投訴內容
⑴認為現有的工作崗位不能發揮個人業務技術特長。
⑵對企業現有的規章、規定、制度有異議。
⑶不滿意所在單位或部門給予的紀律處罰或獎勵。
⑷對企業的管理政策、干部作風、工作方法等有批評意見。
⑸認為現有的工資制度、勞保福利待遇不合理。
⑹對住宿、就餐、工作時間等個人生活條件不滿意。
2.逐級申訴程序
⑴員工首先向本部門主管投訴,主管在接到投訴,三日內予以明確答復。
⑵如三日內未接到部門主管答復或答復不明確可向上一級領導投訴,上一級領導于接到投訴五日內予以明確答復。
⑶如五日內仍未接到上一級領導的答復或答復仍不明確,可向本單位監察委員投訴,監察委員于接到投訴起七日內予以明確答復。
⑷如七日內仍未接到監察委員的答復或答復不滿意,可直接向本單位總經理投訴。
⑸員工投訴一般應按照上述程序逐級進行,特殊情況下或本單位沒有設置相應崗位,也可越級進行,但必須申明理由后方可予以受理。
3.總經理直接交流
⑴各單位在適當區域(如員工食堂)內設“總經理親啟箱”,該箱由各單位監察委員,總辦或指定專人管理,每周開啟一次。
⑵員工可將投訴內容以書面形式投入“總經理親啟箱”內。
⑶“總經理親啟箱”的管理者,每周將收到的投訴材料整理分類后報總經理。
⑷總經理將于接到投訴信一周內予以明確答復。
⑸各單位安排固定時間進行員工和總經理的直接對話。具體時間安排由各單位自行設定。
4.員工投訴的有關規定
⑴員工投訴,對話的各種問題、意見的內容必須詳實、可靠、中肯、明確。
⑵員工投訴,必須使用真實姓名,否則視為無效投訴。
⑶員工投訴內容不可臆斷、猜測,更不可惡意中傷。
⑷收閱來信或接待投訴,要耐心傾聽,認真調查,一視同仁。
⑸分析處理問題,要求“實事求是,合情合理”,不得假公濟私。
⑹保護投訴人的正當民主權利,對投訴內容予以保密,不得隨意外漏。
四、考核辦法
序號考核內容考核辦法
1員工逐級投訴,主管應于3日內,上級領導于5日內;監察委員于7日內,予以明確答復未能按期答復或無效答復不清者扣接待投訴人各2分
2各單位設立“總經理親啟箱”,專人管理,每周開啟一次,總經理每周內予以明確回復違規一項扣1分
3各單位每周安排一個固定時間,供總經理與員工直接對話未執行每次扣1分
4員工投訴內容必須詳實可靠、中肯,明確使用真實姓名,不得臆斷猜測或惡意中傷違規一項扣3分
5接待投訴要耐心聽取、認真處理、一視同仁,不得假公濟私,要實事求是違規一次扣2分
6保護投訴人權利,對投訴內容保密隨意外漏投訴內容扣3分
篇三:
當勞動者遭受到不平等待遇或是發現事業單位的不法行為時,可以提出申訴,企業內申訴管道的建立,將可減少勞資雙方無謂的紛擾,當前勞資之間發生的摩擦,大都起因于勞資雙方在理念與作法上溝通的不良。企業主必須要有所體認,對于勞動者的不滿應提供給勞動者一個申訴的管道。
1.員工申訴部門之設立
為解決勞資間因溝通不良導致的爭議,企業有必要設立一個專責部門或是溝通的管道來加以處理。亦即企業應當設立「員工申訴」的部門。這個部門,可以是一個常設性的機構,也可以是一個有別于一般正常作業的管道設計。殊不論這個部門的設立模式為何,它必須是一個經常性存在的部門,而且最終的處理單位必須是企業的最高決策單位。至于申訴部門的人員組成,為避免球員兼裁判與勞資雙方各說各話之憾,企業內各申訴管轄層級的組成,宜加進公正的第三人(例如勞資關系顧問)。但在申訴之最終議決單位的組成人員中,除了勞資關系顧問之外,還應有員工代表,俾以減少疑慮。
2.員工申訴的內容
有關于員工申訴的內容,可簡單將之歸納為以下六點:
(1)關于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及其它企業內部規則的訂定與內容;
(2)關于資方依公司有關規定,對員工之命令、禁止、許可、免除、認可、受理、通知、確認等各方面之意思表示;
(3)關于資方所提出之各項發展計劃、生產計劃、營銷計劃、業務計劃等之構想與行動;
(4)關于資方依有關之內部規定,所為之期待、勸告、誘導等非強制性之事實行為;
(5)關于資方對勞方所為之獎勵、懲罰等之行為;
(6)關于上述五項之形成方式與過程
3.員工申訴結果的救濟
對于員工申訴的結果,如果被認定是無理由者,資方或由申訴最高管轄單位應該以書面詳載理由,回復申訴人;但如果被認定有理由者,資方便應該有具體的響應。如系因資方違法導致員工損害的,資方便應對員工進行損害賠償。因此,企業在設計員工申訴管道或制度時。除了應對申訴部門的組織與權限
做妥善的規劃外,對于申訴之后員工的救濟也應特別地注意,這將可以減少員工、工會與資方三者間無謂的爭執與猜疑。
員工申訴制度與申訴管道功能的展現,雖然全視企業主的是否認同,但即使是企業主對于申訴管道有所肯定,但是如果企業主對申訴部門的運作狀況,沒有進一步的監督時,那么申訴部門仍然是一個虛設的單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