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現(xiàn)狀評價工作程序(范例)
安全現(xiàn)狀評價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1)前期準備;
2)危險、有害因素和事故隱患的識別;
3)定性、定量評價;
4)安全管理現(xiàn)狀評價;
5)確定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6)確定評價結論;
7)安全現(xiàn)狀評價報告完成。
篇2:安全現(xiàn)狀評價的程序
安全評價過程本身是評價質量的具體體現(xiàn),將安全評價工作程序化、標準化是提高安全評價質量的有效方法。陜西秦安煤礦安全評價事務有限公司通過對72個煤礦進行的安全現(xiàn)狀綜合評價,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形成了一套較科學的評價工作程序。該程序分為7個階段。
一、簽訂合同階段
主要是接受企業(yè)委托,明確評價對象和范圍,簽訂評價合同。界定評價責任,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等。
二、準備階段
1.資料收集
主要是收集與評價相關的標準、法律法規(guī);被評價礦井(企業(yè))礦區(qū)或鄰近礦井的相關地質、圖紙、批文等資料,如礦井管理、采掘、通風、機電運輸?shù)雀鞔笙到y(tǒng)的運行現(xiàn)狀、礦區(qū)事故案例等。
2.確定項目組長及評價人員
根據(jù)被評價礦井的規(guī)模、能力等,任命項目評價組長,組織落實安全評價人員,根據(jù)礦井的規(guī)模、能力及實際危險程度等確定所需評價人員,一般礦井5人,復雜礦井7~8人。
3.編制評價大綱
由項目組長召開評價小組會議,編制評價大綱:
(1)以公司《作業(yè)指導書》為依據(jù),并結合評價礦井的實際情況編寫該礦井的《××煤礦評價大綱》。
(2)《××煤礦評價大綱》編制完成之后,結合礦井實際情況分別確定量化分析中的事故樹方法、類比法等的具體框架,擬定評價方法;編制《安全檢查表》對大綱進行評審,確保評價有針對性。
三、現(xiàn)場調研階段
每一位評價人員應本著“誰評價、誰檢查、誰負責”的態(tài)度,在現(xiàn)場評價中堅持合法性、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的原則。現(xiàn)場調研分為6個過程。
1.接洽示證過程
按照評價程序向礦方出示評價公司的《評價資質》證書、營業(yè)執(zhí)照、評價人員資質,介紹評價的基本程序及評價人員,說明評價依據(jù)、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項等。
2.現(xiàn)場調查與資料收集
按《安全檢查表》評價項目的要求,分專業(yè)查看礦井文字資料,收集整理并取得有關的復印件,以作為評價真實性的依據(jù)。
具體收集以下幾方面資料:
(1)礦井自然安全條件、防治水的情況
由地質專業(yè)的評價人員進行評價,包括:
①礦井地質資料。如《礦井地質勘探報告》,交通、氣象、地震、地熱、地壓等自然安全條件。
②礦井水文地質。井口坐標、位置、地面防洪、防治水措施和系統(tǒng),周邊小窯情況,礦井附近河流、環(huán)境、地面塌陷等等。
(2)安全管理
深入了解礦井生產(chǎn)合法性(主要是查看采礦許可證、生產(chǎn)許可證、工商執(zhí)照、礦長2證),安全管理模式,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管理制度、生產(chǎn)責任制的制定情況,圖紙資料、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等。
(3)通風與防塵、防瓦斯及防火滅火情況
主要是由“一通三防”專業(yè)的評價人員進行評價。內容包括:
①礦井通風機構的設置,人員配備;礦井通風系統(tǒng),風機型號、性能,井下風量、風速的分配情況及合理性;井上、下防塵消防灑水系統(tǒng)及其圖紙資料。
②礦井防瓦斯機構及人員配備,瓦斯等級,煤塵爆炸性等;瓦斯抽放系統(tǒng)運行狀況,瓦斯檢測儀器儀表的準確性等。
③礦井防滅火機構及人員配備,煤層自燃傾向性,礦井綜合防滅火制度、措施等。
(4)頂板、爆破
主要由采、掘專業(yè)人員負責評價,內容為:
礦井頂?shù)装宓刭|資料,開拓開采(方式、系統(tǒng)),采煤方法,支護方式,設備選型等。
爆破材料的管理、運輸、儲存、發(fā)放、收交等管理情況。
(5)機電運輸
主要由機電專業(yè)的人員負責評價,內容涉及:井上、下供電系統(tǒng),電源的可靠性;運輸系統(tǒng)、提升系統(tǒng)等的運行狀況,可靠性和保護系統(tǒng),其它機電設備、機械型號、安全標志等。
3.井下檢查
井下檢查主要是在采掘專業(yè)、一通三防專業(yè)與機電運輸專業(yè)進行。目的一是為了進一步核實井下狀況與地面資料、設計資料等的符合性;二是檢查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三是檢查作業(yè)人員的行為規(guī)范,是否持證上崗,是否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四是檢查現(xiàn)場存在的危險源及問題。
4.綜合分析
評價組長根據(jù)各專業(yè)評價的進展情況,召開小組會議,匯總各專業(yè)的問題,小組討論并總結所辨識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存在問題,評價結果等。
5.與礦方交換意見
評價小組與礦方召開評價會議,各專業(yè)分述其評價情況,如礦井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地點、范圍,違反《煤礦安全規(guī)程》方面的問題以及對策措施和建議等。除此之外,評價組還對礦井不合理的系統(tǒng)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6.再次復查階段
根據(jù)礦方傳送的整改文件,公司安排評價組成員在評價報告正式出版之前再次到現(xiàn)場進行礦井整改狀況的調查核實,并獲取正式資料。
四、報告編寫階段
報告編寫主要是本著“誰編寫、誰負責”的原則,要求評價人員對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必須準確、科學,所提建議措施盡可能做到全面、準確并具有針對性。即使存在問題不在所簽訂的評價合同范圍之內,本著為企業(yè)服務的態(tài)度,也必須建議礦方注意或采取有關措施加以預防,確保煤礦安全生產(chǎn)。
1.再次召開小組會議
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召開評價小組會議,針對現(xiàn)場評價資料及礦方的整改情況,再次對《評價大綱》進行修訂和完善,并說明報告的注意事項、重點、材料合成及完成時間等。
2.各專業(yè)編寫分報告
《評價報告》正式編寫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各專業(yè)評價人員根據(jù)修訂《評價大綱》的要求,進行各專業(yè)章節(jié)的編寫與審核。
3.形成初稿
各專業(yè)編制完成之后,統(tǒng)一交評價項目組合成人員進行初稿的合成與編排,評價人員在評價流程表上簽字,注明交稿日期。
五、內部審核階段
內部審核階段直接關系到《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因此,公司制定了程序化、科學化的《審核程序》與審核制度等,設立了專門的評價審核組和評價流程表,在評價報告的審核中,第一稿出來后,一般都要經(jīng)過2~3次的討論、修改和4個級別(評價部人員、評價部長或組長、審核部、總工)的審稿才能最終定稿。
1.初校
評價組合成初稿之后,由評價組組長依據(jù)《評價大綱》審核內容是否全面,然后交由各評價成員再次進行內容的完善與補充,最后由合成人員打印第一稿。
2.一校
出版第一稿之后,由公司審核部技術專家進行評價報告的一審工作,包括: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全面與否,危險程度的確定正確與否,評價方法的選擇科學與否,對策措施的建議準確與否,評價的結論合理與否等。技術審核部成員與評價小組通過討論進行一審稿的修訂,并出版第二稿。
3.二校
同樣由技術審核部對二審稿進行二次審核,討論修訂,出版終審稿,并簽字。
4.終校
技術審核部出版終審稿之后,交由公司總工進行終審稿的審核修訂,并簽字。
六、出版并交付企業(yè)
由綜合部按修訂的終審稿正式版本一冊,返至評價組項目負責人,交各專業(yè)評價人員進行最后的審查。并由評價組成員及審核部人員簽字出版,交付企業(yè)。
七、評價資料歸檔階段
評價工作完成后,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將評價資料、整改資料、底稿、初稿及一審、二審、終審稿等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