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市中心醫院首診負責制

某某市中心醫院首診負責制

2024-07-15 閱讀 5582

某市中心醫院首診負責制

為了提高我院醫療服務質量,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強化醫務人員的首診負責意識,改進服務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院工作制度》等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我院臨床各科室。

一、我院實行首診負責制,包括首診科室負責制度、首診醫師負責制度。病人初診的科室為首診科室;首先接診的醫師為首診醫師。

門、急診、醫技科室及臨床科室的所有醫務人員對診療范圍內的病人一律不得拒診,必須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

二、醫師首診負責制

醫師首診負責制是首診醫師對其所接診患者(特別是對危、急、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會診、轉診、轉科、轉院病情告知等醫療工作負責到底的制度。

(一)首診醫師必須按照要求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做好必要的輔助檢查及病歷記錄等,對診斷已明確的患者應及時治療;若病情需要應收住觀察室或收住入院進一步治療,特別是危、急、重病人,應收住院治療。

(二)對已接診的非本科疾患患者,首診醫師應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后,耐心向患者介紹病情及應去的就診科室(必要時可由護士或導診陪同)。

(三)對已接診的診斷尚未明確的患者,首診醫師應在寫好病歷、做好檢查后,請上級醫師會診或邀請有關科室醫師會診。診斷明確后及時轉有關科室治療;診斷仍不明確者,收住主要臨床表現相關科室。若因本院條件所限確需轉院者,按轉院制度執行(必要時重患可派專人陪同)。

(四)若屬急、危、重癥病人,首診醫師必須及時搶救病人并及時報告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參與搶救工作。首診醫師下班前應與接班醫師做好床旁交接班,并認真寫好交接班記錄后方能下班。對已接診的非本科室范疇的重危病人,首診醫師首先對病人進行一般搶救,并馬上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在接診醫師到來后,向其介紹病情及搶救措施后方可離開。如提前離開,在此期間發生問題,由首診醫師負責。被邀請的醫師,應立即趕到現場,明確為本科疾病后應接過病員按首診醫師的責任進行搶救,不得推諉,不得擅自離去。

(五)對復合傷或涉及多科室的危、急、重病人搶救,首診醫師應積極搶救病人,同時報告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并及時邀請有關科室醫師會診、協同搶救。必要時通知醫務部或總值班人員,以便立即調集各有關科室值班醫師、護士等有關人員參與搶救。診斷明確后及時轉主要疾病相關科室繼續治療。在未明確收治科室之前,首診醫師應負責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和拖延搶救。

(六)對群發病例或者成批傷員,首診醫師首先實行必要的搶救,及時通知醫務部或總值班分流病人,組織各相關科室醫師、護士等共同參與搶救。

(七)對危重、體弱、殘疾的病人,若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轉科或入院治療,首診醫生應與有關科室聯系并親自或安排其他醫務人員做好病人的護送及交接手續。

(八)各科首診醫師均應將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嚴禁在患者及家屬面前爭執、推諉。非診療范圍內的病人如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應就地搶救,因不執行首診負責制而造成醫療差錯、醫療爭議、醫療事故的,按醫院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

三、科室首診負責制

科室首診負責制是指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應對其所接診的患者,特別是對危、急、重患者的診療、會診、轉診、轉科、轉院病情告知等醫療工作負責到底的制度。首診科室的首診醫師、科主任及科內人員要嚴格執行本制度。

(一)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對其所接診的診斷已明確的患者應及時治療。若病情需要留觀察室觀察的病人,首診科室的首診醫師應將病歷記錄清楚后收入觀察室,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需要住院治療者,首診醫師在完成門診病歷記錄后開據住院證,收住入院治療。病房不得拒絕收治,特別是危、急、重病人。如收治有困難時應向醫務部或醫院總值班報告,協調處理。如因本院條件所限確需轉院者,按轉院制度執行。

(二)遇到復雜病歷或診斷未明的病員,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應承擔主要診治責任,并負責邀請有關科室會診。診斷明確后及時轉相關科室治療。診斷不明確者收住主要臨床表現相關科室。

(三)對復合傷或涉及多科室的危、急、重病人,在尚未明確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首先由首診科室負責搶救。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在實行必要搶救同時,及時邀請有關科室會診、協同搶救。必要時通知醫務部或總值班人員,以便立即調集各有關科室值班醫師、護士等有關人員參與搶救。診斷明確后及時轉主要疾病相關科室繼續治療。在未明確收治科室時,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應負責到底。必須以患者為中心,不得擅自離開、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和拖延搶救。

(四)對危重、體弱、殘疾的病人,若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轉科或入院治療,首診醫生應與有關科室聯系并親自或安排其他醫務人員做好病人的護送及交接手續。如患者確需轉院且病情允許搬動時,由首診科室和首診醫師向醫務部匯報,落實好接收醫院后方可轉院,并履行好告知和簽字手續。

(五)患者在門、急診治療過程中病情突然變化,首診科室醫師要到場處理。若涉及他科疾病應在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理后,請有關科室會診或轉診。嚴禁相互推諉。

(六)已收住入院的患者經檢查不屬本專業病種,或主要疾病不屬本專業,需要轉科時經管醫師要寫好病歷,經有關科室會診同意后方可轉科。

(七)門、急診及住院患者會診后不同科室的醫師會診意見不一致時,應分別請本科上級醫師直至主任會診。如仍不一致時,正常工作時間由醫務部裁決,夜間或節假日由總值班裁決,仍有困難時及時請示分管院長。在尚未作出裁決前,由首診科室負責診治,不得推諉。

篇2:鄉鎮衛生院首診負責制

鄉鎮衛生院首診負責制

一、門診首診負責制

(一)凡門診患者就診前,一般均應進行分科掛號,遇重危搶救患者,預檢護士或接診人員先通知有關科室醫師進行搶救,再辦理掛號手續。

(二)患者一經掛號,明確應診科別后,首診醫師應接診負責對患者問清病史、詳細體檢,必要的化驗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做出處理,絕對不允許任何推諉或變相推諉現象,即使預檢、掛號有誤(包括門、急診掛錯號等),亦應在作了必要的檢查、處理及記錄后,再請他科會診作進一步處理。

(三)門診醫師遇到需要急診搶救的重危患者,應就地搶救治療;如設備、條件有限,搶救困難的,應親自護送患者到急診,并會同急診醫急診醫師。

(四)經治醫師遇重危、疑難患者處理困難時,應及時向上級醫師請示匯報或請其他科會診,以免延誤病情。

(五)凡涉及二個或二個以上科室業務的患者,原則上首診科室先處理,必要時請其他科協同處理。各有關科室經治醫師都應詳細記錄處理經過。

(六)幾門診患者因病情需要而住院或急診觀察室留觀、補液的,必須與有關科室的醫師取得聯系并作好交代,防止互相推諉和無人管理情況。

二、急診首診負責制

(一)急診病人來診時,接診護士應認真作好分、預診,并及時通知有關科室醫師進行診治和搶救。接診護士有權做出首診科的有關決定,任何科室和個人接到通知后應及時投入工作,不得拒絕。急診按科進行分診。急診病人由急診科的醫師負責首診。

(二)對危重病人或多科“臨界病人”,首診醫師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查、搶救或處理,并做好記錄,同時請有關科室會診。

(三)對病情復雜和兩種以上疾病的病員,除堅持首診制外,被邀有關科室醫師應隨叫隨到。在處理中應以影響病人生命安全的主病為依據,由有關科接診;若需共同搶救治療,應通力合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

(四)為了保證急診搶救工作順利進行,各有關科室均應積極配合,凡在處方和各種申請檢查單上注明有“急”或“搶救”標志的,均應及時、準確地進行處置。

(五)急診值班醫師應嚴格執行急診工作制度,對急診病人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及時、認真、準確地進行檢查、救治,對需留觀的病人應嚴密觀察病情,并做好各項記錄。

(六)急診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嚴格執行各項醫療制度。

三、重危患者轉診、住院或觀察,均需有專人護送。

四、因病情需要轉外院治療的患者,均需有專人護送。

五、患者、家屬自動要求轉院的,應把情況寫清楚并由家屬簽字。

篇3:醫院核心制度之首診負責制

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首診負責制

(一)首診負責制

1.各科室對非本科室范疇疾病患者和邊緣性疾病患者,首診醫師均不得拒診。

2.門診病人:首診科室在接診后,應詳細詢問病史,若判斷為非本科疾病患者,做好必要的相關檢查并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后,再建議其應去相應科室就診。

3.急診重病危病人:重危患者如非本科室范疇,首診醫師應首先對患者進行應急處理,并馬上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在接診醫師到來后,向其介紹病情及搶救措施、做好有關移交手續后方可離開;如提前離開,在此期間發生問題,由首診醫師負責。

4.本院皮膚科接待首次就診的傳染病(如性病、艾滋病、麻風病等)患者后,首診醫師應認真詢問病史,進行常規體檢,書寫門診病歷,然后作轉科處理,引導患者到相應科室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