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安全評價標準

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安全評價標準

2024-07-15 閱讀 8547

1?安全評價的前提條件

1.1經營單位應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應與其向安全評價機構提交的《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基本情況表》相一致。

1.2新設立的經營單位應持有相關部門批準的文件,新項目應有竣工驗收批準文件,其批準文件上的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應與其向安全評價機構提交的《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基本情況表》相一致。

2?安全評價所依據的主要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暫行規定》

《城市燃氣安全管理規定》

《氣瓶安全監察規定》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版)

GB17267-1998《液化氣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

GB18265-2000《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

GB15603-1995《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通則》

GB50028-93《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SH3063《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3?安全評價的基本內容

3.1經營和儲存場所、設施、建筑物符合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版)、《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等規定,建筑物應當經公安消防機構驗收合格;

3.2經營條件、儲存條件符合GB18265-2000《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GB50028-93《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17267-1998《液化氣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GB15603-1995《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通則》和《氣瓶安全監察規定》;

3.3單位主要負責人和主管人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經過專門培訓,并經考核、取得上崗資格;

3.4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3.5有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6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4、安全評價程序

4.1前期準備工作

4.1.1根據被評價單位的委托書,索取被評價單位的營業執照或相關批準文件,《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基本情況表》;

4.1.2與被評價單位簽訂安全評價合同;

4.1.3組建安全評價小組,了解被評價單位的情況,收集相關資料。

4.2現場檢查和評價

4.2.1查驗被評價單位提供的文件及其他資料的真實性;

4.2.2根據《液化石油氣儲配站情況表》和現場實際狀況,辨識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產生的原因;

4.2.3劃分評價單元

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安全評價,劃分為以下單元:

a安全管理

b經營和儲存場所

c經營儲存條件

d消防設施

4.2.4針對危險、有害因素及現場情況,應用《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安全評價檢查表》(見附錄D)對現場設施、裝置、防護措施和管理措施進行評價;

4.2.5提出建議補充的安全對策措施

a管理方面(制度、組織、人員)的對策措施

b平面布置、工藝設備設施的安全設計、安全操作、消防與電器等方面對策措施。

4.3編制安全評價報告書

5、安全評價報告書的內容和要求

5.1安全評價報告書的內容

5.1.1安全評價的依據;

5.1.2被評價單位的基本情況;

5.1.3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指出存在的事故隱患及可接受程度;

5.1.4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安全評價現場檢查表;

5.1.5建議補充的安全對策措施;

5.1.6評價結論

評價結論分為下列三種:

a?符合安全要求

b?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c?未能符合安全要求

5.2安全評價報告書的要求

安全評價報告書應內容全面,條理清楚,數據完整,查出的問題準確,提出的整改措施具體可行,評價結論客觀公正。

6、安全評價報告書的格式

6.1?封面(見附錄A)

6.2?被評價單位安全評價委托書

6.3?安全評價機構資格證書復印件

被評價單位營業執照或有關文件

被評價單位的《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基本情況表》(見附錄B)

6.4?編制單位、評價組長、評價組成員、審核人(見附錄C)

6.5?目錄

6.6?前言

6.7?正文

6.8?附件

篇2:安全評價師職業釋義與職責主要工作內容

安全評價師是采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與手段,對建設項目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存在的風險進行安全評價的人員。下面是[制度職責大全]人才網提供的安全評價師職業釋義與主要工作內容,歡迎閱讀。

職業定義:

采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與手段,對建設項目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存在的風險進行安全評價的人員。

主要工作內容:

(1)對現場進行實地勘查,收集有關資料;(2)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3)進行定性、定量評價;(4)依據安全生產法規及評價結果,提出降低風險的安全對策措施;(5)對評價結果進行跟蹤服務。

職業概況: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先后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法規,以期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建立安全評價制度。20**年以后,《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明確了安全評價在安全生產中的地位。目前,我國的安全評價工作已經發展到初步成熟的階段,形成了覆蓋生產經營活動各個階段,包括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和安全現狀評價在內的安全評價體系。生產經營單位為保障自身的安全發展,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采用安全評價這一安全管理手段。

截至2007年9月,全國從事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已達5萬人,從業人員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的安全評價工作吸引了眾多科研和應用型人才,安全評價從業人員已形成一支穩定的隊伍。他們為安全生產提供著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服務,這種技術服務雖然被定位為第三方提供的"社會中介服務",但它在安全生產領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安全評價師這一新職業的設立,將為促進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保證安全評價規范發展,確保《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從源頭上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進企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職位搜索有:叉車安全技術規程一般沖壓工安全操作規程

篇3:地下建設工程安全評價

地下建設工程安全評價

地下工程是一項高風險建設工程。地質環境復雜,基礎信息不充分,施工技術復雜,不可預見因素多,社會環境影響大。我國地下工程建設事故頻發,形勢嚴峻,令人堪憂。面對地下工程建設事故頻發的嚴峻形勢以及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大、發展快的客觀現實,必須更加堅持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觀。“速度服從安全,速度服從質量,速度服從效益;實現確保安全前提下的高速度必須科學規劃、科學勘察、科學設計、科學施工、科學管理;必要的管理力量、技術力量的充分投入是實現這‘五個科學’的基礎。”

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大、發展快是安全形勢嚴峻的客觀原因。嚴峻的地下工程安全形勢是實行安全風險管理必要和緊迫的客觀需求。

“建立風險管理,對擬建和在建的城市地下工程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繼而進行風險控制十分必要。”風險管理制度應擴大到整個地下工程領域。地下工程的特點在于地下工程具有很高的風險性,但絕大多數事故是有征兆,因此是可預防的,而且安全事故預防關鍵在人。

安全風險管理的費用往往被首先擠壓,導致一些施工單位在利益的驅使下,冒險施工,吃“風險飯”,“賭”不會發生事故的概率。工程安全風險管理隊伍不夠專業規范,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國內對工程安全風險管理咨詢評估的從業單位和人員還沒有明確的資質管理制度。缺乏安全風險評估規定、安全評估單位資質管理辦法、安全評估人員考核與管理辦法等相關的法規。目前風險管理相關技術控制規范不夠全面。因此,編制地下工程施工不同工法的技術規范,研制不同城市、不同工法的適應不同巖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條件的風險閾值數據庫系統已是當務之急。

目前,風險評估等工作雖已經納入地鐵建設的工作環節中,但由于缺乏國內工程安全風險統計資料,風險概率和后果計算依據不足,得到的定量風險評估數據缺乏足夠的可信度,工程實際指導性還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