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完善公司制度建設辦法

完善公司制度建設辦法

2024-07-14 閱讀 6717

完善公司制度建設是公司企業管理的剛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完善公司制度建設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公司如何建立完善的勞動規章制度

一、公司勞動規章制度要合法化、規范化從而達到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公司依法有權制訂勞動規章制度,公司制定勞動規章制度要做到合法、規范有效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程序合法:公司涉及到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要進行協商、職工代表參與討論,并經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關于此點詳細內容請閱讀本公眾號2017.2.4號文章:公司員工手冊、規章制度未經公示、簽子是否有效?)。

經過上述民主程序通過的企業規章制度,將得到法律的保護,也是勞動保障法規體系的延伸和拓展。

對未經民主程序僅是老板想當然,“一言堂”形成的規章制度,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將因此成為無效制度,因無效制度給勞動者帶來利益損害的,企業將承擔賠償責任;

2,內容合法: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各項條款不得與現行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的內容相抵觸,否則同樣是無效條款。

比如最典型的一點,公司規定社會保險由職工交納,或是不給職工繳納社保,公司將社保部分現金發放給職工,職工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傷害后果自負,都屬無效條款。

公司應當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既便于公司管理,也便于職工履行,公司切不可無章可循,無章可依;

3,履行告知義務:對已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要在公開場所進行公示,或者在公司內部網站進行發布,職工少的公司可組織集中學習培訓,并做好記錄,如學習培訓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員、考試考核情況等,并由職工本人簽名,也可以將各項規章制度,制成員工手冊,發給員工,凡領到手冊的員工要本人簽名。

規章制度制定過程,既體現了民主程序,也遵循了法定程序,讓勞動者充分享有參與權和知情權,同時也有利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增強凝聚力和親和力。

二、公司應建立哪些規章制度?公司制定規章制度要結合其生產、經營特點,要有針對性,同時也要方便職工履行。

許亮律師認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薪資發放制度、考核制度、休息休假制度、質量考核考績制度、安全生產制度(含各個操作規程)、保險福利制度、勞動紀律制度、職工培訓制度、獎罰制度、工時制度(含加班審批制度)、勞資矛盾調處制度等。

對未直接涉及勞動者利益的制度,如投資管理、市場運營、財務管理等制度,可不按上述程序辦理,但同樣要設立執行。

三、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就是公司的法律,如何保證制度有效,關鍵是要看執行。

有了好的制度而不去執行,那制度只能是一紙空文,公司同樣將會處于管理混亂,無序前進的狀態,最終損害的是公司的利益。

公司在執行規章制度中主要抓好日常的檢查、考核記錄。

按照勞動爭議仲裁的標準所言:即證據式管理。

例如,每月考勤與勞動者核對后簽名,工資支付要制作工資表,注明工資項目,并經勞動者簽名或能有書面的勞動者本人知情的憑證;確需加班的,勞動者要填寫加班申請表,經過批準方認可加班,要不定期進行執行制度檢查,發現違規要記錄在案,并經勞動者簽名確認,或備案有該勞動者違規違紀的旁證材料;計件質量考核,要經勞動者簽字確認等等,總而言之,規章制度的執行要抓好各個環節,完善相關程序,規范管理行為,及時糾正違規現象,保存好管理資料,依法保護好企業的合法權利。

篇2:健全完善制度建設辦法

健全完善制度建設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一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健全完善制度建設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如何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

一、用人單位應如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定,督促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

同時,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違反法律法規。

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是加強勞動紀律的要求,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只能由單位制定,其內容必須體現權利與義務一致、勞動者利益與勞動效率并重、獎勵與懲罰結合、勞動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關于勞動條件和勞動待遇的規定,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標準和集體合同約定最低標準。

在制定內部規章制度的過程中,凡法律有明確要求的,其制定程序必須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

為了防止用人單位利用規章制度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損,要求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時其內容要合法,不能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等相違背;要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由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至少是職工代表同意;要向勞動者公示,讓每個勞動者都事先知道。

如果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不符合法定條件,不能作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的裁判依據。

實踐中,某些用人單位行政管理人員法制觀念淡漠,致使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侵犯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督促用人單位正確制定規章制度,《勞動法》要求用人單位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必須依法進行,不得任意規定內部獎懲規則,任意剝奪或侵犯勞動者的正當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等合法權益,并在第89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應承擔的勞動義務之一。

二、職工福利的內容

我國《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為其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也同時規定了用人單位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福利待遇主要是用人單位在工資、社會保險之外,為滿足和提高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為職工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與方便所提供的各項福利措施。

包括:

1.直接為減輕職工生活負擔和家務勞動提供便利的各種集體福利設施。

如職工食堂、職工住宅、托兒所、幼兒園、哺乳室、休息室、衛生室、浴室、理發室、縫紉室等。

2.為活躍和豐富職工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職工的文化技能素質而建立的各種集體福利設施。

如文化館、圖書閱覽室、職工技術培訓室、業余大學或夜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職工俱樂部、體育館或體育場、影劇院等。

3.為增進職工身體健康而開辦的防病、治病設施。

如職工醫院或醫務室(所)、療養院等。

4.為幫助職工解決子女入學、就業所舉辦的福利事業。

如職工子弟學校、勞動服務公司及所開辦的各種業務服務項目等。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福利補貼通常由是用人單位直接發給職工個人的現金補貼。

主要項目有:

1.職工探親假補助。

職工在享受探親假時,除工資照發外,用人單位還要承擔職工探親的往返路費和一定數額的住宿費。

2.職工上下班交通補貼。

在大中城市工作的職工,家距工作地點2公里以上的,由用人單位給予一定數額的交通補貼。

3.職工糧食和副食品價格補貼。

凡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均享受糧食和副食品價格補貼。

4.職工生活困難補助。

這是用人單位對確有實際生活困難不能維持當地最低生活水平或者發生特殊生活困難情況的本單位職工所給予的定期或臨時性的補助。

5.職工房租補貼。

這是用人單位對沒有分到本單位住房的職工發放的補貼,同時對已分到住房的職工實行低房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