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格式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全國加強食品藥品整治和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食品放心工程為基礎,“三網”建設為重點,專項整治為手段,增強綜合監管能力為保障,著眼于提升鎮內食品安全整體水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二、主要工作內容
(一)組織協調機構及制度建設
1、成立食品安全工作站,由分管衛生、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任站長,衛生院、防保所負責人任副站長,有關部門的領導為成員,鎮政府辦公室秘書為食品安全工作聯絡員,負責本鄉鎮食品安全的日常工作,具體負責信息收集、上傳下達。在全鎮19個行政村成立食品安全信息聯絡點,每個村落實一名村干為食品安全信息員,負責投訴舉報、信息收集、消費爭議調解、農村50人以上聚餐報告、宣傳指導等工作。
2、鎮政府與各行政村,簽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制定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
(二)綜合基礎工作
1、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列入學校公共安全和健康課程授課內容,覆蓋率達100%;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村覆蓋面達100%;利用當地政府廣播電視、板報等宣傳陣地,建立宣傳版塊。
2、建立健全群眾監督網。建立群眾監督網絡,健全基層群眾監督組織。行政村都要有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職責明確并發揮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統一舉報和獎勵辦法,落實獎勵經費。
三、工作目標
(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完善,鎮、村二級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履蓋面達到100%。
(二)農業投入品使用得到有效規范,鮮活農(畜、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鎮建有一個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
(三)生產加工行為得到有效規范。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當地企業生產的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生豬定點屠宰率達到100%。
(四)流通環節特別是農村集市食品銷售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檢測手段有保障。鎮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連鎖店,食品統一配送率達到80%。
(五)農村餐飲店食品衛生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學校食堂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達到100%,農村50人以上群體聚餐備案率達到80%以上。
(六)各環節生產經營單位進貨記錄齊全,可追溯率達到100%。
(七)食品安全檢測資源共享、結果互認,檢測計劃和信息發布實現統一。
(八)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健全,應急網絡履蓋面達100%;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率和處理率達100%;不發生三級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九)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公眾對食品安全滿意率達到70%以上。
四、工作步驟
(一)宣傳準備階段(2013年9月)。根據上級有關精神,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作出部署,統一思想認識,要以多種形式宣傳食品安全,使廣大群眾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組織實施(2013年9月-2013年3月)。鎮人民政府要根據上級的要求,全面疏理各項工作,組織人員,落實責任,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迎接考核階段(2013年12月-2013年3月)。認真做好資料整理、歸檔工作,認真總結工作特點和主要成效,做好迎接上級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考核的相關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協調。涉及綜合監督、種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等各個環節,鎮政府與各部門的協調,及時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及時向上反映。
2、加強宣傳教育。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進鎮、村進學校、進企業活動,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意義,及時報道工作動態和食品安全信息,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
篇2: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
各社居委、食安委成員單位:
根據市食安辦《關于開展熟制花生等食品非法添加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合食安辦[2013]37號)要求,我街道組織一次嚴厲打擊熟制花生等食品中非法添加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違法行為專項治理行動,有關治理要求通知如下:
一、綜合治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一是要加強對熟制花生等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使用添加劑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生產企業原料采購、原料儲存、生產記錄、出廠檢驗等環節進行重點檢查,對小作坊原料采購和原料儲存、加工設施設備、加工環境、加工過程等進行重點檢查,嚴禁利用無合法來源和霉變、劣質原料生產加工花生等食品,嚴禁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二是要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監督食品經營者嚴格依照許可經營范圍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記錄等法定責任和義務,嚴禁食品經營者經營無合法來源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熟制花生等食品。三是要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食品相關產品和化工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嚴禁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向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用于食品生產加工或經營的非食用物質,依法取締無照(證)經營,嚴厲查處無證無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非法生產經營者。四是要加強對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的行業管理,積極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自律體系建設,引導食品生產者依法生產、規范管理、提升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二、突出重點,加大監督抽檢工作力度。以熟制花生類食品、辣椒制品、花椒制品和火鍋底料等食品為重點品種,以易非法添加的蘇丹紅、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和易超范圍使用的胭脂紅等食品添加劑為重點項目,加大抽檢頻次,擴大抽檢范圍,凡判定為含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要嚴格依法處置。
三、嚴懲重處,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未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的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嚴格依法進行查處。一是對經監督抽檢發現涉嫌非法添加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涉及生產企業的要責令生產企業立即停產整頓,徹查原因、依法處理;涉及食品經營者的一律停業整頓,對問題食品要依法責令經營者停止經營、下架封存,并開展市場清查、徹查原因、依法查處;涉及小作坊、小攤販的,要依法嚴肅查處,該停業整頓的要停業整頓,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該吊銷營業執照的要依法吊銷營業執照。二是對在生產加工工程中非法添加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加工者,要查封其生產經營場所,并依法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對制售非法添加含工業染料和超范圍添加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的食品經營者,一律吊銷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依法沒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違法經營的相關物品,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四、加強領導、強化協作,切實落實監管責任。社居委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強化監督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及時溝通信息,形成監管執法合力,確保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合肥市廬陽區杏林街道食品安全委員會
二0一三年十二月六日
篇3: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國食藥監食〔2010〕172號)以及《關于開展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廣大建筑工人飲食安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檢查對象和目標
對全市建筑工地食堂進行全面檢查,通過對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整治,督促施工企業進一步增強建筑工地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改善食堂建設條件,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進一步提高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水平,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二、整治內容
(一)餐飲服務許可證情況。認真核查建筑工地食堂是否持有有效《餐飲服務許可證》,許可證是否過期,是否存在超范圍、超能力經營問題。對新開辦的工地食堂,要嚴格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許可,對設計布局不合理、設施設備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置不到位的食堂,一律不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對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的,嚴格依法進行查處。
(二)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情況。認真核查食堂是否具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從業人員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證明,健康證明是否在有效期,從業人員工作服帽是否整潔。
(三)食品加工場所衛生情況。認真核查食堂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食堂是否配備有效消毒設施,消毒池是否與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員是否掌握基本知識,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食品加工工具、容器是否標志明確、分開使用、定位存放,食品是否炸熟煮透,是否存在食物中毒安全隱患。
(四)食品原料索證索票落實情況。認真核查食堂采購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驗收,是否具有進貨臺賬,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點檢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嚴查食用鹽、食用油脂、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
(五)嚴查加工制作等相關管理制度情況。認真核查食品添加劑采購和使用管理制度、食品加工制作等相關制度的制定及落實情況。包括食品添加劑使用品種和用量是否符合相關要求,食品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漿等是否燒熟煮透,是否具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和專用冷藏設施等。
三、時間安排
本次專項整治從2010年6月至10月底,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一)自查階段(6月中旬~6月底)。
各地建筑企業進行自查,按照整治方案要求,從餐飲服務許可證、環境衛生、健康證明、索證索票管理、加工制作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方面進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并進行整改。
(二)檢查階段(7月~8月底)。
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聯合對建筑企業自查工作進行檢查,監督整改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要進行重點檢查。
(三)督導階段(9月~10月底)。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對各市(區)建筑工地整治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建筑工地企業第一責任,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自律與強化監管結合起來,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扎實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
(二)深入開展教育培訓。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工地食堂開展食品安全培訓,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督促建筑企業切實承擔起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企業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實。
(三)嚴格標準的落實。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檢查標準,逐條落實,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于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要重點檢查,對于違法情節嚴重的單位,要依法查處,從根本上杜*物中毒的發生。
(四)做好信息報送和總結工作。各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衛生部門要認真做好信息報送和總結工作,監督檢查信息每月5日報送上一月統計報表(附件3、4),專項整治總結和匯總性統計表(附件3、4)于11月5日前上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聯系人:董淑娥
聯系電話: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