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機房雙電源完善工程開挖電纜溝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1、工程施工內容:本工程位于田東縣城區,新建電纜長度為0.437(含裕度)km。從田東供電公司慶平路十字路口至供電公司信息機房約0.401km,按二線排管設計;本期只上一回,預留一回。本次工程前段電纜敷設利用原有排管敷設302米,后段破路面99米,新建二線排管99米(行人),新建轉角井2座。本次電纜采用YJV22-8.7/15kV-3*150mm。2、電壓等級:10kV4、、施工組織措施施工單位廣西興能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現場工作總負責人何偉雄現場專責安全負責人楊建理現場技術負責人鄭金德施工小組負責人林小斌施工小組安全員曾紹杰施工班組人員熊存安、金明發、錢紅艷、王小才、顧玉中、袁喬德、金有六等三、工程施工計劃:1、前期主要施工安排:時間工作內容監督人施工負責人2014年03月12日勘查現場,制定方案何偉雄2、職責1)、工作負責人職責:對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負直接管理責任;貫徹執行公司及上級有關單位關于質量、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規定,組織編寫本工地安全健康與環境保護措施,經批準后組織實施;負責確保施工場所具備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條件;主持每天的“班前會”和班后安全小結;每天檢查施工場所的安全文明施工情況,督促施工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和用具;負責本工程新上崗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開工前負責宣讀安全施工方案和其它安全技術交底并組織施工人員簽字;負責安排人員及時清掃作業場所,進行文明施工。2)、技術負責人:負責本工程的安全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工作;負責施工項目各項措施的編制和技術交底工作,并督促檢查各項措施的執行情況;負責各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參加本工程的安全檢查,解決安全技術問題。3)、現場安全員:協助施工負責人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有權制止和糾正違章作業行為;協助施工負責人審查安全施工作業票和各項安全交底。檢查施工作業場所的安全文明施工行為;檢查和督促施工人員正確使用各項安全防護用品、用具;檢查和督促施工人員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協助施工負責人進行質量、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做好各項安全活動記錄;保管好有關安全資料;協助施工負責人做好新上崗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檢查和督促施工人員做好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做好安全巡視檢查及記錄工作。4)、施工人員: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接受工程負責人領導,認真按照工程施工計劃安排,保證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任務。參加每周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開工前,接受安全施工措施交底,保證認真做好各項安全措施,杜絕人身、設備責任事故的發生保管好個人工具及安全用具,做好個人工具及安全用具的日常保養,保證個人工具及安全用具能有效使用,不操作自己不熟悉或非本專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及工器具。施工中發現不安全問題應妥善處理或向上級報告。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嚴格執行《電業安全規程》有關規程和廣西電網公司頒布的防止人身傷亡十大禁令和防止惡性誤操作十大禁令。做好各項工作,實現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目標。三、施工步驟;1、準備工作各施工人員、工器具到位,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作好安全交底、技術交底,填寫好工作票,備好各項施工文件,檢查工器具是否完好,將施工現場用圍欄圍好,掛好警示牌,防止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現場施工負責人向進入本施工范圍的所有工作人員明確交待本次施工設備狀態、作業內容、作業范圍、進度要求、特殊項目施工要求、作業標準、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點及控制措施、危害環境的相應預防控制措施、人員分工,并簽署(班組級)安全技術交底表。2、線行復測、定位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紙和審批方案對線路進行交樁,要對線行檔距、被跨物高程、桿(塔)位高程、地形凸起點高程進行復測。要對直線樁橫線路偏移、被跨越物與鄰近桿(塔)位距離、風偏危險點與鄰近桿(塔)位距離進行測定。為防止原設計所定樁位位移、偏差或丟失,必須對線路的起點、轉角點和終點間各個線段樁位參考樁進行復樁或補樁。3、土方開挖:溝體開挖時,密切注意地下管線、構筑物分布情況,若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開挖,并通知設計及監理人員,問題解決后才能繼續施工。如出現溝底持力層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情況,應報監理、設計、建設單位處理。4、人工平整溝底:土方開挖完成后,按現場土質的堅實情況進行必要的溝底務實處理及溝底整平。四、技術措施1、技術要求:執行DL409-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及有關設計要求、驗收規范要求進行施工。2、材料及工具:2.1工具序號類別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執行(滿足要求打“√”,不滿足要求打“×”,不需要打“—”)2作業工器具鐵鏟把6鋤頭把4電焊機臺1發電機臺1面罩只1絕緣手套套23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帽頂10工作服套10手套付102.2材料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交聯聚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電力電纜YJV22-8.7/15kV-3*150mm米43723、危險點分析及防范措施:序號危險點(危害)風險存在風險的活動描述防范措施1被螞蜂蜇傷輕傷或重傷施工前沒有仔細觀察施工現場情況,有螞蜂窩時沒有采取安全措施作業人員登塔前必須觀察塔上是否有螞蜂窩,有螞蜂窩則須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工作。2施工區域安全圍蔽措施不足墜落
摔絆
扭傷
打擊施工前沒有認真裝設好安全圍欄,警示標志施工區域必須做好安全圍蔽及警示標志措施,晚上設置夜間警示燈,防止外人誤入工作區域3使用電焊機及其他電動工具防止觸電
觸電
使用電焊機及其他電動工具
露天設置的電焊機應搭設防雨棚,電焊機的外殼及電焊工作臺必須可靠接地,焊機一次電源線及電焊把線必須絕緣良好,在潮濕地點施焊時應墊以木板等絕緣物防止觸電.小型電動工具使用前應認真檢查:1)外殼手柄無裂縫、無破損;2)電源電纜插頭完好無損;3)保護零線完好,開關動作正常靈活;4)轉動部分靈活,電氣保護裝置完好,機械防護裝置完好;5)電動工具應設單獨開關并裝設漏電保安器,操作時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物上;
4溝槽開挖灼傷溝槽施工挖壞電纜1、事先詳細調查了解地下設施情況,制定可靠的保護措施。
4、作業步驟及方法;序號項目、流程方法及步驟執行(√)1開始1.1、組織人員現場查勘工作,根據現場情況確定作業方案和所需工具以及應采取的安全措施。1.2、選用工作作票、確定工作負責人及班組人員。1.3、工作票應提前一天送交許可部門,屬臨時工作的,可在工作前送至許可部門。2工作準備2.1、班前會:交待工作任務;檢查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工作班成員做好危險點分析與控制。2.2、工具材料準備:按照工具表和材料表要求準備工具、安全工用具及材料。4質量自檢4.1、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依據施工驗收規范對施工工藝、質量進行自查驗收合格。5清理現場5.1、收拾所有工器具并放回原工具箱或工具袋。5.2、工作負責人確認設備上確無遺留物品,無妨礙設備運行。5.3、完全圍欄裝設好安全警示帶、安全警示錐、安全警示牌。5.4、清掃干凈工作現場,保持環境整潔。6工作終結完工后,工作負責人(包括小組負責人)必須檢查線路檢修地段的狀況以及在施工現場有無遺留的工具、材料等,通知并查明全部工作人員確撤離后,不準任何人再進行任何工作。對全部工作現場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無遺留問題。7記錄及資料歸檔五、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人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正確處理好工地施工與周圍居住群眾的關系,不得與群眾爭執,禮貌用語。2、材料、設備、施工機械按要求堆放,符合安全、防火標準,不影響交通。3、施工完畢,及時清理施工現場,不讓施工廢棄物留在施工現場,4、施工班組在工地用餐、用水時,施工現場應保持環境整潔,不亂扔廢棄物。六、竣工自檢驗收:依據施工驗收規范對施工工藝、質量進行自查驗收合格序號內容時間地點自檢人員備注123施工單位檢查人:監理單位檢查人:日期:日期:
篇2:電纜溝開挖安全措施要求
1、施工現場必須設專人監護,明確監護人和被監護的工作;
2、工作區域設置圍欄、防止行人通過或逗留設置道路行駛警示牌,防止交通傷害的發生;
3、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安全帽;
4、主要危險點:①地下設施、管線外破;②塌方;③防發電機、地下電纜外破觸電。
5、主要安全措施:①施工前,應與地下管線、電纜等地下設施主管單位溝通,根據作業區域地下設施埋設走向圖,掌握其分布情況,確定開挖位置。特別是涉及天然氣(煤氣、自來水、地埋電線電纜)管道等地下設施時,應請其主管單位現場指揮、協調。②要及時清理坑口土石塊,土質松軟處,應加設擋板、撐木等,防止塌方。圩區、水田等地段應采取相應防塌措施。③發電機安裝漏電保護器,使用前放置平穩,防止發電機漏電漏油。電纜溝開挖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注意原地下帶電舊電纜,防止外破觸電。
篇3:開挖電纜溝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適用于寧啟鐵路海安至南通段復線電氣化改造信號工程開挖電纜溝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3.技術要求3.1平行于軌道的電纜溝距最近鋼軌軌底邊緣的距離為:①線路外側不得小于2m;當路肩寬度不夠時,在保證軌底邊緣與電纜溝的斜面距離不得小于2m時,可減至不小于1.7m;②在線路間時,不得小于1.6m;當線間距為4.5m時,不得小于1.5m。3.2平行于公路的直埋電纜溝距公路面、排水溝邊沿不得小于1m。3.3電纜徑路的選擇應符合設計及定測要求。3.4電纜溝的深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電纜溝位置埋深(m)1區間1.2站內0.72石質0.53水田1.44穿越公路(距路面基底)1.25穿越溝、渠1.26市區人行道1.0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徑路調查→電纜溝開挖→自檢驗收4.2工藝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5.1.1根據設計圖紙對電纜徑路復測的臺賬進行仔細核對。了解徑路沿線土質、地下設施、交通運輸等情況。5.1.2與業主、車務、電務、工務、供電等運營管理部門簽訂安全配合協議。5.1.3做好帶班人員、防護員和施工人員上道前的安全教育。5.2徑路調查對照設計圖紙,用白灰或竹簽對電纜徑路進行定位,再進行復測,確保徑路滿足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5.3電纜溝開挖5.3.1施工人員在挖溝時盡量不超出畫線的范圍。如果超出了探測范圍,那么探測和畫線工作就變的毫無意義。如果因施工需要必須超出畫線范圍時,也要經過探測后再施工。5.3.2開挖電纜溝要求溝直且溝底平,同時要深度符合電纜的埋設深度;①電纜溝深度距地面不能小于800mm;(此為路基)②石質地段電纜溝深度不能小于500mm;③在農田及有農作物地段電纜溝深度不能小于1400mm;④箱盒設備處的儲備電纜埋設深度受條件限制不能與引入溝同深時,可以適當減少電纜的埋設深度,但也不能小于200mm,同時在箱盒設備處設置圍樁進行防護;⑤在鐵路邊開挖電纜溝及開挖過道時,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污染道床。防護材料如彩條布或塑料布等。5.3.3開挖電纜溝時應注意盡量縮短電纜溝敞口時間,盡量不要敞口過夜。已經挖好的電纜溝敞口過夜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通知車務人員注意,同時設專人防護。在線路附近施工時,設專人防護,列車接近時通知施工人員注意避讓。兩人前后同時開挖電纜溝時,兩人間的施工距離一般不小于5米,防止碰傷事故的發生。5.3.4電纜過道的施工一般采用頂管的施工方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開挖和掏挖的方法。電纜過道時,要避開鋼軌接縫處。施工時必須設專人防護,不允許中途停止施工使過道敞口過夜。5.3.5按不同地段埋深要求,對電纜溝進行開挖。注意:確保煤氣管道、輸油管道、電力電纜、通信信號光電纜等地下既有管線的安全。5.3.6確保鐵路沿線工務設施、車輛設施、信號設施等的安全。5.3.7特殊地段須當天開挖當天回填并夯實(包括:防洪堤壩、鐵路路肩、站場以及有滑坡、塌方地段)。5.3.8對施工中可能威脅到人身安全的開挖地段應設專人防護。5.3.9及時做好沿線受損農作物的青苗賠償。6.勞動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試驗段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每個作業工地人員配備表負責人1人技術員1人專兼職安全員3人質檢員1人工班長1人信號工5~8人勞務工30~50人其中負責人、工班長、技術員、專兼職安全員、質檢員、信號工必須由施工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工人。7.工器具配置配備地下管線探測儀1臺、鐵鍬若干把、應急包(信號工工具1套、電纜接續材料1套)1套、彩條布若干米、編織袋若干袋。8.質量控制及檢驗8.1質量控制及質量檢驗8.1.1電纜溝徑路的選擇應防護設計及定測要求。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1.2平行于軌道的電纜溝距最近鋼軌軌底邊緣的距離為:①線路外側不得小于2m;當路肩寬度不夠時,在保證軌底邊緣與電纜溝的斜面距離不得小于2m時,可減至不小于1.7m;②在線路間時,不得小于1.6m;當線間距為4.5m時,不得小于1.5m。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8.1.3平行于公路的直埋電纜溝距公路面、排水溝邊沿不得小于1m。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8.1.4電纜溝開挖好后,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溝底平整。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測量檢查。9.安全及環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9.1.2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穿防護服(工作服),佩帶安全帽,并系好帽帶。9.1.3施工時在車站行車室設置駐站安全聯絡員,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與現場安全防護員及時通報行車信息。設專人負責登記要點和銷記。9.1.4機具、挖出的道碴泥土擺放不得侵限,以確保鐵路行車安全。9.1.5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9.2環保要求9.2.1電纜溝開挖前,為防止污染道床,先鋪好彩條布。9.2.2電纜溝開挖后多余的泥土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的地點棄置。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生活中的污水。9.2.3保護當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