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預測削減措施表
序號風險項目作業風險危害級別削減措施責任人監督人1設備、施工機具等器材拉運就位1.自爬式設備上下拖板車易傾翻2.運輸物件捆綁不牢易墜落傷人3.鋼絲繩斷裂,吊裝物墜落4.交通事故5.起重設備可能與架空線路放電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裝、卸車時,應由專人指揮吊裝作業,吊具選用合理,拉運時,放置平穩,綁扎牢固,防止在拉運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2.拉運車輛在允許范圍內行駛,按指定位置卸車,設備放置牢固、穩妥,防止滑落、傾翻。3.大件拉運前必須預先探路,測量沿線跨路電線、門架的高度、道路的拐彎半徑,辦好交通安全手續,確保運輸安全,萬無一失。4.設備吊裝就位必須專業人員操作。配合施工人員必須在現場由專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服從指揮。司機施工人員拉運班長HSE監督員2測量放線1.毒蟲叮咬2.人員摔傷、失蹤3.車輛出事故人員傷害車輛損壞B1.測量人員應穿信號服,配備防毒蟲叮咬的個人防護用品和外傷急救包,并配帶一定量的水和食品。2.對情況不明的地貌應先進行勘查,不得冒險進入。3.測量人員應攜帶聯絡工具,定時與駐地保持聯系,遇有險情立即呼救。4.測量用的汽車配備應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進行應急修理和救助。施工人員HSE監督員3掃線1.地上、地下管線碰破泄漏,地下電纜碰斷漏電2.樹木傾倒傷人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用推土機掃線時,應先探明前面地質情況,以采取適當措施,要設專人指揮,以防發生安全事故。2.清除較大樹木時要注意周圍人員,選擇合適的傾倒方向,作業時要有人監護。操作手施工人員HSE監督員4管材裝卸、拉運及堆放1.運輸物件捆綁不牢易墜落傷人2.鋼絲繩斷裂,吊裝物墜落3.交通事故4.堆放管材滾動5.可能與架空線路放電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管材吊裝應使用專用吊具,吊裝作業要有持有特種作業證的起重工指揮。2.管材裝車高度,裝管高度不宜超過2.4m,裝車寬度不準超出立柱或車廂。裝車時管材下應放軟墊,以保護防腐層并防止管子滑動。3.管材拉運途中要中速行駛,避免急剎車,中途要停車檢查,以防意外發生。4.管材在運輸及裝卸過程中應注意與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距離。5.施工現場堆管場地要平整,卸管時應卸在指定位置,底層的管材應用墊木或側樁,管垛堆放高度不得超過人關規定。司機施工人員機組負責人HSE監督員5布管1.吊具、鋼絲繩斷裂,鋼管墜落2.鋼管從管墩上滾下3.可能與架空線路放電人員傷害設備鋼管損壞B1.散管的設備行駛或停置,距已挖好的管溝保持至少3米平行距離,管子距已成型的管溝不小于1米的距離,防止管溝塌方損壞設備和傷人。2.用爬犁拖運管子時,牽引鋼絲繩必須拴牢,爬犁兩側采取防滾落措施,任何人不準乘坐拖管爬犁。3.散管時使用的起吊設備躲開架空線路。4.物件吊裝前,起重工要對吊具進行檢查,使用符合安全規定的吊具。5.土堆必須堅實牢固,防止管線滾動傷人;在坡地散管時,要注意管子穩固性,加大支撐墩寬度,管子擺放要牢穩。施工人員HSE監督員6焊接1漏電2.點燃易燃物3.電弧、焊渣灼傷4.焊接產生煙塵人員觸電傷害B1.焊接人員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2.焊接設備保持完好,電源線不得有裸露和破損處。3.作業前清理作業場所周圍易燃物,作業完畢認真檢查。4.在有限空間焊接時做好通風工作。5.使用手砂輪時,要裝設漏電保護器,使用前檢查砂輪片是否有裂紋、缺口、受潮、接觸過油類,如有要更換新砂輪片。操作時,加力要平穩,不得用力過猛。焊工HSE監督員7防腐補口1.噴砂作業時噴槍易直射人,發生意外事故2.人員易燙傷4.加熱氣瓶易發生爆炸5.易發生火災人員傷害B1.防腐工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2.防腐工在工作前要穿戴勞動保護專用服裝,戴好護目鏡,扎緊衣口,穿好工作鞋,嚴防燙傷。3.噴沙除銹應由專人進行,嚴禁將噴沙嘴對向他人。4.采用熱收縮帶補口時,加熱用氣瓶必須經過安全檢驗合格;氣瓶與加熱點的距離不少于5m。在氣瓶內氣體不足時,嚴禁用明火對氣瓶進行烘烤,以免發生爆炸危險。5.作業現場應清潔有序,及時清除殘留的易燃物質。嚴禁將補口套上的防粘紙等物隨意丟棄及點燃,以免造成火災。防腐工HSE監督員8管溝開挖1.發生塌方2.已焊接好的管線滾入溝中3.損壞地下障礙物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開挖前應向設計或當地主管部門勘察地下設使分布情況,當管道穿越光纜、輸油氣管等地下設施時,在接近地下設施時應采用人工開挖,以保護地下設施不受損壞。2.開挖管溝應按設計要求的深度、寬度、坡度進行。3.挖出的土方應堆在管溝無焊接管一側,且距溝邊1m以外,堆置高度不超過1.5m。4.所有人員不準在管溝內休息。施工人員HSE監督員9管線下溝回填1.滾管2.設備翻入溝內3.砸傷人員人員傷害設備管線損壞B1.下溝作業前對吊管機具進行安全檢查,對吊具進行校核計算,確認性能符合要求。2.管道下溝前由HSE現場檢查員對下溝段的管溝進行檢查,確認管溝中、管道上或管道與管溝之間無人和其它障礙物、無塌方危險,方可組織下溝。3.用吊管機下溝時,吊管機數量應滿足施工需要。4.管溝內有積水時,應先進行排水。無法排水時,應邊下溝邊回填或分段壓管,以防管線漂浮。5.管溝回填前要檢查,確認管溝內無人、動物和遺留物品時方可進行回填作業。6.回填作業要防止損壞管線外防腐層。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0試壓掃線1.管線出現漏點2.封頭打爆、清管器傷人人員傷害設備鋼管損壞B1.在試壓設備及管線范圍內設置警戒區,在升壓、穩壓和降壓期間,非試壓人員嚴禁進入警戒區。2.在收球端應有安全人員,在清管期間離排放口范圍內設置警戒區,確保無人畜進入危險區。3.試壓及清管過程中有專人巡線檢查。4.嚴格執行試壓作業規程。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1三穿作業1.操作坑塌方2.發生交通事故3.機具故障、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作業前確保設備、機具、材料完好,方可投入使用。2.水平鉆機、頂管等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合格的操作手。3公路穿越施工前,在穿越點兩側分設警示標志、減速標志、施工標志、安全交通標志、夜間照明標志。4.挖掘操作坑的位置應取得交通部門(河道管理部門)的許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塌方,保護公路(河道)安全。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2特殊地質區作業1.管溝塌方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容易塌方的地段管溝支撐加固,施工中安排專人監護。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3地方病區施工1.地方病、流行病2.食物中毒人員傷害B1.對參加施工人員隨時注意職工身體狀況。2.施工前對施工地區的地方病進行詳細的了解,積極與當地醫院聯系,取得醫院的支持。3.在流行病多發區,要為項目部內所有員工注射預防疫苗。4.項目部與機組要成立職工食堂,保證食物衛生,對炊事員定期體驗,保證職工生活水平。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4氣候異常1.高溫2.低溫3.大風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施工人員勞動保護用品穿戴齊全。2.施工現場配備防暑降溫和取暖的食品和藥品。3.采取避開一天中的高溫或低溫時段施工。4.采取避開風力較大的時段施工。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5噪聲噪聲超標人員傷害B1.對產生噪聲的設備采取技術措施降低噪聲等級。2.操作人員佩戴好耳塞、耳棉、面罩等個人防護用品。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6環境保護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毀壞植被環境污染B1.生活垃圾按照業主指定地點、方式進行存放、處理。2.在施工過程中,做到文明施工,盡量減少工業垃圾產生。3.對廢電焊條頭、砂輪片、廢機油等廢棄物采取集中回收的方法,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4.施工車輛嚴禁超作業帶行駛,施工人員嚴禁超越施工帶,毀壞老鄉植被。5.發現考古遺址、化石、文物,做好標記,向有關部門報告。6.在水系施工時,禁止向水里丟棄廢物。7.穿越河道應及時修復,做好工程場地和地貌恢復工作施工人員HSE監督員17火災發生火災事故人員傷害設備損壞B1.施工現場要按總平面圖的位置設置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2.建立防火安全制度和防火預案,落實防火責任制。3.明火作業現場要清除易燃物,要有專人負責,配消防巡視員,施工結束時,現場負責人要和消防巡視員一起進行檢查,確認無火災隱患,方可離開現場。施工人員HSE監督員
篇2:S井下作業中井噴風險削減措施
井下作業中井噴風險削減措施有:分3塊
1、預防措施
對井下作業中可能導致井噴的各種原因都應列為措施中的預防對象:
①施工設計的安全要求:如對井內帶有大直徑工具的井,設計應規定上提鉆具的速度,以及詳細的防噴措施,嚴禁高速提鉆抽汲井筒。
②防噴工具準備:如以半封和全封防噴器為主體的作業井口;以節流管匯為主體的井控管匯(包括放噴管線、壓井管線等);井下灌注防噴工具(包括鉆具、防噴單流凡爾等);壓井液儲備系統要具有凈化、增加密度、原料儲備及自動調配、自動灌裝等功能;能適用與特殊作業和失控后處理事故的專用設備、工具(包括高壓自封、不壓井起下管柱裝置、消防滅火設施等);施工現場必須配有通訊工具;大隊級施工單位應配備搶險工程車,配齊各種井控工具等。
③施工現場布置要求:井場平整無積水,鍋爐房、發電房、工具房、值班房、爬犁等擺放整齊,距離井口和易燃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25m;井場電線架設應采用正規絕緣膠皮軟線,禁止用裸線;照明燈具采用防爆低壓安全探照燈,距井口不少于5m;井場周圍要有明顯的防火、防爆標志;按規定配置齊全消防器材,并安放在季風的上風方向。
2、控制措施
施工中當出現各種井噴異常情況時(如地層嚴重漏失,井口外溢量增大,氣體增強或油管自動上頂等),當班人員的主要處理方法是:
①堅守工作崗位,服從現場指揮,沉著果斷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井噴的繼續發展和擴大。
②迅速查明井噴的原因,及時準確地向有關部門匯報,并做好記錄;
③當井下鉆具出現自動上頂時,要盡快座上懸掛器,對角上緊全部頂絲,快速裝上井口或防噴裝置,做好下步措施的準備工作,泵人適當密度的壓井液,提高井筒內液柱壓力,待壓力平衡穩定后再繼續施工。
④當發現井筒內壓井液被氣浸,密度降低時,要及時替人適當密度的壓井液,將原井筒液體全部替凈,或用清水循環脫氣。
3、善后措施
①造成作業過程中的井噴事故,無論大小都要認真分析原因,接受教訓,并做好善后工作,以便把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②井噴制止后要進一步加固井口和防噴裝置,泵人適當密度的壓井液,重新恢復井筒液柱壓力,平衡地層壓力。繼續按照原設計要求施工達到作業修井目的。
③有關部門和施工單位要分析事故原因,總結經驗,從中吸取教訓,并將經過詳細記載,以備今后引以為戒。
④調查因井噴事故造成的地面污染情況:如農田、房屋、樹木等的污染面積及數量,設備工具損壞情況以及經濟損失等;環保部門要組織清除地面環境污染,恢復地貌。
⑤地質部門要認真分析地下油、氣層井噴帶來的新變化,估算噴吐出井的流體數量(原油、天然氣、水、砂量等),作為以后油田開發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