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丙烯腈的工業生產方法有丙烯氨氧化法和乙炔─氫氰酸合成法。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生產工序主要有氧化和回收精制。
簡要工藝過程:丙烯與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應器,由分布器均勻分散到催化劑床層中。空氣按一定比例從反應器底部進入,經分布板向上流動,與丙烯、氨混合并使催化劑床層流化。丙烯、氨、空氣在440~450℃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反應生成熱由高壓冷卻水管產生高壓蒸汽移出;反應氣體中的過量氨在中和塔上部與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銨被回收;反應氣體中的丙烯腈和其它有機產物在吸收塔被水全部吸收下來;吸收塔液中的乙腈在回收塔被分離出來;回收塔液中的氫氰酸在脫氫酸塔蒸出回收;在成品塔將水和易揮發物脫除得到高純度的丙烯腈產品。
本裝置所用原料和產品及副產物均為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其中氫氰酸為Ⅰ級毒物,丙烯腈等為Ⅱ級毒物。該裝置屬石油、化工生產中安全衛生檢查的重點。
2重點部位
2.1氧化反應器氧化反應器是本裝置的主要生產設備,生產中參加反應的物料丙烯、氨、空氣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基礎條件,加之反應溫度提供的熱能源,因此具備燃燒、爆炸三要素。當工藝控制失調,參加反應氣體比例達到爆炸范圍,由催化劑床溫即可引爆或引燃(床溫450℃,丙烯自燃點410℃),此類事故在開、停工過程中更易發生。某丙烯腈裝置在開工預熱時,因系統的氮氣置換不徹底,加熱爐點火造成反應器內的可燃氣體爆鳴。
丙烯氨氧化為強放熱反應,保持器內正常熱量平衡是安全穩定操作的關鍵,當遇到自動控制系統故障,如:突然停電、停水、停氣(儀表空氣)或儀表局部失靈等,有發生飛溫燒壞催化劑或設備的危險。在自動化程度不高和安全保護設施不夠完善的固定床反應器的操作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如某廠固定床反應器,曾兩次發生反應器列管腐蝕泄漏,造成丙烯、氨、空氣進入熱載體─熔鹽(硝酸鉀、亞硝酸鈉的混合物)著火,引起熔鹽分解爆炸事故。
2.2精制工序機泵區精制工序機泵區是轉送丙烯腈、氫氰酸、乙腈和其它混合物料的集中區。泵區的靜、動密封點甚多,是跑、冒、滴、漏等隱患的危險區域,特別是氫氰酸的沸點僅為26℃,常溫下極易氣化,對作業人員威脅甚大。該裝置中發生氫氰酸、丙烯腈中毒或因搶救知識不足、方法不當而發生的死亡事故已有多起。正確的操作維護和嚴格的防護以及安全監督是該區不容忽視的工作。
2.3火炬和焚燒爐火炬和焚燒爐是處理裝置中排出的廢氣、廢液、廢渣的專用設施,一般不被重視。但是,它們的故障會造成整個裝置的廢料無處排放而被迫停車,還可構成爆炸、污染、中毒等嚴重事故。
3安全要點
3.1氧化反應器
3.1.1預熱升溫投料前,必須進行系統氣密性試壓,經氮氣置換氧含量低于2%,否則不準點火升溫和投料。
3.1.2投料升溫時,要檢查投料程序是否正確,一定按照先投空氣再投氨,待器內氧含量降至7%以下逐漸投入丙烯的順序進行,防止丙烯過早進入反應器與過量氧氣發生激烈燃燒而飛溫,致使催化劑和設備被燒壞。
3.1.3生產過程中須經常對原料氣的混合比例和催化劑床層溫度進行檢查。其中床層溫度不能超過450℃,發現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和處理。要防止丙烯投料過量,造成飛溫或投料比例失常,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3.1.4反應器的高壓冷卻水是平衡反應熱量的重要手段,其供水壓力是重要的工藝指標之一,必須經常檢查。發現不正?,F象時要迅速處理,防止燒壞水管(高壓蒸汽鍋爐)或由此而引起的其它事故。
3.2精制工藝
3.2.1機泵區及塔系的靜、動密封點是正常生產中應經常檢查和嚴密監視的部位,發現泄漏和有不正常現象時,必須迅速采取措施處理,不準在泄漏和不正常的情況下繼續生產,以防止中毒、污染環境及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2.2丙烯腈、氫氰酸等物料有自聚性質(國內某丙烯腈裝置曾有自聚爆炸事故教訓),要注意對回收塔、脫氫氰酸塔系統操作溫度的檢查和按規定添加阻聚劑,防止高溫自聚而堵塞設備和管道。
3.2.3要經常注意檢查急冷塔的硫酸銨母液濃度,發現超過正常值22%時,要及時調整處理,防止濃度過高硫酸銨結晶使系統堵塞。
3.2.4為防止接觸劇毒物料時的中毒危險(泵區搶修中曾發生多次沾染劇毒物料,造成中毒和死亡事故),對機泵的搶修要嚴格進行安全措施的檢查。其主要內容包括:關閉泵出入口及旁路閥,泵內物料排放至廢液回收槽,通入清水沖洗泵內物料和用氮氣吹掃,作業人員佩戴防護用具,監護人員和救護器材到位,拆機泵螺栓時要避開接口。上述措施未執行前,禁止開始搶修作業。
3.2.5要定期對塔系統的避雷接地、易燃可燃高電阻率物料的設備管道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外殼地等安全保護設施進行檢查,發現陷患和缺陷要及時消除和整改。
3.3火炬和焚燒爐
3.3.1火炬常明線在生產投料前要檢查是否已點燃及正常生產中有無熄火現象,發現熄火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時恢復正常狀態。氫氰酸、氰化鈉(或丙酮氰醇)裝置突然故障時,要防止大量劇毒物料排空造成的環境污染、中毒、爆炸著火等事故。
3.3.2要經常用工業電視對焚燒爐的燃燒情況進行檢查和監視,防止因燃料油中帶水或殘液殘渣中含水過多造成熄火和可能發生的復燃,防止爐膛爆鳴或爆炸。
3.4安全防護設備與器材要定期對下列特殊安全防護設備、器材進行檢查、校驗、維護保養和補充:
3.4.1檢測儀器包括氫氰酸濃度自動分析報警儀,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氧氣濃度檢測報警儀,個人用氫氰酸檢測器。
3.4.2防護、急救用具(品)包括急救室的急救器材和專用救護車;設置于各崗位上的事故柜和急救器材;救生器、氰化物解毒包;防護衣、護目鏡、防護面罩、膠皮手套;洗眼器及安全淋浴噴頭系統(設置于裝置中易發生毒物沾染部位的急救沖洗設備)。
3.4.3火災報警系統如設置于裝置各部位的報警按鈕和防爆型電話。
3.4.4安全閥的連續吹氮系統為防止丙烯腈、氫氰酸等聚合物粘堵管道、閥座等的氮封隔措施。
3.5其它部位
3.5.1本裝置檢修時要特別注意對容器、塔類設備易積累聚合物的部位進行蒸煮解毒。
3.5.2進入本裝置的人員,除了應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進行特殊殊的安全防毒、急救、搶救訓練以及對搶救藥物過敏性試驗。
篇2:丙烯腈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丙烯腈的工業生產方法有丙烯氨氧化法和乙炔─氫氰酸合成法。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生產工序主要有氧化和回收精制。
簡要工藝過程:丙烯與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應器,由分布器均勻分散到催化劑床層中??諝獍匆欢ū壤龔姆磻鞯撞窟M入,經分布板向上流動,與丙烯、氨混合并使催化劑床層流化。丙烯、氨、空氣在440~450℃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反應生成熱由高壓冷卻水管產生高壓蒸汽移出;反應氣體中的過量氨在中和塔上部與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銨被回收;反應氣體中的丙烯腈和其它有機產物在吸收塔被水全部吸收下來;吸收塔液中的乙腈在回收塔被分離出來;回收塔液中的氫氰酸在脫氫酸塔蒸出回收;在成品塔將水和易揮發物脫除得到高純度的丙烯腈產品。
本裝置所用原料和產品及副產物均為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其中氫氰酸為Ⅰ級毒物,丙烯腈等為Ⅱ級毒物。該裝置屬石油、化工生產中安全衛生檢查的重點。
2重點部位
2.1氧化反應器氧化反應器是本裝置的主要生產設備,生產中參加反應的物料丙烯、氨、空氣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基礎條件,加之反應溫度提供的熱能源,因此具備燃燒、爆炸三要素。當工藝控制失調,參加反應氣體比例達到爆炸范圍,由催化劑床溫即可引爆或引燃(床溫450℃,丙烯自燃點410℃),此類事故在開、停工過程中更易發生。某丙烯腈裝置在開工預熱時,因系統的氮氣置換不徹底,加熱爐點火造成反應器內的可燃氣體爆鳴。
丙烯氨氧化為強放熱反應,保持器內正常熱量平衡是安全穩定操作的關鍵,當遇到自動控制系統故障,如:突然停電、停水、停氣(儀表空氣)或儀表局部失靈等,有發生飛溫燒壞催化劑或設備的危險。在自動化程度不高和安全保護設施不夠完善的固定床反應器的操作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如某廠固定床反應器,曾兩次發生反應器列管腐蝕泄漏,造成丙烯、氨、空氣進入熱載體─熔鹽(硝酸鉀、亞硝酸鈉的混合物)著火,引起熔鹽分解爆炸事故。
2.2精制工序機泵區精制工序機泵區是轉送丙烯腈、氫氰酸、乙腈和其它混合物料的集中區。泵區的靜、動密封點甚多,是跑、冒、滴、漏等隱患的危險區域,特別是氫氰酸的沸點僅為26℃,常溫下極易氣化,對作業人員威脅甚大。該裝置中發生氫氰酸、丙烯腈中毒或因搶救知識不足、方法不當而發生的死亡事故已有多起。正確的操作維護和嚴格的防護以及安全監督是該區不容忽視的工作。
2.3火炬和焚燒爐火炬和焚燒爐是處理裝置中排出的廢氣、廢液、廢渣的專用設施,一般不被重視。但是,它們的故障會造成整個裝置的廢料無處排放而被迫停車,還可構成爆炸、污染、中毒等嚴重事故。
3安全要點
3.1氧化反應器
3.1.1預熱升溫投料前,必須進行系統氣密性試壓,經氮氣置換氧含量低于2%,否則不準點火升溫和投料。
3.1.2投料升溫時,要檢查投料程序是否正確,一定按照先投空氣再投氨,待器內氧含量降至7%以下逐漸投入丙烯的順序進行,防止丙烯過早進入反應器與過量氧氣發生激烈燃燒而飛溫,致使催化劑和設備被燒壞。
3.1.3生產過程中須經常對原料氣的混合比例和催化劑床層溫度進行檢查。其中床層溫度不能超過450℃,發現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和處理。要防止丙烯投料過量,造成飛溫或投料比例失常,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3.1.4反應器的高壓冷卻水是平衡反應熱量的重要手段,其供水壓力是重要的工藝指標之一,必須經常檢查。發現不正常現象時要迅速處理,防止燒壞水管(高壓蒸汽鍋爐)或由此而引起的其它事故。
3.2精制工藝
3.2.1機泵區及塔系的靜、動密封點是正常生產中應經常檢查和嚴密監視的部位,發現泄漏和有不正?,F象時,必須迅速采取措施處理,不準在泄漏和不正常的情況下繼續生產,以防止中毒、污染環境及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2.2丙烯腈、氫氰酸等物料有自聚性質(國內某丙烯腈裝置曾有自聚爆炸事故教訓),要注意對回收塔、脫氫氰酸塔系統操作溫度的檢查和按規定添加阻聚劑,防止高溫自聚而堵塞設備和管道。
3.2.3要經常注意檢查急冷塔的硫酸銨母液濃度,發現超過正常值22%時,要及時調整處理,防止濃度過高硫酸銨結晶使系統堵塞。
3.2.4為防止接觸劇毒物料時的中毒危險(泵區搶修中曾發生多次沾染劇毒物料,造成中毒和死亡事故),對機泵的搶修要嚴格進行安全措施的檢查。其主要內容包括:關閉泵出入口及旁路閥,泵內物料排放至廢液回收槽,通入清水沖洗泵內物料和用氮氣吹掃,作業人員佩戴防護用具,監護人員和救護器材到位,拆機泵螺栓時要避開接口。上述措施未執行前,禁止開始搶修作業。
3.2.5要定期對塔系統的避雷接地、易燃可燃高電阻率物料的設備管道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外殼地等安全保護設施進行檢查,發現陷患和缺陷要及時消除和整改。
3.3火炬和焚燒爐
3.3.1火炬常明線在生產投料前要檢查是否已點燃及正常生產中有無熄火現象,發現熄火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時恢復正常狀態。氫氰酸、氰化鈉(或丙酮氰醇)裝置突然故障時,要防止大量劇毒物料排空造成的環境污染、中毒、爆炸著火等事故。
3.3.2要經常用工業電視對焚燒爐的燃燒情況進行檢查和監視,防止因燃料油中帶水或殘液殘渣中含水過多造成熄火和可能發生的復燃,防止爐膛爆鳴或爆炸。
3.4安全防護設備與器材要定期對下列特殊安全防護設備、器材進行檢查、校驗、維護保養和補充:
3.4.1檢測儀器包括氫氰酸濃度自動分析報警儀,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氧氣濃度檢測報警儀,個人用氫氰酸檢測器。
3.4.2防護、急救用具(品)包括急救室的急救器材和專用救護車;設置于各崗位上的事故柜和急救器材;救生器、氰化物解毒包;防護衣、護目鏡、防護面罩、膠皮手套;洗眼器及安全淋浴噴頭系統(設置于裝置中易發生毒物沾染部位的急救沖洗設備)。
3.4.3火災報警系統如設置于裝置各部位的報警按鈕和防爆型電話。
3.4.4安全閥的連續吹氮系統為防止丙烯腈、氫氰酸等聚合物粘堵管道、閥座等的氮封隔措施。
3.5其它部位
3.5.1本裝置檢修時要特別注意對容器、塔類設備易積累聚合物的部位進行蒸煮解毒。
3.5.2進入本裝置的人員,除了應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進行特殊殊的安全防毒、急救、搶救訓練以及對搶救藥物過敏性試驗。
篇3:某鎮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
某鎮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根據《鎮20*年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要求和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年”和我省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各項工作部署,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細則:
一、各單位、各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該項指標為10分)。把安全生產納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納入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主要內容(2分)。完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落實各單位、部門責任人負責制,分管領導“一崗雙責”制及包保責任制,建立并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3分);每季度召開由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作出部署安排,并形成記錄,層層抓好落實(3分);監督檢查本單位、本部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督促本單位、本部門與經營單位簽訂責任書,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上墻(2分)。
二、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系統,落實監控和管理責任,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該項指標為25分)。召開會議部署,制定方案(3分);檢查督促經營單位落實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整治主體責任,全面開展本單位、本部門自身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4分);加強監督檢查,在搞好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每個月對各本單位、本部門進行大檢查、大整治,做到不走過場,不留盲區,不留死角(看記錄)(6分);掌握本轄區經營生產單位安全隱患整治情況、重大危險源情況并登記建臺帳(4分);建立事故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危險源管理制度(4分);及時上報安全隱患整改信息(4分)。
三、制定年度實施方案(該項指標為25分)。制定規劃、實施方案(5分);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按要求建立監管機構,完善監管網絡(5分);加大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專項經費投入(5分);按規定建立各項工作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基礎工作臺賬及資料數據庫建設(10分)。
四、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應急演練(該項指標為8分)。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年內至少組織一次演練(4分);督促經營生產單位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2分);高危行業和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醫院、學校等較大公眾聚集場所預案制定達到100%(2分)。
五、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方面的調度統計報表工作(該項指標為8分)。調查年內新增加企業(含招商企業)情況及時統計上報(2分)。發現有1戶未上報新增企業(含招商企業)扣1分;對本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要嚴格執行國務院493號令,生產事故及時上報不遲報、漏報、瞞報(2分);每月報送一份安全隱患大檢查林整治統計表及一篇安全信息(4分)。
六、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20分)。認真組織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采取各種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常識、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要有宣傳形式和具體典型)(6分);要以“安全生產年、責任落實年”為主題,扎實有效地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有方案、總結并完成上級部署任務)(8分)。加強培訓教育工作,及時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率達100%,并報鎮登記建檔(6分),發現上述1人無證上崗的扣1分。
七、安全生產“三同時”情況(4分)。認真排查本轄區內企業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未執行“三同時”制度情況并及時上報(4分);發現1戶未執行“三同時”的企業扣1分。
八、控制指標情況。本轄區內發生一例安全生產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