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易防護器材的制作
簡易防護器材是指在缺少專用防護器材的情況下,利用就便材料制作的一類個人防護器材。它包括呼吸道防護器材、防毒眼鏡和皮膚防護器材等。
一、浸堿防毒口罩的制作。
用毛巾或紗布折疊(毛巾8層,紗布30層左右)成口罩形狀縫制。使用前,浸于低濃度堿性溶液(10%小蘇打水)或肥皂水中,取出稍加擰干,即可使用。為保證氣密性,在口罩鼻梁部位應加壓條或填加兩塊棉花等。
二、防毒眼鏡的制作。
用較粗的鐵絲做成眼鏡框,鏡框上纏上一層柔軟材料(如棉花)使之與皮膚密合,用膠布將剪成鏡片狀的透明塑料片或現成鏡片貼合在鏡框上,再系上兩條帶子即可。除選用材料自己制作外,防風鏡、游泳潛水鏡也可作簡易防毒鏡使用。
三、簡易皮膚防護器材的制作。
簡易皮膚防護器材的作用,是防止毒劑和放射性灰塵直接濺落在皮膚上,它不能防染毒蒸汽。制作簡易皮膚防護器材,盡量采用隔絕材料,包扎時要注意氣密性并方便解脫。手部防護可使用橡膠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但醫用手套和塑料薄膜不宜使用。腳部防護可用勞保靴套、膠鞋和長筒雨鞋,必要時可用布片、塑料布等耐磨性材料做成簡易“綁腿”進行下肢防護,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雨衣、皮衣服、防塵服或塑料布、帆布在緊急情況下都可用于防護身體。毯子、大衣、被子、雨傘等可用來保護全身。帽子、圍巾對頭部也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使用簡易防護器材時要注意盡量減少暴露皮膚,捆綁牢固,便于解脫,通過染毒地域時間盡可能減少,使用后焚燒或掩埋,解脫時防止二次染毒。
篇2:安全防護器材(個人防護)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全防護器材的領用發放、使用管理和廢棄處理,嚴格申報、審批、購買、發放和使用各環節控制,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1嚴格審批程序。安環部負責各種安全防護器材采購計劃的制定、審批,各部室、車間按照實際所需,報安環部審核、匯總,經生產廠長審核,主要領導審簽后,報公司采購部購買;確因特殊情況急需購買的,由部門負責人報生產廠長、公司主要領導審簽后購買。
2嚴格比質比價采購。采購部負責安全防護器材的采購,根據安環部上報的個人安全防護器材計劃,采購部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從具有相應資質的廠家比質比價采購安全防護器材,并必須保證所采購的安全防護器材質優價廉,需正規廠家生產,廠家需雙證齊全(安全生產許可證及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必須滿足QS認證許可、LA安全標志認證、3C認證的合格產品。所購買廠家資質、供貨商資質必須提供復印件留存安環部。
3嚴格入庫、發放、調換程序。物品采購后,由安環部和采購部、倉管部、所使用車間、職工代表根據產品質量標準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由倉管部辦理入庫手續,質量不合格的,不予辦理入庫。安環部待安全防護器材入庫后全部領出存放至安環部專用倉庫內。物品發放時,使用部門根據所報計劃到安環部辦理《安全防護器材領取記錄單》,然后領取所需安全防護器材。
4嚴格使用管理。使用部門要每月對所屬各類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并做好記錄,安環部定期檢查各部門安全防護器材、維護保養記錄。附:各種安全防護器材(含個人防護)使用、維護、保養參數、時間一覽表。
5嚴格廢棄處理。使用部門在每月檢查維護中發現安全防護器材損壞、內部介質欠壓或超期、失效、使用后無法繼續使用應主動向安環部報停。安環部接到申請后對所報物品嚴格審查,發現屬實給予更換或者補充介質等維修。安環部對無法使用的防護器材,集中后統一銷毀。
6其他事項:外來實習、培訓人員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由安環部提供;任何職工不得出賣或變相出賣公司發放的安全防護用品,否則,除按用品價值雙倍罰款外,根據情節輕重予以勞動紀律處分。
篇3:放射防護器材含放射性產品衛生管理辦法
(20**年1月4日衛生部令第18號發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放射防護器材,是指對電離輻射進行屏蔽防護的材料以及用屏蔽材料制成的各種防護器械、裝置、部件、用品、制品和設施。
本辦法所稱含放射性產品,是指含放射性物料、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伴生*射線電器產品和衛生部確定的其他含放射性產品。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使用以及進口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條例》及本辦法。
第四條衛生部主管全國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管轄范圍內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檢測
第五條生產單位首次生產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應當進行檢測。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進行重新檢測:
(一)已連續生產兩年的產品;
(二)進口的每批產品;
(三)停產逾一年再投產的產品;
(四)設計、生產工藝和原料配比有改變的產品。
未經檢測或者經檢測不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不得生產、銷售、進口與使用。
第六條檢測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除具備基本的內容外,還應當有檢測依據、檢測結果和檢測結論。
第七條經檢測符合有關標準及衛生要求的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由檢測機構出具衛生部統一印制的《檢測報告單》一式四份,交送檢單位兩份,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一份,存檔一份。
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監督檢查結果或者檢測機構報送的《檢測報告單》發布公告。
第八條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經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在出廠及銷售時,應當附有產品標簽、說明書等資料。進口產品應當使用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
標簽應當標明下列內容:
(一)產品名稱、型號;
(二)生產企業名稱及其地址;
(三)檢測單位名稱及檢測日期。
個人防護用品的標簽還應當標明鉛當量。使用說明書應當同時載明防護性能、適用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進口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還應當標明生產國家(地區)名稱,國內代理商名稱與地址。
第九條衛生部對放射防護器材檢測機構、含放射性產品檢測機構進行資質認證。資質認證的日常工作由衛生部指定的國家放射防護機構負責。
對取得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由衛生部予以公告。
取得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應當在認證的范圍內開展檢測工作。
第三章放射防護器材要求
第十條放射防護器材的防護性能應當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
第十一條放射防護器械、裝置、部件及設施必須堅固、可靠,用于屏蔽設施的建筑材料必須固化成型,不得直接使用礦砂、廢礦渣等無定型材料充填制作。
第十二條放射防護用品、制品與人體接觸的部分應當使用對人體無害的材料制作。
第十三條對于新研制且結構復雜的放射防護器材,生產單位應當提供兩個以上使用單位的試用報告,經檢測機構檢測,取得《檢測報告單》后,方可定型生產、銷售。
第十四條放射防護器材的使用單位應當使用合格的放射防護器材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性能檢測,發現不符合要求或者存有隱患的,及時維修或者更換。
第四章含放射性產品要求
第十五條建筑材料、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水平應當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
第十六條含磷肥料應當符合有關磷肥放射性鐳-226的限量衛生標準。
第十七條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應當符合有關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的放射衛生防護標準。
禁止生產、銷售或者進口含放射性物質的玩具、炊具、餐飲具和娛樂用品。
第十八條伴生*射線電器產品及其他含放射性產品應當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
第十九條在建造居民住房或者生活、工作、娛樂建筑物時,應當選用符合放射衛生防護標準的建筑材料、天然石材,使室內氡符合氡濃度控制標準。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條違反《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產、停業,或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銷售未經檢測的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
(二)使用、銷售不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
(三)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標簽和說明書內容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第二十一條違反《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產、停業,或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
(一)經第二十條的行政處罰,逾期仍不改進的;
(二)生產、進口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未經檢測的;
(三)生產、進口不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
(四)偽造、涂改、轉讓放射防護器材或者含放射性產品的標簽、說明書或者檢測報告的;
(五)生產、銷售或者進口含放射性物質的玩具、炊具、餐飲具或者娛樂用品的;
(六)使用不符合有關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建筑材料、天然石材,建造生活、工作、娛樂建筑物的。
第二十二條違反《條例》及本辦法規定,生產、銷售或者進口不合格的放射防護器材或含放射性產品,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檢測機構違反《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或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衛生部取消檢測資格,并予以公告:
(一)超出資質認證范圍從事檢測工作的;
(二)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或者證明材料的。
第二十四條使用不合格的放射防護器材,造成放射事故的,按照《放射事故管理規定》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所采用的用語及含義:
(一)放射性物料包括建筑材料、天然石材和含磷肥料;
(二)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是指產品因功能或制造工藝需要,原料中添加放射性物質或者其裝置內含有密封放射源結構或者采用技術途徑使之具有放射性的消費品,并包括摻有獨居石、鋯英砂和稀土物質等成份的含放射性制品;
(三)放射性物質,放射性比活度大于國家標準規定的豁免限值的物質;
(四)伴生*射線電器產品,是指使用該電器時伴生有產品功能所不需要的Χ射線的電器產品,本辦法不包括電視機、計算機終端設備。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0**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11月28日衛生部發布的《射線防護器材防護質量管理規定》和1995年1月9日衛生部發布的《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衛生防護管理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