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該裝置以對二甲苯為原料,采用合并法生產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簡要工藝流程是:將對二甲苯(px)和對甲基苯甲酸甲酯(PT)同時加入氧化塔中,在醋酸鈷、醋酸錳催化劑的作用下,通入空氣進行氧化反應。有四個氧化塔,一、二、三、四塔的氧化反應溫度依次是145℃、150℃、155℃、160℃,反應壓力均為0.6MPa。氧化反應生成的氧化物送入酯化塔,與熱甲醇蒸汽進行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生成的粗酯經粗酯蒸餾、預蒸餾塔、PT酯塔得到粗DMT和PT酯。粗DMT經兩次結晶、精餾得到精DMT。
該裝置的物料對二甲苯、甲醇易燃、易爆,有毒;催化劑醋酸鈷、醋酸錳有輕毒;DMT粉塵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重點部位
2.1氧化塔對二甲苯在四個氧化塔中直接通空氣進行氧化反應。氧化塔上部的反應尾氣中夾帶有對二甲苯,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氧化反應具有很大危險性。為保證生產安全,反應尾氣中的氧含量必須控制在6%(體積)以下。此氧含量由尾氣在線磁氧分析儀,進行連續測定,在控制室設有報警信號。
氧化物從塔體或空氣分配管泄漏容易引起火災。該氧化塔曾發生過由于氧化物從空氣分配管泄漏而引起一場大火。
該氧化塔設有注氮保護系統,在緊急狀況下,可注氮消除危險狀態。
2.2酯化塔從氧化塔出來的氧化物,在酯化塔內用過熱甲醇蒸氣連續進行酯化反應,反應溫度230~250℃,反應壓力2.5MPa。由于甲醇易燃、易爆、且反應溫度和壓力都較高,因此酯化反應具有危險性。酯化塔設有壓力聯鎖控制,當反應壓力超限時,即關閉甲醇進料閥并切斷甲醇進料泵。熱甲醇蒸汽從閥門、法蘭泄漏很危險并對人體有害。
2.3粗DMT結晶粗DMT要經過兩次結晶進行精制。結晶母液是甲醇。結晶過程中易發生冒罐和跑甲醇,比較危險。結晶廠房設有強制通風,以防甲醇氣體集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結晶廠房內布設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儀,連續監測廠房內的甲醇氣體濃度,達到危險值就報警。
3安全要點
3.1氧化塔
3.1.1平穩控制氧化溫度、壓力,反應溫度145~160℃,反應壓力不超過0.6MPa。
3.1.2嚴格控制氧化反應尾氣中的氧含量在6%以下。要定期校驗在線磁氧分析儀,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3.1.3氧化塔的安全裝備要處于完好狀態。
3.1.4對塔體和空氣分配管定期用高溫測厚儀進行監測,并做好記錄。
3.2酯化塔
3.2.1嚴格控制酯化反應溫度、壓力,不超溫。不超壓。
3.2.2檢查閥門、法蘭泄漏情況,特別是對進甲醇的塔底閥更要仔細檢查。
3.2.3檢查塔頂的安全閥是否達到既好用,又不泄漏,絕不允許頂死。并且做到一個在役,另一個備用,備用者必須處于完好狀態。
3.2.4對塔的壁厚定期用高溫測厚儀進行監測,并做好記錄。
3.3粗DMT結晶
3.3.1平穩操作,不冒罐,不跑甲醇。
3.3.2通風設備要處于良好狀態。
3.3.3定期校驗可燃氣體報警儀,使其保持完好狀態。
3.4其它部位
3.4.1空氣壓縮機連續、穩定地輸送空氣,才能保證氧化反應的安全正常地進行。因此空壓機的控制系統要完好,保證空壓機平穩進行。
3.4.2TH熱油溫度高,若滲漏于保溫棉里,時間一長會自燃,因此發現有TH熱油滲漏的地方,要及時把舊保溫棉扒掉,換上新保溫棉。
3.4.3對二甲苯、甲醇的跑、冒、滴、漏很危險,特別是在冬天,由于它們的凝固狀態與冰一樣,更有潛在危險。在現場檢修動火時,如果焊渣掉在含有對二甲苯、甲醇的冰雪上,能引起著火。因此要及時處理對二甲苯、甲醇的跑、冒、滴、漏,尤其對其貯罐的閥門、法蘭、呼吸閥及輸送泵更要經常檢查維修。
3.4.4做好甲醇罐區的防火工作。
3.4.5靜電接地系統要處于良好狀態。
3.4.6該裝置現場有γ射線源,要定期檢查現場標記防護情況。
3.4.7該裝置的物料溫度高,維修人員進行維修時容易發生燙傷。因此維修人員在進行檢修時要戴防護面罩,穿長袖工作服。
3.4.8應定期檢查水幕、水噴淋、消防蒸汽噴槍、消防水槍的完好情況,保證好用。
篇2:硫酸二甲酯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1.概述
硫酸二甲酯為無色、略有洋蔥氣味的油狀液體。沸點188℃,溶于乙醇和乙醚,低溫時微溶于水,18℃時易溶于水。在冷水中緩慢分解,隨著溫度上升則分解加快,在50℃時可生成未分解的硫酸二甲酯霧,極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醇。稀堿液可使本品迅速水解,對金屬無作用。
2.接觸機會與健康危害
硫酸二甲酯可由二氧化硫與二甲醚或硫酸與甲醇反應而成,本品為一種良好的甲基化劑,用于制藥、香料、染料、農藥等工業,又可作為芳香烴抽提用溶劑。
眼接觸本品后,輕者出現刺激癥狀,重者可引起角膜水腫、角膜上皮脫落,甚至角膜混濁。皮膚接觸本品后,可出現水皰、愈合較慢的潰瘍和深度壞死。硫酸二甲酯經破損皮膚吸收,也可出現全身中毒作用表現。
遲發性毒作用,包括眼、呼吸道的嚴重炎癥,遲發性肺水腫與光氣相似。并可出現衰竭、驚厥、昏迷,腎、肝和心肌等遲發性病變。
實驗研究已證實硫酸二甲酯有致癌作用、致突變。致癌試驗證明本品對煙草病毒及其RNA有誘變傾向,并證明可引起DNA的單鏈斷裂及染色體畸變。用本品喂飼懷孕大鼠,結果引起鼻腔鱗狀細胞癌。大鼠吸入
5.63mg/m3后在其尿中可有甲基嘌呤,還表明DNA非特異性烷化。
3.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潛伏期較短,接觸后可立即出現癥狀,短者1h,長者8h,一般3h左右,但也可以有6~12h的潛伏期,潛伏期越短癥狀越重。急性中毒多因吸入硫酸二甲酯蒸氣所致。硫酸二甲酯濺污眼或皮膚可引起局部刺激癥狀和全身中毒。
接觸低濃度本品,主要表現結膜炎、鼻炎、咽炎及呼吸道炎癥,恢復較慢。
接觸中等濃度以上的硫酸二甲酯,眼、上呼吸道及支氣管有明顯炎癥嗆咳,并出現聲帶炎癥、聲音嘶啞及懸雍垂水腫,支氣管肺炎。重者出現肺水腫,體溫增高,支氣管內膜可出現脫落,偶發肺泡破裂、支氣管瘺而引起皮下氣腫。個別病例伴有溶血性黃疸和肝、腎及心肌損害,休克,內臟出血,嚴重者出現痙攣、昏睡呈麻醉狀態,以致昏迷。少數患者可在5~24h內出現遲發性肺水腫。此外,吸入高濃度硫酸二甲酯也可在幾分鐘內迅速引起窒息。眼接觸本品后的特征為結膜炎,有眼瞼痙攣、水腫、視物模糊,角膜上皮有彌漫性點狀浸潤,甚至上皮脫落,造成視力減退或色覺障礙。
皮膚接觸后,呈現明顯紅斑、水腫、水皰、大皰,以致壞死,創面不易愈合。其特征是在接觸后數小時內疼痛最劇,接觸12h后水皰明顯增多。
經消化道中毒者,可立即引起咽喉部燒灼痛和胃腸道癥狀,以致出現胃穿孔,繼之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喉水腫、肺水腫和肝損害,病情發展整個呼吸道呈彌漫性壞死性炎癥和支氣管肺炎。成人口服致死量約1~5g。
4.救治原則與其他處置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采取一般急救處理和對癥治療。使患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吸氧,給予支氣管解痙劑、3%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積極防治肺水腫、喉水腫和支氣管內壞死黏膜脫落造成窒息。可早期、足量、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時吸痰,必要時早期進行機械通氣。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眼和皮膚或頭發有污染,應及時沖洗,并需洗凈。清洗液可用清水(溫水,忌用熱水)或3%碳酸氫鈉溶液,根據病情對癥治療。生產現場要配備好沖洗眼和皮膚的沖洗液及設備,十分重要。
經消化道中毒者采取一般急救治療措施,注意保護胃腸道黏膜。
篇3:預防硫酸二甲酯中毒措施
硫酸二甲酯是無色或微黃色的油狀液體,有蔥頭氣味。
相對分子質量126.13,相對密度1.33,沸點188℃,熔點-32℃。難溶于水,但與水相遇起劇烈化學反應。易溶于有機溶劑中。
急性中毒經2-8h潛伏期才發病,以眼、上呼吸道、皮膚損傷為主,伴有頭暈、頭痛、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
輕者,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聲音嘶啞、咽痛和灼燒感。檢查可見咽、喉和聲帶充血、水腫。重癥者數小時后出現呼吸困難、喉水腫、肺水腫、氣管可有大片狀壞死或支氣管黏膜脫落,引起窒息。可導致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偶有支氣管穿孔引起縱隔、皮下氣腫者。嚴重者伴有休克、肝腎損傷。
輕者,結膜刺激癥狀。重者眼痛、羞明、流淚、視物不清,眼瞼呈水腫、充血、球結膜高度充血,兩眼紅腫似“爛桃狀”。
皮膚可造成灼傷樣改變和接觸皮炎。
預防措施
①實行密閉化生產,使用時注意安全,勿使盛裝硫酸二甲酯的容器破損.
②進人污染區,應戴防毒用品,扎好褲腳、袖口和領口。處理事故現場時,人員逗留時間不可過長,要勤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