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X小學語文作業管理辦法

ZX小學語文作業管理辦法

2024-07-15 閱讀 9710

中心小學語文作業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提升作業的規范化程度,特提出本管理辦法。

一、本辦法適用于課堂作業(一、二年級:拼音本、拼音寫字本、三―六年級課堂作業本、作文),《語文補充習題》、《語文練習與測試》、《習字冊》、語文單元測試卷及期中、期末測試卷、日記。

二、各類語文作業管理規范:

1、作業本封面要求:學生的作業本封面統一由任課教師規范填寫(格式為:1、課堂作業本:學校全稱、班級、姓名;其他:專用本簿名稱、班級、姓名;)。

2、各類作業本要保持本面整潔,不卷角,不缺頁,不涂抹。

3、作業書寫一至二年級統一用鉛筆(補充習題、練習冊、試卷),二年級下學期的作業可以培養向鋼筆逐步過渡,三―六年級用鋼筆書寫。用鋼筆書寫時,要以班為單位,統一顏色,一本作業用一種顏色的筆書寫,作業中作圖可用鉛筆。如在作業書寫用筆與色彩上有特殊要求的,可作特殊規定,但全班必須統一要求。

三、語文課堂作業批改規范:

1、正確。批改作業不能有知識性錯誤,避免錯批、誤批現象發生。批語用詞確切,以正面鼓勵為主。

2、嚴格。作業的書寫格式、使用符號、答題過程等,都應按規范嚴格要求。每次作業要書寫課題名稱、題目序號要有邏輯層次、一次作業中題與題之間要空一格,上一次作業與下一次作業之間至少要留2-3格。不符合作業規范的,要對有關學生進行嚴肅的教育,并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3、及時。及時批閱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信息,練習結果,可以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及時糾正練習中的錯誤,提高練習效果。每次批閱作業都寫上等第和日期。批改作業要精批細致,對學生的共性和突出的錯誤要認真做好批改記錄,利于認真總結,改進教法。

4、規范。批改作業一律用紅筆,教師批改作業要規范,勾和叉大小要適中,每題必改,每一道小題目都要打上一個鉤,體現老師的精批細改。批完作業打的等第也要美觀、清楚,給學生以榜樣示范。如有錯誤,講評以后一定要讓學生及時訂正并做好訂正后的二次批改。批改符號統一。三至六年級要指導學生畫好規范的批改等第格,等第格長4厘米,寬2厘米,左邊上欄寫書寫規范的評定批改等級,批改等級分為“甲、乙、丙”;左邊下欄寫作業正確性的評定,批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右欄畫左下到右上橫線,寫明批改日期(如24/5),見例圖。批改中不得出現紅錯、漏批、漏改現象,杜絕只寫一個“閱”字、或一頁只劃一個“√”等不負責現象。更不得讓學生代批代改。或在有錯誤的地方畫上一橫或打上“”

5、提倡作業面批,特別是對學困生的作業批改。

三、其他作業批改規范

(一)作文批改規范

1、批改符號要求:按語文教材中所規定的作文批改符號進行批改。

2、大作文要求每次全面進行詳細的眉批,總批,修改符號規范。眉批在內容上可以包含這幾個方面:思想性、觀察品質、想象力、內容的詳略、條理、通順、標點符號等。總批要從諸多角度給予學生習作中肯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語言技巧點撥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總批語在學生作文結尾處另起一行書寫。

3、作文批改時,優美的詞句要作標記并給予表揚鼓勵,病句一般要劃出,并標注問號,語病不重的建議學生在原處修改;語病重的,編好該病句號碼,并于右側訂正欄標注相應號碼及冒號,再作修改;錯別字圈出來,并于右側訂正欄中畫直角半框,學生于此處訂正好錯別字后,老師先批閱關框,老師再批訂正的詞句。

4、大作文一定要先成草稿,經修改后再謄寫。每次謄寫習作時,用鋼筆進行謄抄,居中寫文題。大作文批改等第在首頁第一行右上角,日期在文章末尾填寫(注清周別即可)。

(二)《語文補充習題》和《語文練習與測試》一定要與教學進度同步。教師要指導學生書寫規范,保持頁面整潔美觀,錯對符號規范。講評及時,訂正及時、到位,二次批改及時。

(三)每一單元結束后要及時檢測,及時批改、講評、讓學生及時訂正,同時注意二次甚至三次批改。批改符號同語文課堂作業,要注明每一題所扣(加)分和所得總分。每一單元測試卷收好收齊,以備復習、檢查所需。

(四)《習字冊》的書寫與教學進度同步。教師要指導學生書寫,做到一課一練。要求頁面整潔,書寫漂亮,力爭發揮習字本的作用,使學生的寫字水平逐步提升。

(五)其他作業參照語文課堂作業批改標準參照執行。

篇2:船貨主自裝卸作業管理辦法

6.1、為了維護港口安全生產秩序、保證外來作業單位在港作業安全、規范船、貨主自裝卸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此管理辦法。

6.2、船、貨主如有自裝卸作業計劃,應提前將下列項目報于生產管理部調度:⑴所要裝卸貨物種類、數量;⑵船名、船舶規范、抵港日期;⑶《作業組織方案》、計劃作業時間;⑷參加

作業人數、人員名單;⑸作業機械、車輛臺數、車牌號及相關作業資質材料。

6.3、接到船、貨主自裝卸作業計劃后,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首先與作業單位簽訂《委托作業安全管理協議》,并按

協議規定審核作業單位下列資質材料復印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企業法人和安全員培訓證書》、《安全規章制度》、《特種人員作業證》、《所用人員保險證》、《員工名單及身份證》,以及現場負責人聯系電話。

6.4、生產管理部調度接到船、貨主自裝卸作業計劃后,應及時向大連交管、旅順西站調度室提報船舶靠泊計劃,并向船東、

代理、貨主做出如下提示:1)船東或代理應及時向大連交管提報《24小時抵港報》;

2)作業船舶在沒接到生產管理部調度明確指令前,不得擅自靠、離泊;3)作業船舶靠、離泊時由港方人員系解纜,其它人員不得靠近碼頭(站位應距碼頭前沿15米以外)

6.5、作業前: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核對參加作業人員人數、姓名、人員操作資質證,及作業機械、車輛臺數、車牌號等。規定車輛走行路線,以防車輛交叉作業。檢查作業人員勞保護具是否穿戴整齊,

向作業人員提出作業現場嚴禁吸煙等安全管理要求。

要求作業單位需動用明火作業時,應向旅順海事處提出動用明火申請,得到批復同意后,方可實施。

6.6、作業中:安全管理部、生產管理部要專人全時跟蹤作業過程,重點監督檢查作業人員有無違章作業行為;

檢查作業車輛是否按規定路線走行;

檢查大件貨物是否對碼頭及設施構成損壞。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作業現場。發現違章作業及安全事故隱患,應及時予以制止,必要時有權停止其作業,令其做出整改措施,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作業。

篇3: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監督管理,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和我國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管轄水域內進行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設施、有關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及所屬海事機構是實施本辦法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主管機關)。

第四條船舶從事殘余油類物質作業,船舶、作業單位或其代理人必須事先向主管機關提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第五條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

用于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和車輛應持有有效的證書、文書,按規定配置相應的防污設備,并與所接收裝運的殘余油類物質相適應。

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人員應通過相應的安全和防污染培訓,掌握有關知識,遵守有關規定。

第六條主管機關可對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進行有關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現場監督檢查。對存在安全和污染危害隱患的,主管機關可依照有關法律責令其整改或停止作業。

第七條在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過程中,船方與作業單位均應指派專人負責,明確各自責任。

作業雙方負責人應嚴格按照《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格式見附件一)進行檢查核實,落實各項安全與防污染措施,防止作業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一式二份。作業雙方簽字確認后各保留一份,以備主管機關核查。

第八條作業結束后,作業雙方應認真清理現場,及時妥善處理含油廢棄物和油污,嚴禁棄置入海。

第九條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生安全或污染事故,作業雙方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擴大,同時向主管機關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十條作業單位應于作業完畢后向船方出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格式見附件二)。

作業單位應如實填寫《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載明所接收處理的殘余油類物質種類、數量、接收方式、作業日期和地點等。

第十一條船方應按規定將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情況記入《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

第十二條作業完畢,船方申領《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應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申請,提交《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以及由作業單位出具的《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

主管機關核查后,應向船舶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船舶、單位及人員,主管機關依照國家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污染管理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本辦法所稱“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系指由作業單位清洗船舶油艙,清除殘油、油泥(油渣)及含油污水等有關作業。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原《寧波港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監督管理辦法》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