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粉塵事故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生產性粉塵是指在工農業生產中形成的,并能夠長時間浮游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在生產和使用水泥的過程中,往往要接觸大量水泥粉塵,如不注意防護,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保證完成生產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個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1、粉塵的分類
1.1無機性粉塵。根椐來源不同,可分為:金屬性粉塵,如"鋁、鐵、錫、鉛、錳等金屬及化合物粉塵";非金屬的礦物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人工無機粉塵,如"水泥、玻璃纖維、金剛砂"等。
1.2有機性粉塵。可分為:植物性粉塵和動物性粉塵。
1.3合成材料粉塵。主要見于塑料加工過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還含有填料、增塑劑、穩定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
2、接觸機會
2.1在各種不同生產場所,可以接觸到不同性質的粉塵。在建筑施工行業,主要接觸的粉塵是游離二氧化硅、石英、硅藻土等。
3、粉塵的危害
3.1根據不同特性,粉塵可對機體引起各種損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塵進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塵,則可造成放射性損傷;某些硬質粉塵可損傷角膜及結膜,引起角膜混濁及結膜炎等;粉塵堵塞皮脂腺和機械性刺激皮膚時,可引起粉刺、朧皮病及皮膚皸裂等;粉塵進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3.2粉塵對機體影響最大的是呼吸系統損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癥、肺炎(如錳塵)、肺肉芽腫(如鈹塵)、肺癌(如石棉塵、砷塵)、塵肺(如二氧化硅等塵)以及其他職業性肺部疾病等。
3.3塵肺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引起的肺彌漫性間質纖維性改變為主的疾病。它是職業性疾病中影響面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疾病。
篇2:粉塵爆炸危險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1、粉塵防爆安全檢查是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粉塵爆炸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證,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有害與危險因素;
2、保證企業規章制度貫徹落實,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二、責任
1、公司生產部是組織實施粉塵防爆安全檢查的主管部門。
2、公司及各職能部門下車間、班組檢查工作時,必須將粉塵防爆列入重點檢查范圍。
三、檢查重點
1、易造成重大損失的鍋爐、壓力容器、電氣設備、高處作業和本企業易發生工傷、火災、爆炸等事故的設備、工種、場所及其作業人員;
2、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粉塵點及粉塵作業場所;
3、直接管理重要危險點和有害點的部門及其負責人。
四、檢查方法
必須嚴格堅持專職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做到層層把關,堵塞漏洞。實行公司、車間、班組相結合的三級粉塵防爆檢查制度。
五、檢查內容
(一)查軟件系統:查思想、查管理。
1、查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規程執行情況,有無違章作業現象;
2、查職工是否未經教育培訓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有否無證上崗作業;
3、查職工是否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二)查硬件系統: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
1、查設備、作業環境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健全;
2、查電器設施是否符合定,電線有否亂拉亂接;
3、查消防設施是否按規定配備、健全有效;
4、查作業場所是否符合防爆安全規定,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5、查”三違”作業,事故隱患是否及時查處整改.
具體按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檢查細則表》執行。
六、廠級例行安全檢查
具體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和有關業務部門實施。
1、每年安排二次(6月/12月)全廠性的安全檢查。主要檢查內容:查隱患、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處理情況。
2、每年安排一次專業性的粉塵防爆檢查。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作業場所電氣設備、除塵系統、通風系統等危險部位進行檢查。
3、新工藝、新項目投產前,除車間組織自查外,公司要組織有關人員對車間的重點危險部位和設備進行檢查,并現場落實解決有關問題,否則不能投運。
4、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組織節前安全檢查。在各單位全面自查的基礎上,公司組織有關人員對易燃易爆、重點危險部位進行檢查。
5、公司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到車間生產現場監督檢查。
七、車間檢查
1、車間除配合公司組織的粉塵防爆安全檢查外,車間領導每月(20日左右)要安排一次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本車間的設備設施使用情況,消防器材、各項安全制度執行情況重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安全科,并作好檢查記錄。
2、新工藝、新項目投產前車間領導要組織有關人員對生產用的電氣設備、除塵系統、通風系統及作業場所環境的安全條件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反饋有關部門進行解決,否則不能投運。
3、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車間領導要組織有關人員有針對性的進行節前檢查。對易燃易爆、重點危險部位進行檢查,電氣設備、生產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料、漏粉等問題。
4、車間安全管理人員應到生產現場監督檢查有無違章操作,防護用品穿戴是否齊全,各種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安全通道是否暢通,使用的工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發現問題應及時制止、糾正。
八、班組檢查
1、班組每周(周一)由班長組織一次安全檢查。重點檢查作業現場是否清掃整潔,各種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安全制度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車間領導反映,并作好檢查記錄。
2、班長在每次生產前要進行安全檢查。危險部位和要害設施要重點檢查,生產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有無違章操作等不安全行為。
3、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倒班生產人員要嚴格執行交接班檢查制度,并認真作好交接班記錄。在生產操作過程中要集中精力,隨時注意安全狀況,發現問題要立即報告班長或車間領導。
九、隱患整改
1、三級安全檢查必須按規定做好書面記錄,并對違反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為必須按規定給予處罰。對當場能整改的隱患必須責令立即整改,對存在的事故隱患等不安全因素的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
2、檢查中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及時報告公司主管領導或安全主任,隱患未排除,嚴禁進行生產。
3、對查出的不安全隱患,要按“三定三不”的原則處理.
“三定”是: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時間、定整改負責人。
“三不”是:查出的問題班組能整改的不推到車間;車間能整改的不推到生產部;生產部能整改的不推到公司。
4、車間能解決的安全隱患,車間領導要及時安排人員解決。對安全生產不重視,發現安全隱患無故拖延不解決的單位,生產部將根據有關規定發出隱患通知單限期落實解決。在期限內仍未解決,由此發生事故或影響生產,公司將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5、粉塵防爆安全檢查情況和表彰、獎懲結果分別用“通報"、“簡報”、“板報”方式定期公布。
篇3:施工粉塵事故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工程施工粉塵事故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生產性粉塵是指在工農業生產中形成的,并能夠長時間浮游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在生產和使用水泥的過程中,往往要接觸大量水泥粉塵,如不注意防護,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保證完成生產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個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1、粉塵的分類
1.1無機性粉塵。根椐來源不同,可分為:金屬性粉塵,如"鋁、鐵、錫、鉛、錳等金屬及化合物粉塵";非金屬的礦物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人工無機粉塵,如"水泥、玻璃纖維、金剛砂"等。
1.2有機性粉塵。可分為:植物性粉塵和動物性粉塵。
1.3合成材料粉塵。主要見于塑料加工過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還含有填料、增塑劑、穩定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
2、接觸機會
2.1在各種不同生產場所,可以接觸到不同性質的粉塵。在建筑施工行業,主要接觸的粉塵是游離二氧化硅、石英、硅藻土等。
3、粉塵的危害
3.1根據不同特性,粉塵可對機體引起各種損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塵進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塵,則可造成放射性損傷;某些硬質粉塵可損傷角膜及結膜,引起角膜混濁及結膜炎等;粉塵堵塞皮脂腺和機械性刺激皮膚時,可引起粉刺、朧皮病及皮膚皸裂等;粉塵進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3.2粉塵對機體影響最大的是呼吸系統損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癥、肺炎(如錳塵)、肺肉芽腫(如鈹塵)、肺癌(如石棉塵、砷塵)、塵肺(如二氧化硅等塵)以及其他職業性肺部疾病等。
3.3塵肺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引起的肺彌漫性間質纖維性改變為主的疾病。它是職業性疾病中影響面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