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氧壓崗位作業規程

氧壓崗位作業規程

2024-07-14 閱讀 2107

一、接班:

1、穿戴好勞保用品;

2、面對面交班,了解設備運行工況和故障處理情況。

二、作業準備:

1、檢查機組其主體及所有輔助設備、管線、電氣、儀表,確認正確和正常方可準備啟運運轉;

2、檢查曲軸箱內油位是否正常,油質達標準(68#機械油);

3、測量儀表及安全控制系統靈敏、完整;

4、關閉油冷卻器回水閥門;

5、打開氧壓機出口管道上放空閥,關閉送氧閥,打開冷卻水進水管道閘閥,各級冷卻器回水閥,各級冷卻器,油冷卻器水側排氣閥門(排氣后關閉);

6、檢查冷卻水流動是否暢通,保持水壓在0.25-0.3Mpa;

7、手動搖動氧壓機油泵,強制供油,對機組盤車數圈,機體內部無異常聲響;

8、全面檢查壓縮機各運動和靜止部件的緊固及防松情況;

9、首次試車應首先對各電動機安裝、調整、耐壓試驗及干燥等各項工作進行嚴格檢查,應特別注意電機的緊固、定位和防松情況。并注意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10、將氧壓機機組周圍打掃干凈,拿開機器附近及放置在其上面的一切工具、零件;

11、一切準備好后,進行無負荷試開車正常后,進行試開車,再轉入正常開車。

三、作業實施:

1、開車:

(1)無負荷試車(安裝或大、中修后的試運行):

A.將各吸排氣閥門全部拆下;

B.擰下油泵的螺帽,用油泵搖手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供油;

C.按電動機的操作規程啟動,注意電流表的數值,使其轉速穩定后立即停車檢查,機組應無異常聲響;

D.第二次啟動主電機并運轉5-10分鐘,同時檢查壓縮機各部位聲響,發熱和振動情況,應特別注意主油泵運轉后油壓是否正常,潤滑部分是否給油正常,然后調整主油泵潤滑油給油壓力為0.2-0.3Mpa,如有異常,應立即停車消除;

E.上述檢查合格后,讓壓縮機組在無負荷情況下運轉4-8小時,同時檢查各部分油溫是否正常。應使油溫不超過60℃,潤滑油供油壓力不低于0.15Mpa,同時檢查各緊固件是否緊固牢靠。

(2)負荷試車:

氧氣壓縮機負荷試車用干燥空氣或氮氣。

壓縮機負荷試車步驟:

A.盤車數圈,檢查有無異常;

B.打開冷卻水路上各閥門,檢查供水情況;

C.用油泵搖手柄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充分供油;

D.全開放空閥和試車進氣閥,全關進排氣閥;

E.啟動壓縮機,空轉30分鐘后,就可利用放空閥逐漸分次加負荷,第一次加壓至0.5MPa,運轉1小時,第二次加壓至1.0MPa,運轉1小時,最后加壓至額定排氣壓力,該工況下運轉時間不小于4小時;

F.停車,并全面檢查。

試車過程中及停車以后,應進行以下檢查和記錄:

A.潤滑油壓力、溫度,各潤滑部位的供油情況;

B.壓縮機各部分的密封(包括有否漏氣、漏水、漏油現象)及各磨擦部位的溫度、振動等情況;各連接部位有無松動現象,各運動部件有無異常聲響;

C.各級吸排氣閥壓力及溫度、各換熱器的進排氣溫度及壓縮機吸排氣閥的工作情況;

D.壓縮機的排氣量;

E.主電動機的電流、電壓及溫升;

F.儀電控控制系統操作是否靈敏;

G.上述各項每隔半小時檢查、記錄一次,要及時處理試車中的問題。

(3)正常開車:

A.盤車數圈、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B.檢查各管路系統是否符合工藝流程要求;

C.打開冷卻水管路上各供水、回水閥門,檢查供水情況;

D.全開放空閥和進氣閥、全關試車進氣閥和排氣閥;

E.用油泵搖手柄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供油;

F.啟動主電機,待氧氣充滿機組負荷運轉后,確認正常,全開排氣閥,同時關閉放空閥,投入正常生產向用戶單位送氣。(注意:開啟送氧閥門時應緩慢進行,以防開啟過快,管道閥門兩側有較大的壓差,氧氣流速增大,產生高壓靜電,造成爆炸事故)

G.調整油壓至0.2-0.3MPa。

(4)正常停車及注意事項:

A.打開放空閥,關閉排出閥;

B.按停止按鈕,使主電機停車;

C.關閉進氣閥;

D.切斷控制回路電源;

E.主電機停止10分鐘后停止供水;

F.冬季停車(氣溫<5℃時)應將各級氣缸,各換熱器中存水放掉,以免凍傷設備;

G.如果停車時間過長,壓縮機應作防銹出理,利用試車進氣管路充入干燥氮氣,慢慢轉動壓縮機,使氮氣充滿氣路部分,然后關閉放空閥和試車管路中的進氣閥;

H.停車期間,每班堅持手動盤車數圈。

2、嚴格按照ZW-38/16型氧氣壓縮機日點檢表內容做好點檢工作并詳細記錄。

3、每小時抄表一次,內容:各級吸排氣壓力、溫度、進口流量、油溫、油壓、電流、電壓等。

4、每班須對運行設備及其附屬設施擦一遍,保持其光亮,各操作臺面清潔無灰塵及油污,機組工作區域無物品工具亂擺現象,現場生產秩序井然有序。

5、氧氣壓縮機緊急停車:

(1)立即關閉主電機;

(2)快速打開放空閥;

(3)按正常停車處理好。

6、當氧氣壓縮機在運轉中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需立即緊急停車。

(1)氧壓機組與主電機有突然的強烈振動或機體內部有碰撞和摩擦時;

(2)油壓下降,油溫>60℃采取調整油泵油壓,增強冷卻水量無效時;

(3)電動機產生火花時;

(4)停電停水,控制系統自動切斷電路時;

(5)氧壓機由于著火或發生撞缸時;

(6)由于氧氣出塔閥門失靈,機組回流閥打回流,緩沖罐出現負壓時;

(7)各級排氣壓力比增大,影響機組安全運行時;

(8)各級活塞桿由于刮油器故障帶油時。

7、交接班:

(1)打掃好崗位環境衛生,保持清潔;

(2)面對面交班,介紹本班設備運行狀況和故障處理情況。

8、作業記錄:

(1)ZW-38/16氧氣壓縮機日常工作點檢表;

(2)ZW-38/16運行記錄。

9、正常開車時的各運轉參數:

序號?參?數?單位?一級?二級?三級

1?吸氣壓力?MPa?0.02?0.221±0.02?0.716±0.05

2?排氣壓力?MPa?0.221±0.02?0.716±0.05?1.6

3?進氣溫度?℃?30?38?38

4?排氣溫度?℃?≤160(冷卻前)≤40冷卻后

5?機身內油溫?℃?≤60?

6?循環油壓?MPa?0.2-0.3?

7?冷卻水上水壓力?MPa?0.35?

8?冷卻水上水溫度?℃?≤32?

9?冷卻水回水溫度?℃?≤40?

篇2:氧壓崗位作業規程

一、接班:

1、穿戴好勞保用品;

2、面對面交班,了解設備運行工況和故障處理情況。

二、作業準備:

1、檢查機組其主體及所有輔助設備、管線、電氣、儀表,確認正確和正常方可準備啟運運轉;

2、檢查曲軸箱內油位是否正常,油質達標準(68#機械油);

3、測量儀表及安全控制系統靈敏、完整;

4、關閉油冷卻器回水閥門;

5、打開氧壓機出口管道上放空閥,關閉送氧閥,打開冷卻水進水管道閘閥,各級冷卻器回水閥,各級冷卻器,油冷卻器水側排氣閥門(排氣后關閉);

6、檢查冷卻水流動是否暢通,保持水壓在0.25-0.3Mpa;

7、手動搖動氧壓機油泵,強制供油,對機組盤車數圈,機體內部無異常聲響;

8、全面檢查壓縮機各運動和靜止部件的緊固及防松情況;

9、首次試車應首先對各電動機安裝、調整、耐壓試驗及干燥等各項工作進行嚴格檢查,應特別注意電機的緊固、定位和防松情況。并注意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10、將氧壓機機組周圍打掃干凈,拿開機器附近及放置在其上面的一切工具、零件;

11、一切準備好后,進行無負荷試開車正常后,進行試開車,再轉入正常開車。

三、作業實施:

1、開車:

(1)無負荷試車(安裝或大、中修后的試運行):

A.將各吸排氣閥門全部拆下;

B.擰下油泵的螺帽,用油泵搖手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供油;

C.按電動機的操作規程啟動,注意電流表的數值,使其轉速穩定后立即停車檢查,機組應無異常聲響;

D.第二次啟動主電機并運轉5-10分鐘,同時檢查壓縮機各部位聲響,發熱和振動情況,應特別注意主油泵運轉后油壓是否正常,潤滑部分是否給油正常,然后調整主油泵潤滑油給油壓力為0.2-0.3Mpa,如有異常,應立即停車消除;

E.上述檢查合格后,讓壓縮機組在無負荷情況下運轉4-8小時,同時檢查各部分油溫是否正常。應使油溫不超過60℃,潤滑油供油壓力不低于0.15Mpa,同時檢查各緊固件是否緊固牢靠。

(2)負荷試車:

氧氣壓縮機負荷試車用干燥空氣或氮氣。

壓縮機負荷試車步驟:

A.盤車數圈,檢查有無異常;

B.打開冷卻水路上各閥門,檢查供水情況;

C.用油泵搖手柄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充分供油;

D.全開放空閥和試車進氣閥,全關進排氣閥;

E.啟動壓縮機,空轉30分鐘后,就可利用放空閥逐漸分次加負荷,第一次加壓至0.5MPa,運轉1小時,第二次加壓至1.0MPa,運轉1小時,最后加壓至額定排氣壓力,該工況下運轉時間不小于4小時;

F.停車,并全面檢查。

試車過程中及停車以后,應進行以下檢查和記錄:

A.潤滑油壓力、溫度,各潤滑部位的供油情況;

B.壓縮機各部分的密封(包括有否漏氣、漏水、漏油現象)及各磨擦部位的溫度、振動等情況;各連接部位有無松動現象,各運動部件有無異常聲響;

C.各級吸排氣閥壓力及溫度、各換熱器的進排氣溫度及壓縮機吸排氣閥的工作情況;

D.壓縮機的排氣量;

E.主電動機的電流、電壓及溫升;

F.儀電控控制系統操作是否靈敏;

G.上述各項每隔半小時檢查、記錄一次,要及時處理試車中的問題。

(3)正常開車:

A.盤車數圈、檢查有無異常現象;

B.檢查各管路系統是否符合工藝流程要求;

C.打開冷卻水管路上各供水、回水閥門,檢查供水情況;

D.全開放空閥和進氣閥、全關試車進氣閥和排氣閥;

E.用油泵搖手柄轉動油泵,向各潤滑部位供油;

F.啟動主電機,待氧氣充滿機組負荷運轉后,確認正常,全開排氣閥,同時關閉放空閥,投入正常生產向用戶單位送氣。(注意:開啟送氧閥門時應緩慢進行,以防開啟過快,管道閥門兩側有較大的壓差,氧氣流速增大,產生高壓靜電,造成爆炸事故)

G.調整油壓至0.2-0.3MPa。

(4)正常停車及注意事項:

A.打開放空閥,關閉排出閥;

B.按停止按鈕,使主電機停車;

C.關閉進氣閥;

D.切斷控制回路電源;

E.主電機停止10分鐘后停止供水;

F.冬季停車(氣溫<5℃時)應將各級氣缸,各換熱器中存水放掉,以免凍傷設備;

G.如果停車時間過長,壓縮機應作防銹出理,利用試車進氣管路充入干燥氮氣,慢慢轉動壓縮機,使氮氣充滿氣路部分,然后關閉放空閥和試車管路中的進氣閥;

H.停車期間,每班堅持手動盤車數圈。

2、嚴格按照ZW-38/16型氧氣壓縮機日點檢表內容做好點檢工作并詳細記錄。

3、每小時抄表一次,內容:各級吸排氣壓力、溫度、進口流量、油溫、油壓、電流、電壓等。

4、每班須對運行設備及其附屬設施擦一遍,保持其光亮,各操作臺面清潔無灰塵及油污,機組工作區域無物品工具亂擺現象,現場生產秩序井然有序。

5、氧氣壓縮機緊急停車:

(1)立即關閉主電機;

(2)快速打開放空閥;

(3)按正常停車處理好。

6、當氧氣壓縮機在運轉中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需立即緊急停車。

(1)氧壓機組與主電機有突然的強烈振動或機體內部有碰撞和摩擦時;

(2)油壓下降,油溫>60℃采取調整油泵油壓,增強冷卻水量無效時;

(3)電動機產生火花時;

(4)停電停水,控制系統自動切斷電路時;

(5)氧壓機由于著火或發生撞缸時;

(6)由于氧氣出塔閥門失靈,機組回流閥打回流,緩沖罐出現負壓時;

(7)各級排氣壓力比增大,影響機組安全運行時;

(8)各級活塞桿由于刮油器故障帶油時。

7、交接班:

(1)打掃好崗位環境衛生,保持清潔;

(2)面對面交班,介紹本班設備運行狀況和故障處理情況。

8、作業記錄:

(1)ZW-38/16氧氣壓縮機日常工作點檢表;

(2)ZW-38/16運行記錄。

9、正常開車時的各運轉參數:

序號?參?數?單位?一級?二級?三級

1?吸氣壓力?MPa?0.02?0.221±0.02?0.716±0.05

2?排氣壓力?MPa?0.221±0.02?0.716±0.05?1.6

3?進氣溫度?℃?30?38?38

4?排氣溫度?℃?≤160(冷卻前)≤40冷卻后

5?機身內油溫?℃?≤60?

6?循環油壓?MPa?0.2-0.3?

7?冷卻水上水壓力?MPa?0.35?

8?冷卻水上水溫度?℃?≤32?

9?冷卻水回水溫度?℃?≤40?

篇3: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管理,確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操作證后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作。

  2、操作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和單位內部培訓兩種。

  3、公司培訓中心應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

  4、公司培訓中心每年編制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5、單位內部培訓由培訓中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知識;特種設備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及防范和應急措施、自救知識;特種設備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技術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做好相應的記錄。

  6、參加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

  7、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