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裝作業管理辦法
1.目的
規范挖掘機、鏟運機、電鏟、裝載機及推土機的鏟裝作業,確保鏟裝作業正常運行。
2.適用范圍
**礦鏟裝作業。
3.職責
3.1.涉及鏟裝作業的車間負責簡歷相關工種的操作規程及崗位職責,車間安全員負責檢查本部門的實施情況。
3.2.生產運行科負責對鏟裝作業進行監督考核。
4.工作程序
4.1.作業前的基本要求
4.1.1.礦內應按要求配備齊全的鏟裝設備,并按照《設備設施維護制度》的要求及時維護。
4.1.2.編寫安全操作規程。
具有鏟裝作業的車間(采礦車間、采運車間、剝離車間)應編寫鏟裝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包括《挖掘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鏟運機死機安全操作規程》、《電鏟死機安全操作規程》、《裝載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及《推土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4.1.3.辦公室負責對鏟裝作業人員進行崗前操作技能培訓。
4.1.4.采礦車間、采運車間、剝離車間應建立鏟裝作業人員的崗位職責。
4.1.5.設備在進入操作區域前,設備操作人員應按照《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對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確保無隱患后方可進入現場。
4.2.鏟裝作業中的要求:
4.2.1.操作要求
4.2.1.1.鏟裝設備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移動,并有專人監護。
4.2.1.2.挖掘機工作室,其平衡裝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到階段坡底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1m。
4.2.1.3.挖掘機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行走。
4.2.1.4.挖掘機、裝載機鏟裝作業時,禁止鏟斗從車輛駕駛室上方通過
4.2.1.5.挖掘機下坡時,驅動軸應始終保持處于下坡方向;鏟斗應空載,并下放與地面保持適當距離;懸臂軸線應與行進方向保持一致。
4.2.1.6.同一平臺上兩臺以上挖掘機同時作業時,挖掘機之間的間距應符合要求:汽車運輸時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且不小于50m。
4.2.1.7.相鄰階段同時作業的挖掘機沿階段方向錯開的距離:在上階段進行輔助作業的挖掘機超前下一階段正常作業的挖掘機最大開挖半徑的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m。
4.2.1.8.保證懸臂和鏟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無人員停留。
4.2.1.9.鏟斗的卸礦高度不超過0.5m。
4.2.1.10.不用鏟斗處理粘廂車輛。
4.2.1.11.死機應系好安全帶,車外不準站人,車輛在行走和鏟土時,司機應注意路面是否堅實,若有大塊巖石,應及時清理。
4.2.1.12.助推鏟裝時,鏟運機要空檔運行。
4.2.1.13.轉彎要減速。
4.2.1.14.重車上坡要拉開車距(車與車保持20M),下坡控制車速。
4.2.1.15.助鏟作業時,鏟運機應與推土機聯成一體,以保證直線取土。
4.2.2.環境要求
4.2.2.1.產裝工作區域內禁止非操作人員滯留。
4.2.2.2.夜間作業時要保證燈光齊全有效,嚴禁走邊坡,行至交叉路口時,要發出信號。
4.2.2.3.裝載機夜間作業時,應注意裝車高度和回轉半徑,裝滿后,用遠近燈光示意。
4.2.2.4.裝載機應根據采場土質松軟情況,調整處理好作業場地,保證路面平整。
4.3.安全管理
4.3.1.車間安全員應按照《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制度》的要求,對鏟裝作業進行辨識與評價。
4.3.2.車間安全員使用車間的《日常安全檢查表》以及《作業專項安全檢查表》的相關要求對鏟裝作業實施檢查。
4.3.3.生產運行科按照《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的要求,檢察監督個車間鏟裝作業的運行情況。
5.相關文件
5.1.《設備設施維護制度》
5.2.《挖掘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5.3.《鏟運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5.4.《電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5.5.《裝載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5.6.《推土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5.7.《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制度》AB-**-P-04-17-2009
5.8.《安全生產檢查制度》AB-**-P-11-49-2009
6.相關記錄
6.1.《日常安全檢查表》AB-**-JL-074-2009
6.2.《作業專項安全檢查表》AB-**-JL-049-2009
篇2:鏟裝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范本
1、作業前操作人員須檢查機械狀況是否正常,出現安全隱患必須處理后才能投入生產;
2、挖掘機汽笛或警報器和消除器材應完好,進行各種操作時,均應發出警告信號。夜間作業時,車下及前后,所有信號、照明燈應完好,發現存在故障必須進行處理后方能作業;
3、挖掘機作業時,發現懸浮巖塊或崩塌征兆、盲炮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設備開到安全地帶,待隱患消除后方可作業;
4、挖掘機作業時,懸臂和鏟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禁止非操作人員停留;
5、應運輸設備狀料時,不應裝載過滿或裝載不均,也不應將巨大巖塊裝入車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車事故;
6、裝車時,鏟斗卸礦高度不應超過0.5m,以免震傷司機、砸壞車輛及引起其他安全事故;
7、兩臺以上的挖掘機在同一平臺上作業時,挖掘機的間距:汽車運輸時,應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且不小于50m;
8、上、下臺階同時作業的挖掘機,應高臺階方向錯開一定距離;在上部臺階邊緣安全帶進行輔助作業的挖掘機,應超前下部臺階正常作業的挖掘機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m;
9、挖掘機工作時,其平衡裝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到臺階坡度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1m。操作室所處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危險性最小;
10、挖掘機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行走。上、下坡時,驅動軸應始終處于下坡方向;鏟斗不得裝有任何物料,并下放與地面保持適當距離;懸臂軸線應與行進方向一致;
11、挖掘機通過電纜、水管、路口時,應采取保護措施;在松軟或泥濘的道路上行走,應采取防止沉陷措施;上下坡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12、挖掘機、前裝機鏟裝作業時,鏟斗不得從車輛駕駛室上方通過;裝車時,汽車司機不應停留在司機室踏板上或有落石危險的地方;
13、挖掘機運轉時,不應調整懸臂架的位置。
篇3:鏟裝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挖掘機汔笛或警報器應完好。進行各種操作時,均應發出警告信號。夜間作業時,車下及前后的所有信號、照明燈應完好。
二、安全員每個班次都要對挖掘、鏟裝的機械進行檢查,發現照明、汽笛不正常要立即停止作業進行修理。
三、挖掘機作業時,發現懸浮巖塊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設備開到安全地帶,同時報告安全員和爆破班長。
四、挖掘機作業時,懸臂和鏟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不應有人停留,每班安全員負責檢查。
五、運輸設備不應裝載過滿和裝載不均,也不應將巨大巖塊裝入車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車事故,發現上述問題,鏟裝司機要受到處罰。
六、裝車時鏟斗不應壓碰汽車車幫,鏟斗卸礦高度應不超過0.5m,以免震傷司機,砸壞車輛。
七、不應用挖掘機鏟斗處理粘廂車輛。
八、兩臺以上的挖掘機在同一平臺作業時,挖掘機的間距汽車運輸時應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且應不小于50m。
九、上、下臺階同時作業的挖掘機,應沿臺階走向錯開一定的距離。在上部臺階邊緣安全帶進行輔助作業的挖掘機,應超前下部臺階正常作業的挖掘機最大挖掘半徑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m,這項工作應有挖掘、鏟裝區的領導負責監督,嚴格執行施工組織設計。
十、挖掘機工作時,其平衡裝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已到臺階坡底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1m。操作室所處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危險性最小。
十一、挖掘機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行走。挖掘機上、下坡時,驅動軸應始終處于下坡方向,鏟斗應空載,并下放與地面保持適當距離,懸臂軸線應與行進方向一致。
十二、挖掘機通過電纜、風水管、鐵路道口時,應采取保護電纜、風水管及鐵路道口的措施,在松軟或泥濘的道路上行走,應采取防止沉陷的措施。上下坡時應采取防滑措施。這項工作由挖掘機司機和班組來執行。
十三、挖掘機、前裝機鏟裝作業時,鏟斗不應從車輛加強室上方通過。裝車時,汔車司機不應停留在司機室跳板上或有落石危險的地方。
十四、挖掘機運轉時,不應調整懸臂架位置。
十五、液壓式挖掘機和鏟車要執行上述安全要求,同時注意膠輪臺的懸空,四角的液壓腿要落實到平臺穩定巖面上,不能用木墊石塊。輪式前裝機的鏟斗一定要按照礦物容重進行核實后確定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