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區中醫院醫德醫風行業作風建設規定

區中醫院醫德醫風行業作風建設規定

2024-07-15 閱讀 7787

中醫院醫德醫風和行業作風建設的若干規定

按照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精神和要求,為適應醫療衛生改革和醫院發展,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職工職業道德素質和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切實糾正醫療行業不正之風,預防醫藥購銷中的商業賄賂行為,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特制訂本規定。

第一條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是:愛崗敬業、救死扶傷;文明禮貌、廉潔行醫;團結協作、保守醫密;嚴謹求實、奮發進取。行風工作的基本原則是:綜合治理、常抓不懈;標本兼治、糾建結合;有規必循、違紀必糾;執法必嚴、一視同仁。

第二條在院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成立醫院行業作風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指導、督促、檢查、處罰。

第三條行業作風建設工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管行風”的原則,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行業作風建設工作納入科室的責任目標管理。

第四條建立行風建設工作責任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要領導責任,科主任對科室行風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第五條針對職工思想、工作作風和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教育。

第六條公開監督電話、設立意見箱、聘請社會監督員制度,醫院每周進行行風查房一次、每月向患者及家屬發放服務態度問卷調查表,嚴格執行行風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及時查處違反醫德醫風的案件。

第七條每年進行一次職工醫德考評,考評結果記入個人醫德檔案,作為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職務聘任、崗位聘用的依據。

第八條對于連續3年醫德考評優秀者,醫院要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資獎勵,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要優先于他人評職晉升、評先評優等。

第九條相關職能部門、科室要認真調查處理有關醫德醫風和協助調查醫藥購銷中商業賄賂行為的信訪舉報,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一經查實必須嚴肅處理,構成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條對違反本規定的處理分為:①批評教育;②院內通報批評;③行政處罰;④移交司法部門。

第十一條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要熱情為患者服務。

第十二條對向病人和家屬索要或變相索要錢物,以及乘人之危有敲詐勒索行為的,專業技術職稱降一級聘用,兩年內不得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稱,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予以相應處理。

第十三條醫務人員不準在介紹病人住院、轉院、檢查時,收取“搭橋費或轉介費”。

第十四條醫務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搭車”開藥、檢查。

第十五條醫務人員不準出具假診斷書、假檢查結果、假病情介紹等,一經查實,專業技術職稱降低一級聘用,吊銷醫生處方權待崗培訓,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予以相應處理;構成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嚴禁擅自“走穴”收取“會診費”、“手術費”。

第十七條嚴格執行《云南省非營利性醫療收費服務價格(試行)》收費標準,公開藥品、手術、處置、檢查、床位等收費標準,住院費實行一日清單制。

第十八條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診治。

第十九條全院職工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

第二十條堅持首診負責制。

第二十一條采購活動按照招標采購的有關規定進行。

第二十二條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定期核對帳目。

第二十三條嚴禁科室或醫務人員私自收取患者醫療費用為己有。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適用于醫院各類人員。

篇2:新華醫院醫德醫風建設一次投訴待崗制實施細則

附屬醫院醫德醫風建設"一次投訴待崗制"實施細則

為促進醫療衛生改革健康發展,加強行業作風建設,規范醫療衛生服務行為,樹立文明的行業形象,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細則。

一、指導原則

1、本細則所指"待崗"是指組織處理措施。對本單位職工違反醫德醫風建設規定的經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給予待崗處理。同時依照院規給予經濟處罰。

2、待崗期限和罰金根據其性質、數額、情節和后果的輕重來確定,待崗期限一般為1~6個月。罰金:違規罰金500-2000元;利用職務之便牟取不正利益的:返還財物,沒收違紀所得,清退藥檢費,處10倍罰金。

3、對同時違*紀、政紀的,給予紀律處分;違反《執業醫師法》等衛生法律、法規的,追究法律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4、本細則適用于本單位所有在職職工。

二、投訴內容

1、違反衛生行政管理規定或技術操作規范影響患者治療的;由于不負責延誤急診患者搶救和診治的;由于醫療工作中過失,發生醫療事故,造成一定后果的。

2、發生醫療糾紛而隱匿、修改、偽造或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3、計劃生育手術搞假結扎,擅自進行復通手術或胎兒性別鑒定,造成不良影響的。

4、簽署與實際不符的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5、利用職務之便牟取不正當利益的:

1)索取、收受患者紅包及財物的。

2)收受藥品臨床促銷費、開單費、處方費、統方費等形式的各種回扣的。

3)開搭車藥,搭車檢查的。

4)私自向患者出售藥品或其它物品的。

5)私自介紹病人到社會醫療機構和個體診所、藥店進行診治、檢查、購藥,從中收受介紹費的。

6)購藥品、設備、物資私自從中收受回扣、好處費的。

6、違規外出醫療活動者,除按上述指導原則執行外,造成后果的一切責任自負,屢犯者開除公職,并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停止其執業資格。

7、不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在藥品、設備等物資采購中,出現質量問題,造成一定后果的。

8、利用單位設備、器材、醫療用品等為科室或個人牟取私利的。

9、收費不規范、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費標準、分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等增加患者不合理負擔或少收、漏收的。

10、截留單位收入的。

11、服務態度差,與患者或家屬發生爭吵,并造成一定影響的。

12、工作人員不遵守單位勞動紀律,影響本崗位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

13、行政、后勤人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崗位職責的。

14、其他有損患者或單位正當利益的行為,可參照執行。

三、實施程序及辦法

1、投訴受理。上級批轉紀檢的信訪件,群眾和單位職工的來信、來電、來訪的投訴,由監察室登記報院紀委批準受理。投訴舉報電話:2***(24小時投訴電話)2***

2、組織調查。根據投訴內容,依照管理權限和職責范圍,由紀委組織相關科室調查核實。

3、集體審批。院紀委將調查結果提供院長辦公會研究討論,認定被投訴者違反本細則情況是否屬實,決定被投訴者是否待崗、具體待崗時間、是否處以罰金。

4、待崗處理。經院長辦公會決定的待崗人員,由人事科下達書面待崗決定,通知至本人及相關科室。待崗期間的待遇按本院有關規定執行。

5、一年中兩次待崗者作下崗處理。

6、對舉報人員實行保密,給予罰金20%的獎勵。

四、待崗人員的管理

1、待崗人員在待崗期間,由人事科統一管理,分派臨時性工作。

2、待崗人員在待崗期滿前一個星期寫出書面申請,由人事科報院長辦公會研究同意,下達上崗通知書,方可重新上崗。

五、附則

1、實行"一次投訴待崗制"作為一項約束機制,其目的就是進一步加強人事管理,促使廣大干部職工更好、更自覺地履行崗位職責。

2、待崗處理要與年終考評、醫德醫風考評掛鉤,是*黨員的還要與黨員評議掛鉤,對后果嚴重或認識態度不好的評定為不合格。

3、本細則由紀檢察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