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突發化學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突發化學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2024-07-14 閱讀 9855

一、現場處置人員的個體防護

現場救援、調查和采樣人員在開展工作時首先要確保個人安全,切忌在毫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現場,以免發生中毒。進入現場前應該先進行有效的通風換氣。

醫療救護人員在現場救護和轉運急性化學中毒患者時,可穿C級或D級防護服、配戴正壓式或攜氧式呼吸器、防護手套(一次性橡膠手套)。現場醫療救護人員必須二人以上。

調查和采樣人員進入有毒化學品生產、儲存泄漏現場調查或采樣時,必須穿戴A級防護服,佩戴防毒面具、防護手套(一次性橡膠手套)、眼罩、鞋靴。調查和采樣人員必須二人以上。

二、現場調查內容

(一)對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泄漏事故的調查。

調查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前應首先找到事故發生單位的負責人和安全、衛生部門負責人,說明來意,以獲得支持和配合。

1.中毒概況調查:調查人員到達中毒現場后,應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況,就事件現場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數統計、檢傷及急救處理、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現場隔離帶設置、人員疏散等向現場指揮人員提出建議。

2.現場勘察:勘察內容包括現場環境狀況,自然通風排毒措施的情況,生產工藝流程及相關資料等。盡早對現場空氣中毒物濃度進行檢測,并采集樣品送實驗室分析。如現場濃度已被稀釋,仍可測定用于評估,也可在事后利用模擬現場進行檢測。

3.中毒事件相關人員的調查:調查現場中毒者及相關人員,了解中毒事件發生的經過,是否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有否設備故障、有否違章操作,中毒人員接觸毒物的時間、地點、方式,中毒人員姓名、性別、工種、主要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搶救經過。同時向臨床救治單位進一步了解相關資料(如中毒事件發生和搶救過程,臨床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必要時可采集患者血或尿樣進行相關檢測。

4.對現場調查的資料作好記錄,請受調查的人員簽字,并進行現場拍照、錄音等。

(二)經口中毒事件的調查。

在接到中毒報告后,應盡快攜帶應急處理所需物品前往現場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

1詢問中毒病人及同餐進食而未中毒者進食的食譜,通過分析兩組人員進食食物的差別,來確定可疑的中毒食品;

2.向中毒事故有關人員詢問就餐的人數,食物的來源;

3.對可疑中毒食品的加工過程及其加工場所進行調查:

(1)詳細了解可疑中毒食品的加工和制作流程,分析其存在或產生某種危害的可能性;

(2)檢查食品的原(配)料、加工方法和儲存情況;

(3)現場周圍環境和生活習慣的調查;

(4)采集可疑中毒食品樣品送實驗室分析。

4.對現場調查的資料作好記錄,請受調查的人員簽字,并進行現場拍照、錄音等。

三、中毒事故現場建議

在確認急性化學中毒事件后,應立即向化學中毒應急指揮部提出如下建議:

(一)職業性中毒的現場控制措施主要有:切斷火源、氣源,停止導致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撤離現場無關人員,設置隔離區;強力通風;禁止缺乏有效防護的人員進入現場;封存導致危害事故的生產原材料、設備和工具等。

(二)非職業性中毒的現場控制措施主要有:控制事故現場,撤離現場無關人員,必要時可設置隔離區;開放通風;進入現場人員須注意個人防護;對可疑中毒物品(包括食品)加強監控。

四、中毒樣本的采集和檢測

根據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衛生學調查結果,確定應采集樣品。中毒事故現場空氣和中毒患者血液、尿是首選采集的樣品。如系經口中毒事件,還應加采患者所服食品、嘔吐物和洗胃液。

所有生物樣品采集后宜在4℃左右冷藏保存和運輸,如無條件冷藏保存運輸,樣品應在采集后24小時內進行實驗室檢測。同時在冷凍條件下保存備份的樣品3個月,以準備實驗室復核。

目前常用的現場快速檢測方法主要有檢氣管法和直讀快速檢測儀分析法。

篇2:幼兒園師生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為了預防和減少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的人身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76號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精神,結合我區教育系統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

由于幼兒園向師生提供的食品的進貨渠道、質量以及氣溫、消毒、加工、存放和操作人員的健康等原因,稍有不慎極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二.預防辦法

1.幼兒園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制訂制度,落實措施,加強教育檢查,責任到人。

2.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無健康證的人員一律不準上崗。

3.嚴格把好食品驗收關,杜絕不潔、變質或三無食品流入,做好驗收記錄。

4.規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燒透,加工好的食物及時要進入熟食間冷卻。

5.嚴格熟食間的管理,防止熟食品再污染。

6.做好留樣食物的記錄和簽名,留樣食品須保留48小時。

7.嚴格各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正確,時間要保證。

三.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師生食物中毒事故,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立即報局辦公室和業務科室,同時報區衛生監督所,托幼單位還要報區兒保所,幼兒園應立即把患者送往區級以上醫院救治。

2.幼兒園主要領導要召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情況,制訂有效措施,具體落實人員分工。

3.幼兒園保健老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專冊登記,統計好患病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報價、人數、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積極主動配合區衛生監督所進行調查。

4.聽從區衛生監督所和專業部門的專業指導。

5.積極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諒解。

四.責任追究

在師生食物中毒時間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謊報、疏于管理或玩忽職守,教育行政部門要給予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情況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篇3:學生食物中毒事故處置預案

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預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學校食堂作為供應飯菜等食品部門及教職工就餐場所,其采購,加工,衛生工作

如有不慎極易發生食物中毒現象,表現為多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現象。

(二)處置措施

1、馬上向有腹痛,嘔吐,腹瀉現象的學生詢問情況,了解此前吃過的食物。

2、學校馬上組織車輛,人員把有腹痛,嘔吐,腹瀉的學生送醫院治療。

3、馬上向教育局,衛生防疫部門匯報情況。

4、繼續關注學生有無腹痛,腹瀉,嘔吐現象,發現馬上送醫院治療。

5、通知學生家長并向其說明發生的情況,請家長到醫院。

6、食堂剩余飯菜馬上封存,報衛生防疫部門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