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氣柜管理規定
食堂氣柜的管理規定:常壓儲罐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標準規定了常壓儲罐設計、安裝、驗收、使用、維護、檢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二條儲罐按其重要和危險程度分為重要儲罐(公稱容積≥10000m3)和一般儲罐(公稱容積<10000m3)。
第三條本標準適用于常壓儲罐的管理。氣柜的管理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設備中心職責
1、負責儲罐的歸口管理,按照儲罐管理規定,檢查使用單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并提供技術支持。
2、參與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3、組織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管理檔案。
4、審定重要儲罐檢修方案。
5、組織編制和審核常壓儲罐的更新改造計劃,參加新、改、擴建項目中儲罐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
6、組織或參與常壓儲罐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
第五條HSE中心職責
1、組織制定常壓儲罐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2、負責常壓儲罐事故調查處理與上報工作。
3、對常壓儲罐安全附件的完好、投用與檢驗工作進行監督。
4、參與常壓儲罐的設計審查,負責檢維修方案中HSE內容的審查。
5、負責常壓儲罐防雷、防靜電、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與檢查。
第六條使用單位職責
1、負責儲罐的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檔案,做好儲罐設備技術狀況分析。
3、編制和上報儲罐的修理及檢測計劃,并組織實施。
4、負責編制和上報儲罐更新改造計劃,參加儲罐新、改、擴建項目中儲罐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
5、負責編制和上報備品配件計劃。
6、參與儲罐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第三章安裝和驗收
第七條新建或改造的儲罐,必須進行充水試驗,充水試驗結果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第八條安裝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向企業提交完整的竣工資料。
第九條儲罐在交付使用單位前,必須遵照有關的設計、施工規范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
第十條竣工驗收:
1、儲罐的驗收由設備中心組織,使用單位、指揮中心、HSE中心、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參加。
2、儲罐竣工驗收內容
(1)儲罐整體檢查驗收包括管線、閥門、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人孔、量油孔、呼吸閥、梯子欄桿、防腐保溫等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符合完好標準和安全規范的規定。
(2)幾何形狀偏差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3)充水試驗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4)內外浮頂升降試驗要求:
1)內外浮頂升降應平穩、無卡阻現象,密封、刮蠟、導向、防靜電裝置和中央排水管、滑梯、自動通氣閥、浮盤支腿均應符合要求;
2)浮盤無滲漏、集液、皺折、密封圈無破損現象。
(5)施工單位提供的儲罐交工資料包括:
1)施工圖與設計變更通知單;
2)材料、配件和附屬設備的出廠合格證明書及有關試驗報告;
3)經審批合格的施工技術措施(方案)和排板圖;
4)焊工焊接資格證;
5)焊接過程記錄、焊縫檢驗報告及返修記錄;
6)儲罐和附件幾何尺寸檢查測量記錄;
7)充水試驗記錄(包括基礎沉降情況)。
第十一條儲罐驗收檢查出的所有問題全部處理完畢后,參加驗收的單位簽署驗收合格意見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使用和維護
第十二條嚴格執行儲罐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巡回檢查等相關制度。
第十三條設計上未考慮用蒸汽等介質吹掃的儲罐,嚴禁用蒸汽等介質吹掃。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對呼吸閥、阻火器等安全附件每三個月至少進行了一次檢查。
第十五條在用儲罐要進行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分為年度檢查和全面檢查:
1、年度檢查由使用單位組織進行,根據儲存介質和地區特點,每年至少應檢查一次。檢查內容:
(1)檢查罐頂、罐壁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折皺及滲漏穿孔。凹陷、鼓包、折皺允許值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2)檢查進出口閥門、人孔、清掃孔緊固件是否牢靠,消防泡沫管是否有油氣排出,端蓋是否完好,呼吸閥是否靈活,阻火網是否完好。
(3)外部防腐層有無脫落,保溫(冷)層及防雨檐是否完好,罐體是否銹蝕。
(4)檢查內容見《儲罐檢查表》。
2、全面檢查由設備中心定期組織進行:
(1)原則上每6年應進行一次。檢查內容如下:
1)包括所有外部檢查內容。
2)儲罐罐頂、罐底、罐壁測厚。罐壁最下一、二圈板每塊沿豎向至少測2個點,其它層沿盤梯每層測一點。坑蝕深度允許值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3)焊縫超聲探傷檢查:容積≤20000m3的儲罐只抽查下部一圈,容積大于20000m3的儲罐抽查下部二圈,抽查焊縫長度不小于該部分縱焊縫總長度的10%。
4)鋁制內浮盤應著重檢查密封裝置是否完好,連接螺栓有無松動,浮筒及板塊連接處有無滲漏,構架有無變形,防轉鋼絲繩有無銹蝕與松緊程度。支腳是否靈活及有無傾斜現象,自動通氣閥是否靈活,靜電導出接線是否連接牢固和無銹蝕。
5)檢查保溫、防腐。
(1)對于儲存介質腐蝕性不強,其腐蝕速率其≤0.1mm/a,并有可靠的防腐蝕措施,上一次全面檢查確認儲罐技術狀況良好,可確保安全運行的,經設備中心批準后可適當延長全面檢查時間,但最長不得超過9年。
(2)對于腐蝕較重的儲罐,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全面檢查的年限。
第十六條常壓儲罐定期檢驗程序。
第十七條HSE部負責在雷雨季節前對防雷、防靜電設施進行全面檢查。
第十八條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各種物料的腐蝕性,采取相應的防腐蝕措施。原油、石油產品罐要特別重視罐底板、頂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可采用陰極保護和涂料防腐等綜合防腐蝕措施。
第五章儲罐的檢修
第十九條需進罐檢查或在罐體動火的檢修項目,在檢修前使用部門應督促施工單位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并辦理相關作業許可證,在檢修中嚴格執行。
第二十條儲罐檢修要有詳細的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第二十一條加強儲罐防腐蝕施工的質量監督管理,重點做好施工方案確定、涂料選用、表面處理和施工中間環節的質量檢驗工作,確保防腐施工質量。
第二十二條儲罐在檢修按照《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l28)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儲罐檢修結束后,使用單位要組織編寫儲罐檢修技術總結。
第六章檢查與考核
第二十四條檢查與考核按分公司相關制度執行。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解釋權屬于設備中心。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食堂氣柜管理規定
食堂氣柜的管理規定:常壓儲罐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標準規定了常壓儲罐設計、安裝、驗收、使用、維護、檢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二條儲罐按其重要和危險程度分為重要儲罐(公稱容積≥10000m3)和一般儲罐(公稱容積<10000m3)。
第三條本標準適用于常壓儲罐的管理。氣柜的管理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設備中心職責
1、負責儲罐的歸口管理,按照儲罐管理規定,檢查使用單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并提供技術支持。
2、參與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3、組織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管理檔案。
4、審定重要儲罐檢修方案。
5、組織編制和審核常壓儲罐的更新改造計劃,參加新、改、擴建項目中儲罐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
6、組織或參與常壓儲罐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
第五條HSE中心職責
1、組織制定常壓儲罐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2、負責常壓儲罐事故調查處理與上報工作。
3、對常壓儲罐安全附件的完好、投用與檢驗工作進行監督。
4、參與常壓儲罐的設計審查,負責檢維修方案中HSE內容的審查。
5、負責常壓儲罐防雷、防靜電、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與檢查。
第六條使用單位職責
1、負責儲罐的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檔案,做好儲罐設備技術狀況分析。
3、編制和上報儲罐的修理及檢測計劃,并組織實施。
4、負責編制和上報儲罐更新改造計劃,參加儲罐新、改、擴建項目中儲罐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
5、負責編制和上報備品配件計劃。
6、參與儲罐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第三章安裝和驗收
第七條新建或改造的儲罐,必須進行充水試驗,充水試驗結果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第八條安裝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向企業提交完整的竣工資料。
第九條儲罐在交付使用單位前,必須遵照有關的設計、施工規范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
第十條竣工驗收:
1、儲罐的驗收由設備中心組織,使用單位、指揮中心、HSE中心、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參加。
2、儲罐竣工驗收內容
(1)儲罐整體檢查驗收包括管線、閥門、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人孔、量油孔、呼吸閥、梯子欄桿、防腐保溫等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符合完好標準和安全規范的規定。
(2)幾何形狀偏差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3)充水試驗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4)內外浮頂升降試驗要求:
1)內外浮頂升降應平穩、無卡阻現象,密封、刮蠟、導向、防靜電裝置和中央排水管、滑梯、自動通氣閥、浮盤支腿均應符合要求;
2)浮盤無滲漏、集液、皺折、密封圈無破損現象。
(5)施工單位提供的儲罐交工資料包括:
1)施工圖與設計變更通知單;
2)材料、配件和附屬設備的出廠合格證明書及有關試驗報告;
3)經審批合格的施工技術措施(方案)和排板圖;
4)焊工焊接資格證;
5)焊接過程記錄、焊縫檢驗報告及返修記錄;
6)儲罐和附件幾何尺寸檢查測量記錄;
7)充水試驗記錄(包括基礎沉降情況)。
第十一條儲罐驗收檢查出的所有問題全部處理完畢后,參加驗收的單位簽署驗收合格意見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使用和維護
第十二條嚴格執行儲罐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巡回檢查等相關制度。
第十三條設計上未考慮用蒸汽等介質吹掃的儲罐,嚴禁用蒸汽等介質吹掃。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對呼吸閥、阻火器等安全附件每三個月至少進行了一次檢查。
第十五條在用儲罐要進行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分為年度檢查和全面檢查:
1、年度檢查由使用單位組織進行,根據儲存介質和地區特點,每年至少應檢查一次。檢查內容:
(1)檢查罐頂、罐壁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折皺及滲漏穿孔。凹陷、鼓包、折皺允許值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2)檢查進出口閥門、人孔、清掃孔緊固件是否牢靠,消防泡沫管是否有油氣排出,端蓋是否完好,呼吸閥是否靈活,阻火網是否完好。
(3)外部防腐層有無脫落,保溫(冷)層及防雨檐是否完好,罐體是否銹蝕。
(4)檢查內容見《儲罐檢查表》。
2、全面檢查由設備中心定期組織進行:
(1)原則上每6年應進行一次。檢查內容如下:
1)包括所有外部檢查內容。
2)儲罐罐頂、罐底、罐壁測厚。罐壁最下一、二圈板每塊沿豎向至少測2個點,其它層沿盤梯每層測一點。坑蝕深度允許值應符合《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28規定。
3)焊縫超聲探傷檢查:容積≤20000m3的儲罐只抽查下部一圈,容積大于20000m3的儲罐抽查下部二圈,抽查焊縫長度不小于該部分縱焊縫總長度的10%。
4)鋁制內浮盤應著重檢查密封裝置是否完好,連接螺栓有無松動,浮筒及板塊連接處有無滲漏,構架有無變形,防轉鋼絲繩有無銹蝕與松緊程度。支腳是否靈活及有無傾斜現象,自動通氣閥是否靈活,靜電導出接線是否連接牢固和無銹蝕。
5)檢查保溫、防腐。
(1)對于儲存介質腐蝕性不強,其腐蝕速率其≤0.1mm/a,并有可靠的防腐蝕措施,上一次全面檢查確認儲罐技術狀況良好,可確保安全運行的,經設備中心批準后可適當延長全面檢查時間,但最長不得超過9年。
(2)對于腐蝕較重的儲罐,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全面檢查的年限。
第十六條常壓儲罐定期檢驗程序。
第十七條HSE部負責在雷雨季節前對防雷、防靜電設施進行全面檢查。
第十八條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各種物料的腐蝕性,采取相應的防腐蝕措施。原油、石油產品罐要特別重視罐底板、頂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可采用陰極保護和涂料防腐等綜合防腐蝕措施。
第五章儲罐的檢修
第十九條需進罐檢查或在罐體動火的檢修項目,在檢修前使用部門應督促施工單位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并辦理相關作業許可證,在檢修中嚴格執行。
第二十條儲罐檢修要有詳細的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第二十一條加強儲罐防腐蝕施工的質量監督管理,重點做好施工方案確定、涂料選用、表面處理和施工中間環節的質量檢驗工作,確保防腐施工質量。
第二十二條儲罐在檢修按照《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GBJl28)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儲罐檢修結束后,使用單位要組織編寫儲罐檢修技術總結。
第六章檢查與考核
第二十四條檢查與考核按分公司相關制度執行。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解釋權屬于設備中心。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學校食堂來年工作計劃
學校食堂來年工作計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依據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結合我校食堂實際情況,特制訂食堂工作計劃如下:
一、繼續加強食堂工作管理,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食堂員工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二、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工作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嚴防衛生事故發生。
三、嚴把食品采購、運輸、儲藏關,已經變質和腐爛的食品,堅決不進入食堂,以防食物中毒。
四、搞好學校食堂衛生,炊具做到一日一消毒,食品生熟分開,預防傳染病發生。
五、食品要保持清潔衛生,夏季要做好防蠅、防鼠、防塵工作,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
六、各種物資、食品、蔬菜的采購要保證質量,供應及時,少采勤購,搞好價格成本核算。
七、正確處理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要友好協作。
八、工作期間工作人員要穿戴好工作服,不在食堂會客。定期洗澡、理發,不留過長指甲,不帶首飾。食堂餐具、地面、庫房要保證整潔,始終保持清潔衛生有序。
食堂來年工作計劃范本:
一、 工作目標
餐廳始終堅持服從公司的領導,餐廳以服務師生為宗旨,以優質的服務和衛生可口的佳肴為工作己任,以科學管理、合理的安排作為提高師生用餐質量的途徑,切實做好餐廳服務,讓全體師生以飽滿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生活工作中。
二、 認真做好餐廳準備工作
1、 按餐廳要求做好員工培訓。
2、 檢查食堂狀況,做好餐廳開學準備。
3、 確定食品供應質量。
4、 做好餐廳用具餐具衛生工作。
三、 具體實施途徑和方法
1、依據公司要求餐廳緊跟校外市場的管理模式,實行標準化、科學化、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有章可尋,按章辦事。人員分工明確,責任落實,通力協作,全局為重,認真履行各自的崗位職責,防止一切不安全因素出現的可能,切實保障食品衛生安全。
2、為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采用從業人員培訓、學習服務技巧及操作技能來實現這一目標。
3、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的監管,認真做好考評考核工作,注重過程考核,并與勞動效益掛鉤。特別是加強食品加工過程的管理力度,注重食品的進貨、儲運、存放、加工、分售等環節的考評考核。杜絕非食堂工作人員進入操作間。
4、進一步加強對餐廳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加強食品一日三餐留樣并及時做好記錄。認真做好清潔衛生工作。認真做好餐廳工作人員晨檢工作。
5、當日菜采購,建立索證制度,建立并完善入庫出庫電子臺賬,加強原材料管理,確保食品原料安全。
6、精心策劃、科學安排,保證師生膳食質量,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和可口的佳肴,為師生提供像家一樣溫馨氛圍。
7、著裝要求:進入工作間必須按要求更衣和著裝,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戴手套,并經常洗手。
8、每周五中午1:30為例會時間,主要組織總結近段工作,布置下一階段任務。組織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安全知識、服務技能技巧知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