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游泳池管理細則規程
小區游泳池管理細則
1游泳池衛生管理制度
1.1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1.2工作人員應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1.3按專人、專區搞好池邊、走道、廁所、淋浴室、更衣室和環境衛生,隨時清除雜物,每四小時更換浸腳消毒池水。
1.4池水固定專人負責管理,搞好PH值、游離性余氯、渾濁度監測,加藥和更換池水的工作。
1.5游泳池必須配備必要的救生設備。
1.6游泳池的負責人應做好工作記錄,并建檔保存。
2游泳池消毒制度
2.1設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消毒工作。
2.2消毒人員應經過必要的消毒知識培訓,熟悉游泳池水的各種測量的方法,了解各種藥劑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
2.3消毒要求
2.3.1游泳池消毒
1)根據泳池游離余氯監測結果,適量加藥;
2)池中發現藻類時應及時除藻。
2.3.2浸腳池消毒
1)每四小時更換池水一次;
2)消毒池水余氯含量應保持在0.3-0.5ml/L。
2.3.3沐浴室、更衣室、廁所應每天用含氯0.6%-1%的消毒液噴灑。
2.3.4環境衛生每半月消毒一次,用漂白粉或PH6.5-8.5的消毒液噴灑。
2.3.5每次工作完成后應做好消毒記錄。
3游泳池救生員管理規定
3.1具高度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對游客安全負責。
3.2做好游泳者的安全管理,嚴格按兒童池、成人池、深水區、淺水區的規定進行管理,對越界和不服從勸阻的游客進行警告,警告無效的可清除出場。
3.3密切注意池內情況,特別是入池口,深淺分界區、成人池兒童池交界區等,發現有求救信號、遇溺水等異常情況的,應果斷迅速采取有效救助措施。
3.4上崗時穿好救生服,配帶好口哨、救助用工具,并提前20分鐘到崗,將池內警示牌、桌椅、太陽傘、過腳池、循環系統、地面衛生等清潔干凈、打開和擺放好。
3.5應在規定的崗位責任區上崗和巡崗,不得擅自離崗、并崗、在崗看書報、閑談、打瞌睡等,有事離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員(只限于身體不適和兩便),并要在十五分鐘內返回。
3.6每天結束后必須清查負責的水區域,并確認游客遺留的衣物。
3.7遇上雷、雨天氣或其它不利于泳客安全的特殊情況應及時清場,將游泳場關閉。
3.8對違反游泳池其它管理規定的泳客,應予勸阻,警告,對不服從管理的可清除出場。
3.9做好水的凈化處理工作,熟悉循環過濾系統的使用。
篇2:某游泳池工程監理細則
游泳池工程監理細則
【一】專業工程特點
游泳池平面尺寸50500×21500,深度1.55~2.05m,池底板厚300,池壁厚250。池底池壁均設雙層鋼筋網片,S型鋼筋拉結。混凝土采用C30水工混凝土,摻水泥用量10%的WG-HEA高效抗裂放水劑,抗滲系數S8。池底板結構坡度1%。長向池壁及短向池壁-0.500位置預埋DN50,十二根溢水管。長向池邊設有300寬鋼筋混凝土排水溝縱坡5‰,上蓋20厚400寬鑄鐵蓋板。
【二】工作流程
檢查池底縱向坡度
控制坡度及平整度
鋼筋檢查及接頭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檢測,澆筑震搗時間控制
鋼筋接頭檢查及驗收
檢查施工縫處理
【三】監理工作控制要點
a)池坑原槽開鑿,槽底尺寸及池底縱向坡度檢查。
b)游泳池幾何尺寸、標高滿足設計要求,控制墊層坡度幾平整度。墊層需密實,平整,粗糙。
c)池底施工段交接處止水帶埋設其短鋼筋電焊牢固、位置準確,止水帶下部混凝土振搗密實。
d)池壁模板止水環直徑及環數應符合規定。
e)池壁、池底混凝土澆筑方法應按設計要求,混凝土澆筑、振搗時間應符合規范要求。
【四】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a)事前控制
(1)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
(2)水泥進場必須檢查水泥出廠合格證,抽檢水泥強度和安定性,并對其品種、強度等級、包裝、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
(3)抽檢砂、石等級。
(4)檢查外加劑的品種、質量保證書及其在混凝土中的摻量。
(5)檢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種原材料的稱量、坍落度,并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定組制作混凝土試塊并及時進行實驗測定其抗壓強度,抗滲強度。
(6)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廠合格證,現場取樣,確定其強度及抗滲性能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規定。
b)事中控制
i.嚴格控制水池基坑開鑿幾何尺寸,中間部分放炮機械除渣,不允許擾動池底基坑。池壁外基坑回填用黏土,回填厚度每層不大于0.25米,夯實系數0.9。
ii.池底標高及坡度控制,采用點焊短鋼筋,測量用水準儀,紅鉛油標示方法控制。
iii.池壁鋼筋在澆筑池底時不斷開通長留置,水平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檢查接頭錯位應為600mm,轉角處內排水平鋼筋按設計要求錨固,錨固長度不少于35d。
iv.嚴格控制池壁模板支撐的穩定性。池壁模板在原池底留置橫模上橫支,背豎向雙鋼管豎楞,外向雙鋼管橫楞,間距600,用三排以上鋼管支撐架撐牢。
v.檢查池壁厚度及垂直度,池壁厚度由φ12內撐加上水片控制,縱向間距600,橫向間距1500。
vi.水工混凝土施工基底不得有積水,雨季施工應有防雨措施。作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證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標高以下不小于30cm。
vii.最低施工縫距底板不應小于200mm,施工縫混凝土應鑿毛,清洗干凈,保持濕潤,并刷水泥砂漿或鋪20厚與混凝土同標號砂漿層,以保證接搓密實。養護時間不小于14d。
viii.池壁混凝土澆筑,按一次下料高度不超過400mm,循環澆筑,振搗密實,加強養護。
i*.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的間歇時間,特別是底板混凝土應不留施工縫其澆筑時間應符合規范要求。(見表1)
表1混凝土運輸、澆筑和間歇的允許時間min
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
25
<30210180
>30180150
*.檢查和監督承包單位適時作好養護、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防水混凝土在澆筑后4-6h應覆蓋澆水養護,3d內每天應澆水4-6次,以后每天澆2-3次,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i.已澆筑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防水混凝土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時,方可在其上面進行下道工序,達到70%時,方可拆模。
*ii.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到現場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承包單位改正。巡視應特別注意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箍筋加密范圍,鋼筋除銹情況等問題的監視。
*iii.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正確、固定可靠,孔洞周邊鋼筋加固符合設計要求。
*iv.承包單位拆模要事先向監理工程師提出要求,經監理工程師依拆模條件判斷確認后方可進行。
*v.上道不經檢查驗收不準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c)事后控制
i.審查各種原材料、混凝土試塊的實驗報告;
ii.審閱施工記錄;
iii.審查各種中間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及資料;
iv.復查平面位置、尺寸、標高及其外觀;
v.審查質量事故處理資料。
(詳見框架梁監理實施細則部分)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