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區人民醫院護理缺陷管理制度

區人民醫院護理缺陷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3725

人民醫院護理缺陷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對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后果及當事人等內容應詳細記錄。

二、科室一旦發生護理差錯事故(含二級差錯,嚴重差錯事故)護士長應以書面形式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三、對發生的差錯事故應及時組織討論,汲取教訓,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出防范措施。

四、發生嚴重差錯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以減輕不良后果。

五、科室對未能明確所發生嚴重差錯、事故的性質,應將發生的經過和科室的意見以書面形式通過護理部上報院事故鑒定委員會裁決。

六、護理部每月應認真總結分析全院發生的護理差錯,定期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對全年無差錯事故的科室應給予表揚。

七、發生差錯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發現時,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

八、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物品、器械等均應按要求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以備鑒定。

篇2:附五醫院護理缺陷糾紛登記報告制度

第五醫院護理缺陷、糾紛登記報告制度

1、在護理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遵守護理服務職業道德。

2、各護理單元有防范處理護理缺陷、糾紛的預案,預防缺陷、事故的發生。

3、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缺陷登記本,及時據實登記病區的護理缺陷。

4、發生護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時上報,積極采取挽救或搶救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發生缺陷、事故后,有關的記錄、標本、化驗結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6、發生護理缺陷后的報告時間:凡發生缺陷,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值班醫師、護士長和科主任,護士長上報護理部,并提交書面報表。

7、各科室應認真填寫護理缺陷報告表,護士長應對缺陷及時調查研究,組織科內討論,由本人報告發生缺陷的經過、原因、后果,及本人對缺陷的認識。護土長將討論結果及處理意見本月內連報表報送護理部。并對缺陷造成不良影響時,應做好有關善后工作。

8、發生缺陷后,護士長對缺陷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環節應作認真的分析,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并且跟蹤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病區的護理安全情況分析研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訂相關的防范措施。

9、發生護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他人發現,須按情節嚴重給予處理。

10、護理事故的管理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參照執行。

篇3: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缺陷)預防制度(3)

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缺陷)預防制度(三)

1、強化護理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制定護理規范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不斷完善安全質量管理,使護理事故、意外降低到最低程度。

2、建立護理部、大科、病區護理安全自查制度。自查內容:

(1)有無有章不循的現象。

(2)有無制度執行不嚴和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

(3)日常護理操作規程執行情況。

(4)有無制度管理的薄弱環節存在。

(5)有無設備方面的不安全隱患。

3、加強對護士的“三基”訓練和考核。加強對護士的安全意識教育,進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

4、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及不安全事件檢查報告制度:

(1)對已發現的違反護理規章的行為或不安全因素,每周在晨會上進行討論,并提出整改意見。

(2)護士長必須經常檢查科內安全護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對易出現不安全事件的人員,項目要進行重點培訓和教育。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內人員進行安全護理分析,總結經驗,提出整改措施,定期進行效果評價。發現疑難問題,及時上報護理部。

(3)護理部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會,協助護士長進行安全管理。收集不安全隱患資料、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提出改進措施。

(4)加強預防護理意外事件的意識教育,對有跌倒/墜床、壓瘡高風險的病人,要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警示標識,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5)對違反護理規章情況,科室應明確定性,填寫月報表上報護理部(或醫務科)。護理部提出處理意見,按醫院獎懲規定兌現。每季根據醫院安全目標進行考核。