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區財政局行政效能投訴制度
某區財政局行政效能投訴制度
為了切實加強對我局干部職工的管理和考核,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樹立財政干部職工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政的新形象,依據《行政監察法》和《公務員管理暫行條例》,特制定本制度。
一、財政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財經法規和各項工作紀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正、廉潔勤政,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二、財政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工作態度和效能有以下行為的,可以投訴:
1、擅自離崗、不堅守崗位的;
2、對群眾、其他單位來辦事的人員提出的正當要求和意見置之不理的;
3、待人、辦事態度生硬、粗暴的;
4、不按規定程序辦事或辦事不公正的;
5、辦事效率低下、推諉扯皮或有意拖延,不負責任的;
6、執行公務征收稅(費)過程中不亮證、不文明、亂收稅(費)、亂罰款、亂攤派,影響財政干部形象的;
7、工作時間從事與工作無關活動的;
8、有其它群眾不滿意行為的。
三、凡財政人員有違紀問題和以上行為之一的,可以投訴。投訴受理為**區財政局監察科和局領導。
投訴人可以采取信函、當面投訴等方式進行投訴。投訴人應當據實告知被投訴人的工作單位、姓名,在何地、因何事投訴,同時據實提供自己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情況以便調查處理和回復。
四、投訴受理部門要根據自己的權限,對投訴事項及時予以辦理或轉辦,對超越處理權限的投訴,受理部門須向主管領導匯報,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9、接到投訴后,對投訴者要求到現場幫助解決的投訴,受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應及時趕到現場或迅速責成有關單位的相關人員到現場,能幫助解決的必須立即幫助解決,對不能立即幫助解決的應查明原因,向投訴人做出明確解釋。
10、投訴受理部門對于屬于自己職權范圍內應辦理的事項,必須在7日內作出處理,投訴人要求答復的,應及時答復。對于復雜的投訴事項,經主管領導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答復時間,但必須向投訴人說明情況。
11、投訴受理機關對于不屬于自己職權范圍內投訴事項,必須在一天內將該事項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并向投訴者說明。
五、有關結果納入該年度考核,作為對個人和相關科(室)獎懲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篇2:柳樹鎮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制度
1.首問責任制度
1、第一個接受詢問的工作人員即為首問責任人,負有為來人服務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2、“首問責任人不論與本人職責是否有關,都要熱情回答與接待,幫助來人找到經辦人或單位,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3、屬首問責任人職責范圍的事,要按有關規定及時辦理,不能當場辦理的,要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向當事人解釋清楚有關辦理事項、需補充或攜帶的材料、如何辦理等事項。
4、不屬于首問責任人職責范圍的事,首問責任人要負責引導來人到承辦所室,并交由承辦人接待。
5、屬于業務不明確或首問責任不清楚承辦所室的事項,首問責任人要熱心幫助了解;辦理事項不屬于本鎮職責的,首問責任應耐心說明,盡可能提供幫助。
6、屬電話咨詢或舉報的,接聽電話人員為首問責任人。首問責任人應將來電反映的事項、來電人姓名、單位、聯系方式等登記在冊,并及時轉告有關領導或所室辦理。
2.限時辦結制度
1、對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辦事時限的,要嚴格按規定的時限內辦理,盡量做出縮短時限承諾。
2、對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辦事時限的,其時限根據實際情況,能提前完成的要盡量提前落實。
3、對管理相對人或服務對象的申請、申辦事項能當場辦理的,應立即辦理,不能當場辦理的,應告知辦事時限,不予辦理的,應說明原因和理由,做耐心解釋。
4、對上級機關或領導批示文件必須按上級要求的辦理期限內辦結,對一般來信來訪或投訴件的辦理,能解決的當場解決,當日回復,一般情況下七日內回復,特殊情況15日內回復,做出準確答復或匯報。
5、對需要與其他部門聯辦或向其他部門移交的事務,有關責任部門或辦事人員應盡快通知有關部門,共同協商提出辦事時限,并予以公布、告示于有關方面和服務對象。
3.服務承諾制度
l、求真務實,秉公執法,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熱忱為領導、為基層、為群眾服務,以社會和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我們各項工作的標準。
2、艱苦樸素,廉潔自律,不利用職權和職務之便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嚴禁接受辦事人員或辦事單位的宴請、錢物和其他好處。
3、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耐心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服務,努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4、對來辦事或來訪人員一律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句你好問候,一杯熱茶請喝,一張椅子請坐。充分發揮“窗口”作用,樹立鎮干部、鎮工作新形象、新風尚。
5、總結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努力和加強鄉干部黨風廉政建設,掌握黨和政府的各項法律、法規和制度。
6、設立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反饋檢查及處理信息,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向有關反面和人員做出準確答復。舉報電話:0356-386**。
4.公開制度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依法行政的辦事原則,全面提高鎮政府決策過程、辦事制度、辦事程序等方面的透明度,特制定以下制度:
1、在機關醒目處設置政務公開圖板,公開職能和責任、辦事依據、程序辦事時限,做出明確的服務承諾制,接受社會廣泛監督,方便群眾。
2、公開具體辦事依據、紀律、程序、要求和時限,公開承辦部門及承辦人員姓名、職務和職責,公開有關事項審批程序、規則、辦理條件及所需的相關資料和資格。
3、公開人員崗位職責,公開具辦人員的身份和崗位職責。鎮機關工作人員必須佩證上崗,辦公桌上放置身份、職責座位牌,辦公室掛出職能和責任顯示圖板。
4、公開各項收費標準、依據、范圍及辦理程序。要盡量簡化辦事程序,合并辦理環節,做到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
5、公開熱點問題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再就業優惠證辦理、征兵等工作事項,要通過各種渠道予以公示和公開。
6、公開辦事結果。凡上級領導或各有關部門交辦、協辦的事務,尤其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要在辦結后,及時予以公開、反饋或上報,并聽取、接受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5.效能考評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確保鎮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切實使機關作風轉變,增強機關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1、考評對象:全體鎮干部。
2、績效考評時間:每季度小評、半年小結、年終總評。
3、考評方式:實行百分制方法,先個人自評,主管負責人復核,鄉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綜合把關、審定。
4、考評結果:作為機關干部職工獎勵、評先、懲處的重要依據,與干部使用、提拔、調整掛鉤,并存入個人效能建設檔案。
5、考評紀律: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考評工作,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謊報成績,否則追究當事人責任。有關領導要認真組織開展考評工作,不得徇私舞弊,敷衍了事,切實保證考評工作的公平、公正。
6.效能責任追究管理辦法與細則
為增強鄉政府工作效能,建立責任管理機制,保證全體機關干部正確、有效行使職權,樹立鄉辦事處及干部廉潔、勤政、務實、高效形象,特制本辦法與細則。
1、效能責任追究的范圍
干部在工作中和處理機關內部事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效能責任:
(1)對符合法律法規及制度規定的事項及鎮黨委、政府的決定拖延不諱的;
(2)不認真抓落實,搞形式走過場,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3)對應公開的事項不公開或不及時、真實、全面公開,搞無效公開,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4)對職責范圍內的機關作風問題和機關效能問題失察失管的;
(5)對職責范圍的辦事事項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的;
(6)工作效率低下,未能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理有關事項或作出明確答復并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7)工作作風粗暴、服務態度生硬,刁難、打擊、報復舉報人,造成不良影響的;
(8)不給好處不辦事和利用管理和審批職權吃、拿、卡、要的;
(9)違反執法程序,違規執法的;
(10)參加用公款支付高消費娛樂活動的;
(11)責任心不強,未能按時限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
(12)對不屬于本部門、單位職權范圍或不宜由本部門、單位辦理的事項,但不說明、不請示、不移送,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13)對重大或突發事項、災情險情、安全責任事故不及時報告的;
(14)工作時間內擅離崗位或因故請假不委托有關人員代行辦理而貽誤時間辦理服務對象辦事的;
(15)對上級機關效能投訴中心轉辦的投訴件以及職責范圍內的機關投訴,不管理、不認真調查、、故意拖延、隱瞞、不處理、不整改的;
(16)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給管理服務對象造成延誤或造成損失的;
(17)對涉及效能責任的問題在調查、處理中弄虛作假的;
(18)對來文、來電、來函,未按規定簽收、登記、審核、提出擬辦意見,但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時限報送領導批示,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19)辦文辦事過程中遇有涉及其他部門職權的事項,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又未報請上級裁決,久拖不決,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20)不按規定使用公章;未嚴格執行文件管理規定,導致文件、檔案資料損毀或丟失的;
(21)其它違反機關內部管理規定而貽誤機關內部事務管理工作或造成經濟浪費、政治不良影響的;
(22)在實施行政許可管理過程中,不能依法依規批準、核準、審核、同意、登記及其他性質相同或近似的事項的;
2、效能責任追究的方式
(1)效能責任追究方式視情節分為:責成做出書面檢查,誡勉教育,效能告誡。
(2)對直接責任者,給予效能告誡處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應給予誡勉教育,經誡勉教育后仍未改正的,給予效能告誡處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誡勉教育、效能告誡處理。
(3)干擾、阻礙、不配合對其效能責任問題進行調查的,對投訴人、檢舉人刁難、打擊、報復的,要從重出理。
(4)如管理服務對象弄虛作假、不配合或出現意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工作人員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和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后果發生的,不追究工作人員的效能責任。
(5)凡被效能告誡一次的,當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檔次;同一年內被效能告誡兩次的定為基本稱職;被告誡三次的定為不稱職,并調整工作崗位;被調整工作崗位后,一年內再被效能告誡的,應報縣有關部門,按照《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6)實施效能責任追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懲處與責任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7)效能責任追究,涉及法律、法規、規章和黨政紀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不能以本辦法規定的效能責任追究方式代替法律、法規和黨政紀律責任追究的處理。
(8)本辦法自行文之日起實行。
7.監督反饋制度
為確保鎮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制度和措施貫徹落實收到實效,全面促進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特制定本制度。
1、監督對象:全體鎮機關干部。
2、監督內容:是否文明執法、秉公辦事,為群眾辦實事;是否接受辦事人員的宴請或收受錢物;是否工作消極、效率低下;是否擅自離崗或脫崗。
3、監督機構:由鄉機關效能考評組負責。
4、監督形式:
(1)建立舉報制度、設立意見箱和舉報電話。
(2)設置人員座牌和去向公示欄,公開人員職務、職責和去向。
(3)聘請效能監督員,賦予監督權、報告權、建議權、調查權、知情權。
(4)投訴事件辦理結果應當在適當范圍內公開,并每月匯總后向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報告調查處理情況和結果。
(5)對需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將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報效能領導小組按情節和適用規定處理。
5、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篇3:行政效能責任追究制規定
一、局機關各科室及工作人員如有違反行政效能有關規定的失職、瀆職行為和行政過錯,由局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工作領導小組依照《惠州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效能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嚴肅查處,實行行政效能責任追究。
二、行政效能責任追究范圍、程序和方式按照《惠州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效能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規定。
三、實施責任追究應根據情節輕重、侵害后果和影響大小,由局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研究決定。
四、因行政責任過錯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依照黨員及干部管理權限,按《中國共cd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人的黨紀責任。
五、因行政責任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涉及賠償的,依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追究責任人的賠償責任。
六、行政效能責任追究處理決定下發之前,需指派兩個以上同被追究對象談話,簽署相關意見,并做好筆錄。
七、本局機關各科室及工作人員必須執行行政效能責任追究處理決定;如無正當理由,必須采納行政效能監察意見和建議,并在規定時間內將整改結果報效能辦。
八、被追究對象對行政效能責任追究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的次日起10日內向本局過錯責任追究工作領導小組或惠州市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在申訴期間不停止處理決定的執行。
九、凡有明確的投訴人、檢舉人和控告人的案件,由效能辦將行政效能責任追究處理決定以書面形式告知投訴人、檢舉人和控告人。
十、本局機關及工作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從重處理:
1、一年內出現多次以上追究行政責任情形的;
2、干擾、阻礙、不配合對其應負行政責任調查的;
3、打擊、報復、陷害投訴人、檢舉人、控告人的;
4、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有循私舞弊或收受服務對象財物等行為的;
5、其他應當從重處理的行為。
十一、責任部門或責任人主動發現并及時糾正錯誤,未造成重大損失或不良影響的,從輕、減輕或免予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